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題:求任意某一年我國經濟的總需求函數
這道題就是從IS-LM曲線模型推導出總需求曲線,IS曲線和LM曲線的縱座標都是利率回i,而橫座標都是產答出Y,IS曲線的方程:i=A/b-Y/(a*b),其中A為自主性支出,b為投資對利率的彈性系數,a為乘數,LM曲線的方程:M/P=kY-hi,聯立這兩個方程,得到一個方程組,消去i即可以得到產出Y和價格水平P的函數,這就是總需求曲線。
② 宏觀經濟學計算題:總需求理論
1.IS曲線:Y=C+I+G=0.75Y–25r+475
LM曲線:0.5Y–100r=500
聯立以上兩個方程得國民收入和利率專。
2.此時假設G為未知屬數。將Y=3600帶入LM曲線得到利率,然後把Y和r帶回IS曲線求解新的G,然後與原來的100比較即可。
3.此時假設貨幣供給量為未知數。將Y=3600帶入IS曲線得到利率r,把Y和r帶回LM曲線求解新的貨幣供給量,然後與原來的1000比較即可。
4.與2和3類似的做法,不再贅述。
③ 求解一道宏觀經濟學的題求IS、LM曲線和總需求函數,提前謝過!
IS曲線,S=Y-C=Y-(800+0.8Yd),Yd=Y-T=Y-0.25Y =0.75Y,帶入上式中,版得S=0.4Y-800,I=S , I=200-50r,0.4Y-800=200-50r,Y=2500-125r
LM曲線權,L=M,0.4Y-100r=900,Y=2250+250r
④ 西方經濟學的一些相關圖像如長期生產函數、短期生產函數、長期供給曲線、總供給-總需求曲線、
需要這些圖像?
⑤ 西方經濟學 計算題:假定某經濟社會的總需求函數為P=80-2Y/3,總供給函
題目不全,把完整的題目發上來,我幫你看看.
⑥ 西方經濟學計算題求解~急~~
1、解:
(1)供求均衡時有AS=AD,即有方程500=600-50P,解方程得均衡價格P=2;又有在均衡時,國民收入水平Y=AD=500
(2)當總需求內上漲10%時,此時容AD=(1+10%)(600-50P)=660-55P,由AS=AD,可得方程500=660-55P,解之得均衡價格P=32/11=2.91;由於供給曲線是一條平行於X軸的直線,則均衡時國民收入水平不變,即Y=AD=500
2、解:
(1)供求均衡時有AS=AD,即有方程20P=1000-20P,解方程得均衡價格P=25。
(2)總供給減少10%時,此時AD=(1-10%)(1000-20P)=900-18P;同樣的,由AS=AD可得方程20P=900-18P,解方程得均衡價格P=450/19=23.68
⑦ 宏觀經濟學總需求曲線
首先,你需要弄清楚AD曲線是如何推導的。
AD曲線上的任何一點反映的是,使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同時均衡的物價水平與總產出的數量關系。換句話說,就是IS和LM的交點處對應的價格與對應的總產出的關系。
先說從LM曲線說起,LM曲線是向左上(IS曲線右下傾斜)傾斜的,因為在假定貨幣供給量固定不變的前提下,交易規模越大即總產出越大,對貨幣的需求就越大,利率就越高(此處要聯想到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的圖)。所以,得出結論,不同的產出規模對應不同的利率水平,即貨幣供應量不變前提下,產出越大利率越高。另外,要提醒你,LM曲線的變動只和貨幣政策相關,即和存款准備率,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再貼現以及非常規貨幣政策相關。
再說LM曲線對貨幣政策的反應,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會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的圖,貨幣供應增加,均衡利率下降。(我國的情況是利率主要是由貨幣的供應決定)均衡利率下降,投資成本下降,投資增加,均衡產出增加。所以反映到LM曲線上,就是LM曲線右移。(大多數關於數量的圖形,右移表示擴大,左移表示縮小)
那麼AD曲線和LM是什麼關系呢?在貨幣供給不變的前提下,隨著物價水平的下降(雖然很少出現)會導致實際的貨幣余額(MD/P)增加,均衡利率下降,均衡產出增加,LM曲線就會右移。所以反映到AD曲線上,AD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曲線。(AD曲線,橫軸是總產出Y,縱軸是物價水平P)
上面只是推導出了AD曲線為什麼是向右下傾斜的原因,下面就要解釋如果LM曲線位移,對AD曲線的影響。現在可以先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會影響貨幣供應量變動的,都會導致LM曲線的變動,然後傳導到AD曲線上。
在假定物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貨幣供給增加,LM右移,LM-IS的均衡利率下降,均衡產出增加,所以AD就會右移(注意是物價不變),所以任何導致LM曲線位移的因素都會導致AD曲線同向位移。如果你還不明白,建議你找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看看。裡面說的易懂。
⑧ 解一道宏觀經濟學總需求計算題。
你題中的數字打錯了吧,不大能算出來。(3)說G增加50,那麼題中應該會有原來的G是多少,還有投資函數應該是I=20-2r。下面是思路
(1)由Y=C+I(+G),得出IS方程(Y與r之間的一個關系式)
由L=M/P,得出LM方程(Y與r之間的一個關系式)
這兩個方程就是總需求函數
(2)把P=20和5代入(1)求出來的LM方程,再聯立IS方程,解出總需求Y
(3)與(1)相同,求出IS、LM方程(即總需求函數)
再把P=10和5代入LM方程,聯立IS方程解得總需求Y
(4)IS方程與(1)求出來的相同,貨幣供給增加20,即M=70
則LM方程變為L=M/P=70/P
最後化簡的IS、LM方程就是總需求函數。。。。。。
⑨ 總需求函數如何求(宏觀經濟)
總需求函數的表達式: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一般價格水平為專P,而國民收入為y。總需求屬函數可以表示為:
y=f(P)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一般價格水平P提高時,均衡國民收入y就減少;當一般價格水平P下降時,均衡國民收入y就增加,二者的變動方向相反。
總需求函數可以通過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條件推導出來。假定投資函數為I=I(r),儲蓄函數為S=S(Y),貨市需求為L = L1(Y) + L2(r),貨市供給為m=M/P。在名義貨幣量M既定的條件下,總需求函數可以從IS一LM下列模型中得到從中消去利息率r,即得到總需求函數.
⑩ 宏觀經濟學的計算題 假設某經濟的總需求函數AD:Y=3000+750/P;總供給函數
(1)達到均衡時,AS=AD,聯立方程解得P=1或-15/8(舍),即P=1時,Y=3750<3850,所以處於失業均衡
(2)經濟擴張階段
(3)向右平移,3850-3750=100,則移動距離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