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稅法是經濟法嗎

稅法是經濟法嗎

發布時間:2020-12-24 02:31:29

『壹』 稅法和經濟法的區別,稅法和經濟法的區別資訊

稅法指的是國家制定的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納稅方面的權利及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法是稅收制度法律化的表現形式。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不能簡單地認為經濟法就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調整經濟關系。

『貳』 稅法和經濟法一樣嗎

稅法主體是稅收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和稅法的基本要素,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包括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兩個方面。征稅機關是主要的征稅主體,征稅委託主體和征稅協助主體則是征稅相關主體;納稅主體包括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稅務代理人等屬於納稅幫助主體。
稅法主體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

『叄』 稅法和經濟法一樣嗎

稅法主體是稅收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和稅法的基本要素,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包括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兩個方面。征稅機關是主要的征稅主體,征稅委託主體和征稅協助主體則是征稅相關主體;納稅主體包括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稅務代理人等屬於納稅幫助主體。

稅法主體是稅法上的一項基礎。

『肆』 個人所得稅法屬於經濟法嗎

一、我國經濟法原則的基本內容概括

經濟法原則是貫穿在經濟法律、法規之中,用於指導經濟行為的准則。據此,構成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要素:(1)普遍性,即經濟法基本原則必須貫穿於經濟法的全部實踐過程,能夠指導經濟立法,規制經濟執法和司法,並保障和促進經濟守法;(2)法律性,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具有規范性的內容和可以作為執法和適法之依據,即任何違反經濟法基本原則的行為,均會導致一種直接的法律後果,其行為被確認為無效,不會導致上述法律後果的原則,不應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3)經濟法特性,經濟法基本原則應是經濟法所特有的原則,而且能從現有法律規范中抽象和概括出某一類社會經濟關系的共同本質特性;(4)可操作性強,原則雖然抽象,但原則一經確定總是要為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提供明確的行為導向。

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計稅手段缺乏調節性:在我國諸多稅種中,個人所得稅是唯一直接擔任個人收入調節重任的稅種,對縮小貧富差距、緩解收入的兩級分化意義十分重大,現在一些人的收入不僅包括合法收入,還包括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但是個人所得稅只調節個人合法收入,那些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還得靠公安、司法、紀檢、監督等部門去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增收成本。

2.計稅內容缺乏公平性:2007年1月1日實行的新企業會計准則中明確規定了職工薪酬的內容,不僅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還包括

『伍』 中國稅法是屬於經濟法嗎

准確地說,應該是不屬的。稅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與經濟法的區別主回要表現在:一答是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的是市場調控、經濟管理、社會分配等特定的經濟關系;而稅法調整的稅收法律關系不僅與經濟活動有關,還包含行使國家職權、實現稅務行政管理職能的內容。二是功能作用不同。經濟法的作用主要是協調經濟運行,限制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和其他負面效應,保障社會公共利益;而稅法最基本的作用是保障國家財政收入。盡管近年來稅收作為實現國家經濟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在經濟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使稅法在功能作用上與經濟法有重疊,但二者的基本作用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三是法律性質不同。總體上稅法屬於義務性法律規范,而經濟法屬於授權性法律規范。四是爭議解決方式不同。經濟法主要採取協商、調解、仲裁、民事訴訟等爭議解決方式,而稅法更多地採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

『陸』 經濟法包括公司法和稅法嗎

經濟法的體系是由多層次的、門類齊全的經濟法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通常認為經濟法的體系應採取如下的結構:
1、企業組織管理法;
2、市場管理法
3、宏觀調控法
4、社會保障法。
公司法屬於企業組織管理法,稅法屬於宏觀調控法,都是經濟法的組成部份。

請參閱:http://ke..com/view/21454.html?wtp=tt

『柒』 經濟法和稅法哪個簡單

個人覺得經濟法比較簡單,因為經濟法偏記憶,而稅法涉及的計算較多,比較復雜,一環套一環。

『捌』 第一次考CPA,會計搭配經濟法還是稅法

都可以的。

注冊會計師主要承接工作有: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驗證企業資本,出具驗資報告;辦理企業合並、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審計業務,出具有關的報告;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審計業務等。

尤其是在執行上市公司審計時,注冊會計師不僅要鑒證一個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規和制度,而且還要判定其會計報表是否遵循了真實性、公允性和一貫性原則。由注冊會計師依法執行審計業務出具的報告,具有證明效力。

(8)稅法是經濟法嗎擴展閱讀:

2008年8月26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就提出的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徵求意見,徵求意見工作截止到2008年9月22日。

中注協將根據各方意見對方案進一步修改完善,並提交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審議通過後正式實施。

1991年以來,中注協共舉辦16次考試,經過不斷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了考試基本制度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組織管理體系,累計近14萬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證書,

為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注冊會計師考試已成為國內聲譽最高的執業資格考試之一,享有很高的「含金量」。

『玖』 求高人建議:第一次考CPA。是會計+稅法+經濟法,還是財管+稅法+經濟法呢

cpa初次報考要選擇先考什麼科目是一件很重要又很糾結的事。

初次報考,那就跟綜合考試沒什麼關系了,要先通過六科專業考試,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那麼問題來了,六科專業考試要一起考嗎?還是先考哪幾科呢?

首先,注會專業六科一起考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然,除非你是學霸,你有很多的時間來復習這六科科目,你對注會專業知識已經學習得差不多了,而且基本都能弄懂。另外,一次考一科也是不明智的選擇,既費時間又不容易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因此,沒有優先條件的情況下,先易後難再易,是比較好的安排。

1、會計一定要先考。這相當於是基礎學科,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也為後面幾科的備考打好基石。

2、稅法和經濟法可以選擇和會計一起考。法律的東西,無非就是背背背,理解上也是不難的,既涉及到會計的內容,又不是完全承接會計的知識。而且在復習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還可以鞏固一下會計的基礎知識。

3、審計建議單獨一次考。審計是注會考試中比較難的一科,有過審計工作經驗的考生相對來說還比較好把握,對於沒有接觸過審計工作的考生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要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消化掌握。並且審計是基於會計基礎上的,所以審計和會計一起備考並不現實,最好就是先復習考完會計,再去考審計。

4、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可以一起考。這兩科都是管理范疇的,財務主要是計算,各種計算,記好公式是關鍵,把公式理解透了記熟了其實也不是很難。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主要就是背,和上面稅法經濟法一樣,就是靠的記憶力,因此難度不大。

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基礎且比較簡單,給自己點信心)

二、審計(較難,獨立復習增加通過幾率)

三、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稍微簡單,讓自己最後能輕松一點)

當然如果覺得分三次報考時間跨度太長的話,可以把最後兩科往上挪,財務管理放到第一批,公司管理和審計一起。

閱讀全文

與稅法是經濟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