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方經濟學簡明原理gdp和gnp在運用上有什麼差異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國民生產總值)
GDP和GNP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它們都是核算社會生產成果和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量指標。但因其計算口徑不同,二者又有所區別。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反映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所謂常住單位,是指在一國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所謂生產活動包括三次產業在內的所有行業和部門。在價值形態上它等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的增加值之和。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等)總和價值。本國常住者通過在國外投資或到國外工作所獲得的收入(稱之為從國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應計入本國國民生產總值。而非本國國民在本國領土范圍內的投資或工作所獲得的收入(稱之為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則不應計入本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去。因此,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用國內生產總值加上本國常住單位從國外得到的凈要素收入(從國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更直觀地講,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從國外獲得的勞動報酬、投資收益(包括紅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凈額。即: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國外凈要素收入。國民生產總值是「收入」的概念。
『貳』 假如你是一家連鎖餐飲店的老闆,請運用西方經濟學簡明原理,說明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有要價權和技術創新的權利,則通過產品創新在同行業中獲得壟斷地位,壟內斷意味著稀容缺。其次根據消費者需求選擇出最優價格,通過不斷地促銷優惠等商業活動提高銷售額。
如果使連鎖餐飲店分店的老闆,不具有要價權和技術創新權利,比如一家肯德基或麥當勞分店的老闆。只能通過優質的服務,干凈的環境,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叄』 簡明西方經濟學題目
1。
(1)對於不同需求的人採取不同的價格(價格歧視)能夠增加生產者專剩餘。
(2)我覺得對於屬產品有不同的需求的情況下就可以採取價格歧視的做法,基本上顯示生活中也是這樣,什麼東西都有價格歧視了,買一送一,買多送多,基本上也都屬於價格歧視,而且按照經濟學來講,價格歧視有助於資源配置。
2.這個題目沒有標准答案的吧,供應不足的解決方法可以從供應上解決,以前的南水北調不就是解決辦法之一么。
(1)至於對消費者剩餘的影響,如果對缺水城市來水,消費者剩餘肯定是增加的了。
(2)資源配置就是從水多的地方到水少的地方,也可以叫優化了資源配置吧。
(3)產出增加了,收入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