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學思維的特點
經濟學思維八個特點:(1)用稀缺資源生產物品是有代價的(2)個人的選擇是有目的的(3)激勵至關重要(4)經濟學思維是邊際思維(5)獲取信息是有代價的(6)經濟行為除了直接效應,通常還產生次要效應(7)物品和勞務的價值是主觀的(效用價值論)(8)檢驗的理論標準是理論的預測能力.
希望能夠幫到你,還望採納,謝謝!!
② 一個故事引發的經濟學思考(西方經濟學作業)
經濟學家不會在乎其他人的身心和思想上的感受,在乎是的關於自己的經濟利益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
③ 求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的讀書筆記,謝謝了~
抱著對經濟學的好奇和興趣,開始閱讀《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這本傳說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經濟學知識的書。讀後發現果然很有親和力,相比以前在通選課上看的經濟學教材,是要容易閱讀和理解很多。不過四百多頁的份量,看得也真夠嗆的。
記得之前上"經濟學原理"這門通選課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惡心的公式,什麼邊際成本、邊際利潤,最後考試背得暈頭轉向不說,最郁悶的還是對於試卷的最後一道題要套哪條公式竟然完全沒思路,搞得我對經濟學原理沒啥好印象。直到閱讀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這本號稱語言生動且口語化,完全避開套公式、建模型的一般寫作思路的經濟學讀物,才扭轉了我對經濟學的態度。這的確是一本向廣大群眾普及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的好書。
按書中的內容提要說,該書是一本為非經濟學專業學生撰寫的經典經濟學教材,風靡國際。與當今流行的主流經濟學教材不同,這本書繞開繁復的公式、函數、運算,通過深入淺出的故事和饒有趣味的圖畫告訴讀者:經濟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與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息息相關。正如書名所揭示的,經濟學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而這部教科書引導讀者學會經濟學推理方式,從而能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如果你對經濟學感興趣,想了解下生活中的一些經濟常識,那麼,推薦閱讀本書。雖然也劃了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但四百多頁的份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把那些經典的句子給整理出來的,所以就不整理了,不過順便也就貼一句印象最深刻的吧:
「世界上的貧窮國家缺的不是'物品',缺的是'想法'。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石油毫無實用價值,是人類的才智最終發現了石油為人類服務的方法。」
④ 與經濟學有關的小故事
故事1一個城裡男孩kenny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裡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第二天,kenny卻發現他得到的是一頭死驢。kenny很不高興,但是農民拒絕把錢還給他,他說:「我並沒告訴你這是一頭活的驢子呀」。一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kenny,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kenny說,「我靠它賺了499美元」。農民覺得很驚訝。kenny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600張票,每張1塊錢,就這樣我收了600塊錢」。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kenny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最後扣除成本100元,我賺了499美元。」許多年後,長大了的kenny成為了安然公司的總裁。故事2從前有一個小孩,與媽媽一起到一個叔叔家去玩,叔叔看到這個小孩很漂亮、可愛,就對他說:「你抓一把糖帶回去吧!」小孩害羞地低下了頭,不響。後來,快回家時,叔叔看小孩還是沒有拿糖,就又說道:「你抓一把糖帶回去吧!」小孩還是低頭不響,害羞地看著叔叔,沒有拿糖。於是叔叔就抓了一把糖給他,放在了小孩的口袋裡,小孩很高興地回去了。回到家,媽媽問這個小孩,為什麼你自己不肯拿糖,而當叔叔抓糖給你時,你就要了呢?小孩說:「因為叔叔的手比我大!」這個小孩長大後成為了IBM的總裁。故事3從前在美國的葡萄鎮上,經常有旅遊者來訪問,他們有時會扔一些零錢給小孩,然後小孩們就會搶著去揀。有一個小孩卻很特別,他每次都對那些十元、五元的大鈔票視而不見,很認真地只揀1元的硬幣,揀完後就背著書包走了。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一晃六年過去了,小孩已經長大了,可他依然只揀1元的硬幣,揀完後就背著書包走了。隨著葡萄鎮名氣的增大,來遊玩的旅遊者也越來越多。這個小孩也成了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遊客們都想看看這個小孩,扔錢給這個小孩,而小孩依然只揀他的1元的硬幣,絕對不碰其他的錢。終於有一天,他的媽媽忍不住了,就問他:「為什麼你只揀1元的硬幣,你去商店買西時,還是認識錢的大小的呀?這個小孩說,「如果我拿了其他的錢,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人向我扔錢了!」這個小孩長大後成為了美國金融界的大亨。——————————名人真實故事——————————————1. 曾經是美國首富的保羅·蓋蒂年輕時很窮,僅有一塊收成很差的旱田。為解決灌溉問題,他在地里打水井,結果冒出了石油。於是他把水井改油井,農田改油田,從銀行里貸了款,添了設備,雇了工人,搞起了石油開采。後來他在現場巡視時發現,那些油田監管人員都沒有盡力,而是鬆鬆垮垮,漫不經心。於是他請教一位經濟學家,一句話就點醒了他:「因為那是你的油田而不是他們的。」蓋蒂頓時明白了,他把各位工頭召集起來宣布:「從今天起,油田交給你們負責經營,收益的25%由各位全權支配。」從此,工頭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再沒有了偷懶和浪費現象,油田欣欣向榮,財源滾滾而來,蓋蒂也成了石油大王。如果你以為保羅·蓋蒂之所以能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是因為他家地里挖出了石油,那你就錯了。他挖出了比石油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員工的生產熱情,而員工的熱情是靠向他們讓利激發出來的。可見,個人利益才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就必須從這里開始。2. 某電視台請蒙牛集團老總牛根生談他的成功經驗,他講了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小時候很調皮,但小朋友都圍著他轉,他叫幹啥就幹啥,甚至他叫打誰就打誰。小朋友們為什麼聽他的呢?不是因為他個子大、拳頭硬,別人怕他,而是他仗義疏財,常把家裡好吃的、好玩的拿出來分給大家。所以他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他創辦蒙牛集團時大家都願跟著他干,因為知道他有分錢的習慣。蒙牛集團成為中國乳業的龍頭老大以後,他仍然保持這種習慣:工資不是最高的,房子不是最大的,車子不是最好的,還把很多股票捐出去。所以大家信服他,不好好乾覺得對不起他,心裡有愧。這樣蒙牛集團就具有了很強的凝聚力,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團結戰斗的集體。這是牛根生成功的重要原因。牛根生和蒙牛集團成功的經驗也說明,作為一個經濟組織,要想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的個人利益,經濟人假設對他們是適用的。3.經濟選擇的幾個故事蘇理請他的女朋友西餐。「就這個吧!」她用小指頭輕輕一點,「全餐」。開胃小菜上來了,她一掃而空;湯上來了,立刻見底;色拉上來了,她一一吞下:主菜的前菜上來了,她慢慢吃,吃了一半;主菜正盤上來了,她已經摸著胸口喘氣:「太飽了,吃不下了。」辛疆也請他的女朋友吃西餐,也是全餐。她每樣都吃一點,只挑她喜歡的入口,不僅主菜上來時仍然有胃口,就連最後一道甜點和餐後的美酒,她也沒有放過。臨走時還微微一笑:「謝謝!」輕盈地離開人生也像一場盛宴,你如果不想留下遺憾,就應該懂得選擇。法國巴黎大學校長讓·布里丹(1300—1358)講述一頭驢子的故事。說是有一頭驢子,它非常餓,到處找吃的,終於看到了前面有兩堆草。它迅速跑過去,卻為難了,因為它不知道應該先吃哪一堆。它猶豫不決,,在兩堆草之間徘徊不定,最終因沒辦法選擇而被活活餓死。這頭陷入兩難困境的驢被後人稱之為「布里丹之驢」。選擇有時很容易,有時很難,難就難在一種資源可能有多種用途,而不像乾草對於驢子來說只有果腹一種選擇。由於有多種選擇,用於某種用途就得放棄其他用途。機會成本就是因選擇行為而產生的成本,也稱為選擇成本。比爾·蓋茨於1973年進入哈佛大學法律系學習。他不喜歡法律,但對計算機十分感興趣。19歲時他。面臨兩種選擇:是繼續學習直至畢業,還是輟學創辦軟體公司?繼續學習會失去創業的最佳時機,而輟學辦公司又拿不到多少人嚮往的哈佛大學畢業文憑。蓋茨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學業,創辦了自己的軟體公司。他終於成功了,1999年《福布斯》雜志評選,比爾·蓋茨以凈資產850億美元榮登世界億萬富翁的榜首。1999年3月27日,蓋茨應邀回母校哈佛大學參加募捐會,當記者問他是否願意繼續學習以拿到哈佛大學的畢業證時,他向那位記者笑了笑,沒有回答。看來比爾·蓋茨是不願意回到哈佛大學繼續學習了,因為那樣的話機會成本太大——失去世界首富的地位。中國也有一個不願上大學的例子,那就是姚明,因為他有到美國NBA打球的機會。姚明同休斯頓火箭隊簽了5年7000萬美元的工作合同,加上做廣告,據說年收入早突破1億美元。如果他上了大學,這些收入都將失去。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而放棄的東西。機會成本不是會計學意義上的成本,它純粹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概念。選擇也是一個思維方法的問題,不過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和一般思維方法有所不同,它主要思考在一定約束條件下如何選擇最佳的要素組合。很多人都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齊威王經常要大將田忌與他賽馬,賽馬的規則是這樣的:每次雙方各出三匹馬,一對一比賽三場,每一場的輸家要賠一千斤銅給贏家。齊威王的三匹馬和田忌的三匹馬按實力都可以分為上、中、下三等,但齊威王的上、中、下三匹馬分別比田忌的上、中、下三匹馬更勝一籌,因為總是同等次的馬進行比賽,所以田忌連輸三場,輸了3000斤銅。那時銅非常昂貴,3000斤可是一筆巨款了。後來田忌的謀士孫臏出了個主意,讓田忌把資源重新組合,不要用上馬去對抗齊威王的上馬,而是對抗他的中馬;不要用中馬去對抗齊威馬的中馬,而是對抗他的下馬;不要用下馬去對抗齊成王的下馬,而是對抗他的上馬。這樣.雖然田忌會輸一場,卻會贏兩場,二勝一負,最後勝利還是田忌的。田忌重新整合了資源,果然贏了1000斤銅。同樣是三匹馬,由於選擇的配置方法不同,效果就不同。田忌的三匹馬都不如齊威王的三匹馬,這就是田忌選擇的約束條件。如果沒有這個約束條件,就用不著選擇。所以約束條件是選擇的前提,也是經濟學的前提。經濟學家思考問題時首先要考慮這個約束條件,不能研究了半天,倒把前提給丟了。
⑤ 用經濟學思維分析扶起路邊倒下的老人,如何分析。
經濟上:
不扶人,沒有任何損失。
扶人:扶到心明的人,那最多是誇獎。
扶到心黑得人,那就是成千上萬的損失。
即使最後有證據,人家最多和你說:對不起。拍拍PP就走了
⑥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看待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
什麼是經濟學思維,我在這里不想講理論和概念了。我從我們老百姓的角度去回答這個提問,經濟學思維就是讓我們在錯綜復雜的經濟現象里,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其最大效益,從而幸福的生活的思維。為什麼這么說呢?
經濟學是一門隱含非常邏輯性的思維性學科,也是一個看問題的思維方法。對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無用之大用」----我們不需要去全面的學習和掌握經濟學理論,但是,不能不懂經濟學,不能不學經濟學。
那麼,什麼是經濟學思維;經濟學思維就是,你在生活中如何以最短的時間用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好最大的利益。這樣解釋,有點直白,但是經濟學思維就是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也是經濟學最核心的問題。學習經濟學思維是為了:
1、為了活的幸福。說白了,人活著,就是賺錢養家糊口。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基本的生活認知。經濟是生活的基礎,如果我們連基礎都保障不了,還談什麼詩與遠方,談什麼人生大道理。
話又說回來,賺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學點經濟學,懂點經濟學思維,那麼,經濟學能幫我們賺錢,更容易賺錢。我在這里就不舉具體例子了,最簡單的認知就是,會理財的人和不會理財的人,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是截然不同的。這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窮人與富人的區別。
2、為了防止被騙。我們的社會沖拆著五花八門的經濟現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陷阱隨處可見。如果你不懂點經濟學思維,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尤其是面對那些誤導性和導向性的經濟學演說,你很難分清真假。
諾比爾經濟學獲獎者經濟學薩繆爾森說過一句話:「學習經濟學並不會讓你成為天才,但如果不懂經濟學,命運可能會與你格格不入。」
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生活的當下,正處在一個大的經濟周期更迭,經濟趨勢錯綜復雜,處在一個大的產業波動期,不用舉例,看我們的周圍,有多少企業倒閉,人員失業,傳統產業鏈亟需轉型,人心迷惘而凌亂。這些社會現象,都需要用用經濟學理論去解釋,你才能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如果你不懂經濟學,那麼,你會感覺霧里看花。
我們學習經濟學,不是為了研究經濟學而學習經濟學,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認清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更好的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正確地抉擇。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如果想要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學習經濟學,提高自己的經濟學思維認知。那麼,我們如何去學習一點經濟學知識呢?我個人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學習經濟學;
1、學習一點理論知識。《經濟學原理》是學習經濟學理論知識的入門課程,我們不要要花時間深刻去研究經濟學原理,只學會經濟學原理中我們需要的部分就可以。這些原理都能很好的去解釋社會上的一切經濟現象。這方面的書籍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挑選學習。
2、從媒體學習經濟學知識。目前在媒體上有豐富的經濟學知識傳播入口,大致分三種類型;一是媒體經濟學專家的講座,他們的講座可我們以聽一聽,但是不要去全信,我們要客觀的、理性的去甄別對我們有啟發性的知識。二是寵物級經濟專家的演說,這類演說我們不要去聽他們的結論,我們用冷靜的思維去聽他們所講的過程,對我們會有所幫助。三是學派專家的講座,他們都是各大學院的教授、專家,他們的講座很有營養,但是不接地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去參悟。
3、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經濟學思維。在學習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實踐,在無數個錯誤中,去尋找正確的、適合我們認知的經濟學思維。我們要知道,經濟學是個復雜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要具備一個跨學科的、多元化的宏觀思維。說起來感覺很難,但是也不難,只要我們耐性、細心去觀察,去領悟,去思考,我們的認知自然會提升到,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眼前這復雜的世界的能力,我們的視野便會變得與眾不同。
⑦ 經濟學專業的專業能力和經濟學思維方式如何培養
好的經濟學思維,能夠幫助一個理性的成年人更加清晰地認知這個世界,更加理智地對待這個世界。我認為,經濟學思維方式包括以下幾方面,有的是常識,有的是顛覆常識的常識,但其實並不需要多麼復雜的專業訓練,也不是非要專業人士才能掌握: 1、競爭的概念 :競爭不消失,只轉化形態。 2、交易的概念 :交易提高凈幸福。 3、機會成本的概念:天下絕沒有免費的午餐,號稱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4、理解價格是如何產生的,理解利息的概念。 5、邊際概念和邊際效用遞減公理。 6、理解產權的概念。 7、理解貨幣數量論。 8、理解制度和組織的巨大作用。
⑧ 如何用經濟學思維思考現實問題請舉個例子。謝謝啦!
額 簡單的說個 高速路上的取款機當然是美國的 有盲字 高速路上基本上沒有盲人取錢 為什麼還是這樣做 因為取款機是規模製造 如果不帶盲字的成本反而高 來源 牛奶可樂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