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某克經濟學

某克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20 08:50:32

經濟學有哪些經典問題

經濟學經典案例
有一天,一個華爾街的商業家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裡去工作。」
老頭氣憤地喊:「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
這個人不慍不火:「如果我在城裡給你的兒子找個對象,可以嗎?」
老頭瞪大了眼睛:「不行,你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繼續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洛克菲勒的女兒呢?」老頭想了又想,終於被讓兒子當「洛克菲勒的女婿」這件事情說動了。
於是,這個人帶走了老頭的兒子。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美國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他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
洛克菲勒同老頭一樣憤怒:「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思考半天,於是就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

總裁先生搖著頭說:「不可能,這里這么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
這個人說:「如果這個人是洛克菲勒的女婿,他可以擔任你們的副總裁嗎?」 世界銀行總裁當然欣喜若狂。

經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趕集賣豬,天黑遇雨,20頭豬尚未賣,到一農家借宿。
少婦說,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給豬兩頭。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男:行。
少傾,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八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豬沒了。
女小聲說:要不我給你豬......
天亮後,男吹著口哨趕 40頭豬趕集去了......

---哈佛評論:要善於發現用戶潛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導和培養用戶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報也是必然的。
經典案例,大家共勉。

一男趕集賣豬,天黑遇雨,20頭豬尚未賣,到一農家借宿。
少婦說,家中只我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和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
女害臊不肯。
男:給豬兩頭。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男:行。
少傾,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八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豬沒了。
女小聲說:要不我給你豬......
天亮後,男吹著口哨趕 40頭豬趕集去了......

---哈佛評論:要善於發現用戶潛在需求,更要敢於引導和培養用戶的需求,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回報也是必然

當代經濟學經典案例——雙贏
作者:馬塞夫 發表時間:2008-5-4 18:08:23
當代經濟學經典案例——雙贏

在一條街道上,有兩家挨門的小店,一家賣蛋卷,另一家賣冰淇淋,兩家店鋪老死不相往來。
夏天時,賣冰淇淋的生意興隆,而賣蛋卷的則門庭冷落;而冬天則相反,賣冰淇淋的生意也像冬天,
賣蛋卷的卻生意火熱。
兩家店鋪都認為是對方在和自己競爭作對。他們不約而同地到當地威望最高的一位長者那裡狀告對方並請求裁決。
長者對他們說:請你們分別把你們的產品給我拿來嘗嘗!
當兩家店鋪的老闆都把自己的產品給長者拿來後,長者將冰淇淋裹入蛋卷內,然後津津有味地一口一口地吃完。
兩家店鋪的老闆恍然大悟,馬上回去進行聯合。
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產品——蛋卷冰淇淋!一年四季銷售不衰!
的。
另一男得知此事,決意如法炮製,遂趕集賣豬,天黑遇雨,二十頭豬未賣成,到一農家
借宿
少婦說:家裡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給豬一頭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給豬一頭。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給豬兩頭。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動。
少頃,男忍不住,央求動一下,女不肯。
男:動一下給豬兩頭。女同意。
男動了七次停下,女問為何不動?
男說:完事了~~~
女:......
天亮後,男低著頭趕2頭豬趕集去了......
北大導師評論:要結合企業自身規模進行謹慎投資,謹防資金鏈斷裂問題

對一個經典經濟學案例的分析
譚一泓

法國經濟學家奧古斯丹在1838年出版的<<財富理論的數學原理的研究>>一書第一章論交換價值或一般價值中舉出了一個十分經典的案例:有一位出版商,有一批相當優秀,但又賣不完的書。他就銷毀了書總數的三分之二,從剩下三分之一的書中獲得了比全部印數計劃還要多的利潤。

奧古斯丹指出,會有一種書,以每本60法郎的價格賣掉1000本,要比每本20法郎賣掉3000本要容易得多。(而且能賺取更大的價值—譚一泓分析)

物品的交換價值必然和它的使用價值不同。交換價值更能體現一個物品所具有的財富的量。商業流通是體現物品價值的媒介和衡量工具。

奧古斯丹在他的著作中重點闡述了交換價值和價值的辯證關系。在本文中,我將力圖闡述一些有效利用商業流通來獲利的思想方法。

奧古斯丹在書中講述,如果一種很罕見的書只剩下50本,通過拍賣,一本書能賣到500法郎,而如果出版社重印1000本,但本書的價格只能在5法郎。1050冊數可以賣到5250法郎,損失9750法郎。

一位叫阿克頓(1834-1902)的英國歷史學家講過一個分粥的故事,可以給從事企業管理的人士一些感性的體悟。
有七個人組成的小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們沒有凶險禍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們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制定製度來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要分食一鍋粥,但並沒有稱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試驗了不同的方法,發揮了聰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制度一:指定一個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於是又換了一個人,結果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頓的結論是: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
制度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這樣等於承認了個人為自己分粥的權利,同時給予了每個人為自己多分粥的機會。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飽而且有剩餘,其餘六天都飢餓難挨。大家認為這種辦法造成了資源浪費。

制度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開始這位品德尚屬上乘的人還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開始為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墮落和風氣敗壞,還得尋找新思路。

制度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制約。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於監督委員會常提出各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分粥完畢時,粥早就涼了。可見,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涼粥,就要影響當初制定製度時所想達到的那個目的

❷ 經濟學基礎計算公式

利用基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u1/p1=mu2/p2

利用序數效用理論,推導出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表達式如下:

p1q1+p2 q2=m

mrs1,2=p1/p2

mu1/p1=mu2/p2,

mu1/mu2=p1/p2可通過精加工獲得。

因此,只要證明mrs1,2=mu1/mu2,就有必要證明由基數效用理論和序數效用理論導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相同的。

商品邊際替代率(mrs)是指在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另一種商品的消費可以被一種商品的額外消費單位所替代。


(2)某克經濟學擴展閱讀: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❸ 宏觀經濟學的問題

第一題選C:根據題設,玉米市場缺乏彈性,設市場彈性為Ed,則0<Ed<1,根據彈性定義式Ed=(△Q/Q)/(△P/P),又已專知△Q/Q=20%,所以△P/P應大屬於20%,此時滿足彈性缺乏特徵。

第二題選A: 思路:求出總收入T與總成本TC,繼而求出利潤Pi=T-TC,通過對利潤Pi求一階導即得最大利潤時的價格P或Q。
T=PQ=P(1000-100P)=1000P-100P^2,TC=2×500=1000,故利潤Pi=T-TC=1000P-100P^2-1000,當Pi最大時,應滿足Pi'=1000-200P=0,得均衡價格P=5.代入條件Q=1000-100P,可知均衡量Q=500。

❹ 微觀經濟學的題目 求解

收入=PQ=p*(1000-100P)
利潤=-100P^2+1000P-2(1000-100P)==-100P^2+1200P-2000
為使利潤最大化,令P=-1200/(2*(-100))=600
因為魚只有500千克回,所以答應選A

❺ 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問題

選擇題:B A
判斷:y n
問答:1.略,無法畫圖
2.社會公益,愛心,健康等等。
3.利潤功能?有這么一說?具體指哪方面的?

❻ 請問,誰能列舉一些經濟學名詞及其解釋,如:蝴蝶效應,馬太效應等

Okun』s law 奧肯法則 由奧肯發現的周期波動中的GDP和失業之間的經驗關系。這一法則指出,當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大約 1%。(較早估計的比率是 3:1)。

Oligopoly 寡頭 不完全競爭的一種。在這種情形中,一個行業為少數幾個供給者所支配。

Open economy 開放經濟 一種經濟體系,它與其他國家進行商品和資本的國際貿易活動(即進日和出口人而一個封閉經濟(closed economy)則是沒有進出口的經濟。

Open-economy multiplier 開放經濟乘數 在一個開放經濟中,漏出的收人既流向儲蓄也流向進口。因此,投資或政府支出的開放經濟乘數由下式可求:開放經濟乘數式中MPS—邊際儲蓄傾向,MPm—邊際進口傾向。

Open-market operations 公開市場業務 為影響銀行准備金、貨幣供給和利率,中央銀行所進行的買賣政府債券的活動。買入證券時,中央銀行所支付出去的貨幣,會增加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從而導致貨幣供給擴大。而賣出證券時,貨幣供給就被減縮。

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 經濟品的次優(next-best)使用(或機會)價值,或曰所犧牲掉的可供選擇的其他用途的價值。比如說,用來開采一噸煤的投入,其可供選擇的最佳使用是生產10蒲式耳的小麥。那麼一噸煤的機會成本就是10蒲式耳的小麥。這些小麥能被生產出來但實際上卻沒有生產。機會成本對於評價非市場性商品諸如環境衛生和安全等十分有用。

Ordinal utility 序數效用 需求理論所用的一種無標度(dimensionless)的效用衡量方法。序數效用可以表明個人在A與B中更偏好A,但不能表明他究竟偏好多少。也即,任何兩組商品都可以相對排序,但絕對差異無法衡量。這與基數效用(有標度的效用)概念不同,基數效用有時用於風險行為分析。基數效用的一個例子是:我們說某物質在100克時比它在50克時熱兩倍。

Other things constant 其他因素不變 一個短語,有時寫為「ceteris paribus。表示:被觀察的那個因素發生變化,而其他因素依舊或固定不變。例如,一個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表示,在其他因素(如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的上升,需求量會下降。

Outputs 產出 用於消費或進一步加工生產的各種有用的商品和服務。

P

Paradox of thrift 節約體論 一個最早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提出的原則。即一個社會增加其儲蓄的企圖,可能導致其實際儲蓄數量的減少。

Paradox of value 價值悖論 這樣一種悖論:許多生活必需品(如水)的「市場」價值很低,而許多奢侈品(如鑽石)「使用」價值很小,但市場價格很高。這一悖論由以下事實解釋: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

Pareto efficiency(or Pareto optimality) 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優) 見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ciency)。

Partial-equilibrium analysis 局部均衡分析 一種分析方法。在某些因素不變(如忽略收入變化)的前提條件下,分析各種變數對單個市場的影響。

Partnership 合夥制 兩人或多人共同經營的非公司形式的企業,不像公司那樣只承擔有限的責任。

Patent 專利 一種賦予發明者的排他性權利,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如美國為20年)控制其發明的使用權。專利造成暫時壟斷,作為對發明活動的酬報。像其他知識產權一樣,專利是促進個人或小企業進行發明的一種手段。

Payoff table 支付矩陣 博弈論中,用來描述兩個人或多個參與人的策略和支付的矩陣。不同參與人的利潤或效用就是支付。

Payoffs 支付 見支付矩陣(payoff table)。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競爭 參見完全競爭(competition, perfect)。

Personal income 個人收入 衡量稅收抵扣前收入的一個指標,確切地說,等於可支配個人收入加上凈稅收。

Personal saving 個人儲蓄 收人中沒有被消費的部分,換言之,是個人可支配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額。

Personal savings rate 個人儲蓄率 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個人儲蓄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線 由A·W·菲利普斯首先提出的一種幾何圖形,顯示的是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代關系。在現代主流宏觀經濟學中,向下傾斜的「替代性」的菲利普斯曲線一般只在短期中成立。在長期中,通常認為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而且對應於最低可持續失業水平。

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 政策無效性定理 一個定理,認為在理性預期、價格工資靈活的情況下,被預期到的政府貨幣或財政政策實際上不能影響實際產出或失業。

Portfolio theory 投資組合理論 一種經濟投資理論,討論理性投資者如何將自己的資本分配在不同的金融資產中——也就是說,他們怎樣將其資本「組合」成一種最佳搭配狀態。

Positive economics 實證經濟學 參見規范經濟學與實證經濟學(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Post hoc fallacy 後此謬誤 來自拉丁語「post hoe,ergo propter hoc」,意為在這個之後發生,所以是因為這個」。如果這樣推理:「因為A先於B,所以A引起B」,那麼,就會發生這種謬誤。

Potential GDP 潛在GDP 高就業的GDP,或更精確地說,在既定的技術狀況和人口規模條件下可以達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貨膨脹的最高水平的GDP。現今一般認為:它是那個與最低可持續失業率相應的產出水平的等價物。

Potential output 潛在產出 與潛在GDP(potential GDP)同義。

Poverty 貧困 今天,美國政府將「貧困線」定義為可維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收入水平。

PPF 見生產可能性邊界(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resent value(of an asset) (資產的)現值 在一段時間內能帶來一系列收入的資產的當前價值。估價這一系列的收人需要將每一部分收入折現。折現是用折現率(也即一種利率)對未來的收入加以折算。

Price-elastic demand 有價格彈性的需求(或有彈性的需求) 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超過1的情況。這時,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大於價格變化的百分比。另外,有彈性的需求意味著:當價格下降時,由於需求量增加得非常之大,以至於總收益(價格*數量)會上升(參見非價格彈性的需求)。

Price-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價格彈性 表示需求量對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彈性系數(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Ep)等於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具體計算百分比時,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數,分母取新老價格的平均數,不計負號。參見有價格彈性的需求、非價格彈性的需求和單位彈性的需求。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給的價格彈性 在概念上與需求的價格彈性相似,只不過它衡量的是供給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更精確地說,供給的價格彈性是供給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供給彈性在完全競爭條件下最為有用。

Price flexibility 價格靈活性 「拍賣」市場上(如許多原料商品和股票市場)的價格行為。在這些場合,價格對供給或需求的變動立即作出反應。(對照管理價格)

Price index 價格指數 表示在給定的時段里,一組商品的平均價格如何變化的一種指數。在計算平均數時,不同商品的價格一般要根據其經濟重要性作加權處理。(例如在計算消費者價格指數時,加權的依據就是每種商品在總消費支出中所佔的份額)。

Price-inelastic demand 無價格彈性的需求(或無彈性的需求) 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小於1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當價格下降時,總收益下降;當價格上升時總收益上升。無價格彈性的需求的一個極端是完全無價格彈性的需求,這意味著當價格上升或下降時,需求量完全沒有變化。(參見有價格彈性的需求和單位彈性的需求)。

Private goods 私人品 見公共品(public goods)。

Procer price index 生產者價格指數 大量批發銷售的商品(如鋼、小麥以及石油)的價格指數。

Proct, average 平均產品 見平均產品(average proct)。

Proct differentiation 產品差別 類似商品之間存在著的使它們不至於成為完全替代品的因素。如,因位置差別使得在不同地點出售的同型號的汽油成為不完全的替代品。具有產品差別的企業面對的是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而不是完全競爭情況下的那種水平的需求曲線。

Proct,marginal 邊際產品 見邊際產品(Marginal proct)。

Proction function 生產函數 在技術水平既定條件下確定某一組要素投入所能帶來的最大產出的關系式(或數學函數)。它用於某個企業,或作為總生產函數用於整體經濟。

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生產可能性邊界 一種幾何圖形,顯示一個經濟所能生產的商品的各種組合。通常簡化地選擇兩種商品:大炮和黃油。PPF外部的點(其右上部)的產品組合不可能得到,而PPF內部的點則缺乏效率,因為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或者是因為資源使用不當,或者是所用的生產技術已經過時。

Proctivity 生產率 用來表示產出與投入比率的術語(總產出除以勞動投入是勞動生產率)。如果相同數量的投入生產了更多的產出,則生產率就增長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由於技術進步、勞動技能的改善和資本深化。

Proctivity growth 生產率增長 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生產率增長的速率。例如,如果勞動生產率指數1990年為100,而1991年為101.7,則1990年到1991年生產率增長為每年1.7%。

Proctivity of capital, net 凈資本生產率 參見收益率(rate of return)。

Proctivity slowdown 生產率減速 大約在1973年左右,美國發生了勞動生產率增長的急劇滑坡。

Profit 利潤 (l)在會計學中,是指所售商品的總收人減去合理確定的成本(參見收益表)。(2)在經濟理論中,是指總收入與生產這些商品所用資源的全部機會成本之間的差額。

Profit-and-loss statement 損益表報告書 參見收益表。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and regressive taxes 累進稅、比例稅和累退稅 累進稅對富人征稅較重,累退稅正好相反。更精確地說,一種稅,如果對高收入者的平均稅率(即稅收除以收人)較高,它就是累進稅。如果收入越高的人平均稅率越低,就是累退稅。如果對各種收入水平的平均稅率都相同,就是比例稅。

Property rights 產權 產權定義為個人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佔有。買賣、使用資本品和其他財產的能力。

Proportional tax 比例稅 參見累進稅、比例稅和累退稅。

Proprietorship indivial 個人業主制企業 由私人所有並經營的企業。

Protectionism 保護主義 一國所採用的目的在於保護國內產業,防止進口品競爭的各種政策(最普通的是對進口徵收關稅和實行配額管理)。

Public choice 公共選擇 也稱為公共選擇理論(public-choice theory)。研究政府作出選擇和指導經濟的方式的經濟學和政治學的結合部。這一理論有不同於市場理論之處,它強調政治家的「選票最大化」行為這個因素,而這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形成對比。

Public debt 公共債務 見政府債務(government debt)。

Public good 公共品 指這樣一種商品,其效用不可分割地影響整個公眾,而不管其中任何個人是否願意消費。例如,一項根除天花的保健措施對所有人都起了保護作用,而決不只是那些付錢接種疫苗的人。而私人品,如麵包,如果被一個人消費,就不可能被另外的人消費。

Pure economic rent 純經濟租金 見經濟租金(rent,economic)。

❼ 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解釋:亞當斯密 。什麼意思啊不是人名,好像是一個理論

你沒有好好看《微觀經濟學》的書啊
書上有講亞當·斯密的大概事跡吧?
亞當版·斯密,權《國富論》的作者,現代經濟學之父,提出分工理論、貨幣理論、價值論、分配理論等著名理論。
他指出「經濟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主張自由經濟。

❽ 下面是一道經濟學題,幫忙看看。求標准答案

你家仙人跳按斤算的?

❾ 懇求經濟學一些常用名詞及其解釋

1.什麼叫恩格爾系數: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恩格爾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變動百分比
食物支出對總支出的比率(R1)=——————————
總支出變動百分比

食物支出變動百分比
食物支出對收入的比率(R2)=——————————
收入變動百分比

R2又稱為食物支出的收入彈性。

恩格爾定律是根據經驗數據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變數都是常數的前提下才適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佔比例的變動問題時,還應當考慮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飲食業和食物本身結構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達到相當高的平均食物消費水平時,收入的進一步增加才不對食物支出發生重要的影響。

恩格爾系數是根據恩格爾定律得出的比例數,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 其計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額
恩格爾系數=———————
總支出金額

除食物支出外,衣著、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樣在不斷增長的家庭收入或總支出中,所佔比重上升一段時期後,呈遞減趨勢。

2.什麼叫邊際效率:
設一資本資產之壽命為n年,在此n年中,該資產可以生產產物,由此產物之價值中減去為取得此產物所付出之開支,則得一組年金,以Q1,Q2,……Qn。表示之。我們可稱此組年金為投資之未來收益(prospective yields)。當一人購買一投資品或資本財產時,實即購買取得此組未來收益之權利。

與投資之未來收益相對立者,則為該資本資產之供給價格(suppllyprice)。所謂供給價格,並不是實際在市場上購買該資產所付之市場價格,而是適足引誘廠家增產該資產一新單位所需之價格,故資本資產之供給價格,有時被稱為該資產之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從一種資本資產之未來收益與其供給價格之關系,可得該類資本之邊際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ofcapi-tal)。說得更精確些,我之所謂資本之邊際效率,乃等於一貼現率,用此貼現率將該資本資產之未來收益折為現值,則該現值恰等於該資本資產之供給價格。用同樣方法,可得各類資本資產之邊際效率,其中最大者,可視為一般資本(capital in general)之邊際效率。

讀者應注意,此處所謂資本之邊際效率,乃就資本資產之預期收益及其當前供給價格來下定義的,故資本之邊際效率,乃以錢投資於新產資產,所可預期取得之酬報率(rateof return),而與歷史陳跡——即在該資產壽命告終以後,回顧既往,原投資成本所得之酬報率——無關。

在任何一時期中,設對某類資本之投資增加,則該類資本之邊際效率,因投資之增加而減少。其故,一部分是因為當該類資本之供給增加時,其未來收益下降;一部分則因為當該類資本之產量增大時,其生產設備所受之壓力加大,故其供給價格提高。短時期內之所以能達到均衡,主要是靠第二類因素,但時間愈長,則第一類因素之重要性愈大。故可為每類資本建立一表,表中列示:若欲使其邊際效率降至某特定數,則在一時期中,對該類資本之投資須增加若干。以此類表格總加起來,則得一總表,總表指示二者之關系:其一為總投資量,其二為與該總投資量相應並由其建立的一般資本之邊際效率。我人稱此總表為投資需求表(investmentde-mand-schel ),或資本之邊際效率表()。

當前之實際投資量,一定會達到一點,使得各類資本之邊際效率,皆不超過現行利率。這個道理應當很明顯。換言之,投資量一定會達到投資需求表上之一點,在該點上,一般資本之邊際效率適等於市場利率。

同一事實,可以換一種說法。設Qr為一資產在r時之未來收益,又設dr為r時之一鎊,按當前利率折現後之值,則∑Qrdr為投資之需求價格。投資量一定會達到一點,使得∑Qrdr等於該投資之供給價格(定義見上)。設∑Qrdr而小於供給價格,則當前對該資產無投資。

故投資引誘(incement to invest),一部分定於投資需求表,一部分定於利率。至於決定投資量之因素,實際上如何復雜,則須至本編終了時方能得窺全貌。但我要求讀者立刻注意一點,即僅知一資產之未來收益以及該資產之邊際效率,尚無從得知利率為何,或該資產之現值為何。我們必須從其他方面決定利率,然後以該資產之未來收益按該利率還原(capitalising),而求得該資產之現值。

經濟學名詞解釋:

Okun』s law 奧肯法則 由奧肯發現的周期波動中的GDP和失業之間的經驗關系。這一法則指出,當實際GDP相對於潛在GDP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大約 1%。(較早估計的比率是 3:1)。

Oligopoly 寡頭 不完全競爭的一種。在這種情形中,一個行業為少數幾個供給者所支配。

Open economy 開放經濟 一種經濟體系,它與其他國家進行商品和資本的國際貿易活動(即進日和出口人而一個封閉經濟(closed economy)則是沒有進出口的經濟。

Open-economy multiplier 開放經濟乘數 在一個開放經濟中,漏出的收人既流向儲蓄也流向進口。因此,投資或政府支出的開放經濟乘數由下式可求:開放經濟乘數式中MPS—邊際儲蓄傾向,MPm—邊際進口傾向。

Open-market operations 公開市場業務 為影響銀行准備金、貨幣供給和利率,中央銀行所進行的買賣政府債券的活動。買入證券時,中央銀行所支付出去的貨幣,會增加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從而導致貨幣供給擴大。而賣出證券時,貨幣供給就被減縮。

Opportunity cost 機會成本 經濟品的次優(next-best)使用(或機會)價值,或曰所犧牲掉的可供選擇的其他用途的價值。比如說,用來開采一噸煤的投入,其可供選擇的最佳使用是生產10蒲式耳的小麥。那麼一噸煤的機會成本就是10蒲式耳的小麥。這些小麥能被生產出來但實際上卻沒有生產。機會成本對於評價非市場性商品諸如環境衛生和安全等十分有用。

Ordinal utility 序數效用 需求理論所用的一種無標度(dimensionless)的效用衡量方法。序數效用可以表明個人在A與B中更偏好A,但不能表明他究竟偏好多少。也即,任何兩組商品都可以相對排序,但絕對差異無法衡量。這與基數效用(有標度的效用)概念不同,基數效用有時用於風險行為分析。基數效用的一個例子是:我們說某物質在100克時比它在50克時熱兩倍。

Other things constant 其他因素不變 一個短語,有時寫為「ceteris paribus。表示:被觀察的那個因素發生變化,而其他因素依舊或固定不變。例如,一個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表示,在其他因素(如收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的上升,需求量會下降。

Outputs 產出 用於消費或進一步加工生產的各種有用的商品和服務。

P

Paradox of thrift 節約體論 一個最早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提出的原則。即一個社會增加其儲蓄的企圖,可能導致其實際儲蓄數量的減少。

Paradox of value 價值悖論 這樣一種悖論:許多生活必需品(如水)的「市場」價值很低,而許多奢侈品(如鑽石)「使用」價值很小,但市場價格很高。這一悖論由以下事實解釋: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

Pareto efficiency(or Pareto optimality) 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優) 見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ciency)。

Partial-equilibrium analysis 局部均衡分析 一種分析方法。在某些因素不變(如忽略收入變化)的前提條件下,分析各種變數對單個市場的影響。

Partnership 合夥制 兩人或多人共同經營的非公司形式的企業,不像公司那樣只承擔有限的責任。

Patent 專利 一種賦予發明者的排他性權利,可以在一定時期內(如美國為20年)控制其發明的使用權。專利造成暫時壟斷,作為對發明活動的酬報。像其他知識產權一樣,專利是促進個人或小企業進行發明的一種手段。

Payoff table 支付矩陣 博弈論中,用來描述兩個人或多個參與人的策略和支付的矩陣。不同參與人的利潤或效用就是支付。

Payoffs 支付 見支付矩陣(payoff table)。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競爭 參見完全競爭(competition, perfect)。

Personal income 個人收入 衡量稅收抵扣前收入的一個指標,確切地說,等於可支配個人收入加上凈稅收。

Personal saving 個人儲蓄 收人中沒有被消費的部分,換言之,是個人可支配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額。

Personal savings rate 個人儲蓄率 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個人儲蓄與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線 由A·W·菲利普斯首先提出的一種幾何圖形,顯示的是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代關系。在現代主流宏觀經濟學中,向下傾斜的「替代性」的菲利普斯曲線一般只在短期中成立。在長期中,通常認為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而且對應於最低可持續失業水平。

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 政策無效性定理 一個定理,認為在理性預期、價格工資靈活的情況下,被預期到的政府貨幣或財政政策實際上不能影響實際產出或失業。

Portfolio theory 投資組合理論 一種經濟投資理論,討論理性投資者如何將自己的資本分配在不同的金融資產中——也就是說,他們怎樣將其資本「組合」成一種最佳搭配狀態。

Positive economics 實證經濟學 參見規范經濟學與實證經濟學(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Post hoc fallacy 後此謬誤 來自拉丁語「post hoe,ergo propter hoc」,意為在這個之後發生,所以是因為這個」。如果這樣推理:「因為A先於B,所以A引起B」,那麼,就會發生這種謬誤。

Potential GDP 潛在GDP 高就業的GDP,或更精確地說,在既定的技術狀況和人口規模條件下可以達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貨膨脹的最高水平的GDP。現今一般認為:它是那個與最低可持續失業率相應的產出水平的等價物。

Potential output 潛在產出 與潛在GDP(potential GDP)同義。

Poverty 貧困 今天,美國政府將「貧困線」定義為可維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收入水平。

PPF 見生產可能性邊界(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resent value(of an asset) (資產的)現值 在一段時間內能帶來一系列收入的資產的當前價值。估價這一系列的收人需要將每一部分收入折現。折現是用折現率(也即一種利率)對未來的收入加以折算。

Price-elastic demand 有價格彈性的需求(或有彈性的需求) 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超過1的情況。這時,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大於價格變化的百分比。另外,有彈性的需求意味著:當價格下降時,由於需求量增加得非常之大,以至於總收益(價格*數量)會上升(參見非價格彈性的需求)。

Price-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價格彈性 表示需求量對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指標。彈性系數(需求的價格彈性系數=Ep)等於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具體計算百分比時,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數,分母取新老價格的平均數,不計負號。參見有價格彈性的需求、非價格彈性的需求和單位彈性的需求。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給的價格彈性 在概念上與需求的價格彈性相似,只不過它衡量的是供給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更精確地說,供給的價格彈性是供給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供給彈性在完全競爭條件下最為有用。

Price flexibility 價格靈活性 「拍賣」市場上(如許多原料商品和股票市場)的價格行為。在這些場合,價格對供給或需求的變動立即作出反應。(對照管理價格)

Price index 價格指數 表示在給定的時段里,一組商品的平均價格如何變化的一種指數。在計算平均數時,不同商品的價格一般要根據其經濟重要性作加權處理。(例如在計算消費者價格指數時,加權的依據就是每種商品在總消費支出中所佔的份額)。

Price-inelastic demand 無價格彈性的需求(或無彈性的需求) 需求價格彈性絕對值小於1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當價格下降時,總收益下降;當價格上升時總收益上升。無價格彈性的需求的一個極端是完全無價格彈性的需求,這意味著當價格上升或下降時,需求量完全沒有變化。(參見有價格彈性的需求和單位彈性的需求)。

Private goods 私人品 見公共品(public goods)。

Procer price index 生產者價格指數 大量批發銷售的商品(如鋼、小麥以及石油)的價格指數。

Proct, average 平均產品 見平均產品(average proct)。

Proct differentiation 產品差別 類似商品之間存在著的使它們不至於成為完全替代品的因素。如,因位置差別使得在不同地點出售的同型號的汽油成為不完全的替代品。具有產品差別的企業面對的是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而不是完全競爭情況下的那種水平的需求曲線。

Proct,marginal 邊際產品 見邊際產品(Marginal proct)。

Proction function 生產函數 在技術水平既定條件下確定某一組要素投入所能帶來的最大產出的關系式(或數學函數)。它用於某個企業,或作為總生產函數用於整體經濟。

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生產可能性邊界 一種幾何圖形,顯示一個經濟所能生產的商品的各種組合。通常簡化地選擇兩種商品:大炮和黃油。PPF外部的點(其右上部)的產品組合不可能得到,而PPF內部的點則缺乏效率,因為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或者是因為資源使用不當,或者是所用的生產技術已經過時。

Proctivity 生產率 用來表示產出與投入比率的術語(總產出除以勞動投入是勞動生產率)。如果相同數量的投入生產了更多的產出,則生產率就增長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由於技術進步、勞動技能的改善和資本深化。

Proctivity growth 生產率增長 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生產率增長的速率。例如,如果勞動生產率指數1990年為100,而1991年為101.7,則1990年到1991年生產率增長為每年1.7%。

Proctivity of capital, net 凈資本生產率 參見收益率(rate of return)。

Proctivity slowdown 生產率減速 大約在1973年左右,美國發生了勞動生產率增長的急劇滑坡。

Profit 利潤 (l)在會計學中,是指所售商品的總收人減去合理確定的成本(參見收益表)。(2)在經濟理論中,是指總收入與生產這些商品所用資源的全部機會成本之間的差額。

Profit-and-loss statement 損益表報告書 參見收益表。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and regressive taxes 累進稅、比例稅和累退稅 累進稅對富人征稅較重,累退稅正好相反。更精確地說,一種稅,如果對高收入者的平均稅率(即稅收除以收人)較高,它就是累進稅。如果收入越高的人平均稅率越低,就是累退稅。如果對各種收入水平的平均稅率都相同,就是比例稅。

Property rights 產權 產權定義為個人或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佔有。買賣、使用資本品和其他財產的能力。

Proportional tax 比例稅 參見累進稅、比例稅和累退稅。

Proprietorship indivial 個人業主制企業 由私人所有並經營的企業。

Protectionism 保護主義 一國所採用的目的在於保護國內產業,防止進口品競爭的各種政策(最普通的是對進口徵收關稅和實行配額管理)。

Public choice 公共選擇 也稱為公共選擇理論(public-choice theory)。研究政府作出選擇和指導經濟的方式的經濟學和政治學的結合部。這一理論有不同於市場理論之處,它強調政治家的「選票最大化」行為這個因素,而這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形成對比。

Public debt 公共債務 見政府債務(government debt)。

Public good 公共品 指這樣一種商品,其效用不可分割地影響整個公眾,而不管其中任何個人是否願意消費。例如,一項根除天花的保健措施對所有人都起了保護作用,而決不只是那些付錢接種疫苗的人。而私人品,如麵包,如果被一個人消費,就不可能被另外的人消費。

http://time.fe.e.cn/ym210/article.php?articleid=291

❿ 莫克經濟學

直接搜不可以嗎?

閱讀全文

與某克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