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西方人眼中的經濟學

西方人眼中的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19 13:06:01

⑴ 哪些經濟學家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發展做出

一般來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是指:1930年代以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方經濟理論界有重要影響的(主流的)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說或基本理論
經濟學定義
英國經濟學家L.羅賓斯(Robbins):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它把人類行為作為目的與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資源之間 的關系來研究.
美國經濟學家P.A.薩繆爾森(Samuelson):
經濟學研究人和社會如何作出最終抉擇,來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產性資源在現在或將來生產各種商品,並把商品分配給社會的各個成員或集團以供消費之用.它分析改善資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價和可能得到的利益.
經濟學的含義
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和藝術,內容十分廣泛.
「經濟學」一詞在西方具有較廣泛的含義,總結起來至少包括三種領域的文獻:
第一:企業、事業管理的經驗、方法總結.如企業質量管理分析.強調:成完整的研究體系而非一個具體操作方法.特點:偏重於純粹的管理技術.
第二:對某一領域(部門)專題研究成果.如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等.特點:僅涉及經濟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領域,技術分析較上一類少,經濟理論成分較上一類多些.
第三:經濟理論的研究.主要內容為經濟理論及根據經濟理論指定的經濟政策和有關問題的解決途徑.包括:對經濟的歷史性研究、對經濟問題的研究方法論體系、對經濟現象的純理論研究.
這里涉及的主要是純理論研究中的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且是佔主導地位的.在微觀層面上,研究人們社會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的問題,包括消費和生產的一般規律和特點 ;
在宏觀層面上,研究社會經濟如何增長、穩定和發展的問題.
唐姝昕卅靠則袞芬另翟羽逋魏旖薷軹茲查謨虛倩

⑵ 「西方人說鸚鵡懂得了供求二字也就懂得了經濟學」該怎麼理解呢

很有道理,知道了供求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權衡利弊,不就是懂得了經濟學了嗎?就這樣理解。

⑶ 為什麼說西方經濟學是庸俗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日益流行的時代,說它是庸 俗的經濟學似乎有些不合潮流。我所說的 西方經濟學,指的是西方的宏觀經濟學和 微觀經濟學,它既指新古典綜合派,也指 新制度經濟學。(當然,有人認為西方經 濟學的范圍很寬,見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 濟學第一頁,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 西方經濟學由於可以解釋一些現象,它具 有很大的欺騙性。因為如果你不做進一步 的思考,你會認同西方經濟學對一些經濟 現象所做的解釋。比如消費、投資、出 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因為國 內生產總值(GDP)等於消費加投資加凈 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費者為什麼會 受欺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如果信息對 稱,消費者是不會受欺騙的。 經濟學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它們分別是經 濟現象、操作、理論。經濟現象是我們天 天能夠看得見和體會得到的,比如雞蛋多 少錢一斤,上海股票多少點,某公司僱傭 多少員工。操作則是我們需要思考才能夠 感覺得到的,比如企業是怎樣組織起來 的,它們為什麼大多數採用有限責任公司 的方式。理論則是看不見感覺不到的,比 如什麼是貨幣,貨幣是怎樣產生的。 經濟現象、操作、理論在經濟學中的角色 是不一樣的。經濟理論是基礎,經濟現象 則是豐富多彩的,經濟操作是根據經濟理 論而形成的。經濟操作賴以存在的理論, 既包括書面的理論,也包括實際中應用, 但沒有在書面上出現的理論。由於有一部 分經濟理論是在書本上找不到的,這就會 使經濟現象和經濟操作在一些時候被認為 沒有理論依據。經濟理論是以經濟現象和 經濟操作為原料的一種邏輯思辯,它既包 括書本上的經濟理論,也包括非書本上的 經濟理論,如散落在普通人觀念里的經濟 理論。 1、經濟現象。 在經濟現象這個層次,西方經濟學是很有 欺騙性的,因為西方經濟學就是停留在這 個層面。以西方微觀經濟學為例,它是以 市場的存在為前提的,在這個前提下,西 方微觀經濟學開始分析構成市場的兩個方 面:供給和需求。以供給為核心的理論是 生產、成本、利潤理論,以需求為核心的 理論是效用理論、預算理論及收入理論, 最後對市場的類型及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 系做了一個一般性的分析,從而得出局部 均衡、一般均衡的結論。這些理論,表面 上都有道理,因為人們觀察到的經濟現 象,是單個的、割裂的、片面的經濟現 象,這和西方經濟學對經濟現象的解釋正 好一致。 我們都熟悉需求曲線,它描述的是商品 (或產品,下同)與價格水平之間的關 系。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同樣的錢,如 果價格越低,買到的東西越多。而需求曲 線告訴我們的是:在一般情況下,價格越 高,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價格越低, 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於需求量為什 么會隨價格的高低發生變化,西方經濟學 有一個解釋,說是邊際效用遞減,比如吃 一個蘋果覺得很過癮,吃1個蘋果就難受, 因為第1個蘋果的效用是負效用。由於每個 蘋果的效用不一樣,自然它們的價格也不 一樣,由此,消費者可以得到好處,這個 好處叫做消費者剩餘。 我現在要問的是:消費者買商品的錢是那 里來的?是賺來的?借來的還是其他人給 的?我假定錢是賺來的,消費者賺錢的過 程,就是商品形成的過程,錢和商品有一 種天然的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存在在 簡單的數字里,比如8=2*4,8=2*2*2等 等。我設商品是M,錢是N,如果要讓商品 和貨幣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 數就可以了。我要加的這個系數,在微觀 經濟學里叫價格。至於價格的漲跌,是擁 有商品的人和擁有貨幣的人斗爭的結果。 西方經濟學在這一點上,利用邏輯分析方 法的缺陷及人們熟視無睹的數字之間的關 系,片面地把需求僅僅看成是需求,而無 視經濟學的最基本問題,生產與分配的層 次問題,更無視生產與分配存在的制度基 礎。在貨幣制度的基礎上,生產的過程也 是分配的過程,消費者賺錢的過程,同時 也是產品形成的過程。錢不能吃也不能 穿,它只是一種工具,一種分配產品的工 具。 貨幣作為分配工具,它是通過一系列的交 換來完成的。如果我們把交換的過程斷章 取義,那有什麼意義呢?需求和價格的關 系,在人們購買之前已經存在,因為你賺 錢的時候,你已經為給你錢的人生產出了 產品,你去買產品的時候,只是你 憑「錢」這個憑證去把你的東西取回來而 已,至於你取回多少,就要看產品的價格 了。 我們再來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問 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數學和經 濟學兩個方面來看。從數學方面來看,一 個平面上的兩條直線有三種關系,它們是 平行、重合、相交。在一個坐標系裡的供 給曲線(直線,下同)和需求曲線,它們 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 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畫成相 交。從數字的角度來看,任何數字都可以 分解為一組數字的加、減、乘、除。西方 經濟學就是用這些數字和圖形來證明均衡 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由於西方經濟 學沒有把貨幣和以貨幣表現的產品分開處 理,所以才會有薩依「供給創造需求」、才 會有重農、重商主義關於財富的不同認識 的爭論。其實,產品和貨幣之間的關系, 只要你系數給得對,就可以相等。它們的 實質是產品的循環運動和貨幣的循環運 動。至於市場均不均衡,已經變成了經濟 學家的一個游戲。 我們再來看看生產、成本和利潤。日常生 活中,生產、成本、利潤是普遍使用的概 念,比如養雞的成本、養牛的成本、做假 奶粉的成本,與之相對應的是養雞的收入 和利潤、養牛的收入和利潤。生產的過程 就是分配的過程,它既包括生產要素之間 的分配也包括生產者之間的分配。就生產 者之間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貨幣的情況 下,分配的一端是產品,另一端是貨幣, 付出貨幣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貨幣的一方 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樣的,它們之所 以叫收入、成本,僅僅是因為分配的主體 的差別而已。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它反 映的是兩次分配對分配主體的影響。 從經濟學的現象來看,由於西方經濟學所 要解釋的就是經濟現象,按道理它在這個 層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由於經濟現象 不是自然現象,用分析自然現象的方法來 分析經濟現象,就有可能出問題。比如, 某個自然現象受N個因素的影響,為了分析 每個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假定其他因素 不變。在分析經濟現象時,這樣做就有問 題。比如,我們分析價格的變動的時候, 我們假定其他影響價格的因素不變,而只 考慮需求的變化,最後的結論自然是需求 與價格之間的關系。由於在產品生產出來 的時候,需求已經以貨幣的方式存在,而 西方經濟學將這個「二次分配」的閉路循環 切割成一個個小片段,它怎麼可能正確 呢?它怎麼可能不庸俗呢?轉貼於 看準網 http://www.kanzhun.com 2、經濟操作。 經濟現象是在一定的經濟操作的基礎上產 生的,我們說的生產、成本、利潤一般來 講,指的是企業的生產、成本與利潤。那 么企業是怎樣產生的呢?是專業分工的結 果?是節約「交易成本」的結果?還是一系 列契約的結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論,企業之所以存在, 是因為使用市場機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 業由於內部沒有交易,所以企業的組織形 式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按照這樣的邏輯, 如果取消市場機制,消滅資本主義,交易 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嗎? 其實,企業的存在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 從產品循環運動來看,環境要素轉化為產 品為企業的存在提供了基礎,沒有產品的 循環運動,你怎麼也不會有企業。當然, 有產品的循環運動也不一定會有企業。從 貨幣的循環運動來看,貨幣的循環運動是 企業存在的條件,因為貨幣可以把不同的 環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業要生存 下去,它吸收的貨幣必須大於或等於它釋 放的貨幣。最後,任何組織都是由人設立 的,人設立企業是因為有限責任公司有「期 權」的特點,風險有限,收益可以無限。 在宏觀經濟方面,西方經濟學有所謂的財 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些政策現在在我國 也開始使用.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可 以通過松的財政政策,如減稅、擴大政府 支出等,以此來刺激經濟的增長,進而扭 轉經濟衰退的局面。就減稅而言,由於它 是屬於分配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判斷的是 經濟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問題引起的,如 果是分配的問題引起的,我們還要搞清楚 是那個層面的分配問題引起的。在現實生 活中,減稅是不能刺激經濟發展的,因為 減稅對窮人沒有什麼幫助,能夠幫助的只 是富人,而富人是不會購買力不足的。如 果政府通過擴大支出來刺激經濟發展,這 樣的發展也難與維持,因為政府支出的擴 大,從產品的循環運動來看,是企業的存 貨轉移到政府手中的過程,從貨幣的循環 運動來看,政府要麼增加債務,要麼減少 自己的貨幣結余,政府的債務最終成了企 業的利潤,富人手中增加的財富。為什麼 沒有什麼用的財政政策會被各個國家的政 府採用呢?因為政府需要這么做。 財政政策沒有用,那麼貨幣政策呢?同樣 沒有用。比如提高貼現率,貨幣的使用者 完全可以通過價格的方式,將提高了的利 率轉移出去。 3、經濟理論。 如果說西方經濟學在現象層面還可以解釋 一些經濟現象的話,在理論層面,西方經 濟學就沒有什麼解釋可言了。比如西方經 濟學的市場理論,由於它們沒有把市場看 成是供、需對接的一種可能選擇方式,從 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場。我們知道,供、需 的對接方式可以是價格,也可以是非價格 因素。供、需的對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 素,也有技術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 本的因素,而具體的對接手段則是技術的 因素。 再比如價格的作用問題,西方經濟學認 為,價格可以用來配置資源。價格為什麼 可以用來配置資源?理由是,價格高的產 品,由於利潤豐厚,可以讓更多的資源流 入到這種產品,相反,價格底的產品,由 於沒有利潤,資源會逐漸流出這種產品。 資源流入或流出某種產品,是價格的分配 作用的結果,它是以當時的技術和所有制 為基礎的。配置資源的直接手段是技術, 間接手段是技術發展的所有制。 對於價值理論,西方經濟學有效用價值 論、生產費用價值論,這些理論,馬克思 已經作了很深刻的批判,這里就不再重 復。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分析商品的價 值呢?我們首先要區分產品和產品的載 體。產品是一種功能,一種能夠滿足人需 要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需要載體的,隨著 技術的進步,單位產品的載體會越來越 少。產品的功能有的存在在自然界,有的 則是通過人的生產活動而獲得,勞動是產 品價值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來源。產 品價值存在的基礎是所有制,所有制通過 集合人的要求權是產品有價值,隨著所有 制的滅亡,產品的價值也將隨之滅亡。

⑷ 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

1、人們面臨權衡取捨。這表明經濟學是研究資源稀缺條件下的選擇問題。為了得到一件喜愛的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件喜愛的東西。作出決策要求人們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權衡取捨。
2、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機會成本又稱擇一成本,是指在經濟決策過程中,因選取某一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價或喪失的潛在利益。機會成本的嚴格定義是:選擇最優方案放棄的次優方案的價值。寬泛地理解,機會成本是選擇某一特定方案放棄的其他各種可行方案的可能收益之平均值。這里的最優,並非實際發生的最優,而是選擇者(決策者)的心理預期。例如:經濟系一個大學生從家鄉到學校來學習知識,那麼他放棄了出外打工的機會,如果他出外打工,那麼他每個月大約可以收入2000元 ,上學期間每年學費3600元,每個月生活費500元,那麼請問他選擇來上學,每個月的機會成本是多少?答:3600/12+2000+500=2800元。
3、理性的人考慮邊際量。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邊際分析法。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微小的增量的調整。經濟學家把這些調整稱為邊際變動。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可以通過考慮邊際量來作出最優決策。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這項行動。
4、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經濟學分析的背景——制度決定人們的行為,要用制度來引導與約束人們的行為。 1、2、3、4這四條是關於個人如何做出決策的四個原理。市場經濟的組成單位是個人,個人有決策(做出選擇)的自由。個人組成整體。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個人行為。這四條原理說明了如何研究個人行為。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人與人的關系本質上是交易關系,這種關系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貿易是雙贏的,無論對個人還是國家都如此。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看不見的手」調節每個人的經濟活動,「看不見的手」就是價格。市場機制調節是經濟學的基本內容。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市場經濟需要法治,同時市場也有失靈。政府的作用是補充市場機制之不足。政府幹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單純的市場調節經常會導致市場失靈,而政府的通關調控措施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5、6、7這三個原理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也是微觀經濟學所要論述的問題。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決定一國整體狀況的是其生產能力,這是分析整體經濟的中心。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現代經濟是貨幣經濟,貨幣與物價的關系是經濟學家一直關注的。通貨膨脹是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在大多數嚴重或持續的通貨膨脹情況下,罪魁禍首結果總是相同的:貨幣量的增長。當一個政府創造了大量本國貨幣時,貨幣的價值下降了。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這是短期中整體經濟的中心問題,也是政府調節的難點。經濟學家研究人們如何作出決策:他們工作多少,購買什麼,儲蓄多少,以及如何把儲蓄用於投資。經濟學家還研究人們如何相互交易。最後,經濟學家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長,人口中找不到工作的人的比例,以及價格上升的速度。雖然經濟學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經濟學的十大原理把這個領域統一起來。

⑸ 談談你對當代西方經濟學十大原理的理解。

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十大原理,它們分別是:
(1)人們面臨回權衡取捨;
(2)某答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3)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4)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5)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6)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7)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8)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9)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漲;
(10)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這十大原理,原理一、二、三、四是關於人們如何決策的,原理五、六、七是關於人們是如何互相交易的,原理八、九、十是關於整體經濟如何運行的。

⑹ 為什麼中國人學的經濟學叫政治經濟學,而西方人學的就單純地叫經濟學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有點看法,首先想問樓上的朋友個問題,你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凱恩斯主義學說的發展,可是要知道-----卡爾*馬克思(1876年),而凱恩斯(1936),我想問問馬克思如何去借鑒凱恩斯,並將其加以延伸呢??

政治經濟學其實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將政治和經濟結合起來的學說,其實它的由來是《獻給國王的政治經濟學》,這是個翻譯上的失誤,准確的翻譯應該是《獻給國王的國家經濟學》,換言之,我們今天看的政治經濟學應該是國家經濟學,它本身不帶有姓資姓社的偏向。

現在來說這個問題,首先我想給你看看經濟學家譜
重農學派和重商學派----亞當*斯密----古典學派(兩個分支,分別是: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
大衛*李嘉圖又對卡爾*馬克思(社會主義)和約翰穆勒(新古典學派)產生了影響;而約翰穆勒又進一步對瓦爾拉斯、馬歇爾、費雪產生了影響。
之後凱恩斯接受了瓦爾拉斯、馬歇爾和馬爾薩斯的思想產生現代主流經濟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經濟學);
而卡爾*馬克思則對前蘇聯、東歐和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並在結合了社會實踐後產生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現在開始逐步出現了轉軌經濟學。
所以說,這兩者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學科,可以說他們都是在受到亞當斯密《國富論》影響下產生的思想,二者不應該算是獨立的學科,因為他們能找到共同點,因為他們的核心研究項目都應該是公平和效率的問題(不論是《資本論》還是《就業、利息貨幣通論》)

⑺ 為什麼西方 經濟學是一門選擇性的科學

先說一下為什麼會有經濟學這個學科,1:人們所擁有的資源(這是個范圍比較大內的詞,包括各種有價值的物容質)是有限的2:人們的慾望是不能無限制的被滿足的。3綜合1和2,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資源來最大化人們的需求的學科。經濟學大體上有兩個分支,一個是你所說的西方經濟學,一個是政治經濟學。就西方經濟學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關於選擇性的學科,比如,宏觀上在短期有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選擇取捨;在微觀上在使你獲得相同效用的物品上的選擇等等。就這了,想了解的更多的話推薦去認真看一下入門的教材,對你了解這個社會的運作和政府的政策等等會很有幫助。

⑻ 西方主要經濟學理論都有哪些

因為西方經濟學的基礎是以自由市場為基礎的,與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有著本質的不同[計劃經濟],因此長期以來在我國經濟理論界一直存在分歧,我個人到是認為西方經濟學是非常有道理的,並不能全盤否定,以下我提供一位網路網友的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說實在話,我讀了四年經濟系,我覺得馬克屎的經濟學根本不能算是經濟學。。。他們研究的對象方法啥都不同。 比如馬克思在找一大推理論來罵人的時候,西方的學者早就拋出更實用的理論了,比如如何使利潤最大,如何使產銷平衡,如何稅收最有效率,甚至如何分配最公平(羅爾斯主義、功利主義、公平主義等理論)…… 身為經濟學准碩士,我是覺得西方人的說法更適合經濟學這個詞彙。而馬克思的理論,我個人認為不能說是經濟學,而確切地說是經濟哲學或經濟政治學(強調政治)。而哲學或政治這種東西是世界上最無法證明的理論。客觀地說一句,西方經濟學理論很多都是有數學推理的,也有一些是靠分析歷年數據而得出的規律性。馬克思的理論則是自己想出來的。。。 「我們來證明一下資本主義是多麼邪惡的……」但是從嚴格的理性角度說,這種信仰式的理論是永遠無法證明的。 雖然政府是信馬列的,但是從一個學者的角度看,我很反對把政治和學說聯系起來。我們的教材上很多都是批判西方人的學說,包括亞當斯密,凱恩斯,薩繆爾森等牛人,只要和馬克思相違背的,作者就罵一通。我暈,作者你有才怎麼拿不到個諾獎?馬克屎並不比凱恩斯等人強多少,他的理論也非常不實用。充其量,他的理論就是一門哲學而已。 最後補充一句,西方學者的理論專注於解決實用的經濟問題,比如股票、失業、政策等,我國的經濟學家大部分也開始研究這些來為市場經濟服務。他們出一百本書可能才有一本中的一行提到所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馬克屎則是動不動就把政治掛在嘴巴上。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沒人想讀馬克思經濟學的最大原因。雖然言語偏激,但是個人覺得不無道理。

⑼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西方經濟學

學習西方經濟學,其實就是要學習他們的優點,以及在經濟學上的經驗,用來更好的為自己服務!

⑽ 判斷解釋題:西方學者普遍認為,經濟學中假設的「理性的人」,不是現實的人,這是一種不符合實際的假設。

正確。
人類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不可能做到事事理性,事事做到最經濟的選擇。
甚至很多時候,人在進行經濟活動時,都會選擇最不經濟的方式。
經濟問題,在人進行社會活動時,往往是被排在最後考慮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西方人眼中的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