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觀經濟學中的利率的概念
宏觀經濟學中講「利率」,是說的「資產」(可以是實物資產,也可以是金融資產,這里不做過多解釋)的屬性,即資產的收益率,它是使得資產未來收益流的現值等於資產當前價格的貼現率。利率可以分為名義(nominal)利率和真實(real)利率(也被說成是「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就是以貨幣度量的收益率。真實利率就是以實物資產度量的收益率。封閉經濟下,一國貨幣通常只有一種,名義利率也就是用該國貨幣度量的收益率
⑵ 宏觀經濟學 貨幣需求隨利率的上升而下降 怎麼就能解釋LM曲線向右上傾斜呢
由於在給定的貨幣供給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貨幣需求量,因此必須通過利率的上升,造成貨幣的投機性需求的下降,才會恢復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以LM曲線是正斜率的。
1、LM曲線是所有滿足貨幣市場上的均衡所需的收入與利率水平的組合點的軌跡。LM曲線的斜率主要取決於貨幣需求相對於收入和相對於利率的彈性之比,貨幣需求相對於收入的彈性越小,相對於利率的彈性越大,則LM曲線就越平坦。
2、LM曲線的移動是由貨幣供給的外生性變化和自發性貨幣需求的變化所引起的。凡是在LM曲線右方的點都表示貨幣市場上存在過剩需求,而在LM曲線左方的點都表示貨幣市場上存在過剩供給,只有在LM曲線上的點才剛好滿足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相等的要求。
(2)利率調整的經濟學解釋擴展閱讀:
1、LM曲線發展
LM曲線上每一點上都代表了貨幣市場達到了均衡,代表了貨幣市場上人們願意持有的貨幣數量正好等於實際能得到的貨幣數量。LM曲線主要受貨幣政策的影響。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擴大貨幣供應量),將會使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率水平下降,即LM曲線向右平行移動。
2、詳細內容
LM曲線把平面圖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凱恩斯區域、中間區域和古典區域。
(1)利率降到很低,貨幣的投機需求趨於無限大,貨幣投機需求曲線會成為一條水平線,相對應的LM曲線上也有一段水平狀態的區域,這一區域通常就是我們說的凱恩斯區域,在凱恩斯區域中,因為較低的利率水平,假設政府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貨幣政策在這時無效。
(2)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時候,貨幣的投機需求量將等於零,這時候人們除了為完成交易還必須持有一部分貨幣外,不會為投機而持有貨幣。貨幣投機需求曲線表現為r2以上是一條與縱軸相重合的垂直線,LM曲線也從利率為r2開始成為一條垂直線。LM曲線呈垂直狀態的這一區域就被稱為古典區域;
(3)古典區域和凱恩斯區域之間這段LM曲線是中間區域,LM曲線的斜率在古典區域為無窮大,在凱恩斯區域為零,在中間區域為正值。
⑶ 請用經濟學理論解釋為什麼利率上升會導致出口下降
利率上升會使得本國的貨幣升值,吸引外資流入,本國商品價格提升,不利於出口。
本國的貨幣利率如果上升,則持有該種貨幣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資者買入該種貨幣,因此,對該貨幣有利好(行情看好)的發展,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本國貨幣升值。
本國貨幣升值之後,在短時間內,商品的價格具有剛性,不會調整的特別及時,這樣的話用外幣衡量的本國商品的價格就會相對上升,該商品出口的價格優勢就會減少,外國進口本國商品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從而抑制了出口,出口下降。
(3)利率調整的經濟學解釋擴展閱讀
利率影響進出口本質上是利率與貨幣價值和匯率的聯系:
1、各國貨幣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場的利率來衡量的。
2、當一個國家緊縮信貸時,利率會上升,征國際市場上形成利率差異,將引起短期資金在國際間移動,資本一般總是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
3、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
4、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⑷ 利率降息從經濟學角度講有什麼重要意義啊
降息就行了,利息=本金*利率
作用主要是降低投資成本,增加投資傾向,降低居民儲蓄意願,增加居民當前消費傾向,增加貨幣供給,增加國民收入,促進社會經濟增長.
⑸ 經濟學里的利率效應
在宏觀經濟學中,將價格水平變動引起利率同方向變動,進而使投資和產出水平反方向變動的情況,稱為利率效應或利息效應。
從通常的意義上看,價格水平越高,商品和勞務越貴,所需交易的現金就越多,支付的金額就越大。如果貨幣供給沒有變化,價格上升使貨幣需求增加時,利率就會上升,利率上升,使投資水平下降,因而使總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
利息率的高低,影響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或資本的供求關系。此外還有承諾交付貨幣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
利率是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金融變數,幾乎所有的金融現象、金融資產均與利率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當前,世界各國頻繁運用利率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利率政策已成為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求,進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合理的利率,對發揮社會信用和利率的經濟杠桿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合理利率的計算方法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⑹ 宏觀經濟學中對利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分別怎麼變
影響利率變化的因素很多,包括:①平均利潤率。它一定是高於利率的,只有當平均利潤率大於利率的時候才會借貸。②借貸資金的供求關系。 這是影響利率的非常廣泛的因素。當社會上資金多的時候,企業需求少,貸款就少,存款多,利潤低,利率就低;反過來,銀行沒有錢,但是企業大量貸款,這時候利率就高了。③國家經濟政策影響。 國家要採取兩個政策,一個是放鬆銀根,一個是緊縮銀根。 當經濟繁榮時期為了防止過熱而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當經濟蕭條的時候放鬆銀根,下調利率。④國際利率水平。利率就是貨幣的價格,國際資金的流動受到利率的影響,資金會流向利率相對較高的國家。如果美國是10%,中國是2%,錢會流向美國,這時候中國要吸引外資會提高利率水平,我們要提高到12%,錢就會流向中國。
⑺ 解釋經濟學中、利率、匯率和通貨膨脹三者這間的相互關系(重點寫出"公式"來說明)
關於三者的研究有很多,說法也不太一致.我把我知道的一些可能算是最基礎的知識說一下吧.
總體來說,通脹率高時,往往意味貨幣供應多,利率降低;匯率取決於兩國間的利率的對比,因此要看兩國利率的變化.
幾個公式:
關於利率與通貨膨脹.有名的是費雪效應和泰勒規則.
根據費雪效應:i=r+βp.
其中i為名義利率,r為實際利率,p為通貨膨脹預期,β為名義利率因通貨膨脹預期而做出的反應.
根據泰勒規則:i=π+gy+h(π-π『)+i』.
其中,i為短期利率,π為通貨膨脹(相當於P的百分比),y為實際收入對其預期的偏離程度的百分比,π『和i』為常數,前者一般是人們計劃實現的通脹目標,後者為估計得均衡利率水平.利率對通貨膨脹的斜率為(1+h).
泰勒規則很明確地顯示了利率與通脹的關系,往往被用來作為貨幣政策的指導性公式.
關於利率與匯率.比較有名的是以一價定律為基礎.
由於一價定律,實際收益在交易後各國應趨同.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
則Y(1+Rh)=Y*E0(1+Rf)/Et
其中,Y表示貨幣量,Rh為本國利率,E0為本國當期匯率,Rf為外幣利率,Et為遠期匯率.
整理得:Et/E0=(1+Rh)/(1+Rf).
關於匯率與通貨膨脹.有很多理論,其中購買力評價說和貨幣分析說比較有名.
絕對購買力平價:r=Pa/Pb.
其中r為匯率,Pa為A國物價總指數,Pb為B國物價總指數.
相對購買力平價:r1=r0*【(Pa1/Pb1)/(Pa0/Pb0)】.
其中r1為遠期匯率,r0為基期匯率.Pa1、Pb1、Pa0、Pb0分別為AB兩國遠期和基期物價總指數.
物價總指數與通貨膨脹密切相關,因此上述公式就將匯率與通貨膨脹聯系起來.
貨幣分析說是在購買力評價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進一步強調了貨幣供給(通脹)對匯率的影響.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或許關於三者還有其他公式證明其關系,但俺就不知道了.
上述內容僅做參考.
⑻ 經濟學中所說的「市場利率」是什麼意思 (請用經濟術語解釋)
市場利率是貨幣市場上大量的買方和賣方通過競爭,雙方都能接受的利率,一般可以參照Sibor、Hibor、Libor。
⑼ 不理解西方經濟學中利率的決定
問題:
1.利率為什麼由貨幣供求關系決定而不是央行之類的金融機構規定;
2.基準利率和存款利率是什麼?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中的利率是什麼?
逐一解答如下:
1.利率,又稱利息率,也就是你借錢所還的利息占本金的比率。由此可知,利息就是貨幣使用權(一定量使用一定時間段)的價格,把貨幣使用權看做商品的話,它的價格當然就由它供需所決定啦,所以才說利率是由貨幣的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央行調整的是存款准備金率或貸款的基準利率,各銀行根據這兩個指標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存/貸款利率。所以說央行不會也無法直接調整市場利率。
2.基準利率是相對於貸款來說的,即央行確定一個基準利率,然後各商業(政策)銀行再根據它確定自己的貸款利率,一般來說會高於基準利率2%到5%。
存款利率就不用說了,就是你存錢能得到多少利息,它與央行規定的准備金率有關系。
高鴻業書上講的利率是市場利率,就是實際執行的利率。
⑽ 經濟學中如何解釋利率不是更高更好
經濟先生如何解釋歷史不是更高更好?是的,現在的經濟都是這么好。我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