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制度經濟學科斯

制度經濟學科斯

發布時間:2020-12-19 13:52:54

⑴ 新制度經濟學的創立者是誰

所謂新制度來經濟學(NewInstitutionaEconomics,NIE),正如其創立者源羅納德·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各種制度的經濟學理論體系。用科斯教授的話來說,「當代制度經濟學應該從人的實際出發來研究人,現實中的人在由現實制度所賦予的制約條件中活動。」
迄今為止,新制度經濟學已形成交易成本經濟學、產權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產業組織、契約理論、委託-代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經濟史學、比較制度分析、對勞動力市場的制度分析等若干個分支。

⑵ 科斯定理內容屬於什麼經濟學

科斯定理屬於新制度經濟學的范疇。

所謂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專制度的經濟學,屬包括一下幾個支流: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委託—代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經濟史學等幾個支流

⑶ 新制度經濟學鼻祖科斯的"消費者剩餘"概念具體是什麼意思

律是嚴肅的,不可以朝令夕改,但又要盡可能預知將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每一次變動都要遵守嚴格的程序,所以在制訂一部法律的時候都要盡量考慮到它的連續性

⑷ 哪裡有科斯《企業的性質》介紹

《企業的性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 《企業的性質》是 新制度經濟學 的創始人 羅納德·科斯專 ( Ronal d H. Coase )25歲時構思並寫就,屬在1937年的發表的論文。 奠定了現代 企業理論 的基礎,也成為 企業家理論 探討上重要里程碑。 《企業的性質》是其最終讓其獲得91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 的兩篇論文 之一,另一篇是《社會成本問題》。在這篇並不長的文章里, 科斯 通 過回答兩個基本的問題從而為企業理論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這兩個問題就是: 企業 為什麼會存在?企業的規模由什麼因素決定? 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市場成本論與組織成本論——構成了《 企業的性質》的核心內容。

麻煩採納,謝謝!

⑸ "社會成本問題"的背景和主題是什麼科斯完全否定了庇古的分析嗎(新制度經濟學)

本文涉及對他人產生有害影響的那些工商業企業的行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工廠的煙塵給鄰近的財產所有者帶來的有害影響。對此類情況,經濟學的分析通常是從工廠的私人產品與社會產品之間的矛盾這方面展開的。在這一方面,許多經濟學家都因襲了庇古在《福利經濟學》中提出的觀點。他們的分析結論無非是要求工廠主對煙塵所引起的損害負責賠償,或者根據工廠排出煙塵的不同容量及其所致損害的相應金額標准對工廠主征稅,或者最終責令該廠遷出居民區(當然也指煙塵排放對他人產生有害影響的地區),以我之見,這些解決辦法並不合適,因為它們所導致的結果不是人們所需要的,甚至通常也不是人們所滿意的。

問題的相互性
傳統的方法掩益了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的實質。人們一般將該問題視為甲給乙造成損害,因而所要決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這是錯誤的。我們正在分析的問題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對乙的損害將會使甲遭受損害。必須決定的真正問題是,是允許甲損害乙,還是允許乙損害甲?關鍵在於避免較嚴重的損害。我在前文中列舉了糖果製造商的機器引起的嗓聲和震動干擾了某醫生的工作的事例。為了避免損害醫生,糖果製造商將遭受損害。此事例提出的問題實質上是,是否值得去限 製糖果製造商採用的生產方法,並以減少其產品供給的代價來保證醫生的正常工作。另一事例是走失的牛損壞鄰近土地里的穀物所產生的問題。倘若有些牛難免要走失,那麼只有以減少穀物的供給這一代價來換取肉類供給的增加。這種選擇的實質是顯而易見的:是要肉類,還是要穀物?當然,我們不能貿然回答,除非我們知道所得到的價值是什麼,以及為此所犧牲的價值是什麼。再舉一例:喬治-施蒂格勒教授提到的河流污染問題。如果我們假定污染的有害後果是魚類的死亡,要決定的問題則是:魚類損失的價值究竟大於還是小於可能污染河流的產品的價值。不言而喻,必須從總體的和邊際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
對損害負有責任的定價制度
我想以一個案例的剖析作為分析的起點。對此案例,大多數經濟學家可能都同意以下觀點,即當造成損害的一方陪償所有損失,並且定價制度正常運行時(嚴格地說,這意味著定價制度的運行是不需成本的),這一問題就會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
走失的牛損壞鄰近土地的穀物生長一案,是說明我們所要討論的問題的很好例子。假定農夫和養牛者在毗鄰的土地上經營。再假定在土地之間沒有任何柵欄的情形下,牛群規模的擴大就會增加農夫的穀物損失,牛群規模擴大產生的邊際損失是什麼則是另一個問題,這取決於牛是否習慣於相互尾隨或並排漫遊,取決於由於牛群規模的擴大和其他類似因素,是否使牛變得越不越不安定。就眼前的目的而言,對牛群規模的擴大所造成的邊際損失的假定是無關宏旨的。
為簡化論述,我嘗試運用一個算術例子。假定將農夫的土地用柵欄圍起來的年成本為9美元,穀物價格為每噸1美元,並假定牛群數與穀物年損失之間的關系如下:

⑹ 科斯有哪些學術貢獻

科斯死了!早上看新聞嚇一跳,但很快釋然,他已102歲了,大德必壽。不知道為何,那些成就非凡的天才,不管是投資還是做學問,最後都是高壽,譬如做價值投資的巴菲特、芒格,或者貨幣主義學派旗手弗里德曼等人,都是如此,或者淡泊明志使然。我英文爛,讀不得科斯的原著,但僅僅看譯文,哪怕是很爛的譯文,我都感覺到作者儒雅之氣撲面而來。凱恩斯曾說,那些不可一世的權貴政客,其實不過思想家的奴隸。也許就其他思想家而言,確實如此,但就科斯,無論他本人還是讀者,從未將其視之為奴隸主。恰恰相反,科斯的產權制度經濟學理論,給學人指出一條如何探索現實世界的路徑,在他那裡,沒有答案,只有方法。思想的懶漢和暴徒們,是無緣與這門高雅的學問的,他們的思維,基本處於子宮胎兒狀態,即使來到世間,依然端著臍帶到處尋找母體胎盤以維持養分供給,他們只需要簡單答案,到死都不肯思考。
一直以來,好多人對我的思想狀態和學術經歷覺得不可思議的矛盾,你明明是北大學馬列的,怎麼這么極右?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真的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繁榮與富強,如果你曾經真的信奉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學棍黨棍的話,那麼你接觸科斯和哈耶克的學說,你肯定轉為自由主義者。為什麼?因為真正信奉馬列主義的人,是相信大政府路線能解決世間所有苦難和窮困,但科斯和哈耶克的學說,無論是在邏輯上,還是經驗上,都很快讓你明白自由市場、私有產權和有限政府,才是通往繁榮與自由的根本路徑。拋開哈耶克不談,今天僅僅談科斯。所謂大道至簡,科斯就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既然自由市場那麼好,為何會有企業這樣的組織存在?按經濟學理論,沒道理嗎?價格引導一切,市場會合理安排資源配置,哪裡需要企業組織呢?答案在於,交易是有成本的。僱主不可能每天在市場上和工人為薪水討價還價,更不可能每天為廠房租金、資產設備買進賣出或者其他生產要素討價還價,只能簽訂一個長期合約,將所有生產要素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企業,企業的作用就是節省交易成本。那麼,如果企業能節約交易成本,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工廠生產,那麼全社會的生產要素資源可否全部完全囊括在一個組織裡面,完全按計劃有組織生產呢?同志們肯定馬上想到了,這是共產黨宣言裡面的內容。但麻煩是,企業節省交易成本,也是有一個邊際的,組織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內部組織協調也是要成本的,這個成本肯定比市場交易成本大。這個道理,只要是在大企業或者政府機構大組織混過的同志都明白,官僚主義、文牘主義泛濫,上下信息不對稱,包括委託代理風險等等,也就是經理人不拿股東利益當回事,毛病會越來越多,最後組織肯定運行不下去。所以無限制囊括一切的計劃經濟,本質上就是將社會經濟資源捆綁在一起,變成一個大工廠。這看似節省了交易成本,甚至讓交易成本為零,但只要是社會分工,本身是有成本的,不一定體現在市場交易上,內部組織管理成本也是肯定存在的。這個組織成本只要到一定地步,整個經濟就會癱瘓下去。所以共產主義最後肯定變成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然後再……。科斯的另一個學術貢獻,在於明確提出,市場交易達成,是以產權明晰為前提條件。在產權關系不明晰的條件下,交易成本太高而無法達成交易,而就難以出現大規模更深化的社會分工。所謂的產權明晰,在科斯的著作中所多有觸及,但真正予以清晰明確表達且成體系的,是科斯的御用講師——張五常完成的。科斯確定了產權,不是人與物的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利界定。張五常更進一步,明晰產權三個基本界定:使用權、收益權和自由轉讓權。產權的其他權利,都是在其基礎上的延伸。這個邏輯定義,一下子讓所有權這個概念變得粗鄙不堪,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類含糊不清的理論調調兒顯得跟跳大神的筆仙差不多。科斯在中國的影響,比在歐美世界大得多。其原因在於中國人,尤其是成年的中國人,基本都經歷過產權制度變革引發的生產力大爆發前後歷史。制度變遷的實際感受,在一代人的印象中如此之深,是世界其他國家地區非常少見的。對於追求自由與繁榮終極答案的人而言,對比南北朝鮮人民的生活差別,對比改革三十年前後的巨大變化,對比蘇東坡巨變前後的時代變遷,科斯的理論清晰得猶如一碗清水一樣。但科斯的制度經濟學理論,只是一個基本模型,事實上,科斯的學術文章,內容基本都是大量的日常生活現實案例,而非讓人天旋地轉的數學模型,或者玄而又玄的理論。因為交易成本的大小,產權變更的情況,只能在現實世界中一一搜尋整理得出,起碼要做起碼的文獻梳理工作,不可能坐在屋裡拍腦袋獲取。無論是解釋現實世界的變化,還是推測未來趨勢,只能尋找最大約束條件,這是思想懶漢們沒法乾的事情,他們只聽結論,至於推理過程和局限條件,他們才不耐煩費這個心力呢我直覺科斯內心深處極其鄙薄薩繆爾森這樣的黑板經濟學家,作為一個學人,學術倫理價值觀決定他不可能瞧得起這些高智商低智慧的經濟學教授們。事實上,面對科斯的天才思想光芒四射,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學院派教授們也做了妥協,著名的科斯定理就是這么偷梁換柱搞出來了:「也即是交易成本為零的情況下,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雷托最優。」——貌似維基網路上面就是這么寫的,還被薩繆爾森寫進了自己的經濟學教科書。這特么的扯不扯啊?!交易成本為零,哦,斯大林體系下經濟,不就是交易成本為零嘛,財產權賦予誰都無所謂?都會結果最優?那蘇東坡事件怎麼回事?中國經濟搞改革怎麼回事?我估計科斯對此厭惡透頂,因為讓如此儒雅紳士的學人直接了當對外宣布,從來不存在科斯定理這么回事,而且是對著歐美最頂尖的學派權威公開這么說,內心不是極其厭惡,這話,是說不出口的。我每次看張五常的著作,都抑制不住滿骨子豪情壯志——這地方要和這老傢伙叫板!那地方其實是狗屁不通!看弗里德曼的東西,都下意識的歪下腦袋思考一二,這調調兒,是否就是老頭在裝逼?!也不大像啊,看哈耶克的東西,每次臉色鐵青,媽媽的,到此為止,這傢伙的東西看一次也就夠了,唯獨看科斯的東西,內心總有一絲淡淡的孺慕之情,盡管我英文極爛,還禁不住翻閱一下原文。吾輩屌絲其實市井無賴子,生於蓬門,但遇貴人貴氣,總有自慚形穢之感,所謂英倫學風,大概如此吧。斯人已去,總不免惆悵,故以此文為紀。走好。(徐斌)

⑺ 羅納德科斯什麼時候獲得諾貝爾獎

羅納德-科斯(全名:羅納德·哈里·科斯)1991年獲得諾貝爾獎。
按照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公版告,1991年諾貝權爾經濟學獎的獲得羅納德·哈里·科斯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揭示了「交易價值」在經濟組織結構的產權和功能中的重要性。
他的傑出貢獻是發現並闡明了交換成本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羅納德·哈里·科斯是產權理論的創始人。
早在1937年,在以他的本科論文為基礎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就闡明了該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人們至今仍應為他當時的洞察力深感驚奇。
但該書完在以後,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太多關注。沉默了近三十年,產權理論才受到重視。八十年代後隨著自由放任思想潮的高漲,產權理論受到高度評價,科斯也正是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⑻ 新制度經濟學鼻祖羅納德·科斯給後人留下了哪些精神遺產

  1. 科斯定理差不多是在經濟學之外流傳最廣的一個經濟學定理。因其簡單易懂。

    2. 庇古(A.C.Pigou)曾經提出火車要在田間經過,使火花飛到稻穗上,而火車的使用者沒有給種稻的人予以補償,所以社會的耗費是沒有全部算在火車成本之內。在這種情況下,庇古認為政府是應該干預的。
    科斯則力斥其非。1971年,Stigler和Alchian在日本坐火車火車上,見到窗外的禾田,就想起庇古與科斯之爭。於是就問火車上的管理員,究竟車軌附近的禾田,是否受到火車的損害而地價下降,管理員的回答正相反,車軌旁的禾田地價較高,因為火車將吃稻的飛鳥嚇跑了!

    3. 科斯1910年生於倫敦,19歲進入LSE,然後在本科大三的時候他寫出《企業的性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文,引進「交易費用」,完全算不上正規的學術論文。五年後他根據游學心得修改過一次,然後就沒管了,再然後就是五十多年後這篇文章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4. 但是,至少人生的前五十年,科斯還是比較不如意的。整個經濟學界都不認可他那套——准確的說,誰會在意一個本科生的胡言亂語呢?不過老頭生性樂觀、隨遇而安。他覺得美國的伙食好吃,又不願意按照學術規范修改論文,於是1951年屈尊去了布法羅大學。

    5. 1959年他發表《聯邦通訊委員會》("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堅持他對交易費用和產權理論以及外部性的那一套,這是他第一篇正規的學術論文。一年後他又發表《社會成本問題》("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是他最後一篇完整的論述。

  2. 摘自知乎

⑼ 科斯定理是整個新制度經濟學大廈的基礎,這句話對嗎

科斯來定理是整個新制度經源濟學大廈的基礎(T)。
科斯定理有何意義?
1、理論意義科斯定理的理論意義在於,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費用大於零的情況下產權制度安排會對資源配置的效率產生影響,這就使制度安排這一在傳統經濟學中被當作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對新制度經濟學的快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實踐意義科斯定理的提出為解決市場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問題提供了新的措施。科斯定理的提出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也有可資借鑒之處。科斯定理指出,產權的清晰界定有助於降低人們在交往中的交易費用,達到最優經濟效率。對於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來說,它的意義,是有利於改革者進一步認識產權明晰化的重要性,使人們不僅僅滿足於法律上對產權的規定,而重視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具體明確產權邊界;二是啟發人們在探討更為合理和更為有效的產權配置時,必須考慮交易費用。
3、方法論意義進行經濟學研究一定不能脫離實際,要從經濟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對事實的詳細考察,以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4、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新制度經濟學的經驗、歷史和制度分析具體方法……
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制度經濟學科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