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家鍾偉 他怎麼敢唱衰中國經濟
成家抄立業,結婚買房。在大多數人眼中,買房已被視為必然,滲入到每個家庭柴米油鹽的生活中。然而,對於在一線城市辛苦打拚的年輕人來說,房價節節攀升所帶來的更多是可望不可即的嗟嘆與無奈。
沒有足夠的錢買房,或者不符合購房政策條件等問題深深困擾著想紮根於這座城市的他們。壓力與焦慮如影隨形之下,一些年輕人開始放棄買房的想法,選擇租房,或者回歸家鄉,放棄大城市的夢想。近日,就年輕人買房話題,樂居記者采訪到經濟學家、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以下內容為采訪記錄。
2.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房地產泡沫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的地產泡沫其實是一種人為現象。這是一種典型的制度性腐敗的結果。或者如鍾偉所言,是中國目前新雙軌制的表徵之一。中國由於中央政府對國有土地市場的管制性壟斷與地方政府對國有土地的實質性佔有壟斷,導致當前許多地方的地產泡沫大得怕人,而不像許多人所講的,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只是一種市場供求之間的客觀反映。中國的改革邏輯是先易後難,由存量到增量,這種改革思路對於改革的起步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改革進行了25年之後,仍然沒有形成一整套的改革邏輯與改革的框架,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這是十分不正常的。盡管我們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改革目標,但這么多年來,作為市場經濟體制基礎的要素市場化卻進展緩慢,究其由,無非如鍾偉選擇所言,以前的改革者已經成為目前改革的最大阻力,因為他們已經是過去改革中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他們的改革動力是不充分的。他們不願意看到,因為要素的市場化從而失去其原來的掙錢之道。在維持現有的體制上,他們不費力氣,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把銀子掙到手。就地產泡沫而言,而非房地產泡沫。之所以這樣提,是房子的建築成本是一定的,加上合理的利稅成本,房子的定價是不成問題的;但關鍵在於地。至少在中國當前的情況下是這樣的。我認為,在中國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中,泡沫其實是政府與民爭利的一種表現。從現行的法律來看,中國的國有土地的使用期限最多為70年(住宅用地);如果現行的法律保持不變,70年之後,所有人買的房子就應當交還國家所有,如果還需要居住,那麼就需要再交一次土地租金。
3. 大唐財富的首席經濟學家是鍾偉教授嗎
是的,今年5月份就正式受聘為大唐財富的首席經濟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