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矛盾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矛盾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0-12-25 09:12:12

經濟學研究的人類基本矛盾,中國主要矛盾,人生主要矛盾有何相通之處宏觀經濟學作業

你好,以經濟學研究的角度,人類基本矛盾中國主要矛盾人生主要矛盾的相似之處應該在於矛盾的產生方式,基本上都是因為溝通有誤

㈡ 經濟學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其實西方經濟學並不流行解決矛盾這種說法,這是馬克思的分析法,因為馬克思認為階級社會要用矛盾分析、階級分析。

㈢ 政治經濟學矛盾問題

生產力系統和生產關系系統的矛盾。

許光偉:生產關系的三層次解讀關系及其意蘊——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域內的道名學說和生長論,該文有具體的闡釋。

《當代經濟研究》2016年第10期第5-13頁

保衛《資本論》參考文獻(列國志資料庫 供交流用)
推讀馬克思主義經典:
《資本論》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4。
《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資本論》第1卷(德文一版),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2卷,人民出版社,199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34、47卷,人民出版社,200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剩餘價值學說史》,郭大力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剩餘價值理論》,人民出版社,1975。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人民出版社,1997。
《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人民出版社,1978。
《列寧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4。
《列寧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2012。
《列寧專題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人民出版社,1950。
《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74。
《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
《毛澤東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

㈣ 西方經濟學主要解決哪兩個問題所產生的矛盾

西方經濟學主要解決(資源稀缺性與需要無限性)問題所產生的矛盾。供參考。

㈤ 經濟學問題4

答案B
貨幣政策四個最終目標要同時實現是非常困難的。它們之
間既有一致性又有矛專盾性。
1物價穩定和充屬分就業之間的矛盾: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此消彼長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因此,要維持實現充分就業目標,就要犧牲一定的物價穩定;而要維持物價穩定,又必須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業率為代價。
2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
兩者根本上是統一的,但如果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不正確,比如以通貨膨脹政策刺激經濟,暫時可能會導致經濟增長,但最終會使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影響。
3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的矛盾
如果經濟迅速增長,就業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進口貿易增長,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惡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須壓縮國內需求,而緊縮貨幣政策又同時會引起經濟增長緩慢乃至衰退。
4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的矛盾
為了平抑國內物價,增加國內供給,就必須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反之,略,一樣。

㈥ 政治經濟學中的矛盾高手解答,謝謝!

確實是:有機構成越高,利潤率越低。這也正是資本家著力避免的。由此內產生了帝國主義與第容三世界的依附,由此產生了納粹這樣的東西。
帝國主義時期,中心資本主義的利潤率保證,是第三世界貧困的原因;納粹時期以及戰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導致的是剩餘價值率的攀升,這也阻礙了利潤率降低的趨勢。
到了近幾十年,金融的出現創造出來的虛假的繁榮,也掩蓋了有機構成升高與利潤率降低的運動。不過可以看出,這些手段都不足以緩解有機構成的提高和利潤率的擠壓。這也正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障礙。
如果還是覺得理解起來有困難,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自動化的大生產目前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條件,可以一直沒有進行,這是為什麼。半自動化大生產反而更多的要求人力的參與,比如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出現。
曼德爾的《晚期資本主義》裡面,對此問題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㈦ 經濟學中的矛盾分析法是怎麼說的

您好!我十分樂意為您服務!☆⌒_⌒☆ 很榮幸能回答您問的這個問題,商品是經濟學的細胞,從經濟學角度看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如果我們換個角度,那麼如何用矛盾分析法透析商品呢?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矛盾就是事物。一切事物內部都包含著兩個不同的,相互對立的同時又是相互依賴,相互統一的方面。簡言之這兩個方面就是對立統一。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互相排斥,互相鬥爭,互相區別。「統一」是指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這一原理要求我們要分析矛盾,從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看問題。那麼商品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是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既相互排斥,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或者說既對立又統一。對立表現在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區別﹔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體。相互排斥表現為:二者不能被同時佔有。商品的生產者為了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讓渡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消費者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必須讓渡商品的價值。相互區別: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統一表現為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相互依存:二者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價值離不開使用價值,價值是抽象的東西,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附在具體的物質上面,沒有任何使用價值的東西是沒有人會要的,也不會形成價值﹔凡是商品必然有價值,如果一個物品只有使用價值而無價值也不可能稱其為商品。相互轉化:具有價值的商品如果退出生產,流通領域,那麼它就成為只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一個具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如果用於交換,就成為商品,具有了價值。 因此說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體。 用矛盾分析法透析商品這一經濟學的細胞,既開拓了學生思維,又可使學生活學活用基本理論來分析問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經濟學和哲學中兩個基本概念的透徹理解,使學生深刻把握了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真可謂一舉多得。

㈧ 經濟學要解決的主要的矛盾是什麼

資源是有限的,慾望是無窮的。經濟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㈨ 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及產業對策

簡潔一點說,許多行業普遍科技含量較低,像美國的支柱產業為航天航空\軍事專製造\計算機產業屬等等,中國就無法做到這樣的地步,記得誰說過,中國生產8億條褲子才能換得一架飛機,典型地反映了這個情況.政府一直想要調整產業結構,就是想降低基礎性產業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

㈩ 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 () a 提高收入水平 b 資源配置 c 人類矛盾 d 休息與工作

A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對資源的如何配置問題。B、C、D三項的說法均不符合題干要求。

閱讀全文

與矛盾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