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經濟學里 「大城市統計區」的概念
大都市統計區(United States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簡抄稱MSA) 是在美國核心襲都市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和地區全體經濟有密切關系的地理區域。這些地區並沒有法律地位,由美國人口普查局和其他聯邦政府機構出於統計目的使用。核心都市區域人口超過5萬人的,可被定為大都市統計區。有些相鄰的大都市統計區被合稱為聯合統計區(Combined Statistical Area,簡稱:CSA)。人口多於1萬但少於5萬的,則是小城市統計區(United States Mic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簡稱µSA) 。
❷ 誰有馮雲廷版的《城市經濟學》詳細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抄,把教材的襲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❸ 誰有城市經濟學課件啊
恩,我傳給你了,要把財富分給我.油箱是[email protected].
❹ 對城市經濟學的認識
1城市經濟的作用及其運行問題
經濟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是人類社會的共識。經濟的發展帶動全局的發展。城市經濟是指城市空間范圍內,以非農人口和非農產業為主體的經濟形式、經濟活動或經濟體系。城市經濟的作用①城市經濟是各部門經濟在城市空間范圍內的重要紐帶。②城市經濟是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支柱。③城市經濟的發展,加深了社會分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④城市經濟對其經濟腹地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導和推動作用。
現代經濟的主要特徵①空間上的集聚性與規模性。空間集聚性是城市的本質特徵,也是城市經濟的本質特徵。②系統上的綜合性與網路性。現代城市經濟系統通常都包括工業、建築、房地產、金融保險以及信息等系統。城市經濟系統是這些系統的綜合。這些系統之間、各系統內部各單位之間都存在種種經濟關系,他們相互關聯與交融,使城市經濟又具有網路性的特點。③運行商的開放性與外部性。④績效上的高效性與裂變性。城市的人均投資低於農村,而投資取得的效益卻比農村高。城市經濟的高效性,使得城市經濟以較高的速度不斷增長和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質的飛躍,呈現裂變性的特徵。
城市經濟運行的問題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空間集聚與城市化的問題。②城市空間規模增長管控問題。③城市經濟空間與城市經濟空間的合理配置問題。④城市空間范圍內產業結構問題。⑤城市空間范圍內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問題。
對上述城市經濟運行問題的分析探討,是城市經濟學的主要任務。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包括空間集聚與城市化經濟、城市空間規模經濟與增長管控城市空間的合理配置、城市空間內的產業結構、城市經濟增長與發展、城市土地經濟、人口經濟財政金融經濟、管理經濟、住宅經濟、福利經濟、基礎設施經濟、交通經濟、物流經濟、環境經濟以及城市與區域經濟等。
2城市經濟學學科的發展
城市經濟學是隨著現代城市及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而逐漸產生和發展的。多數學者認為,1965年美國人威爾帕·湯普森編寫的《城市經濟學導論》的問世標志著城市經濟學的誕生。西方城市經濟學發展非常迅速。在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適應城市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形勢的需要,城市經濟學才被介紹到我國,並且發展迅速,很快確立了它的學科地位,成立了研究城市經濟學的學會及系所,取得了相當數量的研究成果,培養了大批城市經濟學科理論與實際人才。我國城市經濟領域的權威性學術團體——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的宗旨包括:開展城市經濟理論前瞻性理論研究,總結城市發展經濟經驗,傳播城市現代化建設理論信息,推動全國學術研究成果交流,繁榮城市經濟,促進城市發展。
我國城市經濟學學科發展的新形勢:(1)學科理論基礎和理論體系研究將會進一步加強。(2)城市經濟學研究將會更加註重實踐性並將直面重大問題。當今城市社會的城市化規律與方針政策問題城市經濟增長中經濟組織結構、社會政治制度結構的作用及其對策、城市經營與管理問題、城市競爭力問題以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等實踐實踐中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難題,都是目前的研究熱點。(3)研究方式、手段以及方法將有大的變革。①個性化研究開始出現,「群體化的跨空間協作研究」也正在興起,出現了跨地域乃至跨國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②計算機應用更加頻繁和突出。建立城市經濟學數量經濟模型,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大量的數據統計分析。③由專門化研究走向綜合研究趨勢明顯。在中觀層次和空間范疇上對城市經濟問題進行跨學科、跨部門的綜合研究將成為必然選擇。(4)城市經濟比較研究也將成為一個趨勢。城市經濟研究將逐步擺脫對單一城市的研究,開始注重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不同城市的比較研究,尤其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研究。
❺ 第一講 什麼是城市經濟學.ppt
呵呵,剛好去年一年的時間把這兩門都學完了,目前這兩門學科都處於發展之中,均沒版有統一的教材可用權,研究的內容也很多,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進行研究,一般的區域經濟學專業都會開這兩門課程的,城市經濟學分屬與經濟學科主要研究城市化進程、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城市空間演變、城市產業結構等,經濟地理學目前分屬與人文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各地區的經濟狀況,用地理的視角去看待經濟問題,如經濟主題的區位選擇問題,空間布局問題等等,有具體的問題可以進一步探討
❻ 城市經濟學的書本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城市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城市經濟學的學科定位
第三節 城市經濟學的發展
第二章 城市的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地域概念體系
第二節 城市集聚經濟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的理論模型:二元經濟模型
第三章 企業區位的選擇
第一節 區位理論及其發展簡介
第二節 商業企業和貿易型城市的區位
第三節 中間區位原理
第四節 企業選址的當地投入品導向
第五節 運輸成本與地方投入品的權衡
第四章 城市體系
第一節 市場區分析
第二節 中心地理論
第三節 城市體系的性質
第五章 城市的增長
第一節 城市經濟增長的概念及其發展
第二節 城市勞動力與經濟增長
第三節 城市公共政策與經濟增長
第四節 城市經濟增長的理論
第六章 郊區化與城市的區域化
第一節 郊區化的事實
第二節 產業的郊區化
第三節 人口的郊區化
第四節 區域城市化
第五節 展望
第七章 城市土地與土地利用
第一節 土地
第二節 土地地租
第三節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與模式
第四節 土地利用的一般均衡
第八章 城市住宅
第一節 住宅的特性
第二節 住宅市場的均衡分析
第九章 城市政府與城市財政
第一節 城市政府的職能
第二節 城市財政
第三節 分析城市政府與城市財政職能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 城市財政收入
第十章 城市交通
第一節 城市交通需求與供給
第二節 城市個人交通
第三節城市公共交通
第四節 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
第十一章 城市環境經濟學
第一節 城市環境的內容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城市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政策分析
第四節 環境經濟學關注的焦點問題
第五節 生態城市建設
圖片索引
參考文獻
❼ 城市經濟學研究什麼
城市經濟學以城市的產生、成長,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整個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以及體現在城市內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有城市經濟的基本理論,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規模、類型、性質、功能、地位和作用;城市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條件、過程、特點,以及在各種生產方式下的表現;城市經濟的外部關系,城鄉對立運動及其規律;城市經濟的內部結構、空間結構和經濟關系;城市中的公共經濟、市政建設和城市財政;其他城市經濟問題,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業等。
由於城市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必然受到社會、政治制度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產生的城市經濟學,在研究對象和內容方面存在重大差別。西方的城市經濟學以研究城市內的各種市場,以及力圖解決現代大城市中存在的各類社會問題作為對象。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經濟學著重研究城市經濟體系的建立、發展和完善過程;在現代化建設中如何發揮城市的作用;城市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及其解決辦法;縮小城鄉差別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過程等。
城市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以政治經濟學作為它的理論基礎,同其他專業和部門經濟學,如工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對外貿易學、運輸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和土地經濟學等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它在研究過程中吸收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但城市經濟學以城市作為一個完整的經濟有機體,綜合考察其經濟活動、經濟結構和經濟關系。
城市經濟學也是城市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同城市社會學、城市政治學、城市規劃學、城市建築學、城市生態學、城市環境學、城市地理學、城市交通學等也有密切的聯系。
❽ 第一講 什麼是城市經濟學
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比較好,又好考的主要有:重慶大學、河海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北財經、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天津大學。
❾ 城市經濟學是什麼、有什麼區別於普通經濟學
城市經濟學(Urban Economics) 城市經濟學是研究城市在產生、成長、城鄉融合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及其規律的經濟學科。
城市經濟學以城市的產生、成長,最後達到城鄉融合的整個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以及體現在城市內外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生產關系為研究對象。 我國目前把城市經濟學作為二級學科區域經濟學下面的三級學科。
❿ 城市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城市經濟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與經濟理論從微觀經濟學到宏觀經濟學再到中觀經濟學這一發展歷程一脈相承的。1965年美國湯姆遜的《城市經濟學導言》問世,標志著城市經濟學在美國首先誕生。雖然城市經濟學作為中觀經濟學的重要學科之一隻是經濟學體系中的後來者,但它一經產生就體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此後,城市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歐美各國、日本、前蘇聯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城市經濟學在我國興起和傳播,經過20多個年頭的風雨歷程,城市經濟學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發展,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從總體上說,我國城市經濟學理論的發展還遠不能滿足改革開放後我國城市迅速發展的需要,這與社會各界對城市經濟學這一學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認識是分不開的,因此,認識城市經濟學的性質,有助於我們揭開城市經濟學的廬山真面目。 城市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而不是理論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的研究是為了把握城市系統經濟運行、經濟關系及其規律,並以此來指導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的實踐。研究城市發展規律,是通過對城市化基本規律的揭示,探尋城市發展的一般條件、動力及過程,這對於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結構,是通過對城市三次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結構和組織結構以及空間結構的分析,以期對城市經濟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這對於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環境,是通過對城市人居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全面、系統的闡述,提高人們對人與自然、經濟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認識,這對於城市規劃和建設以及城市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效益,是通過對城市經濟整體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規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來探索提高城市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方法,這對於提高城市的綜合效益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區域,是通過對城市經濟區域形成與發展的剖析,尋求城市與區域共同發展的機制,這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經濟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的職能、方法、途徑,這對於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義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過對城市文化與城市經濟、城市管理之間關系的梳理,實施有效的城市文化發展戰略,這對於提高城市的競爭力是有意義的。綜上所述,城市經濟學是為城市經濟和城市管理服務的一門應用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