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考 經濟學
經濟學還是很有用的,不算是冷門。自考的難度在成人教育中是最難的,主要是考試重點無內法把握,復習容範圍比較大,但只要掌握復習方法,通過是沒有問題。自考的復習方法:
1、網上下載歷年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答案在教材書上找出來。因為自考試題是從題庫中出來的,往往會反復考到,只要把這些題目都背下來,一般及格沒有問題。
2、根據大綱復習,要求識記和掌握的重點背下來,就可以有好的成績。
3、考試時,要把名詞解釋當簡答題回答,凡是能記住的內容只要卷面允許,都寫上去。
4、自考的題目范圍廣,但難度不大,所以要記住的內容比較多。
2. 經濟學自學考要考哪些科目
經濟學專業考試必考科目有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
以及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會計統計與核算
經濟學專業其主幹學科有經濟學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統計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2)自考專科經濟學基礎知識重點擴展閱讀:
經濟學專業學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識。
1、掌握中外經濟學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
3、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
4、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5、了解中外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及應用前景。
6、掌握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3. 經濟學基礎期末知識點整理
假定所有其他因素均保持不變,只讓某一因素發生微小的變化
4. 管理經濟學(自考)的重點。 。
買燕園的吧
我們一般都用燕園的
自考題目無非就是那些
換來換去的
你真認真做題了 60分完全沒有問題
課本 資料 試卷 一套 就夠了
希望採納
5. 誰有自考經濟學復習資料和歷年考試試題
商務管理(中英合作)專業(專科)考試計劃
--------------------------------------------------------------------------------
2005-09-26
1.專業代碼:020214
2.學科門類:經濟學工商管理類
3.主考學校:
4.學歷層次和規格:
中英合作的商務管理專業屬高等教育專科學歷層次。
本專業的考試課程(模塊)採用學分計算,課程考試合格者發給課程合格證,其中合作課程合格證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UCLES)聯合簽發。獲得8門合作課程(企業組織與環境、商務交流、數量方法、經濟學、會計學、管理信息技術、財務管理、商法)合格證和商務英語課程
合格證的考生,UCLES負責頒發劍橋商務管理證書。獲得本專業15門課程合格證,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的考生,發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科畢業證書,同時,由UCLES授予劍橋高級高務管理證書。
5.課程設置及使用教材
序號
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教材名稱
編著者
出版社
版次
l
0002
鄧小平理論概論
3
鄧小平理論概論
錢淦榮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09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6
政治經濟學原理
衛興華顧學榮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8年版
3
0010
大學語文(專)
4
大學語文(專科)
徐中玉
華東師范大學出 版社
1999年版
4
0796
商務英語
7
5
0797
企業組織與環境
4
企業組織與環境
馬龍龍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6
0798
商務交流
4
商務交流
王秀村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7
0799
數量方法
6
數量方法
錢小軍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8
0800
經濟學
5
經濟學
劉鳳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9
0801
會計學
6
會計學
耿建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lO
0802
管理信息技術
4
管理信息技術
伊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1
0803
財務管理
6
財務管理
黃慧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2
0808
商法
5
商法
王小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3
0809
市場營銷(二)
5
市場營銷
呂一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4
0810
人力資源管理(二)
4
人力資源管理
趙曙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5
0811
國際貿易實務(二)
6
國際貿易實務
董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學分
75
說明:商務英語課程採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和UCLES合作的商務英語證書(BEC)考試的l級,合格標准為BECl的c等,免口試。自學用書與BECl考試相同。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考試說明
--------------------------------------------------------------------------------
來源:命題科
2005-06-03
《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考試說明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的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國家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命題工作是自學考試質量保證體系的核心環節,為做好《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全國統一命題工作,特製定本課程考試說明。
一、課程性質和考試目標
1、課程性質
《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商務管理專業
(本科段)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一門建立在管理學,國際貿易理
論和實務、商務溝通理論、市場營銷學等一系列經濟學、管理理論基
礎上的應用學科。它主要研究國際商務活動的環境、業務活動過程及
其規律性,強調國際商務活動的事務層面,即開展國際商務活動的程
序。其內容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實踐性和程序性的特點。
《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的任務是:使自考應考者比較全面系統
地了解和掌握國際商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從中了解到國際商務管理的基本理論,特別是《國際商務管理學》理論的發展變化過程,學會比較和分析各種國際商務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特別是國際商務管理學理論的發展變化過程,從而培養和提高正確分析解決國際商務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能力,以便畢業後能夠較好地適應國際商務工作的需要。
2、考試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考生:
(1)掌握國際商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與技能,充分認
識國際商務活動的復雜性、特殊性。
(2)將國際商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具體的國際商務活動緊密地
聯系起來,具備獨立完成國際商務全部活動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本課程的考試內容以課程考試大綱為依據。其內容為:
教材第一章是對國際商務管理內涵的介紹,需要掌握的內容是國
際商務管理的概念、特殊性,國際商務的發展歷程。
教材第二章是對國際商務管理的經濟環境分析,著重掌握的內容
是經濟體制的不同類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及對國際商務活動的影響,主要國際經濟貿易組織。
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對國際商務管理的社會文化環境、政治法
律環境、技術環境的介紹。要求掌握文化及其基本構成要素,行為方式與商業文化,文化特徵與經濟發展主要法律制度的類型,政治環境的主要考察內容,技術環境的影響。
教材第六章介紹的是國際區域市場,要求重點掌握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歐盟市場的主要特徵,在日本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特點。
第七章至第十章介紹的是國際商務項目流程,要求重點掌握尋找
國際商務交易對象的途徑,國際商務項目調研與評估,國際招投標業務的特殊性,國際商務談判的策略,訂立國際商務合同的原則,國際商務糾紛產生原因與解決方法。
第十二章介紹國際貿易業務,要求掌握國際貨物銷售合同的基本內容,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各種融資方式的優缺點。
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是對技術貿易、工程承包業務的介紹,要求
掌握國際技術貿易,國際工程承包的含義與特點,國際技術轉讓慣例,國際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內容。
第十五章至二十章介紹國際商務管理決策,要求重點掌握國際市
場進入模式,企業竟爭戰略的含義,國際市場產品管理,內部生產與外部采購,國際財務管理特點,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決策。
三、命題的原則
1、命題標准
堅持質量標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試合格者能達到一般普通高
等學校同專業同課程的結業水平,並體現自學考試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特點。在題量上保證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夠在規定的考核時間內完成全部試題的回答,並有適當的時間檢查答案。
2、考試依據和范圍
以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2004年頒布的《國際商務管理學考試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為考試依據,以《國際商務理學》(王文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教材為命題范圍。試題的答案及評分參考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關提法來編制。
3、本課程考核的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學好《國際商務管理學》需要一些必備的相關知識:即管理學,國際貿易學,市場營銷學等知識。學習《國際商務管理學》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將理解、識記、領會與分析聯系起來,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轉化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題中,要體現既測試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掌握程度,又測試分析能力的原則。
4、重點與覆蓋面的關系
試題覆蓋到章,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大一些,次重點章節的權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節的分數適當。單章考核分數最高不超過20%。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本課程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方式,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評分採用百分制,60分為及格線。
2、試卷內容結構
試卷內容以第1、2、7、8、9、11、16、19章為重點,其分數比例不低於60%。
其它章節均為一般考核點。《國際商務管理學考試大綱》已明確不列為考核內容的不作為試卷內容。
3、試卷能力結構
本課程試卷考核的能力層次結構比例為:
識記:理解:應用的比例為20:30:50
4、試卷的難度結構
本課程考核的難度結構比例為:
易:較易:較難:難的比例為20:30:30:20
5、試卷的題型結構
客觀性試題與主觀性試題的比例為40:60
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6、本門課程有無特殊要求(包括考生可攜帶的工具):無。
五、《國際商務管理學》課程試題樣卷
1、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由於服務貿易提供的是非實物形態的某種特殊使用價值,
因而又被稱做
A.有形貿易 B.無形貿易
C.技術貿易 D.實物貿易 【 】
(2)綠色壁壘是指
A.技術標准 B.衛生檢疫規定
C.商品包裝和標簽的規定 D.環境標准 【 】
2、名詞解釋題
國際商務
補償貿易
3、簡答題
(1)國際商務管理的經濟環境包括哪些內容?
(2)國際商務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4、論述題
(1)試述國際商務談判策略。
(2)試述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主要法律制度。
5、案例(材料)分析題
一份不平衡的合資合同
1989年6月,中國某進出口公司(甲方),中國某生產企業(乙方)與日本企業(丙方)建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合資協議規定甲乙丙三方各占投資的20%、29%、51%,合資期限15年。協議規定:製造產品所需的各種原材料由丙方負責采購進口,成品由丙方負責在海外銷售;銷售渠道由甲方代理出口。
合資公司創立前,產品供不應求,產量連年翻番,到1991年已經達到計劃指標的600%。但是合資企業的利潤率卻始終無法達到各方原來協議的12.5%,到1991年還未達到5%。另一方面,日方公司則在日本發展迅速。
請分析:
1、 在此案例中,合資協議存在哪些不妥當的地方?
2、 應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
6. 中英自考經濟學復習提綱!!!!!!!200分
是這個么地址在下面,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第一講 前言:經濟學概論
1、藉助圖形解釋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含義。
2、藉助上述對生產可能性曲線的解釋,分析機會成本的產生。
3、藉助生產可能性曲線分析下列經濟現象出現的原因。
1)失業 2)經濟增長
第二講 微觀經濟學
第一章 價格理論
1、在一個經濟中,製造業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是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中進行的。畫出一個完整的供求曲線圖,並利用曲線圖說明這個市場是如何運作的
2、政府決定對市場進行干預。按下列每一種情況,畫圖並標注,說明政府幹預所產生的效果,並解釋政府幹預是如何影響市場的
1) 政府對製造業產品徵收銷售稅。
2) 政府對製造業生產廠商提供補貼。
3) 政府提高所得稅的徵收水平。
3、1)請畫出需求和供給曲線,說明茶葉生產者如果在收獲季節遇到惡劣天氣,茶葉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2)找出影響茶葉供給或需求的其他影響因素。
3)解釋為什麼茶葉生產者希望知道茶葉的市場需求情況。
第二章 廠商理論
1、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邊際收益遞減。
一個廠商在生產中為什麼會實現規模經濟,又為什麼最終會出現規模不經濟。
2、解釋為什麼零售商不單純銷售高利潤商品,而在利潤水平下銷售多種產品。
3、為什麼廠商會花錢做廣告。
第三章 市場理論
1、解釋市場失靈的含義。
列舉市場失靈的兩種原因並加以解釋。
給出可以校正上述所列舉的兩種市場失靈原因的政策手段,並加以解釋。
2、完全競爭模型描述的是一種理想狀態,列出並說明完全競爭存在的條件。
畫圖並標注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狀態。
解釋為什麼完全競爭廠商在長期只能取得正常利潤。
3、舉例說明忽視環境問題可能引起的經濟後果
第三講 宏觀經濟學
第一章 宏觀經濟總量分析與計算
1、畫出國民收入循環圖,標明注入和漏出。
對圖中各種注入和漏出加以解釋。
說明漏出超過注入,經濟體系的運行特點。
2、解釋失業的主要原因。
失業會引起哪些經濟和社會問題?加以解釋。
為避免失業,政府可採取哪些經濟政策?
第二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畫圖並說明包括政府部門的開放經濟的收入循環流程。
如果總支出水平下降,宏觀經濟均衡將發生什麼變化?
解釋投資增加如何通過乘數效應減少總支出水平下降對宏觀經濟均衡的影響。
第三章 貨幣市場理論
1、給出貨幣供給的詳細定義。
指出貨幣所必須具備的三種職能,並加以解釋。
給出以貨幣形式持有財富的三種動機,並加以解釋。
2、作圖說明貨幣市場上利潤形成的過程。
試述貨幣需求的動機及其影響因素。
試述貨幣供給的影響因素及其通過投資誘致對國民收入的影響。
第四章 宏觀經濟政策
1、解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控制通貨膨脹和失業水平市政府的兩個重要的經濟目標,請說明政府應採取緊縮性政策還是擴張性政策,並列舉政策手段及其政策影響。
政府如何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經濟。
2、列舉並說明市場化改革的主要內容。
供給方面的改革有哪些主要內容。
舉出並解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發展經濟的優缺點。
3、給出通貨膨脹的定義。
解釋國內通貨膨脹和國際收支惡化之間的關系。
4、解釋「經濟指標」的含義、作用,並列舉兩例說明。
多數政府都試圖達到四項經濟政策目標,試述為什麼四項目標不能同時實現?
第四講 國際經濟學
第一章 國際貿易理論
1、比較說明國際貿易理論中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
在國際貿易中政府為什麼要進行干預?
列出並說明政府幹預國際貿易可能採取的兩種方法。
第二章 國際收支平衡分析
1、給出匯率的定義,並解釋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
為什麼對外匯的需求和供給會發生變動,請加以解釋。
2、解釋國際收支惡化與失業增加之間的關系。
解釋下列兩個術語的含義: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經常帳戶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帳戶
除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外,給出兩個改善經濟狀況的其他政策措施,並加以解釋。
3、列出並解釋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包含的各個項目。
給出並說明一國國際收執可能出現逆差的兩種原因。
給出並說明政府用以減少國際收支逆差的兩種方法。
第五講 發展經濟學與體制經濟學
1、試說明下列概念——指令性經濟、市場經濟、混合市場經濟
工資收入增加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再列舉兩個隨著經濟增長能夠提高生活水平的因素,並加以說明。
7. 經濟學基礎課程章節重要知識點
網路文庫:期末復習重要知識要點歸內納-經濟學基礎容http://wenku..com/link?url=-86ZwTZHehQie00Gy6Y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