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是如何產生的經濟

經濟學是如何產生的經濟

發布時間:2020-12-18 21:31:24

A. 經濟學的十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1. 人們面臨權衡取捨。(表明經濟學是研究資源稀缺條件下的選擇問題。)

  2.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機會成本)

  3.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邊際分析法)

  4.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激勵因素)

  5. 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市場經濟)

  6.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市場機制調節)

  7. 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政府幹預)

  8. 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國家整體經濟)

  9. 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貨幣政策)

  10. 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通貨膨脹)

拓展資料: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B. 經濟學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資源的稀缺性抄。
設想一下,襲如果適用的資源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任憑揮霍浪費,經濟學又有什麼必要呢?
當然,資源的稀缺性,一般指相對稀缺,即相對於人們現時的或潛在的需要而言是稀缺的。這就要求社會經濟活動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
因此,資源的稀缺性及由此決定的人們要以最少消耗取得最大經濟效果的願望,是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產生和發展的原因。
舉例來說。相對而言,我們呼吸的空氣,沒有什麼稀缺性可言。任何人都可以任意地自由呼吸。所以,並沒有專門研究分配空氣的學問。但就大多數自然資源來說,幾乎都是稀缺的。人類的產品都要靠消耗自然資源來生產的,所以人類產品也都是稀缺的。經濟學要研究如何生產、分配和利用這些資源和產品,以節省資源,達到最佳效用。過去認為水資源是無限的,所以不太重視用經濟手段來調節水資源的利用。現在看來,水是稀缺資源。所以我們現在開始提倡節約用水,也開始重視利用經濟手段來調節水資源了。

C. 經濟學產生的根源是什麼

人類經濟學起源於中國古代以經世致用為代表的價值觀,均富、損有餘而補不足為代表的平等觀,交相利、義利統一為代表的生產關系觀,通功易事為代表的貿易觀,農本工商末為代表的產業觀等等早期經濟思想。

中國古代早期經濟思想雖然比較零散,分見於不同的思想家,但從綜合來看比斯密《國富論》更完整系統,包含了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所有萌芽;從人類經濟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包括斯密《國富論》在內的所有西方經濟學都是中國古代經濟思想的抽象發展。

(3)經濟學是如何產生的經濟擴展閱讀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

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經濟學的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本質與規律。社會經濟發展是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的動態平衡過程;以主體創造價值活動為主導的、主客體從不對稱向對稱轉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

D. 經濟學是怎麼產生的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 在2006年之前的5年裡,由於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超前消費的觀念讓美國人現在來償還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而次貸危機將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流動性危機(2007年2月--2008年5月) 我國主流觀念認為美國次貸危機到4、5月份已經結束了,美國經濟會在下半年重新走強。這是危機的第一階段剛剛消退下來。如果說危機的特點,主要是流動性危機。美國次級房地產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爆發,美國房地產業嚴重衰退。美國央行救市,注入了1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緩解了中央銀行的流動性威脅。但老百姓有著大量的負債,此舉解決了中央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卻沒有解決負債危機。 第二階段:信用違約危機(海嘯)(2008年6月至2009年上半年) 信用違約危機最重要的特點是信用違約掉期(CDS)等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全面危機。這個階段,我們會一直看到信用衍生品違約的問題,包括銀行的爛賬,金融衍生品市場會越來越糟糕。這次沖擊和上一次次貸危機比起來是多大的規模呢?據測算,今年一年的金融風暴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大概是去年次貸危機的三倍。 中國股市、美國股市、香港股市、英國股市等等都在暴跌,這是一個全球聯動效應,而聯動效應出在CDS,就是金融衍生產品這個市場,其帶來的危機將在今後一年中不斷出現,其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沖擊大概是去年次貸危機的三倍。 去年保險市場的總規模是45.5萬億美元,到今年3月份已經變成62萬億。信用違約掉期問題就出在保險合同上,其危險在於62萬億保險合同漂在全世界各個金融市場角落裡,上萬家金融保險機構持有這種保險合同,而且這個市場沒有中央信貸系統,一旦出現大規模集中違約情況,美聯儲想救市也無從下手。 第三階段:美元危機(火山期)。 利率市場出現更大的問題,這時候主要以美國房地產業為代表的事件,導致美國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出現混亂,從而引爆美元的危機。 第四階段:由於美元是全球貨幣,整個美元危機出現之後,會形成全球貨幣危機。 金融危機的表現: 實業受到影響,企業破產,失業率提高,金融市場萎靡不振,銀行業出現信貸危機。

E. 為什麼會產生經濟學

當人們發現資源是有限的,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時,就需要使用經濟學來處理如何在人與人之間進行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是西方宏觀經濟學的說法,

中國的說法是
經濟者,經國濟世之法也

F. 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是研究什麼的

經濟學是一門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

經濟學注重的是研究經濟行為者在一個經濟體系下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

拓展資料:

在現代,經濟學的教材通常將這門領域的研究分為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檢視一個社會里基本層次的行為,包括個體的行為者(例如個人、公司、買家或賣家)以及與市場的互動。而宏觀經濟學則分析整個經濟體和其議題,包括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成長、財政和貨幣政策等。

經濟學的分析也被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上,主要領域包括了商業、金融、和政府等,但同時也包括了如健康、犯罪、教育、法律、政治、社會架構、宗教、戰爭、和科學等等。到了21世紀初,經濟學在社會科學領域各方面不斷擴張影響力,使得有些學者諷刺地稱其為「經濟學帝國主義」。

參考資料:

麻省理工「開放式課程」經濟學首頁 中文版本 網頁鏈接

G. 經濟學中的四大機制是什麼

您好,經濟學中的四大機制分別是: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風險機制。

1.價格機制

價格機制是四大機制中的核心機制,因為價格本身是市場中最靈敏的信號,價格一旦發生變化,市場主體的行為就會跟著變,市場上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在價格的變動後發生反應,所以價格機制是核心機制。

價格機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從微觀角度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生產同種產品的廠家,價格是競爭工具。

(2)從宏觀角度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政府宏觀調控而言,價格是一種經濟信息。二是對市場而言,價格可以調節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

2.供求機制

供求機制和價格機制是分不開的,它們是同一經濟過程的兩個不同方面。供求變了會影響價格,價格變了會影響供求,其實質它們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價格機制是以價格為邏輯起點,看價格變了如果影響供求;而供求機制是以供求為邏輯起點,看供求變了如何影響價格。

(1)當供給大於需求,價格下降,這是買方市場。

(2)當供給小於需求,價格上漲,這是賣方市場。

3.競爭機制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伴隨著市場經濟產生而產生,也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並且市場經濟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活力也是因為市場本身具有競爭性,所以競爭是市場的一個優點,而不是缺陷。

其中競爭機制的的分類:

(1)部門內部。部門內部競爭形成商品價值。

(2)(部門外部。部門之間競爭形成生產價格。

4.風險機制

風險機制要起作用關鍵是破產。為了避免破產,企業必須不斷的改善經驗管理,提高生產技術,從而避免破產的風險。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 在經濟學中「利潤」是怎麼產生的希望高手解答一下,謝謝····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它表現為商品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利潤實際上來源於資本家用可變資本購買的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卻在現象上表現為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所帶來的增加額。剩餘價值和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表現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餘價值和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資本而言的。因此,剩餘價值一旦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的關系就被掩蓋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

社會主義利潤與資本主義利潤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用於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 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是如何產生的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