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說貨幣的價格就是利率
貸款利率就是持有貨幣代價,存款是暫時失去貨幣持有權利的報酬。所以說貨幣的價格就是利率。
從貸款角度看,利率越高,貸款所需付出利息就越高。可以這樣理解,企業需要貨幣,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利息,相當於我們需要書籍等商品,需要付出鈔票一樣。從存款角度看一樣,銀行需要我們的存款,也一樣要給利息存款者,這就是價格。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額(稱為本金總額)中每個期間到期的利息金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額的總利息取決於本金總額、利率、復利頻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時間長度。
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
(1)宏觀經濟學貨幣與利率習題擴展閱讀:
利率分類
1、根據計算方法不同,分為單利和復利
單利是指在借貸期限內,只在原採的本金上計算利息,對本金所產生的利息不再另外計算利息。復利是指在借貸期限內,除了在原來本金上計算利息外,還要把本金所產生的利息重新計入本金、重復計算利息,俗稱"利滾利"。
2、根據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名義利率是指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也就是借款合同或單據上標明的利率。實際利率是指已經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的利率。
3、根據確定方式不同,分為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門或者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機構或銀行業協會按照協商辦法確定的利率,這種利率標准只適合於參加該協會的金融機構,對其他機構不具約束力,利率標准也通常介於官定利率和市場利率之間。市場利率是指根據市場資金借貸關系緊張程度所確定的利率。
4、根據國家政策意向不同,分為一般利率和優惠利率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優惠條件下的利率。優惠利率是指對某些部門、行業、個人所制定的利率優惠政策。
5、根據銀行業務要求不同,分為存款利率、貸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機構存款所獲得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貸款利率是指從金融機構貸款所支付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
B. 宏觀經濟學中貨幣政策效應里的利率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
問得好!
在我國來,分自別指定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並且二者有一定的利差。這是因為我國未進行利率市場化,利率還處於管制狀態,是對銀行的保護,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
在西方經濟學中,通常統稱利率,不指明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我們可以理解為貸款利率,即,獲得資金的成本。實際操作中,西方是利率市場化的,存貸款利差非常小,除了活期存款,其他的都是投資收益,接近於貸款利率。在理解一些概念時,把利率解讀為貸款利率、解讀為獲得資金的成本,會很有助於理解。
C. 宏觀經濟學 辨析題:貨幣的投機性需求與利率成反方向關聯(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對。
利率越低,投機需求越大,投機成本越低,加大杠桿進行投機。利率上漲,就去杠桿化了,投機性需求被擠出。
D. 宏觀經濟學 貨幣需求隨利率的上升而下降 怎麼就能解釋LM曲線向右上傾斜呢
由於在給定的貨幣供給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貨幣需求量,因此必須通過利率的上升,造成貨幣的投機性需求的下降,才會恢復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以LM曲線是正斜率的。
1、LM曲線是所有滿足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與利率水平的組合點的軌跡。LM曲線的斜率主要取決於貨幣需求相對於收入和相對於利率的彈性之比,貨幣需求相對於收入的彈性越小,相對於利率的彈性越大,則LM曲線就越平坦。
2、LM曲線的移動是由貨幣供給的外生性變化和自發性貨幣需求的變化所引起的。凡是在LM曲線右方的點都表示貨幣市場上存在過剩需求,而在LM曲線左方的點都表示貨幣市場上存在過剩供給,只有在LM曲線上的點才剛好滿足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相等的要求。
(4)宏觀經濟學貨幣與利率習題擴展閱讀:
1、LM曲線發展
LM曲線上每一點上都代表了貨幣市場達到了均衡,代表了貨幣市場上人們願意持有的貨幣數量正好等於實際能得到的貨幣數量。LM曲線主要受貨幣政策的影響。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擴大貨幣供應量),將會使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率水平下降,即LM曲線向右平行移動。
2、詳細內容
LM曲線把平面圖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凱恩斯區域、中間區域和古典區域。
(1)利率降到很低,貨幣的投機需求趨於無限大,貨幣投機需求曲線會成為一條水平線,相對應的LM曲線上也有一段水平狀態的區域,這一區域通常就是我們說的凱恩斯區域,在凱恩斯區域中,因為較低的利率水平,假設政府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貨幣政策在這時無效。
(2)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時候,貨幣的投機需求量將等於零,這時候人們除了為完成交易還必須持有一部分貨幣外,不會為投機而持有貨幣。貨幣投機需求曲線表現為r2以上是一條與縱軸相重合的垂直線,LM曲線也從利率為r2開始成為一條垂直線。LM曲線呈垂直狀態的這一區域就被稱為古典區域;
(3)古典區域和凱恩斯區域之間這段LM曲線是中間區域,LM曲線的斜率在古典區域為無窮大,在凱恩斯區域為零,在中間區域為正值。
E. 宏觀經濟學問題,關於利率與貨幣的升值貶值
可以這么理解:
以美國和中國打比方,假設兩國的標准利率相等回
中國存款利率上升,中美答的資金都會匯集到中國的銀行來賺取高於美國儲蓄的利息。但是美元進來要首先換成人民幣。那麼人民幣的需求就會上升,把人民幣看成商品,人民幣就會升值。
中國存款利率下降,中美的資金都會匯集到美國的銀行來賺取高於中國儲蓄的利息。但是人民幣進入美國要換成美元。那麼美元的需求就會上升,把美元看成商品,美元就會升值。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
以上例子僅用於展示這裡面的邏輯。實際情況並非這樣的。而且這個理論的前提僅適用於可自由流通的貨幣國家。而中國是外匯管制的。
F. 宏觀經濟學中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它們與國民收入與利率的關系
一、宏觀經濟學中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有:
1、收入在市場經濟中,各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貨幣形式獲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貨幣支付。一般來說,收入提高,說明社會財富增多,支出也會相應擴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貨幣量來滿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與貨幣需求呈同方向變動關系。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上升,以及經濟貨幣程度的提高,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領域不斷擴大,使得我國的貨幣需求不斷增加。
2、價格從本質上看,貨幣需求是在一定價格水平上人們從事經濟活動所需要的貨幣量。在商品和勞務量既定的條件下,價格越高,用於商品和勞務交易的貨幣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價格和貨幣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貨幣需求之間,是同方向變動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由商品價值或供求關系引起的正常物價變動對貨幣需求的影響是相對穩定的。而由通貨膨脹造成的非正常物價變動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則極不穩定。建國後我國幾次通貨膨脹期間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提款搶購、持幣待購的行為,造成了這些時期貨幣需求的超常增長。可見,價格因素對我國貨幣需求的影響是很大的。
3、利率由於利率的高低決定了人們持幣機會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幣成本越大,人們就不願持有貨幣而願意購買生息資產以獲得高額利息收益,因而人們的貨幣需求會減少;利率越低,持幣成本越小,人們則願意手持貨幣而減少了購買生息資產的慾望,貨幣需求就會增加。利率的變動與貨幣需求量的變動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國零售物價指數上升18.5%,而當時一年定期的儲蓄利率則僅為年率7.2%,實際利率為負的狀況導致了人們大量擠提存款,搶購商品,貨幣需求急劇上升。當政府很快採取物價指數保值的儲蓄辦法之後,實際利率上升擠兌搶購的狀況很快得到扭轉,儲蓄余額又開始上升,貨幣需求回落。
4、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時期內貨幣的轉手次數。動態地考察,一定時期的貨幣總需求就是貨幣的總流量,而貨幣總流量是貨幣平均存量與速度的乘積。在用來交易的商品與勞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速度的加快會減少現實的貨幣需求量。反之,貨幣速度的減慢則必然增加現實的貨幣需求量。因此,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總需求呈反方向變動關系。改革以來,我國的貨幣流通速度有減緩的趨勢,客觀上加大了貨幣需求量。
5、金融資產選擇各種金融資產與貨幣需求之間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動性、以及公眾的資產多樣化選擇,對貨幣需求量的增減都有作用。
6、其他因素如體制變化,對利潤與價格的預期變化、財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貨幣需求的變化、信用發展狀況、金融服務技術與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習慣等都影響我國的貨幣需求。
二、它們與國民收入與利率的關系影響利率變化的因素很多,包括:①平均利潤率。它一定是高於利率的,只有當平均利潤率大於利率的時候才會借貸。
②借貸資金的供求關系。 這是影響利率的非常廣泛的因素。當社會上資金多的時候,企業需求少,貸款就少,存款多,利潤低,利率就低;反過來,銀行沒有錢,但是企業大量貸款,這時候利率就高了。
③國家經濟政策影響。 國家要採取兩個政策,一個是放鬆銀根,一個是緊縮銀根。 當經濟繁榮時期為了防止過熱而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當經濟蕭條的時候放鬆銀根,下調利率。
④國際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國際資金的流動受到利率的影響,資金會流向利率相對較高的國家。以上供參考。
G. 關於宏觀經濟學利率對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的聯系,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對利率的聯系
貨幣需求量增加是LM曲線不發生移動,利率隨貨幣需求量的上升而上升;而貨幣需求增加,是指IS曲線不變,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使利率下降。這就和消費理論中的需求、需求量是一樣的。
H. 在宏觀經濟學里,價格、貨幣供給量、真實利率和投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在宏觀經濟學里,價格、貨幣供給量、真實利率和投資之間的關系是(利率是貨幣供求的價格,兩者顯反比關系。貨幣供應增加,利率下降。)供參考。
I. 宏觀經濟學中利率與貨幣需求的問題
你因果關系弄反了。
如果利率下降,貨幣供給不變,的確是貨幣需求增加。
但是當貨幣需求減少的時候,只有降息,才能提高大家的貨幣需求,不然的話就不平衡了。
J. 在宏觀經濟學中 為什麼貨幣需求量大於貨幣供給量,利率下降,請從現實意義講
現實意義:利率就是資本的價格!
你要是租一輛車,要付租金;租一間房,要付租金。同版樣要是權借一筆錢,也要付「租金」,這個租金就是利息,「租金」占本金的額度就是利率。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當市場上商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會漲價。而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同理,錢少,需要錢的人多,自然就有人用高價來「買」,於是貨幣的價格就上升了,表現在利率的上升。
(你說貨幣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時候利率下降?打錯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