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原理曼昆閱讀

經濟學原理曼昆閱讀

發布時間:2020-11-25 09:05:08

1. 如何高效地閱讀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是一本經濟學入門書籍,裡面內容淺顯易懂,就是給不懂經濟學想了解經濟學的人看的,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全名叫《經濟學原理 微觀分冊》,下冊是《經濟學原理 宏觀分冊》,
《微觀經濟學》是專門寫微觀經濟學的書,介紹了消費行為、生產者行為等微觀經濟學理論,版本有很多的,並且分為初級 中級 高級三個級別。
《宏觀經濟學》主要介紹了國民經濟運行的相關理論,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外匯政策的理論依據等。

2. 曼昆 經濟學原理 中文版 電子書

發了個TXT的 這里有pdf格式的: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98473.html

3. 曼昆經濟學原理答案

部分復習題答案
1.解釋為什麼一個經濟的收入必定等於其支出?
答:對一個整體經濟而言,收入必定等於支出。因為每一次交易都有兩方:買者和賣者。一個買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個賣者的1美元收入。因此,交易對經濟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貢獻。由於GDP既衡量總收入又衡量總支出,因而無論作為總收入來衡量還是作為總支出來衡量,GDP都相等。
2.生產一輛經濟型轎車或生產一輛豪華型轎車,哪一個對GDP的貢獻更大?為什麼?
答:生產一輛豪華型轎車對GDP的貢獻大。因為GDP是在某一既定時期一個國家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由於市場價格衡量人們願意為各種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場價格反映了這些物品的市場價值。由於一輛豪華型轎車的市場價格高於一輛經濟型轎車的市場價格,所以一輛豪華型轎車的市場價值高於一輛經濟型轎車的市場價值,因而生產一輛豪華型轎車對GDP的貢獻更大。
3.農民以2美元的價格把小麥賣給麵包師。麵包師用小麥製成麵包,麵包以3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交易對GDP的貢獻是多少呢?
答:對GDP的貢獻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終物品的價值,因為中間物品的價值已經包括在最終物品的價格中了。
4.許多年以前佩吉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舊貨銷售時把她收集的物品賣了100美元。這種銷售如何影響現期GDP?
答:現期GDP只包括現期生產的物品與勞務,不包括涉及過去生產的東西的交易。因而這種銷售不影響現期GDP。

4. 曼昆 經濟學原理 中文版答案

http://www.em-imu.cn/ecation/ed_bachlor/courseware/zhangyan_jjxyl/xt_da.HTM
進去就有

5. 曼昆經濟學原理中文版

http://emuch.net/html/200608/300288.html
這個要注冊
http://blog.zenme.org/?action=show&id=218
這個可以直接下,還有其他很多教材書

6.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

書中告訴我們,由於資源的稀缺性,我們面臨權衡取捨,這才會在生活中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相信大多數人對於其中的道理並不陌生,但能夠時時做出正確取捨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這充分說明了取捨的痛苦,如何取捨,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維模式了。曼昆在提到這個原理時寫到:「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一種取捨比工作和閑暇之間的權衡取捨更明顯和更重要。」我完全贊同這句話。尤其對於個人來說,時間是最大的稀缺性資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要是把時間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棄了學會改變境遇的奮斗和追求。
其實,我們自己也在被取捨中生活著。無論我們在找工作時,還是與他人合作時,甚至找女朋友時,如果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擁有稀缺性資源,如高學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這樣才可以發送有效的信號,才可以讓他人權衡取捨時更多的考慮我們。當然,其信號的成本是昂貴的。
個人行為的取捨或許是簡單的,當個人組成社會時,將會面臨更多、更難的權衡取捨。對於社會,效率與公平永遠是「魚與熊掌」的關系。效率決定整個經濟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則是指如何分割這塊蛋糕。當政府想要把經濟蛋糕切得更均勻時,就減少了人們做大蛋糕的熱情,從而這塊蛋糕本身也就變小了。這就要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取捨。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讀研,對於一個沒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來說,他認為的成本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考試費用」,時間是一個不會計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卻認為:住宿費和生活費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會明白,因為這些開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會更貴。這樣說來,那不如接著讀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實際的成本卻正是我們所忽略了「機會成本」。如果六年的時間用來工作,我們能賺多少?你想過嗎?最重要的是六年寶貴的工作經驗,提前建立起來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讀書的成本。當然,對於更多繼續讀書深造的人以後所創造的收益會大於所有付出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自我實現」。
引用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更好說明「機會成本」。經常用這種想法你會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談到,工作是閑暇的機會成本,正是因為如此,經濟條件不充裕的人很願意選擇加班,甚至有人會選擇干副業。同樣曼昆也認為閑暇是工作的機會成本,這也就是為什麼旅遊業得以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剛讀書時好好學習是為了爭當「三好學生」,讀到中學挑燈夜戰是為了「中考」「高考」,在大學博覽眾書是為了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崗位上還得為了職稱拚死拼活……也許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奮斗,從一個頂點向另一個頂點攀登,不知疲憊。而這一切完全是符合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原理: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這常常可以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作為一個職業人,能夠盡可能考慮你的同事、下屬和領導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諧。
往大的方面說,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要准確把握民眾的利益所在。曼昆在書中舉了一個關於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對房屋實行最高限價,長期中會導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為此時政府限制了潛在房東的激勵,誰也不願做不賺錢的生意,此時房子的質量環境都會大打折扣,反而未達到政策制定的初衷,這也說明政府的任何一個政策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現實生活中我們接觸太多由於引進激勵機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為什麼國有企業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我想應該有一個因素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激勵機制不高吧。這值得我們深思。
也許我們的專業與經濟無關,但我們的生活本身卻離不開經濟學的知識。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讓我這個經濟學門外漢領略到了經濟學的魅力。而在寫這篇讀後感的過程中,也加深了我對經濟學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學著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身邊的一些社會現象。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經濟現象,遠非如書中所說那樣的簡單易懂,而是復雜多變的。也正是如此,讓我覺得自己所學只是皮毛。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二)
今天讀了一本書《經濟學原理》的第一章,雖然還沒有完全讀完,但是還是從這裡面學到一些誒東西。在這里,真想向很多有機會讀書的人讀一下,這本書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卻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很多社會上我們習以為常而一旦問起來卻很難以回答的問題,想為什麼裝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裝軟飲料的容器多是圓的的原因,想為什麼硬幣上的頭像多是側面而紙幣上的頭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這些看似很平凡不過的事情,真正解釋起來還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興讀到這么一本非常感興趣的書。盡管是美國作家所著,有很多的
文化差異和社會差異,但是作為經濟學的原理都是一致的,這是偉大的經濟學家馬歇爾所著,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樣對經濟學感興趣的人讀一下。
現在就像用這種機會成本的原理來解釋一種比較常見的社會現象:為什麼國內瘋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極少數是男歌迷?首先,i從機會成本的定義來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歡上了某個明星,她們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在上面,而男孩子則沒有這么誇張,從這個程度上來講,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還是堅持工作的話她們肯定會心不在焉,還不如直接去關注,而男孩子則會比較理智比較容易去控制,這大概是為什麼那麼多接機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們中國這個相對比較傳統的社會,對於女孩子來說,人生很有可能在結婚這件事情上有一個很大的突變,而男孩子可能性則很小,像時下的什麼鳳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樣這很容易成為悲劇,還有就是這個社會大男子主義還是非常常見的,所以男性更加務實,更傾向與和與自己情況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結為伴侶,而明星給我們的感覺是高高在上,收入頗豐,每天光鮮亮麗,這些讓女孩子更加瘋狂,讓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這才是最經濟的最現實的。
曼昆經濟學原理讀後感(三)
曼昆教授在《經濟學原理》的第一章,即開宗明義的提出經濟學的十大原理。這十大原理涵蓋經濟學的各個方面,從人們如何做出決策,到人們如何進行貿易,直至整個經濟如何運行,層層推進,構成了經濟學的整體。
原理一雲: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原理二雲: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簡言之就是機會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關的,舉例來說,甲有5K人民幣,他可以選擇買一台筆記本電腦或者外出旅遊(當然他可能還有其它的選擇,比如買股票),那麼這個時候他就面臨取捨。這種取捨我們幾乎天天面對,今天中午吃午飯還是面條?天冷了,用取暖器還是開空調?買國產車還是買進口車?一個國家也類似如一個人,也需要做出取捨:該發展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側重發展國防還是民用工業?是進口核電設備還是自主研發?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必須放棄的東西。如上例中甲選擇買筆記本電腦,那麼他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外出旅遊(當然,其它的選擇也是他的幾乎成本)。也就是說甲決定花5K買一台筆記本電腦,他就不能再用這5K作其它的花費。
機會成本是極其重要的,考慮兩個人A和B,他們開個雜貨店,假設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個程序設計人員,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賺250元,那麼他開雜貨店的機會成本是較大的;而B是個卡車司機,如果他開車,每天可掙120元,他的機會成本要小。自然,A會關閉雜貨店而B會選擇繼續經營,這也解釋了我們這個社會的職業多樣性以及人們的選擇的差異。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里通常假設人是理性的,所謂理性人就是在機會成本既定的條件下,人們會系統而有目的做可以達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樣是一天時間,A會選擇做程序員工作,B會選擇開雜貨店,他們都是理性人。所謂邊際量,簡單舉例說,買9雙襪子花費18元,如果再買一雙,那就再加2元,那麼多買一雙襪子就得多花費2元,那麼這最後2元就是增加的這雙襪子的邊際價格。邊際量是經濟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可以解釋喜歡喝可樂的人為什麼不會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可樂,可以解釋一個工廠不可能無限大。那麼所謂的理性人考慮邊際量就很好解釋了,一個喜歡喝可樂的人,他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買一瓶可樂所得到的滿足感可能會降低,顯然繼續買的話,他的滿足感繼續下降甚至會到反感可樂的地步。也就說,每多買一瓶,可樂的價格不變,但是他的邊際滿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實用性。假設你回家坐汽車正常的車票是50元,但是在汽車即將啟動時如果還有3個空位的話,最後上的一個人可以花40元坐車。因為最後一個人上車對汽車所有者的邊際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說帶上這個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邊際收益卻比較大(也就是相對不帶這個人,額外賺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個人想坐這個車的話,司機可能就需要重新考慮了,他必須考慮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載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前面買票的顧客的不滿而導致的投訴等等。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所謂激勵,就是某種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勵存在,人們就會做出反應。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超市對商品打折,人們會爭先恐後的去買。汽油漲價,更多的人會選擇不開車或者購買小排量的車,汽車公司會研發節能汽車,而石油公司會選擇提高產量。經濟學家甚至宣稱,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而所有經濟學內容就是對此的解釋。

7.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共有幾版都分為哪些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一共有七版,但是第五版以後基本沒有什麼改變了,現在還是以第四版最為經典,也更適合新人學習。
分類:
經濟學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微觀經濟學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宏觀經濟學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簡明宏觀Brief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要點經濟Essentials of Economics

這本書的特色首先在與簡明性。曼昆在寫這本書時依據的原則是:「寫作最重要的是簡單明了,而不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讀者的時間是稀缺資源。」這也就體現了經濟學本身的「經濟」二字。
第二個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過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事例、故事經歷、政策分析、新聞摘錄這些素材來介紹經濟學,這就讓讀者在有趣的閱讀中輕松地了解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經濟學的趣味化是許多經濟學家追求的目標,曼昆是成功者,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影響遠遠超出學術界的原因。
在繼續保持條理清晰、易於理解的寫作風格基礎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對全書36章都做了精心修訂;同時也更新了大部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和"參考資料";此外,為幫助教師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講解,第4版還極大地豐富了教輔資源。為方便讀者根據課程安排靈活選用,本書第4版中譯本分微觀經濟學分冊和宏觀經濟學分冊出版。

這本教科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學生導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寫的是一本學生喜歡看的經濟學教科書,與其他同類教科書相比,本書強調得更多的是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經濟學模型。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節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說明經濟學原理如何應用於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此外,作者在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新聞摘錄",以使讀者懂得什麼是生活中的經濟學。本書英文版現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六百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本書前三版聽中譯本自1999年出版以來也一直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在繼續保持條理清晰、易於理解的寫作風格基礎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對全書36章都做了精心修訂;同時也更新了大部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和"參考資料"此外,為幫助教師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講解,第4版還極大地豐富了教輔資源。為方便讀者根據課程安排靈活選用,本書第4版譯本分為微觀經濟學分冊和宏觀經濟學分冊出版。
本書英文版現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六百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本書前三版的中譯本自1999年出版以來也一直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原理曼昆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