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13:58:04

Ⅰ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曼昆,斯蒂格利茨,泰勒等人的主要觀點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產生於80年代,其政策主張興盛於90年代。其代表人物多為美國經濟學家,如Q.A.阿克羅夫、J.耶倫、G.曼奎、B.伯納克等人。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堅持政府幹預經濟的主張,但是,卻吸收了理性預期學派的理性預期的觀點和「預期到的宏觀經濟政策無效」的觀點。他們認為,在當代市場經濟中信息是不對稱的,而且工資和價格的變動具有粘性,這樣,在短期仍然會出現偏離自然失業率的現象,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必要的和起作用的。新凱恩斯主義並不僅僅是堅持傳統凱恩斯主義短期需求管理的主張,他們還特別強調供給學派從供給方面調節經濟的思路,主張從長期著手、從供給方面著手來考慮經濟政策。新凱恩斯主義還強調鞏固性的財政政策,認為財政赤字對經濟是有害的,它會引起投資的減少(基礎效應)和貿易逆差的增加。此外,新凱恩斯主義者還研究了一些新的現象和機制,如提出了在貨幣政策起作用的機制方面,不應只考慮利息率,還應該考慮普遍存在的信貸配給機制。新凱恩斯主義同傳統凱恩斯主義相比,已經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他們所主張的宏觀經濟政策更全面,也更深入,既考慮需求方面,也考慮供給方面;既考慮長期,又考慮短期;既注重微調政策在短期的作用,又重視結構性 政策在長期的效果。可以說,新凱恩斯主義者繼承了傳統凱恩斯主義者關於國家應該干預經濟的基本主張,既吸收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一些合理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又在吸取80年代以來一些宏觀經濟實踐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發展了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使得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體系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
曼昆有本書 經濟學原理,至於他有什麼著名論斷也不清楚了

貌似他的書比較淺顯了

---------------------------------------------------------
斯蒂格利茨的理論創新在於他提出了現代經濟學最優理論的非均衡量。斯蒂格利茨運用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分析了傳統經濟理論的缺陷,指出,標准新古典模型中有關信息的假設是一個嚴重的失誤,因為在標准信息假設中,輕微的不均衡變化將徹底改變標准模型的所有重要結論,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個體搜集、吸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信息的傳遞是有噪音的和不完全的,同時人有時會犯錯誤也是合理的現象,這一切都是經濟運行分析的前提。描述經濟運行僅僅局限於運用價格機制是遠遠不夠的,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價格機制實現帕累托效率的有效性與普遍性是值得懷疑的。因此,新古典模型並不能為市場體制的選擇提供理論指導,一旦將信息不完全性引入分析之中,就很難得出市場是有效率的推論。
斯蒂格利茨將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備市場引入,進而批評了以新古典模型為基礎的蘭格-勒納-泰勒定理在描述市場社會主義特徵方面的種種錯誤理解和誤導。指出,其關於競爭市場經濟的推論存在兩個重要缺陷,即它沒有理解市場經濟框架的不充分性並錯誤地鼓吹了市場社會主義的可行性,它所提供的僅僅是一種與潛在效力相距甚遠的經濟模型。
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備市場基礎上,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新的模型並描述了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運行。斯蒂格利茨的模型不僅為洞察市場經濟運行拓寬了理論視角,而且為在轉型經濟中的體制設計和政策選擇提供了有啟發性的思路。

----------------------------------------------------------

泰勒有個有個數學家,有個管理學家,如果是和經濟有關系,覺得這個管理學家關系大點哈。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理論奠基人,「科學管理之父」。最根本的貢獻,是在管理實踐和管理問題研究中採用「觀察、記錄、調查、試驗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學方法」。

Ⅱ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第2版和第4版該選哪個

不知道樓主還能不能看到這條消息,不知道你的經濟學書租借或者出售么?我今年也准備考陝師大。

Ⅲ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論文對經濟學領域有什麼影響

斯蒂格利茨在1976年和羅斯柴爾德合寫的《競爭性保險市場中的均衡:一篇關於不完善專信息經濟學的論屬文》具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他們關於均衡的分類,現已經成為微觀經濟學中,特別是信息經濟學的規范概念。他的文章在信息經濟學領域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可能是引用率最高的。在他的很多論文中(其中很多是與別人合著的),他反復指出如果忽視了信息的非對稱性,經濟模型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誤導。

斯蒂格利茨與羅斯柴爾德在《競爭性保險市場中的均衡:一篇關於不完善信息經濟學的論文》一文里總結了阿克洛夫與斯彭斯兩位學者的工作,並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終於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此這篇論文也成了斯蒂格利茨在不對稱信息研究方面的經典之作。

Ⅳ 《政府經濟學》 斯蒂格利茨 這本書誰有啊或者其他能獲得這本書的途徑也請告訴我,本人急需~ 真心感謝啊!

姐呀,能把你的復印本也給我復印一本行嗎?我一定回感激涕零的啊!啊!啊!其他兩本制定用書都看完了就差這本啊!55555555555555

Ⅳ 學經濟的來!!!斯蒂格利茨和薩繆爾森《經濟學》哪個好求建議

首先有一顆學習的心是很好的。
1、從難度和深度來說:經濟學的難度是用數學衡量的,而國外經濟系本科生需要讀初級和中級經濟學,這兩位的書都屬於初級經濟學的范疇,完全用不上什麼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國內很多教材的難度與之相當。這兩本書看著很厚,其實都是案例,論深度和難度而言遠不及國內的高鴻業、尹伯成編的書。所以妹子你要選深度就選錯了。
2、從框架來看:薩繆爾森沿用自創的新古典綜合的框架,宏微觀依然是互為獨立前提的(即微觀資源充分利用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宏觀研究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下資源利用問題),內容雖新,但這一框架未免過時;格利茨的經濟學教科書則使用新凱恩斯的框架,試圖融合宏微觀經濟學為一體,加上斯蒂格利茨本人是研究信息經濟學得獎的,所以此書在信息經濟學有獨到見解。
3、從兩本書比較而言:這兩本書雖然難度不大,但是由於你本人才一年級,沒有必要修到中級經濟學,這時候打下案例分析的基礎,培養經濟學感覺才最為重要;加上大一學業很重,在做更多的經濟數學題目沒有必要,所以你可以當這兩本書作為課外書閱讀。
此處我推薦薩繆爾森的。薩繆爾森的教科書是最為權威、出色、暢銷的。
(1)薩老本人賣書養活家裡6個孩子,還請專人負責他出書版權事宜,坐飛機也是頭等艙,可見其暢銷程度。本人收藏了18版中英兩本。
(2)薩老是麻省理工經濟學系的奠基人之一,除了本人獲得諾獎外,還有美國總統發的獎(僅4位經濟學家獲得),座下7位弟子問鼎諾獎,斯蒂格利茨僅僅是他其中一位獲得諾獎的弟子。以後你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經濟學(包括投資學、金融學、國際經濟)暢銷教科書都是他的學生、朋友、同學寫的,所以建議你還是看師傅寫的好。
(3)薩老的研究領域遍布整個經濟學科,因此從他的書里你可以大開眼界,而且他的評價從不帶個人色彩,比較客觀。
4、如果你的「簡略」是從廣度出發的話,你只要拿起任何一本外國的初級經濟學教科書,都可以受益匪淺,因為他們喜歡給低年級學生進行案例教學,所以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曼昆都不錯。
5、如果要純粹數學深度建議看以下中級經濟學教材:
微觀:平狄克(mba水準)、范里安(本科3、4年級水準,哈佛、mit指定用書)、尼科爾森(北大考研指定書);這里從左到右代表深淺程度,嗯,如你所見,這幾位都是麻省理工的畢業生。
宏觀:曼昆、布蘭查德、伯南克(美聯儲前主席)、巴羅,前三位也是mit的畢業生。
6、如果你要做中級經濟學的習題,建議做尹伯成的綠皮書。
希望你有所收獲!!

Ⅵ 讀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第幾版好

2010年暑期,新學年開學之際,《經濟學》第四版出版發行了。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教科書在世界各國有廣泛的讀者群,先後被譯為西班牙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中文和拉脫維亞文等。在前三版的基礎上,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繼續與著名宏觀經濟學家卡爾·沃爾什合作,對課本進行了全面改寫和簡化,並對數據和案例進行了更新。在第四版中,作者繼續致力於將當代經濟學融入到傳統的教學體系,在對基本競爭模型提供清晰論述的基礎上,著重闡述信息經濟學和不完全市場;強調資本市場在宏觀經濟中的關鍵作用,並以研究人員和處於政策制定地位的經濟學家分析經濟問題的方式闡述宏觀經濟學。

自上世紀90年代,梁晶工作室策劃出版《經濟學》第一版以來,西方主流經濟學開始在中國逐漸被人們所接受。「梁晶工作室」從引進現代經濟學觀點和方法開始,努力推動著中國經濟學思想的變革。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經濟學》,從最初的「銀版」(第一版),再到後來的「藍版」(第二版)、「紅版」(第三版),直到今天的「綠版」(第四版),15年來,不斷保持著與國際領先教材的同步遞進。該書作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也曾多次接受梁晶工作室的邀請,來華舉行各種重要論壇和講座活動,並於2007年3月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名譽院長。

Ⅶ 斯蒂格利茨的成長歷程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1943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一個叫做加里(Gary, Indiana)的小城, 此城以生產鋼鐵聞名,但除此之外,這個小城還誕生了兩位當代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一位是薩繆爾森,另一位就是斯蒂格利茨。

24歲時,本科畢業僅三年的斯蒂格利茨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此後在劍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69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正教授,三年後他被選為計量經濟學會(Econometric ociety)的會員,這是一個經濟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之一。1979年,36歲的他獲得了美國經濟學會兩年一度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該獎項用於表彰對經濟學做出傑出貢獻的40歲以下經濟學家,1988年他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院士,同年起-在斯坦福大學任經濟學教授。1993年,斯蒂格利茨步入政界,成為柯林頓政府的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Presidential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ors)成員,並從1995年6月起任該委員會主席。1997年起,他又擔任了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自2000年至今,斯蒂格利茨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2001年,因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的創立做出的重大貢獻,斯蒂格利茨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對於斯蒂格利茨博士在2001年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我和有些學者一樣,還是感到有些失望。林毅夫教授認為他應該早在1982年就獲得諾貝爾獎,因為他幾乎對經濟學的各個領域都做出了貢獻,而且還不僅限於經濟學領域,還包括另外一個重要領域——經濟政策。薩繆爾森在一封推薦信中說,「斯蒂格利茨是印第安納州加里市出來的最偉大的經濟學家。」顯然,偉大的薩繆爾森認為斯蒂格利茨比自己還要偉大。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典禮上特別說明,在當年的三位獲獎者中,斯蒂格利茨博士對不對稱信息經濟學理論的貢獻最大。斯蒂格利茨曾多次強調假如不考慮信息的不對稱性的話,那麼經濟學模型很可能是誤導性的。他的這一警示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因為就不對稱信息來說,不同的市場會有不同的特徵。這一結論同樣適用於公共管理的研究領域。可見斯蒂格利茨的一系列論著不僅是進一步探索信息經濟學理論的主要文獻,而且也是有關領域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礎。他的有趣的理論,用簡單的語言來表述,聽起來就和非經濟學的常識一樣。傳統的經濟學認為,在自由的不受管制的市場中,個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會使整個社會的福利最大化。斯蒂格利茨認為現實世界並不是那麼回事,相反,他認為,因為市場參與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市場的功能是不完善的,常常對人們的利益造成損害。所以政府和其他機構必須巧妙地對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市場正常運作。

斯蒂格利茨博士在信息經濟學文獻中堪稱是被人們引用得最多的經濟學家,在更廣泛的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領域內也是如此 。他所倡導的一些前沿理論,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已成為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標准工具。 他所著的《經濟學》在1993年首次出版後,一版再版,被全球公認為最經典的經濟學教材之一,成為繼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之後西方又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濟學入門教科書。

斯蒂格利茨博士注重發展中國家的狀況,常立足於發展中國家的角度闡述問題。他曾尖銳地指責引導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有關國際機構漠視貧困人群的利益,在消除貧困,促進社會公正方面無所作為。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消滅貧窮計劃」——自由貿易,斯蒂格利茨的觀點是,「與19世紀一樣,歐洲人和美國人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處沖破壁壘打開市場,卻阻礙第三世界的農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鴉片戰爭中,西方用戰爭來推行他們的不平等貿易;今天,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使用的金融和財政手段幾乎一樣有效。」

斯蒂格利茨博士提倡突出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認為獲得持續增長和長期效率的最佳方法是找到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適當平衡,使得世界經濟回到一個更加公平、更加穩定的增長進程中,使人人都受益。

如果追溯斯蒂格利茨這些思想的起源,可以先了解一下他的成長過程,他會提到他的父母和他生長的小城,在那裡,他的同學們----那些鋼鐵工人的子女們,使他了解到破產和解僱帶來的苦痛。他有一個勤奮的家庭,他的父親95歲才從保險代理人的崗位上退休,他的母親,在67歲時按規定從小學教師的崗位上退休後,又開始教人糾正閱讀,一直工作到84歲。斯蒂格利茨博士在大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對社會活動也很感興趣。1963年,也就是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成了學生會主席。那期間,美國民權運動正如火如荼,斯蒂格利茨博士在華盛頓參加了馬丁.路德.金博士領導的大遊行,那次遊行的高潮就是金博士名垂青史的演講《我有一個夢》。這些社會活動對於塑造他為人和善、天性樂觀的性格和他成名後的力倡公平、公正的市場思想應該說都具有很大影響。
斯蒂格利茨出生於1942年,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1960年考入美國東部著名大學---阿赫斯特學院( Amherst College),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師從保羅·薩繆爾森。此後在劍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69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1979年,他獲得了美國經濟學會兩年一度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該獎項用於表彰對經濟學作出傑出貢獻的40歲以下經濟學家。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學任經濟學教授,自1993年開始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的主要成員,並且從1995年6月起任該團主席。在此期間,他是柯林頓總統顧問班子的關鍵成員。1997年起任世界銀行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2001他又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斯蒂格利茨博士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的創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所倡導的一些前沿理論,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已成為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標准工具。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專家。 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斯蒂格利茨教授是數以百計的學術論文和著作的作者和編者, 包括十分暢銷的本科教材《公共部門經濟學》(諾頓公司)和與安東尼·阿特金森合著的《公共經濟學講義》。1987年,他創辦的《經濟學展望雜志》降低了其他主要經濟學雜志所設立的專業化障礙。他曾經擔任美國經濟協會副主席。 斯蒂格利茨博士是美國最著名的經濟學教育者之一。他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並從1988年開始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他主講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部門經濟學、金融學和組織經濟學,包括在該校最受歡迎的《經濟學》。他的數十名博士在世界各地任要職。 2008年,他在CNN專欄針對由於華爾街房產泡沫出現的經濟危機提出了幾個預防經濟危機再度出現的措施(見《斯蒂格利茨:如何防範下一個華爾街危機》)。相關的中文版書籍:《經濟學》第二版,《經濟學》小品和案例 《經濟學》第一版,《經濟學》第二版導讀
1943年,斯蒂格利茨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加里市。
1964年,獲阿墨斯特學院學士學位。
1967年,在他24歲的那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哲學搏士學位,此後他先後工作過的大學包括:耶魯大學(1970—1974年)、斯坦福大學(1974年—1976年)、牛津大學(1976—1979年)、普林斯頓大學(1979—1988年)、斯坦福大學(1988—2001年)、哥倫比亞大學(2001年至今)。
1970年,年僅26歲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魯大學聘為經濟學正教授。
1979年,他獲得了美國經濟學會兩年一度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該獎項用於表彰對經濟學作出傑出貢獻的40歲以下經濟學家。
1993年,開始成為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的主要成員。
1995年,6月起任柯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主席。在此期間,他是柯林頓總統顧問班子的關鍵成員。
1997年,到2000年任世界銀行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2001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現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貢獻

斯蒂格利茨博士為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信息經濟學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所倡導的一些前沿理論,如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已成為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標准工具。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專家。 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斯蒂格利茨教授是數以百計的學術論文和著作的作者和編者, 包括十分暢銷的本科教材《公共部門經濟學》(諾頓公司)和與安東尼•阿特金森合著的《公共經濟學講義》。1987年,他創辦的《經濟學展望雜志》降低了其他主要經濟學雜志所設立的專業化障礙。他曾經擔任美國經濟協會副主席。

斯蒂格利茨博士是美國最著名的經濟學教育者之一。他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並從1988年開始在斯坦福大學任教。他主講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部門經濟學、金融學和組織經濟學,包括在該校最受歡迎的《經濟學》。他的數十名博士在世界各地任要職。

●斯蒂格利茨與他的《經濟學》

自從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第一版於1948年問世以來,新古典主義學派已經主導西方經濟學界達半個世紀。時至今日,其權威地位正面臨新的挑戰。

新古典主義認為,微觀經濟學是以充分就業為分析前提,宏觀經濟學則著重研究各種不同水平的就業量的情況。這一體系很好地把當時兩種不同的理論(傳統的自由放任和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納入同一系統,彌補了西方經濟學內部的漏洞,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學派。自80年代末以來,一些經濟學家對把經濟學分割為微觀和宏觀兩部分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宏觀的變化必須以微觀經濟學的原理為基礎,經濟學的理論只有一套而非兩套。於是在美國一本新的經濟學入門教科書誕生了,那就是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它最重要的特點是試圖推翻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主義的理論體系。

身為美國新一代經濟學家中的佼佼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洞悉和把握了西方經濟學的新潮流和發展方向。首先,斯蒂格利茨打破了新古典主義的微觀與宏觀的壁壘,他認為總量不過是個量的總和,宏觀經濟學必須建立在微觀經濟學之上,也就是說把宏觀經濟學分析基於堅實的微觀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足以解釋宏觀現象,從而宏觀經濟學沒有單獨存在的理由。其次,書中大量產生、引用和闡述了許多新觀點、新例子以證明用微觀也可以解釋宏觀現象,如「搜索成本」、「不完全信息」、「隱含合同」、「技術變革與不完全競爭」、「自動穩定器」、「李嘉圖等價」等。最後,《經濟學》一書延展了經濟學的領域與視角,涉及環保、激勵、產權、教育、廣告、法律甚至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改革,豐富了經濟學的學科內容與研究方向。

雖然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能否代替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成為第四代權威教科書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我們對該書是一本極其優秀而新穎的經濟學著作的結論卻可以在閱讀後立即做出。斯蒂格利茨獨立完成了全書,而不是像其他經濟學原理書籍那樣由一位微觀經濟學家和一位宏觀經濟學家共同完成,所以全書體系完善,層次分明。而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更使本書變得深入淺出。其目錄編排就與以前的經濟學教科書大不一樣,更不用說打開第一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汽車與經濟學」了,尤其是第一節(竟然是「汽車簡史」!),絲毫沒有閱讀經濟學書籍的枯燥與緊張,而是一次全新的精神體驗與探險。

Ⅷ 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難度前者大於後者,經濟學入門看曼昆的絕對沒錯,我就是這專業的,兩本書來說內容差別無幾,都是作為不同時期的教材來編寫的,但曼昆的更平易近人,至於觀點的差別在教材里是沒有顯現的,因為教材編寫的內容為無爭議的內容,有爭議的不在這種基礎教材里顯示

閱讀全文

與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