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西方經濟學 請求解釋公式符號意義匯編 如TR=PQ TR:總收益 P:價格 Q:需求量
宏觀經濟學
一、國民收入的計算:
1.國民收入的計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2.國民收入恆等式:
消去C,得到:
若不存在對外經濟活動,則:
若不存在對外經濟活動和政府活動: ——兩部門經濟中IS均衡條件
二、凱恩斯簡單國民收入均衡:I=S(兩部門)
1.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以收入y為自變數:
⑴消費函數: 平均消費傾向:
邊際消費傾向:
※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⑵儲蓄函數:
※ 邊際儲蓄傾向遞增規律
2.簡單國民收入的決定:
⑴假定消費函數的基本形式:
⑵用消費函數決定國民收入,有:
∵
∵ (I0為自主投資)
於是 ——(Ⅰ)
⑶用儲蓄函數決定國民收入,有:
∵
∴
又∵
∴ ——(Ⅱ)
可見,用消費函數推倒國民收入和用儲蓄函數推倒國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結果。(Ⅰ)式等於(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門後的收入決定:
設G=G0, T=T0,則加入稅收後,消費者的個人可支配收入變為Yd=Y=T0,於是有:
於是:
——很重要的推導基礎
3.乘數理論——對「推導基礎」中所求變數求導
⑴投資乘數:對I求導
,即為投資乘數。
於是由於投資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⑵政府購買乘數:對G求導
,即為政府購買乘數。
於是由於政府購買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⑶稅收乘數:對T求導
,即為稅收乘數。
於是由於政府稅收變化量導致的收入變化量
⑷平衡預算乘數:指政府購買支出和稅收支出同時變動。即,把⑵和⑶中乘數相加:
,也就是說,平衡預算乘數為1。於是,政府支出及稅收同時變動ΔG(或ΔT)時,均衡國民收入的變動量為:
三、IS-LM模型:
1.產品市場的一般均衡——IS曲線
⑴投資函數:I=I(r) ——比較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
⑵兩部門的IS曲線:
由均衡條件 I=S即S(Y)=I(r) 收入和利率的關系 IS曲線
⑶包含政府部門的IS曲線:
2.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LM曲線
⑴貨幣需求函數——凱恩斯流動性偏好: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
※ 凱恩斯陷阱
① 公式表示:
② LM曲線的推導圖示:
3.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同時均衡:
⑴均衡條件的公式表達:
⑵均衡條件的圖示:
解釋LM曲線的三個區域的含義:
四、總需求和總供給:
1.總需求函數(也即總支出函數):
——支出總量和價格P的關系
⑴公式:AD=C+I+G+(X-M)
⑵圖示:總需求曲線的推導如右圖所示:
2.總供給函數:
AS=C+S+T
圖示如下:
Ⅱ 經濟學中需求供給坐標圖中的P Q D E S 分別代表什麼我知道P是價格的意思。
P: Price 價格
Q: Quantity 數量(包括需求量和供給內量)容
D: Demand 需求
S: Supply 供給
E: Equilibrium 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