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善法與惡法法經濟學

善法與惡法法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13:42:46

⑴ 什麼是惡法,什麼是善法

凡是有利於加強政府的權力,限制或削弱人民權利的法律統稱為「惡法」。
凡是趨於限制或削弱政府的權力,增進或保護人民權利的法律統稱為「善法」。

⑵ 惡法是什麼定義

惡法是相對於良法(善法)而言的,善法是符合社會學的要求,限制侵害他人內的行為的。而惡法是限制容人們的行為,規定只有按照其規定的行為才是允許的.

具體地說惡法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不符合多數人的意志.

(2)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3)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現在法學界流行一個問題,那就是"惡法非法"還是"惡法亦法",因此形成了兩大立場,自然法學派堅持"惡法非法"分析法學派堅持"惡法亦法"。

⑶ 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區分善法惡法的意義

凈空法師---善惡的標准,經論上給我們講一個最起碼的標准,我們要把它記住:凡是利益版眾生的事都是權善,凡是自私自利的這都是惡。

1 我們這個世界是善惡業這個因緣成就的,一般人心裡的念頭是惡念多、善念少,所以這世間是惡人多、善人少。

2 善惡的標准,經論上給我們講一個最起碼的標准,我們要把它記住:凡是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這都是惡。

3 凡是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都想到自己、自己的利害,在佛法裡面這叫做惡念;我們一切的造作,第一個想到本身、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惡業,這就是造作惡業。

4 佛在經上常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要特別地留意,要真正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⑷ 「惡法非法」和「惡法亦法」

「惡法非法」和「惡法亦法」是法理學中自然法學派和分析法學派所對應的觀點。

1、自然法學法主張「惡法非法」。

自然法學派產生於17世紀,這個時期的自然法學派充分體現了自然法、自然權利與社會契約等人本主義法律觀,崇尚自由平等,主張惡法非法,天賦人權。

主張法是人的理性,強調自然法普遍永恆且高於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時才是真正的法律。

2、分析法學派主張「惡法亦法」。

分析法學派產生於19世紀,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反對形而上學的思辨方式和尋求終極原理的做法,反對超越現行法律制度的任何企圖,主張惡法亦法。

它試圖將價值考慮排除在法理學科學研究的范圍之外,並把法理學的任務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實在法律制度的范圍內。

(4)善法與惡法法經濟學擴展閱讀:

1、「惡法非法」的代表——安提戈涅

俄狄浦斯的女兒安提戈涅不顧國王克瑞翁的禁令,將自己的兄長,反叛城邦的波呂尼刻斯安葬,而被處死,而一意孤行的國王也遭致妻離子散的命運。

安提戈涅更是被塑造成維護神權/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權勢低頭的偉大女英雄形象,激發了後世的許多思想家如黑格爾、克爾凱郭爾、德里達等的哲思。

2、「惡法亦法」的代表——希特勒法律

自1933年起,德國納粹黨開始獨裁執政,隨後,一個大規模的反猶行動逐漸發展起來。在同一年,納粹德國政府褫奪了所有猶太裔公務員的職務,並從軍隊、警察、司法機關中剔除那些被認為是劣等人的猶太成員。

1935年通過的《紐倫堡法案》剝奪了猶太人作為德國國民的基本權利。其他法案相繼出台,比如「一個猶太人與一個非猶太人的人發生性關系被視作是犯罪」等直接針對猶太人的法律條款層出不窮。到了1938年,納粹德國已經禁止猶太人從事絕大多數的職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陳忠林:「惡法亦法」誤盡法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惡法非法,善法之治才是法治

⑸ 善法與惡法的區分標準是啥

要看法律是否適應社會的進步,法律是上層建築,如果不能真實的反應物質基礎的話就是惡法內。
有個容比喻,就像鞋子合不合腳,法律就像鞋子,如果「鞋子」合腳就能加速社會的進步,就是良法,如果是不合腳的「鞋子」就是惡法。

⑹ 請問什麼是善法

摘自凈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 到這兒是一段。『善法』是什麼?這兒說出來了,這個善法在六道裡面,你得『人天身』,人天是因善法而得的。『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這是聖人所修的。聲聞是阿羅漢,為什麼稱「聲聞」?他是因為聽佛講經而覺悟的,所以叫聲聞。「菩提」就是正覺。這些人不是凡夫,前面人天是六道裡面的善道。阿修羅不算善道,阿修羅雖然修善,夾雜嚴重的貪瞋痴慢。阿修羅所享受的福報,在世間是第一等的殊勝,但是福報享完之後,沒有不墮地獄的。什麼原因?福報大,造業就重,造業也大。我們平常人沒有福報,殺一個人就要去抵命,就要判死刑。有大福報的人,殺幾千人、幾萬人、幾億人,人家還恭惟他、還贊嘆他,他偉大,他不會被判死刑。但是世間法律不能制裁他,因果會制裁他,為什麼?殺人、害人決定是惡業,他將來果報決定墮三途,這是迷而不覺。那麼從聲聞覺悟了,獨覺覺悟了,菩薩覺悟了,聲聞、獨覺、菩薩的菩提法,覺悟的方法,都是從善法成就的,沒有善法他永遠不會覺悟。 我們今天學佛求什麼?求覺悟,求正覺,求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在此地佛告訴我們,覺悟是從善法做起的。中國古老的諺語常說:「福至心靈」,福是福報,善的果報,善的果報現前,心也就開竅了,也就靈了,聰明起來了,智慧現前。所以佛教我們「福慧雙修」,把福放在前頭,沒有把慧放在前面,不是說慧福雙修,而說福慧雙修。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人不能不修福,不能不修善,一定要行善修福。…… 佛在這個地方講得很好,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個法門,都是這個法門成就的。這里講得清楚、講得透徹,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善;觀察善法,你的行為善。觀察什麼?看別人的善,不要看別人的惡。於是我們就生在善好的世間,這個世間沒有惡,純善無惡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就是大乘經裡面常講的隨順法性,不是隨順煩惱了。常常我們在經論上讀到這些句子「隨順法性」,不曉得怎麼隨順法,怎麼去做不知道。隨順煩惱知道,隨順法性就不知道。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是隨順法性,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是隨順法性,法性是至善圓滿。 什麼時候我們「不見世間過」,世間一切人事物,人是我們的有情世間,是我們的生活人事環境,事跟物是物質環境,在這一切環境裡面,見不到惡,只見善而不見惡。那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道人。心裏面還有是非人我,這不是真修道人。是非人我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里頭變現出來的。真正修道人,佛常常教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才能現前,念佛的功夫才能成就,決定往生不退成佛。由此可知,我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還有人我是非,要知道這是自己菩提道上的障礙。 諸位聽了這些話,也許又有問題來了,世間真有很多惡人,真的找麻煩的,我們遇到怎麼辦?我們單看他善,他看我不善,我不惹他,他來找我麻煩。我們處這種環境怎麼辦?佛教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怎麼斷煩惱?前面講的常念、思惟、觀察善法,煩惱就斷盡了。煩惱斷盡,智慧現前,在生活環境當中,你有高度的智慧,你有高度的藝術,你自然能夠迴避。縱有種種障難,實際上障不住你,也難不倒你,你在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必定得法喜充滿,你有智慧能應付,決定是自他兩利,絕對不會是自利害他,沒這個道理,這個就是佛法。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有關其它文章

⑺ 善法是佛法,惡法也是佛法嗎

阿彌陀佛

沒有一法不是佛法,這句話不是你這樣理解

佛法教我們離開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不是佛法。是因為凡夫有分別執著才有善惡,怎麼能說惡法也是佛法呢?

凈空法師---世間法就是佛法,世間法跟佛法不二。諸位一定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管你做什麼事情,與戒定慧相應是佛法,與覺正凈相應是佛法,與四攝六度相應是佛法;如果與這些完全不相應,統統叫世間法。

樣樣都要學,處處修行無量劫,「修行克證如來地」。講到這一段經文就是說,怎樣把大方廣佛華嚴、把大乘佛法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是一不是二。

有人說我這工作妨礙修行,錯了!你把修行跟生活分做兩樁事情,你不知道它是一樁事情。到一到什麼程度?身土不二,自他不二。那個他的范圍很廣,他不僅是指人,一切動物也是他,一切植物也是他,一切工作也是他,是一不是二。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壞世間,佛法是圓滿世間法,佛法是成就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佛法,世間法跟佛法不二。這個話怎麼說法?世間法做得圓圓滿滿,只要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佛法,這要記住!你天天在念佛、在拜佛、在誦經,你心裡頭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乾的統統叫世間法,不是佛法。

諸位一定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管你做什麼事情,與戒定慧相應是佛法,與覺正凈相應是佛法,與四攝六度相應是佛法;如果與這些完全不相應,統統叫世間法。我們拜佛、我們打坐、我們念經、我們念佛,要是與這些不相應,全是世間福報,你是善心,算你一點福報;如果你心不善,還有惡報在里頭。

⑻ 良法與惡法的區別

1、特點不一樣

良法,具有普遍性、統一性、明確性、公開性、先在性、穩定性、可行性。

惡法: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有相對滯後性,與現行道德間有相對的間隙,易與主流思想產生沖突;具有強制性;具有本質性,體現了法律的本質要求。

2、作用不一樣

良法是指法作為一種規范體系本身必須具有正義性,即包含有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平等、保證自由、促進效率等四個方面的作用。

惡法,維護獨裁專制、維護暴政、侵害人權、肆意剝奪人們的自由、損害正義的法律。

(8)善法與惡法法經濟學擴展閱讀:

惡法的起源:

惡法萌芽於蘇格拉底

現今普遍堅持認為惡法亦法理論萌芽於蘇格拉底, 是因為蘇格拉底以他自己的實踐行為與生命的代價, 以慷慨悲歌的方式詮釋了惡法亦法理論的恆常精髓, 即只要是法律合法 (符合程序) 成立, 不論這種法律是好是壞, 即使它非常邪惡, 當事人都要無條件的服從。

在當時, 蘇格拉底有三種方法可以免除一死, 第一, 審判之前流亡境外;第二, 審判過程中承認有罪並向原告說些悔改的話;第三, 判決之後、執行之前的一個月內設法逃亡。只要選擇了其中的任何一項, 蘇格拉底都可以繼續活下來。

然而, 蘇格拉底沒有做出這三項中的任何一項選擇, 而是選擇了死亡。在《蘇格拉底的申辯》中, 這位臨終的聖賢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分手的時候到了, 我去死, 你們去活, 誰的去處好, 惟有神知道。」

⑼ 二)「惡法亦法」與「惡法非法」是法學發展史上一直爭論不休的辯題,蘇格拉底主張「惡法亦法」,即認為即使

抽象地講法理,搶人是不法行為;但在原始時代的婚姻,卻往往就建立在搶人這個今天看去回是惡的行答為上。看看易經里的「匪寇,婚媾」,就知道:惡法與善法,往往不是一成不變的。
法是什麼?一種「俗成」的「約定」。當「法」還沒有建立的時候,只能從「情」從「理」;當「法」剛剛制訂的時候,可能「無理可依」或者「大不近情」;當法制訂以後大家慢慢習以為常了,又會覺得「法」所建立的秩序對生活真是必要的。
交通法規定行人靠左或者靠右,無論靠哪邊,大家共同遵守就是好的;如果您生活在「靠右」的國度來到另外一個「靠左」的國度,一時習慣不了,就會說這交通法是惡法。

⑽ 什麼是惡法,可否舉例說明

惡法抄是相對於良法(善法)而言的,善法是符合社會學的要求,限制侵害他人的行為的。而惡法是限制人們的行為,規定只有按照其規定的行為才是允許的.
具體地說惡法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不符合多數人的意志.
(2)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3)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SOPA《禁止網路盜版法案》為什麼是一部惡法http://www.chinaz.com/news/2012/0117/232302.shtml

閱讀全文

與善法與惡法法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