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計量經濟學中△Y(t-1)怎麼計算是Y(t-1) -Y(t-2)么
看你怎麼定義了。我不知道傳統是什麼。
Y(t-1)-Y(t-2) or Y(t)-Y(t-1). 前後一致就行了
⑵ 計量經濟學中x與y到底哪個是回歸元與回歸子呀
Y是回歸子,X是回歸元。
⑶ 計量經濟學的總體模型中被解釋變數為什麼用的是條件期望E(Y|X)而不是Y
總體回歸模型就是
E(Y|X)=βx+α
相對的,樣本回歸模型才是
Y=βx+α+ε
總體回歸模型表示,若x變化1,Y的平均值變化β
⑷ 計量經濟學里X對Y的貢獻是什麼意思
x對來y有影響,表現為X各滯後項前自的參數整體不為零,而Y各滯後項前的參數整體為零。
格蘭傑檢驗是通過受約束的F檢驗完成的。原假設前參數整體為零。
題中F值很大,F分布表中最大的也就6106,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所以可以肯定的說拒絕原假設,所以X2i和X3i對YI的聯合影響是顯著的,F的p值很小,其表示的是接受原假設的概率為零,所以百分百拒絕原假設,故影響是顯著的。另外題中沒有說F值是檢驗單個的,所以AB肯定是錯的。
⑸ 關於計量經濟學的問題 為什麼y一帽等於b2乘xi啊難道不應該加上b1
Y(i)=b1+b2x(i),Y平均值=b1+b2x,那麼y(i)=Y(i)-Y平均值,b1被減掉了。上面的網友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⑹ 計量經濟學模型公式中Y = 0.9150063667 + 8.246459578e-06*X1 - 0.0002090751175*X2中的e是什麼意思
一般e-06表示10的-6次方
⑺ 計量經濟學模型涉及LM曲線,哪個指數設定為y是GDP還是M
LM曲線表明的是貨幣流通量(M),物價水平(P),利率水平(r)和產出(GDP)之間的關系,計量經濟學模型解釋變數和被解釋變數之間的選取要看你模型的目的。
如果你想說明貨幣流通量(M)對國民產出(GDP)的影響,顯然是要把GDP設為被解釋變數,也就是Y變數。
如果你想說明國民產出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就應該把M設為被解釋變數。
如果你的模型只有GDP和M兩個變數,那麼我建議你不是單純的決定誰是解釋變數誰是被解釋變數的問題,因為兩個都是時間序列數據,所以涉及到協整模型,那麼就要採用EG兩步法或者其他的時間序列模型,而不是簡單的做回歸。否則會出現偽回歸的情況。
⑻ 計量經濟學中,給出F值和F的p值,怎麼判斷x對y的影響。求大神解答,謝謝。
首先看格蘭傑來因果關系檢驗,源x對y有影響,表現為X各滯後項前的參數整體不為零,而Y各滯後項前的參數整體為零。
格蘭傑檢驗是通過受約束的F檢驗完成的。原假設前參數整體為零。
題中F值很大,F分布表中最大的也就6106,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所以可以肯定的說拒絕原假設,所以X2i和X3i對YI的聯合影響是顯著的,F的p值很小,其表示的是接受原假設的概率為零,所以百分百拒絕原假設,故影響是顯著的。另外題中沒有說F值是檢驗單個的,所以AB肯定是錯的。
⑼ 計量經濟學中E(y|x1 ,x2)是什麼意思
expected value of y when x1 and x2 are fi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