㈠ 政治經濟學中的c v m分別指什麼
政治復經濟學中的c v m分別指制什麼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
不變資本(c):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在生產過程中被消耗,生產出新產品但是不改變自己價值量的資本。
可變資本(v):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量的變化,即發生了價值增值,所以叫可變資本。
剩餘價值(m):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
剩餘價值生產的相關內容
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都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關於剩餘價值生產的概念。
在馬克思的觀點中,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幣轉化為資本,這是勞動剩餘轉化為剩餘價值的社會經濟條件和過程。馬克思論證這個過程的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理論。
正如他在《資本論》中寫道,剩餘價值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並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餘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
㈡ 中級微觀經濟學的計算題,謝謝大家。
先算初始價格時的選擇:x=50,y=50,此時效用U=50,商品1價格變化後的選擇x『=25,y'=50,效用內U'=25√2。
補償變化要計算容需要補償的收入假設為m',價格變化後的效用要等於變化前,此時x''=(100+m')/4,y''=(100+m)/2,效用U''=(100+m')/2√2=50,解得m'=100√2-100,即CV=100√2-100;
等價變化假設需要減去的收入為m'',價格變化前的效用要等於變化後,此時x'''=(100-m'')/2,y'''=(100-m'')/2,效用U』『』=(100-m'')/2=25√2,解得m''=100-50√2,即EV=100-50√2
要求△CS,要知道x的需求曲線,由題可知,x=100/2p,所以消費者剩餘△CS=∫(1→2)50/p dp=50l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