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期末考試答案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期末考試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06:57:07

① 這是一道大學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題目,我的期末考試可能會考的題目,跪求各位給答案!!!!!!

對貨幣的效用函數都沒給出 所以只用貨幣期望來和509.5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即:5%*10000+95%*10 和 509.5進行比較

若給出貨幣效用函數 f(x),則應該比較 5%* f(10000)+95%* f(10) 與 f(509.5) 的大小,這樣說應該很清楚了吧

②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試卷A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需求: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3.公共物品:

4.GDP:

5.貨幣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
A.儲蓄 B.稅收 C.進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東紅利 D.資本折舊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C.赤字財政和通貨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經濟學》試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詞解釋(15』)
1. 需求:消費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下願意而且能夠
購買的商品和勞務的數量。
2.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是MR=MC,據此確定產量,把該賺到的利潤
都賺到,實現利潤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
4.GDP:按國土原則計算的一定時期內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5.貨幣政策:政府根據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
和信用規模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水平,以影響和調節宏觀
經濟運行狀況的經濟政策。
二、單項選擇題(40』)
6.微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是 【 C 】
A.收入問題 B.就業問題
C.價格問題 D.消費問題
7.王女士某月收入為2000元,最有可能作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購買價值3500元手機一台 B.購買價值500元的女裝一套
C.購買價值200元的金利來領帶十條 D.去駕校學車,費用為3000元
8.如果甲產品價格下降引起乙產品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則 【 B 】
A.乙是甲的替代產品 B.乙是甲的連帶產品
C.甲的需求減少,乙的供給量增加 D.甲的供給減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給增加,需求增加,將導致均衡數量 【 B 】
A.不變 B.增加 C.減少 D.不確定
10.在一條等產量曲線的不同點上,要素的邊際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為零 D.可能不同
11.在價格不變條件下,總收益曲線是一條 【 D 】
A..先上升後下降的曲線 B.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C.水平的直線 D.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
12.完全競爭的市場特點是 【 D 】
A.廠商是價格的接受者 B.廠商進出行業全自由
C.所有廠商的產品是「同質的」 D.以上都正確
13.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長期均衡中 【 D 】
A.超額利潤逐漸增加 B.虧損逐漸減少
C.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D.既無超額利潤,也無虧損

14.下列闡述不正確的是 【 D 】
A.汽車噪音對他人的影響被稱為外部不經濟
B.如果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經濟
C.社會成本的均衡價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經濟不會導致市場失靈
15.下列屬於注入的是 【 C 】
A.儲蓄 B.稅收 C. 出口 D. 進口
16.下列不屬於政府的轉移支付的是 【 B 】
A.社會保障金 B.國防經費
C.企業救濟金 D.兒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屬於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廠發放給工人的加班補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資本折舊 D. 股東紅利
18.當就業量等於潛在就業量時,失業率 【 D 】
A.等於零 B.大於自然失業率
C.小於自然失業率 D.等於自然失業率
19.古典貨幣數量理論認為,導致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貨幣供給量增加 B.貨幣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價指數上升 D.國民收入增加
20.新劍橋學派認為發生「滯脹」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過度增加貨幣供給量的結果 C.結構失業的結果
B.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的結果 D.以上都是
21.根據儲蓄函數關系,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預期收入減少
22.根據貨幣需求理論,不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債券的預期收益 B.物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
C.一般物價水平 D.預期的通貨膨脹率
23.假定某國的農業生產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麼 【 C 】
A.該國不會進口食物 B.該國將出口食物
C.根據此假設仍不能決定該國出口或進口食物
D.該國因生產自給而不能從貿易獲得好處
24.對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來講,如果人民幣的匯率上升,
則美元的匯率將 【 B 】
A.上升 B.下降 C.無法確定 D.不變
25.在固定匯率制下,一國貨幣對他國貨幣的匯率 【 B 】
A.絕對固定,沒有波動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C.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
D.確定一個固定的比價,隨一種貨幣或幾種貨幣進行浮動

三、計算題:(15』)
26.已知消費函數為C=60+0.8Y,投資為自主投資,I=50,求:
(1) 均衡的國民收入Y為多少?
(2) 如果投資變為I=100,均衡的國民收入變為多少?
(3) 投資乘數K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論述題:(30』)
27.試述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潤是企業家才能的報酬;
第二, 由創新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第三, 由風險產生超額利潤鼓勵企業家勇於承擔風險;
第四, 追求利潤使企業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資源;
第五, 社會以利潤引導投資,使投資與資源配置符合社會需要。

28.試述用GDP(或GNP)來衡量經濟成果會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難以全面衡量經濟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們的福狀況;
第三, 地下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說明是什麼產品和勞務;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質量水平。

③ 啊啊啊~快考試了~有幾道關於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題目,求解答~~~

(1)需求曲線寫抄成P=a+bQ,b<0,廠商的襲總收益TR=PQ=(a+bQ)Q,這是一個開口向下的二次函數,那麼隨著廠商價格從高到底變化,Q就從小到大變化,在TR-Q圖中看,就是函數值先遞增後遞減的情況。
(2)設原來的均衡點是(P0,Q0),則收入(廠商的收入就是消費者的支出),TR0=PO*Q0.,降價後支出增加了2%,則TR1=TR0(1+2%)=P0*Q0*(1+2%).現在價格為P1=P0(1-10%),設需求量增加率為t,則Q1=(1+t)Q0,TR1=P1*Q1;列出方程
P0*Q0*(1+2%)=P0(1-10%)*Q0(1+t),t=0.13333,顯然需求量增加了13.33%,大於價格的變化,因此是富有彈性的。
選A.答案是錯的
(3)工資是勞動的價格。工資調整不靈活即難以實現均衡,因此導致了失業。【你要理解均衡狀態的充分就業,不是人人都在工作】。如果,工資十分靈活,那麼一旦出現勞動供給過剩,那麼工資立即回下降實現均衡;反之,勞動供給不足,工資立即上升,再次實現均衡。

④ 求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經典習題及答案解析!

鏈接來:源https://pan..com/s/1_qafaNOJwyB22uLsTjsRDw
提取碼:q0zy

⑤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四版 高鴻業 習題答案

我有,但發上來後圖都不見了。把你郵箱告訴我,我發一份給你。

參考:
第二章練習題參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d=50-5P,供給函數為Qs=-10+5p。
(1)求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 ,並作出幾何圖形。
(2)假定供給函數不變,由於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數變為Qd=60-5P。求出相應的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出幾何圖形。
(3)假定需求函數不變,由於生產技術水平提高,使供給函數變為Qs=-5+5p。求出相應的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出幾何圖形。
(4)利用(1)(2)(3),說明靜態分析和比較靜態分析的聯系和區別。
(5)利用(1)(2)(3),說明需求變動和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影響。
解 (1) 由Qd=50-5P
Qs=-10+5p
Qd=Qs
得:50-5P=-10+5P
所以 Pe=6 Qe=20

(2) 由Qd=60-5P
Qs=-10+5p
Qd=Qs
得:60-5P=-10+5P
所以 Pe=7 Qe=25

(3) 由Qd=50-5P
Qs=-5+5p
Qd=Qs
得:50-5P=-5+5P
所以 Pe=5.5 Qe=22.5
(4)靜態分析與比較靜態分析的聯系:變數的調整時間被假設為零。在(1)(2)(3)中,所有外生變數或內生變數都屬於同一個時期。而且,在分析由外生變數變化所引起的內生變數變化過程中,也假定這種調整時間為零。
區別:靜態分析是根據既定的外生變數值求內生變數值的分析方法。如圖(1)中,外生變數α、β、δ、γ是確定的,從而求出相應均衡價格Pe 和均衡數量Qe。而(2)(3)中,外生變數被賦予不同的數值,得出得內生變數P和Q的數值是不相同的。這種研究外生變數變化對內生變數的影響方式,以及分析比較不同數值的外生變數的內生變數的不同數值,被稱為比較靜態分析。
(5)先分析需求變動的影響:
由(1)知當Qd=50-5P、Qs=-10+5p時均衡價格Pe=6、均衡數量Qe=20:當需求增加,如變為(2)中的Qd=60-5P時,得出P=7 、Q=25。因此,在供給不變時,需求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再分析供給變動得影響:
由(1)知當Qd=50-5P、 Qs=-10+5p時均衡價格Pe=6、均衡數量Qe=20:當供給增加,如變為(3)中的Qs=-5+5p時,得出P=5.5、 Q=22.5。因此,在需求不變時,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成反方向變動、均衡數量同方向變動。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數Qd=500-100P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價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
(1)求出價格2元和4元之間的需求的價格弧彈性。
(2)根據給出的需求函數,求P=2是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
(3)根據該需求函數或需求表作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2時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它與(2)的結果相同嗎?
解(1)
(2)
(3)如下圖,
與(2)的結果相同

3 假定下表是供給函數Qs=-3+2P 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的供給表。
某商品的供給表
價格(元) 2 3 4 5 6
供給量 1 3 5 7 9
(1) 求出價格3元和5元之間的供給的價格弧彈性。
(2) 根據給出的供給函數,求P=4是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
(3) 根據該供給函數或供給表作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利用幾何方法求出P=4時的供給的價格點彈性。它與(2)的結果相同嗎?
解(1)
(2)
(3) 如下圖,
與(2)的結果相同

4 下圖中有三條線性的需求曲線AB、AC、AD。
(1)比較a、b、c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
(2)比較 a、f、e三點的需求的價格點彈性的大小。
解 (1) 由圖知a、b、c三點在一條直線上,且直線ab與直線OQ平行,設直線ab 與直線OP相交與點E。
在a點,
在 b點,
在 c點,

所以a、b、c三點的需求的
價格點彈性相同。
(2) 由圖知a、e、f三點在一條直線上,且直線ae與直線OP平行,設直線ae 與直線OQ相交與點G。
在a點,
在 f點,
在 e點,
由於GB<GC<GD
所以 < <
5 假定某消費者關於某種商品的消費數量Q與收入M之間的函數關系為M=100Q2。求:當收入M=2500時的需求的收入點彈性。
解 因為M=Q2,所以Q=
所以當M=2500時,Q=5
此時,Em=
當M=2500,Q=5時,Em=
6 假定需求函數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價格,N(N>0)為常數。求:需求的價格點彈性和需求的收入點彈性。
解 因為Q=MP-N
所以 =-MNP-N-1, =P-N
所以
Em=
7 假定某商品市場上有100個消費者,其中,60個消費者購買該市場1/3的商品,且每個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均為3:另外40個消費者購買該市場2/3的商品,且每個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均為6。求:按100個消費者合計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是多少?
解 設被這100個消費者購得的該商品總量為Q,其市場價格為P。由題意知:
Q1= Q2=
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8 假定某消費者的需求的價格彈性Ed=1.3,需求的收入彈性Em=2.2 。 求:(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價格下降2%對需求數量的影響。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收入提高5%對需求數量的影響。
解 (1) 由題知Ed=1.3
所以當價格下降2%時,商需求量會上升2.6%.
(2)由於 Em=2.2
所以當消費者收入提高5%時,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數量會上升11%。
9 假定某市場上A、B兩廠商是生產同種有差異的產品的競爭者;該市場對A廠商的需求曲線為PA=200-QA,對B廠商的需求曲線為PB=300-0.5×QB ;兩廠商目前的銷售情況分別為QA=50,QB=100。
求:(1)A、B兩廠商的需求的價格彈性分別為多少?
(2) 如果B廠商降價後,使得B廠商的需求量增加為QB=160,同時使競爭對手A廠商的需求量減少為QA=40。那麼,A廠商的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EAB是多少?
(3) 如果B廠商追求銷售收入最大化,那麼,你認為B廠商的降價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解(1)當QA=50時,PA=200-50=150
當QB=100時,PB=300-0.5×100=250
所以

(2) 當QA1=40時,PA1=200-40=160 且
當 PB1=300-0.5×160=220 且

所以
(3)∵R=QB•PB=100•250=25000
R1=QB1•PB1=160•220=35200
R〈 R1 , 即銷售收入增加
∴B廠商降價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10 利用圖闡述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大小與廠商的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並舉例加以說明。
a) 當Ed>1時,在a點的銷售
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1aQ1, b點
的銷售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2bQ2.
顯然,面積OP1aQ1〈 面積OP2bQ2。
所以當Ed>1時,降價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提價會減少廠商的銷售收入,即商品的價格與廠商的銷售收入成反方向變動。
例:假設某商品Ed=2,當商品價格為2時,需求量為20。廠商的銷售收入為2×20=40。當商品的價格為2.2,即價格上升10%,由於Ed=2,所以需求量相應下降20%,即下降為16。同時, 廠商的銷售收入=2.2×1.6=35.2。顯然,提價後廠商的銷售收入反而下降了。
b) 當Ed〈 1時,在a點的銷售
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1aQ1, b點
的銷售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2bQ2.
顯然,面積OP1aQ1 〉面積OP2bQ2。
所以當Ed〈1時,降價會減少廠商的銷售收入,提價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即商品的價格與廠商的銷售收入成正方向變動。
例:假設某商品Ed=0.5,當商品價格為2時,需求量為20。廠商的銷售收入為2×20=40。當商品的價格為2.2,即價格上升10%,由於Ed=0.5,所以需求量相應下降5%,即下降為19。同時,廠商的銷售收入=2.2×1.9=41.8。顯然,提價後廠商的銷售收入上升了。

c) 當Ed=1時,在a點的銷售
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1aQ1, b點
的銷售收入P•Q相當於面積OP2bQ2.
顯然,面積OP1aQ1= 面積OP2bQ2。
所以當Ed=1時,降低或提高價格對廠商的銷售收入沒有影響。
例:假設某商品Ed=1,當商品價格為2時,需求量為20。廠商的銷售收入為2×20=40。當商品的價格為2.2,即價格上升10%,由於Ed=1,所以需求量相應下降10%,即下降為18。同時, 廠商的銷售收入=2.2×1.8=39.6≈40。顯然,提價後廠商的銷售收入並沒有變化。
11 利用圖說明蛛網模型的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相對於價格軸,
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大於供給曲線
斜率的絕對值。當市場由於受到干擾
偏離原來的均衡狀態後,實際價格和
實際產量會繞均衡水平上下波動,但
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小,最後會回到原來的均衡點。
假定,在第一期由於某種外在原因的干擾,實際產量由Qe降到Q1,從消費曲線看,消費者願意支付P1的價格來購買全部的Q1。P1的價格高於Pe , 所以第二期的生產者會增加該商品產量至Q2。供給增加價格降至P2,價格過低生產者將減少產量至Q3,而Q3的價格為P3,P3決定Q4……如此波動下去,直到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為止。在圖中,產量和價格變動變化的路徑形成了一個蜘蛛網似的圖形,因而被稱為蛛網圖。由於供給彈性小於需求彈性被稱為蛛網的穩定條件,這種蛛網被稱為「收斂型」蛛網。
第二種情況:相對於價格軸,
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小於供給
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當市場由於
受到干擾偏離原來的均衡狀態後,
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繞均衡水
平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越來
越大,偏離均衡點越來越遠。可見圖中的蛛網模型是不穩定的,因而相應的蛛網被稱為「發散型」蛛網。
第三種情況:相對於價格軸,
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等於供給
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當市場由於
受到干擾偏離原來的均衡狀態後,
實際價格和實際產量會按同一幅
度圍繞均衡點上下波動。相應的
蛛網被稱為「封閉型」蛛網。

⑥ 急求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五版)答案

已發送,請查收

⑦ 一道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要素價格的題目,請教各位高手。謝謝了!

然而抄我做了暨大803經濟襲學18年真題,這道題選D,按下面的方法算是對的,但如果考慮廠商在產品市場上作為賣者不是完全競爭者,則MP無法確定。而題目沒有說明在產品市場是否是完全競爭者,所以選D,很多書的答案選B。

⑧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五版答案怎麼搜

通常找‏快‏答‏案‏a‏p‏p‏,搜題簡單容易。這個軟體,輕松搜題,相對方便,容易。

閱讀全文

與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期末考試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