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財經大學走出過哪些厲害的人
說實話,中財走出去的優秀校友真的是數不勝數呀!不過作為15屆即將畢業的學姐,我還是跟大家介紹幾個我比較了解的傑出校友吧~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回答了。
㈡ 微觀經濟學中怎麼理解商品的均衡價格是在市場的供求力量的自發調節下形成的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不都是有一
簡單來說,這個市場價格是由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共同決定的,而不是某個人為規定的值。完全競爭市場中,單個的市場參與者不能影響這個市場價格而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
有疑問請追問
謝謝
㈢ 什麼叫國家大型二類企業
國家大型二類企業是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劃給地方政府,但因為地方政府並沒有獨立的經濟利益,財政由中央政府統收統支,現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特別是在財政包干、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下原來由中央政府投資創辦,現在下放到地方政府,給地方政府帶來實際經濟利益,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地方政府不能無償佔有這類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3)經濟學中的市場力量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的分類:
1、特殊法人企業
由政府全額出資並明確其法人地位,由國家通過專門的法規和政策來規范,不受公司法規范。這類國有企業被賦予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沒有經濟性目標,也就是說,它們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務。
像國防設施、城市公交、城市綠化、水利等,應該歸入這類企業。這類企業需要由公共財政給予補貼才能維持其正常運行。
2、國有獨資公司
由政府全額出資,受公司法規范。這類企業以社會公共目標為主,經濟目標居次。這類企業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壟斷企業和資源類企業,如鐵路、自來水、天然氣、電力、機場等。
從經濟學角度,這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應該按邊際成本或平均成本定價,以此來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謀求從消費者那裡攫取更多的剩餘。
3、國有控股公司
由政府出資控股,受公司法規范。這類企業兼具社會公共目標和經濟目標,以經濟目標支撐社會公共目標。這類企業主要是准自然壟斷企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電子、汽車、醫葯、機場等。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企業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務,而是通過向國家財政上交股息和紅利,間接提供公共服務。
如果由於特殊環境,這類企業不得不履行一些公共職能,則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國家財政給予補償。不過,在補償以後,股息和紅利不能免除。當然,通過約定和核算,二者可以相抵。
4、國有參股公司
不是國有企業,政府只是普通參股者,受到公司法規范。這類企業與一般競爭性企業無疑,沒有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經濟目標居主導。
如果它們也提供公共服務,那是它們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應該予以鼓勵和支持。對於這類企業,政府參股只是為了壯大國有經濟的實力,除此之外,政府對這類企業沒有任何其他附加的義務。
㈣ 現在為什麼娛樂圈的明星掙的比科學家還多
官方制定的科學家薪酬計算體系:目前,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基本上實行的是三元工資體系,即: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基本工資這部分是由國家下撥,微薄但較為固定,一般為一兩千元。另外兩部分則主要來自承接科研項目的工作收入,這里的科研項目是指國家下撥經費的「縱向課題」和企事業合作單位提供經費的「橫向課題」。
2015年,《人民日報》報道指出,沒有海外經歷的科學家在北京政府研究機構工作,月薪僅為7000人民幣,超過一半的收入都用來交房租了。
但一些科學家也通過將自己的研究付諸商用而致富。2015年,湖北武漢工程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徐曼教授將一種陶瓷塗層技術賣給了深圳一家公司,從中賺了1300萬人民幣。據南華早報報道,在計算機、健康和材料科學等應用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收益最多,相對而言,純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則賺得較少。
網友:科學家的收入,的確比明星收入低。但是,要看清楚,這個是說「普通科學家」VS「明星」,意味著,那平均水平的科學家與演藝行業里頂尖人物比收入。
如果你有100塊錢,你打算看3小時電影還是找個科學家看他做3小時實驗或聽他講三小時氣候變化? 這也就是市場和民眾自己決定的。 明星賺錢靠能力、靠人氣,民眾願意花錢看明星,明星當然收入高。
這是市場決定的。市場未必是道德的。市場不關心人們的道德體系。
一位「明星」輕輕鬆鬆唱一首歌,消費對象可能成千上萬,即使每個人只付一分錢,匯集到一個人手裡也不會是一筆小錢。你對社會產生了多大貢獻,社會就根據你貢獻的價值大小給予對等的回報。
一個人的收入多少不是由自己出多大力來決定的,假若強行這么玩,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就是社會的倒退。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副教授杜慶春表示,一個作品在市場上的品牌價值和號召力在沒有其他依賴因素下,就只能依靠明星。雖然明星也不能保證票房,但至少是一個明顯的「招牌」。「如果製片人有吸引力,或者有優質的視效、導演、故事,明星的權重就會下降,但是其他權重過弱的話,明星的權重就會增強,要價就高。」
明星沒作用嗎?——電影也能切實帶來社會變革
@方柏林:我是資深影迷,深知電影能讓世人知之甚少的問題曝光,切實帶來社會變革。《不方便的真相》讓人關注起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滴血鑽石》讓人關注非洲血鑽,也影響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鳳凰琴》和《一個都不能少》讓人關注起鄉村教師和學生的狀況。還有諸多電影,讓人看到盧安達的種族滅絕等等,或許這些和我們貌似無關,但這種揭露,有助於增加國際社會的良知。
中國科學家地位總體還是很高大上的,非要跟豪宅七八處、片酬幾千萬的當紅明星去比,當然是不好比。不過不是所有演員都成明星。中國一年生產不少影片,最終上映的又能產生影響的不見得有幾部。至於演員,在為生存掙扎的可能還是大部分,暴得大名的是少數。何必為了維護科學家的高大上,去踩他人一腳?大家不過在不同的折疊空間里活動,井水不犯河水。其實,這個社會是由各種行業組成的,缺了哪行都不行,每行同等重要,每行都是平等的
㈤ 蘇州大學哪些專業含金量高
蘇州大學哪些專業含金量高?
考入理想的大學是每個學子的理想,在那裡他們可以盡情的學習,努力的一步步向自己的夢想。但是考入好的大學只是重要的一部分,選對專業也很重要。有些冷門專業,分數線很低,但是畢業後就業率低,或者學校不擅長這類專業,在此方面師資力量不是很雄厚。
材料與工程在蘇州大學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中國加入WTO材料與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蘇州大學材料學專業的學生就業率近幾年一直保持在97%左右,其專業學生多次參加比賽獲得優秀成績。
㈥ 在中央財經大學在985高校中處於什麼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在985高校中處於一流的水平,中央財經大學是國家雙一流搞笑。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歷經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由財政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6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首批建設高校,2012年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6)經濟學中的市場力量擴展閱讀:
中央財經大學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學科為主體,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學校設有55個本科專業,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本科專業自主設置權,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7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擁有應用經濟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和會計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工商管理、統計學一級學科,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世界經濟二級學科和經濟信息管理、跨國公司管理交叉學科等北京市重點學科;
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統計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和法律等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等。
㈦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徵有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徵有:有許多企業,企業生產差別產品,自由進入。
特徵:
1、市場上生產和出售的產品都具有差別,這種差別是指同一類產品的不同之處。產品有了差異,就不能彼此完全替代,所以形成壟斷,即每個企業對自己產品的價格都具有一定的壟斷力量,從而使市場帶有壟斷的因素。
一般說來,產品的差別越大,企業的壟斷程度就越高。另一方面,由於有差別的產品又同屬一類產品,每一種產品都會遇到大量的其他相似產品的競爭,因此,市場又具有競爭因素。一般說來,產品的差別越小,替代性就越強,競爭程度就越高。
2、市場上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很多,因此,各個企業的行為對市場的影響很有限度。
3、企業進入和退出某一類產品市場比較容易。
壟斷競爭是與自由競爭相對的概念,為指排斥、限制自由競爭的各種行為的總稱。它與不正當競爭同屬於競爭法的調整范圍,但二者又有本質的差別:不正當競爭並不限制、排斥自由競爭,它是在承認並准許其他競爭對手參與自由競爭的前提下,採用了不正當、不合法的手段從事經營活動;而壟斷的本質則是從根本上排斥、限制自由競爭的,與自由競爭不存在相容之處。
壟斷競爭與企業的壟斷競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制度壟斷競爭是外生的,而企業壟斷競爭是內生的,也有外生的,甚至有些企業壟斷競爭就是源於制度壟斷競爭。競爭的根本目的是獲取預期制度的潛在收益,促進本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並在地區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㈧ 單項選擇 1.經濟學中的均衡狀態指的是( ) A.市場分析中假定各種力量都不變的狀態 B.經濟運行中
A吧,市場均衡是一種理想化狀態,經濟運行中基本不可能達到,而且均衡模型的假設對於現實經濟狀況也很苛刻,基本無法達到
㈨ 經濟增長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只有這兩方面做得好了,
國家的經濟水平才能夠有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