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是屬於存量還是流量
通貨膨脹率是流量,失業率是存量。
通貨膨脹率為什麼是流量呢?
舉個例子,比如某國家只有回大米一種產品答,
如果通貨膨脹率一直保持在10%,
那麼大米的價格今年是1塊/斤,明年1.1塊塊/斤,後年1.21塊/斤,大後年1.331塊/斤。
很明顯,價格是存量,通貨膨脹率是價格的流量。
為什麼失業率是存量呢?
比如某國家有100個適齡工人,
失業率一直保持在10%,
那麼今年10個人處在失業狀態,明年還是10個人處在失業狀態,後年還是一樣。
所以失業率是存量。
當然了存量衡量一個給定時間點的數量,而流量衡量每一單位時間內的數量。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都是每年測一次的值,因此也可以都是流量。
⑵ 在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說「政府預算赤字是流量。」謝謝~
因為這是周期性的,與GDP核算相關的都是流量。財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內)既改變結回構性赤字又改變周期答性赤字,財政措施在增加(減少)結構性赤字的同時可能減少(增加)周期性赤字。財政赤字變化中的一部分是作為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反應而自動地產生的。
流量是特定時間段中發生的經濟變數值。GDP、投資、消費、儲蓄、政府支出等與GDP核算相關的都是流量。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額,由於會計核算中用紅字處理,所以稱為財政赤字。它反映著一國政府的收支狀況。
⑶ 財富和收入是流量還是存量宏觀經濟學
流量是一定時期內發生的變數,是動態的概念,所以收入是流量。而存量是一個時點上存在的變數,是靜態的概念,所以財富是存量。
⑷ 宏觀經濟學為什麼側重於流量分析
在宏觀經濟學中,流量分析和存量分析都是必要的,但更側重於流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於宏觀經濟學最初的研究重點是經濟蕭條問題。凱恩斯認為,經濟蕭條是一種短期現象,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即這一段時期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足。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都是流量概念,對它們的研究屬於流量分析。側重於流量分析的作法實
際上反映了一種認識,即認為經濟蕭條與該經濟體系在長時期積累的資本存量和勞動力存量並不具有重要的聯系。問題只是出在短期總需求不足。這種認識當然不一定正確,但卻可以使分析變得相對簡單。
因此,從認識論上說,這種分析上的側重是可取的。當然,更進一步的研究還必須考慮存量因素。宏觀經濟學對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的研究非常注重對存量的分析。顯然,對這些長期問題的研究不能撇開存量因素。
⑸ 宏觀經濟學流量和存量的關系
儲蓄等於投資。其實可以理解為,人們把錢存進銀行,而銀行則把一部分錢貸給了一些企業或公司,這就等於了投資,也預示著未來的投資。銀行的存款准備金是保留一部分資金,不向外放貸,用於我們的提款。
⑹ 宏觀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宏觀經濟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國名經濟統計與收入流量循環
1. 名義、實際、潛在GDP、GNP的含義。
2. 六種總量之間的關系(五種收入總量+GDP)。
3. 三種統計方法(它們從哪些方面統計的)。
4. 分清個人儲蓄、企業儲蓄、政府儲蓄、國外儲蓄、總儲蓄、經濟體內部的儲蓄。
5. 事前平衡與事後平衡。
第二章 消費、凈出口與投資需求理論
6. 簡單消費函數、邊際消費傾向與消費函數之謎。
7. 恆久性收入說、生命周期說的主要內容。
8. 實際利率與現期消費之間的關系(分借款者、儲蓄者)。
9. 消費理論中,什麼是李嘉圖等價;
投資理論中,什麼是資本邊際效率、投資引誘、托賓的q、簡單的投資函數與投資陷阱。
10. 什麼是邊際進口傾向;什麼是實際匯率。
第三章 總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場均衡
11. 國民收入乘數理論的主要內容(區別:投資乘數、財政乘數、對外貿易乘數)。
第四章 貨幣市場均衡:貨幣供給與需求
12. M0、M1、M2、M3的含義。
13. 中央銀行的只能&資產負債表結構。
14. 貨幣乘數。
15. 中央銀行直接、間接調控貨幣供給量的主要手段。
16. 貨幣需求理論:
凱恩斯的流動偏好理論;
鮑莫爾交易性「平方根法則」;
貨幣需求的三個命題。
第六章 總需求分析之二:開放經濟的IS-LM曲線模型
17. IS-LM曲線模型。(//考試按封閉經濟下的模型)
18. 兩種曲線的特例:
①IS曲線垂直(投資陷阱、消費陷阱)
②LM曲線水平(流動性陷阱)
19. IS-LM的位移因素。
20. 封閉條件下,單獨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支出政策、稅收政策、貨幣供給量政策對經濟活動影響的結果、傳導機制、有效性。(//大題!)
第八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
21. 總供給曲線不同學派的觀點。(//簡述而不需要解釋)
什麼是工資剛性、工資粘性、貨幣幻覺、理性預期。
22. 什麼是貨幣中性。
第九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23. 什麼是顯性失業、顯性通脹、隱性失業、隱性通脹。
24. 失業的類型:
什麼是周期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自願失業、非自願失業、自然失業。
25. 奧肯法則。
26. 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有效需求管理理論。
27. 通貨膨脹的成因、類型: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進型、結構型。
28. 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進型分別採用什麼樣的治理措施。
29. 通貨膨脹的收入與財富的再分配效應。
30. 通貨緊縮的危害。
31. (薩繆爾森的)菲利普斯曲線的理論內容與政策含義。
32. 貨幣主義關於菲利普斯曲線的觀點。
33. 供給學派對滯脹的原因看法和醫治措施。
34. 拉弗曲線。
第十章 經濟周期理論
35. 經濟周期階段劃分。
傳統:危機,蕭條,復甦,高漲。
現在:衰退,擴張。
36. 什麼是增長性衰退
衰退不一定表現為產出絕對量的下降,只要經濟增長率下降,即使不是負數,也可以稱之為衰退。
37. 經濟周期的期限與類型。P260
①朱格拉周期(法國經濟學家),9~10年周期波動,主周期(漢森),設備周期(波動與設備投資有關),中周期(長度中等);
②基欽周期(美國經濟學家),40個月左右,小周期(漢森),短周期,庫存周期,二三個短周期合成一個中周期;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前蘇聯經濟學家),50~60年,長周期(長波運動);
④庫茲涅茨周期(美國經濟學家),平均長度20年,長周期,與漢森17~18年的建設周期相仿。
38. 乘數-加速數模型。P265
39. 熊皮特的創新理論如何解釋經濟周期。P262
40. 貨幣主義如何解釋經濟周期。P262
第十一章 經濟增長理論
41. 新古典增長理論。P285
42. 丹尼森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①就業人數及其性別、年齡結構;
②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的工時數;
③就業人員的教育年限(勞動力素質、技能等提高);
④資本存量規模;
⑤資源配置的改善(如勞動力等要素從低效率向高效率部門轉移等);
⑥規模經濟(企業產出規模擴大形成成本節約、當然以市場規模擴大為前提);
⑦知識進展(科學教育發展、知識經驗積累和技術進步等)。
43. 經濟增長極限論。P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