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宏觀經濟學期末復習題庫及答案
4.(25分)請分別解釋下列事件會導致中國的總需求、總供給中哪條曲線的移動,抑或不導版致任何一- 條曲線移動?並用圖形說權明上述事件對經濟總產出和價格水平的影響。
(1)隨著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普及,農民面臨的醫療風險減少,因此願意將原本用來預防疾病的財富更多的用於消費。(5分)
(2)「一帶-路」構想的提出,使得我國的對外貿易變得更為頻繁了。(5分)(3)中國和俄羅斯簽訂了天然氣輸送合同,俄羅斯將以較低價格向中國提供天
然氣。(5分)
(4)「工業4.0」技術的全面普及,極大提升了工業製造中的自動化水平。(5分)(5)中國與東盟十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韓國簽訂了RCEP自貿協定。
Ⅱ 宏觀經濟學試題及答案
擴張性財政政策使得國民收入提高,利率上升
擴張性貨幣政策使得國民收入提高,利率下降
Ⅲ 宏觀經濟學重點及試題及如何學好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國民收入、通貨膨脹與失業以及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問題的。
宏觀經濟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IS-LM模型(這個模型是基於凱恩斯的需求決定論的假設以及價格剛性的假設):主要講述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同時均衡時的國民收入和利率之間的關系。IS曲線表示的是產品市場達到均衡也就是說在產品市場上供給等於需求。LM曲線表示的是貨幣市場達到均衡也就是說在貨幣市場上實際貨幣供給等於實際貨幣需求余額。
放鬆價格剛性的假設後就會產生AS-AD的模型,AS-AD模型講的是總供給和總需求。總需求是由IS-LM模型導出,是加入價格因素後總需求(包括貨幣需求和產品需求)的變化。總供給(AS)是通過勞動力市場的來推出的但是就其本身來講還存在較大的爭議。
以上主要研究的就是國民收入變化的問題。
在AD-AS曲線中,引入了勞動力和價格的問題。勞動力和價格構成了失業和通貨膨脹的問題。先從通貨膨脹來講。通貨膨脹的類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動型、結構型以及輸入型。按照程度分主要分為溫和的、奔騰的。再從失業角度來看。關於失業問題有一個很重的定律就是奧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業率大約下降一個百分點,這種關系並不是十分嚴格,它只是說明了,產量增加1%時,就業人數上升達不到1%。原因可能是產量的增加是通過工人加班加點來達到的,而非由於增加就業人數;也可能是社會增加了第二職業人數,從而使就業量小於產量增加的百分比。
失業的分類有很多種,其中自然失業率這個概念很重要,即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下,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供求力量自發發揮作用情況下應有的並處於均衡狀態的失業率。
研究失業與通貨膨脹關系的是菲利普斯曲線:簡單來講就是高失業率與高通脹率成反比關系。菲利普斯曲線除了傳統的以外還有長期的以及附加預期的。作為了解即可。
最後是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問題:
經濟增長主要有幾個概念:
索羅剩餘、新古典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索羅剩餘是一個基本概念,主要是講經濟增長中除了人口和資本的增長以外剩下的那部分的貢獻。用公式表示就是:
ΔA/A=ΔY/Y-Δk/k-ΔN/N.
而新古典和內生增長理論的差別在於是否將技術作為一個內生變數的問題。
關於經濟周期問題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講的不多,主要是將一個螺旋上升的態勢。還有幾個比較有名的經濟周期的研究。
PS:以上有不全的地方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