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大經院考研專業課所需參考資料
是統一命題,全院考的一個試題
有5 6 個專業吧,經院是全部考試結束後,再選專業,所以不存在院內調劑的問題。
參考資料
初試部分:
微觀經濟學
必備資料:
張元鵬編的課本和課後習題
劉文祈及張元鵬本科生習題作業及答案
歷年真題微觀部分
微觀經濟學題庫
微觀經濟學《模擬五套題》
博弈論部分:(屬於微觀的重點內容)
張微迎遍的《博弈論及信息經濟學》及課後習題
歷年真題
張元鵬編的課後習題博弈論部分
劉文祈及張元鵬本科生習題博弈論部分
經濟博弈論習題指南
宏觀經濟學
必備資料:
張延宏觀經濟學講義
多恩布希課後習題
歷年真題宏觀部分
宏觀經濟學題庫
高級宏觀經濟學增長理論:
張延索羅增長模型講義
索羅模型課後習題
歷年真題
政治經濟學
資本主義部分
必備資料:崔建華老師遍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教材及課後習題
方敏講義
資本主義部分題庫
社會主義部分
必備資料:劉偉論文(電子版,紙版)
劉偉講義(電子版)
高教版《政治經濟學》(只看社會主義部分)
吳樹青主編《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谷書堂主編《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
雎國余政治經濟學講義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專題筆記
歷年真題
復試部分:
必備資料: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
易剛《貨幣銀行學》及筆記
劉怡《財政學》及筆記
李權《國際貿易實務》及筆記
呂隨啟《國際金融教程》
王曙光《國際金融》講義
歷年真題(98年-----2007年)
❷ 政治經濟學(吳樹青)復習
1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09級《政治經濟學》試題
一、填空題:20分
1、商品是用於________的勞動產品。商品交換要以__________為基礎,
實行_________交換。
2、商品經濟是直接以_______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它的產生和存在必須具備
兩個條件: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品的二因素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勞動的二重性指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貨幣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職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_______________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__________
成反比。
6、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
二、單項選擇題10分
1、生產同樣一件商品,甲用四小時,乙用八小時,丙用六小時,則價值量( )
A、 甲大 B 、一樣大 C 、乙大 D、丙大
2、以下屬於商品的是:( )
A、空氣 B、化肥廠的化肥C 、家中的電視D、自種自吃的糧食
3、以下不屬於消費品市場的產品有:( )
A、衣服 B 、牛奶C 、 糧食 D、化肥
4、以下不屬於要素市場的是( )
A、金融市場 B 、技術市場C 、房地產市場D、生產資料市場
5、以下對商品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一定是商品 B、價格高的東西一定是商品。 C、人類付出了
勞動的東西一定是商品D、商品都有使用價值
三、判斷對錯:10分
1、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
2、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兩種不同的勞動。( )
3、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
4、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
5、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 )
四:名詞解釋:20分
1、生產力
2、價值
3、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4、市場經濟
五、簡答題40分
1、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2、價值規律的內容及作用是什麼?
3、決定和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4、市場經濟的特徵有哪些?
經濟
五、簡答題40分
1、學習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2、價值規律的內容及作用是什麼?
3、決定和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4、市場經濟的特徵有哪些?
❸ 政治經濟學第五版課後答案(吳樹青主編)
你可以使用第四版的,課後答案一樣
❹ 政治經濟學第一次作業 2
1、AB 在吳樹青的書中,消費也對生產起決定作用,是生產交換分配的目的,但在本題中,AB與C的第一句話有些矛盾,請樓主斟酌選擇
2、ABCE 生產力相對活躍,生產關系的變化相對穩定
3、BCDE
4、AB
5、ABCDE
6、ACE
7、ACD 資本循環最典型的是產業資本的循環,它包括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的三大循環
8、ABCDE
9、BCDE
10、ACDE
判斷
1、錯誤 個人認為是錯誤的
2、錯誤 抽象勞動是商品生產所特有的范疇
3、正確
4、正確 在生產領域,但通過流通領域實現
5、錯誤 是剩餘價值規律
❺ 考研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需要什麼資料
3.1初試用書
微觀:張元鵬的《微觀經濟學中級教程》,北大出版社07版或者中國經濟出版社老版。微觀考得不難,以書為主就可以了。並且就是張元鵬出題。
宏觀:以張延的課件為主。每年基本上就是考課件原題。參考書:《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可買可不買,作用不大,不過這本書的課後習題要會。
政經資本主義部分:吳樹青等主編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崔建華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不好找這本書,沒關系)。
社會主義部分:高教版的《政治經濟學》逄錦聚主編。以前指定過睢國余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群眾出版社,不過這書很老了,也不好買。從現在的命題上看,作用也不大。這部分還是找最新出版的書看吧,因為要考到一部分發展經濟學的東西。例如新工業化,城鄉二元結構,產業政策等。還要適當參考劉偉主編的政治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分析另外,其他的社會主義部分圖書適當多閱讀一些,按章節總結一下。 有空可看看劉偉的論文,挑與考研相關的內容適當作筆記。全看是看不過來,也是看不懂的。
3.2復試用書
國際金融部分:《國際金融》呂隨啟著,中國發展出版社07版
國際貿易部分:《國際貿易》李權/王俊宜著,中國發展出版社 03版
貨幣銀行學部分:《貨幣銀行學》劉宇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08版
財政學部分: 《財政學》劉怡編著,北大出版社04版
4專業課初試出題特點分析
4.1微觀經濟學部分
微觀重點很明顯,03年(含03年)之前重點都在前7章,04年後重點明顯偏移後7章,出題最頻繁的是寡頭{01,04,05(判斷題),06(和博弈論綜合),07年均考了} ,其次是博弈論(04,05年均考)這兩章也是本書的難點,是考高分必須學好的。關於博弈論我想做點說明:博弈論應該是同學們最頭痛的一章,復習時可先把張維迎那本書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反復看幾遍就可以了,要理解,爭取把課後習題都弄懂了,還有是張老師課後習題和本科生習題都很重要,裡面題都很經典。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把以上做懂了,那麼你的博弈論這塊就沒問題了,博弈論題型就是和寡頭聯合出綜合題,這兩章每年必考一題,可能是純寡頭題,也可能是二者的綜合題,從歷年的出題規律上看明年後者可能性很大,所以同學們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微觀第二題是最後3章(要素市場,一般均衡論,公共產品和市場失靈),題型為計算題或論述題,05,06年是最後一章,分別是論述題和計算題,07年是一般均衡論這章,應該說出題規律還是很好把握的,同學們把這三章課本知識點掌握了做做練習應該沒問題的。提醒同學們學習微觀時一定要注意總結和歸類。關於金聖才的復習指南一點說明:該書只要做完全競爭後面的就可以了,完全競爭,壟斷,寡頭,博弈論只作大題,後面三章注意論述題和計算題,其他的可不看。(我已經提煉出經典易錯題)
4.2宏觀經濟學部分
宏觀經濟學其實主要包括4個部分:乘數,IS---LM&AS—AD模型,索羅增長模型這四大塊。宏觀學起來很有條理,但難點還是很多的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學好的,從歷年真題上看,考題基本上來自張延講義和課後習題,但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方法:首先張延講義條理很清晰,像IS---LM,AS—AD模型中需求和供給沖擊,凱恩斯總供給曲線,附加預期總供給曲線動態分析等模式都很固定,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可按照張延筆記模式進行理解記憶,這樣考試時分值可能會高些。本科生的習題要好好做,好多題是其中原題或變形題,但同學們千萬別去背題,因為出的會很靈活。舉例說明:需求沖擊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課後習題有增加貨幣供給正沖擊,但考試可能會出減少貨幣供給負沖擊,還有財政政策有增加政府支出正沖擊,但出題可能出降低稅率正沖擊,這時AD曲線斜率會發生變化,雖然道理一樣,但必須舉一反三,並了解各種情況的差異,在考試中才會超常發揮的。
4.3政經資本主義部分
這一部分就這么幾個大專題:價值論(剩餘價值的生產、分配等),商品與貨幣,資本論(積累、運動等),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展階段等)
根據本人《歷年真題分析》的總結從1996——2011資本主義總共只考了20個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經典必懂問題,其中2道重現3次,4道重現2次,其餘各考1次。資本主義本分2道題37分完全可以拿滿分,至少最不濟30分,而且本科生習題集中的題每年必考,至少在裡面能找到影子,加上本人編的《政經終極背誦版》,這一部分完全可以輕松搞定。
4.4政經社會主義部分
雖然政社知識點很多,太龐雜,但我認為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其實政社包括兩大塊,一是理論部分,總共包括四個知識點:所有制,國企改革,分配問題,市場經濟部分,每年四部分必出一題,我的筆記上分析的都很清楚。二是應用部分或者說是發展經濟學部分,比如說05年的新型工業化,06年城鄉二元結構,07年工業化和新農村建設問題,都是發展經濟學部分,也是熱點,不好把握,該部分同學們可進行專題復習,關注社會改革熱點。在這我要提醒的是每年很多考生都把國企改革作為重點,在考前拚命的背,其實沒有必要,國企改革已不是熱點問題,出題可能性不大,准確來說它是所有制的應用,在學習所有制時可以和國企結合起來看。還有國企改革的體制問題,改革歷程,發展趨勢要求掌握,但我認為不太可能出題,國企改革目前有兩個知識點需要注意的:一是按照抓大放小原則進行改革後的國企現狀是怎樣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二是國企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
理論部分的知識點有:所有制專題,除了基本的理論,還整理了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分配製度專題包括公平與效率、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宏觀調控、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專題包括公司治理結構、產權改革、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應用部分的知識點主要是按照劉偉老師的經濟學教程以及真題答案進行整理,主要有產業結構專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專題、二元經濟現代化專題(包括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區域經濟結構專題、宏觀調控專題。
根據本人《歷年真題分析》1996——2011政經社會主義部分總共就考了10個問題,1道6次重現,1道5次重現,1道3次重現,2道2次重現,其餘考過1次。
4.5總結
總的來說,經院的初試試題不「太」難,微觀較簡單,宏觀比較固定,但是相對靈活,政經資本主義出題角度比較多。社會主義部分比較難把握,需要多花時間。
5初試專業課復習指導
專業課以大塊知識為主,要明確裡面的邏輯順序和知識脈絡
5.1微觀經濟學部分
這塊只要下功夫,把握重點和出題規律,認真做好所提供資料,這塊不該丟分,可能同學們剛學的時候張老師課後習題(資料中有答案)應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多看幾遍書,應該都可以弄明白的。
張元鵬老師的《中級教程》,知識點比較瑣碎,特別要注意圖形,尤其是那些復雜圖形,比如勞動力供給曲線(09年)、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08年)等等(都已出過考題啦)。考試時文字題就是文字描述+圖形,計算題就是准確計算。根據歷年試題來看,一般上年考了前面幾章的,今年就容易考後面幾章的。
微觀的要求就是要細,書中的每個知識點都要懂,這樣微觀才有把握。微觀課後題也要好好掌握,它的課後題沒有標准答案。
《中級微觀經濟學教程》 張元鵬 著 2007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這本書是我看過的很好的一本微觀教材,考題也幾本都從這個裡面出。建議時間充裕的話,最好能夠看四遍。第一遍是粗略的閱讀,讀懂讀明白,獲得一個大致粗略的印象。這個時候說到某章某節有印象就可以了,具體的說不清楚也不用著急。第二遍要試著去記憶,能記多少就記多少。我不是神童,這個時候我能記住的不算少但也不夠多,但比第一遍的時候更加能理解它了。第三遍就要重點去記憶那些第二遍過後又忘記了的東西。每看一遍都會懂得許多,但忘記得更多,沒有必要因此焦慮,因為這很正常。而且那些前面忘記過的後來再看反而記得更加深刻。第四遍是考前的查漏補缺。對著歷年考試真題來看,看還有哪些題答不上來或答不清楚,立馬回答課本或習題中去看,仔仔細細的看並記住。我就是這樣後,走進了考場。
微觀經濟學作業題(張元鵬+劉文忻):老師出的課後習題也需要反復讀。在第一遍看過書後,每看一章節就可以配合習題復習。如果不會,要回到課本中再去研究。習題中綜合性強的題目更加值得注意,考試中也有稍微改一改就出題的。有一些太偏的東西不必細究,比如海塞矩陣什麼的。在考試前,要配合歷年真題查漏補缺課本同時查漏補缺習題。
5.2宏觀經濟學部分
以張延的課件為主。每年基本上就是考課件原題。參考書:《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可買可不買,作用不大。不過這本書的課後習題要會。張延老師的課件很經典,框架很清晰,也不用自己另外整理脈絡啊什麼的,直接按照那上面的各塊知識點記下來即可。配合著她的課後習題多練習一下就沒什麼問題了。答題規范看看她的那份模擬試題的答案,可以看出就是課件上的標准推理,一個字不變。
宏觀就看張延的講義就足夠了,每年出的題無一跑出她的講義
他們經院上課用的是多恩布希的書,只要做個參考就夠了
高宏後面的習題要好好看,做到完全懂了,並能背著寫下來,因為這十幾道題目經常會原題搬上考場。戴維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主要看第一章的內容了。第一章的習題以及習題的詳細解答 2006年的題又考了上面的和第9題極類似的題,03年考上面的第7題,04年考的上面的第8題,2007年沒有出增長部分的題,宏觀的復習重點是抓住重點,從歷年的考試題中可以發現每年的內容都不外是三大塊了,IS-LM模型(2007年宏觀的兩道題可以說都是考的這部分,一是關於國民收入法計算,二是關於財政政策相關圖形和變數的,筆記里都是記得非常清楚的),總供給總需求分析,經濟增長。另外宏觀也是一定要積極動手,輕松地自己推導出各條曲線。
張延的那份講義要反復的看,包括上面的所有形,直到自己幾乎可以把上面許多推導過程可以默寫過來為止。另一個就是關於經濟增長索羅模型的那本習題集和答案,已經有幾年都直接考上面的原題了。
這一部分,張延老師的講義和習題是重中之重。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去看其他的資料了,仔細閱讀講義對於考試就夠了。講義、習題讀懂、記住。考題的重復率比較高,從習題中抽取現成題目也是很多次出現了。張延老師的課件思路非常清晰,既要把握總體也要把握細節。個人研究發現,其中最後一章索洛模型相關內容出題的可能性非常大,近10年考題中間只有一年沒有考,其餘年份的考題幾本是索洛習題中的原題或稍作修改的題。這么一來,你應該有數了吧。
5.3政經資本主義部分
只需要把課本知識點搞懂理解,反復多看幾遍課本,理解記憶課後習題及題庫題,同時要善於歸納總結,這部分考試應該沒什麼問題的。可惜大多數考生片面的把政治經濟學理解為政治,把政治由理解為背誦就就可以來,他們花太多時間去背,不去理解,所以背了有忘忘了又背,而考題出現原題的可能性有很小,所以答題時層次不清,三言兩語,深度不夠,而導致丟了太多的分,但他們真的很努力,很用功,可又能怎麼樣呢?所以同學們在學習政資時首先要端正學習態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同學們除了看崔老師的課本,講義和習題外,可參考我編的出題預測和知識點歸納,上面考點歸納的很清楚,07年考題都在上面,可幫助大家節省大量寶貴時間,記住學習政資的方法「勤理解,勤記憶」
吳樹青等主編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中國經濟出版社。或者崔建華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崔建華是07年以前的政經出題老師,現在當是副院長了,不出題了,出題老師是方敏。尤其政經資本主義這部分很固定,很多書都大同小異,所以這兩本隨便一本搞懂搞透即可。
這門科目已經比較成熟,知識脈絡很明確,每個章節裡面可以按照關鍵詞+脈絡來記,比如級差地租是關鍵詞,於是上至它的定義下至它的條件、分類什麼的都要搞清楚。最好是每個小點能夠自己用一兩句話清晰地表述出來,這在考試的時候非常有用。因為這個科目都是論述題,尤其是今年三個題,每個題目隱含幾問,如果每個小問題都大篇大篇地寫答案,必然要耗費很多時間,導致其他題目時間不足。如果每個問題能用最少的字表述出最多、最准確的意思,不僅答案看上去很清爽漂亮,而且能省下很多時間。
5.4政經社會主義部分
應該說任務最艱巨的是這一部分,其中劉偉論文和講義就可以看死你的,但也有捷徑可走,其實劉偉論文太多,很多東西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看,把他主編的《經濟學教程 中國經濟分析》裡面的幾個重要問題看一看就行了,這本書寫的很深,有的地方你肯定看不下去,也沒時間和必要去看,記住:考研要把80%的時間用在20%的考點上,精確打擊。具體使用在參考書推薦中有詳細介紹,包括產權論,價值論,市場論,中國經濟結構四部分,其中價值論可簡單了解,其他部分要重點看,尤其是市場這塊,10、11都有考題啊,而且你會發現其他的政治經濟學在考題的問題方面是個盲點啊,根本沒有專門的論述,而只有在這裡面才能找到相關觀點。政經教材用吳樹青為顧問,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主編的《政治經濟學》第3版即可,別聽那些網上有的介紹經驗說要看好幾本書,哪有這么多時間,看了也記不住,頂多互相補充以下未講到的問題,關鍵是一定要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然後再進行專題復習。
吳樹青那本《政治經濟學》,裡面社會主義部分第一章就是所有制、分配那些每年都考一個大題,劉偉老師在裡面編了產業結構一章,今年的另一個大題也就是這裡面的。雖然劉偉老師已經不當院長了,但是他對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絕對是獨樹一幟的。現在本科生用的是《經濟學教程-----中國經濟分析》北大出版社,2005.可以參考一下。
答題是課本上知識點+一點時事數據,比如基尼系數、產業各結構所佔比重等等,分析時加在裡面表示一下自己平時對經濟的熱情關注,答題時每個點寫清楚,尤其是政治經濟學能寫就多寫幾個點。
政經專業課與政治中的政經最大的區別就是,多說理論,畢竟這是專業的東西,不是喊喊口號就能了事的;要看經濟學院院長劉偉的論文,一些觀點借鑒過來,有助於拿高分,他有一本論文集白色的《改革與發展的經濟學分析》其中一些文章需要看一看。
學這三門課我覺得最有用的經驗是我將它們都整理起來,成了自己的東西。我學習的習慣是將知識點記下來,盡量分類整理好,在寫的同時加深了記憶,梳理了脈絡,同時,為下一輪的復習也鋪平了道路。當然,光寫下來還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寫完後要反復看,充分熟悉知識點,最好能復述下來。尤其是政經,更加需要整理,其實,常考的知識點就那麼幾個,自己把每一個問題涉及到的方面都收集齊全,記錄到一起,等到下一輪復習的時候只要看整理的筆記就夠了,這樣是非常有效率的。
再有一點經驗就是要反復的看,不要以為看過一遍就什麼都會了,等考試時就傻了眼,題目特別眼熟卻不知怎麼做。所以一定要反反復復地看,真正地看「會」。
社會主義部分出題預測: 個人認為第一題市場經濟部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這章很重要,僅04年考個一次,第二題像產業結構優化,地區結構優化,二元結構和經濟發展,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自主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新型工業化,農民增收,城市化問題,城鎮化建設,農村現代化,農村工業化,循環經濟,都可能考,希望同學們注意。
對照真題做個專題總結背下來。一定要看看劉偉和雎國余的課堂筆記,再看真題的時候你就會有思路了。我自己不是臨場發揮型的,所以我都是做了專題背誦版,把可能考的題背下來再上考場的。比如07年考的關於分配問題和新農村問題都是當年的熱點。另外如果有時間可以關注下北大的關於經濟學方面的學術討論,比如新農村問題就是06年北大的一個學術討論熱點。
本人以前對這部分所知幾乎為零,一切從頭開始。先是粗略的看了一遍逄錦聚主編,高教出版社《政治經濟學》教材一遍,讀懂是首先要做到的。也有前輩用的——資本主義部分崔建華講義 社會主義部分高教出版社。這都沒有太大的關系。在讀明白以後,政經對記憶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其中,資本主義部分要有架起一個大的框架來逐塊背誦。如果教材中的框架不夠簡練的話,我當時採用的是政治復習中的筆記講義中的框架,要前後聯系起來記憶,即所謂要系統的記憶。比較熟練以後,仔細研究歷年真題,適當劃分記憶重點和非重點。個人感覺,前一年剛剛考過的題目可以列為次重點了,馬上再考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社會主義部分,可以結合材料中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終極背誦版》和《北大歷年真題政經考點頻數統計表》來背誦。結合歷年真題,適當劃分重點與非重點內容。隔一年的、重復率高的、當前熱點內容的等都可以列入當年重點,具體的還需要自己研究和把握。政經部分都是陳述的大題,因此把握總體的答題思路很重要。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能像政治考試中的大題同等對待。專業課中要能體現對經濟學的體會和關注,適當列出一些當年指標數據等都能讓老師看到你對經濟熱點問題的把握以及對經濟學的熱愛。如果有可能,適當提出自己的某點思考的思路,也許能讓老師眼前一亮,願意思考的孩子都是受到老師的喜愛的。
6復試指導
6.1專業課
我已經說過,經院的復試是絕對公平的,不存在人為的因素。復試是綜合考試,四門課,包括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貨幣銀行學以及財政學。借著自己的切身經歷,只想強調兩點:第一,一定要買到最新的各科的課堂筆記,這是成敗關鍵。第二,復試的內容並不難,只是題量有些大,時間有點緊,所以對知識點一定要熟悉。
6.1.1時間安排
1、 初試考完後只要沒絕望的就應該認真准備,等成績出來准備就有點來不及啦,北大復試每年都在3月20左右,不管初試成績出來的早晚,也不會相應延遲。況且這個時候准備也只兩個月的時間了,不算早了,還有四本書沒看了。
2、 第一遍(1——15天):平均三天一本書的進度,把四本書先一字不漏的看完,課件先可不看,最後有多餘時間可看看有沒有遺漏的內容。這樣差不多半個月就過去了。
第二遍(1——15天):整理各科筆記(此步驟買了這套資料的可免,有就說可以不用初試完就馬上准備,過年後都來得及)。
第三遍(1——5天):做真題,主要是05年以後的,因為05年後復試就明顯改革啦,不像以前那麼小兒科,搞點判斷對錯,名詞解釋,小小計算,05以後都基本上是問答題,都要寫很多的啊,難度簡直沒法比,但是05年以前的有助於把握考點,現在只不過是換了題型而已。
第四遍(1——20天):真題回歸,重點記憶。針對第二遍整理的筆記和第三遍的真題,在課程體系考點相應地方對上號,記憶時這部分常考點是重點記憶內容。本資料已有真題考點分布歸納和重點考點提取,可以省去自己做這事的時間直接記憶。
7復習決策
7.1抓大放小問題
大部分考研的同學往往都只花半年左右的時間來復習考研,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要取得良好的成績就必須注意資源的優化配置。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時間的分配應該使得花在每一門課上的最後一分鍾的效益相等,從實踐的角度上講,還應該注意抓大放小問題。
在經濟領域中有一個著名的2/8法則,在進行專業課的復習過程中,同樣也有抓大放小問題。由於經院對同學的基本要求是知識面要廣,因此在出題時不會出得太偏,往往是書中的主要內容,而細枝末節的東西往往不考。因此在復習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如果在一些小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就得不償失了。
7.2融會貫通問題
經院的考題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認知性質的考題,另一種是理解與應用型的,而且以後一種居多。因此,同學們在復習時絕不能死記硬背條條框框應該能夠力透紙背,看清它背後所包含的東西,懂得它的經濟含義和政策含義,並且加以靈活運用,尤其對於綜合考試那部分內容更應該如此。綜合考試中國際貿易共兩道大題,主要考察對理論的掌握及其政策運用,也可能考國際貿易實務,希望復習的同學引起注意,國際金融主要考對理論的把握以及國際金融實務,尤其要注意國際金融實務的復習,財政學主要也是考對主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它的政策含義等等。所以在復習時,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弄懂;其次要把它們串起來,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思維和理解。
8專業課復習資料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剩下的就是專業課的資料了。我准備的時候一共買了三套資料,總共花了一千多塊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過時和重復的,還有一部分質量太差,根本沒法用咱們的肉眼看(一點都不誇張,見截圖)。總之,你在選購資料的時候一定要選一套全而精的資料,這樣你會少走不少彎路。
經院的專業課以前並不難,這個可以從以前的真題明顯看出,分差不會拉的太大,拉分的主要是數學。可是,現在已經不同啦,不僅題量大,而且不像以前會有很多原題,出題越來越靈活,感覺越來不那麼「正規」,綜合性越來越強,專業課答題紙總共12頁(每頁A4大小),除第一頁是考試說明和閱卷計分表外,一般要從第2頁寫到第10頁,復試也是這樣。一頓狂寫啊,不然甭想拿高分。
至於學習方法我覺得是因人而異的,專業課就那麼點東西,用心體會一下,你會發現其實你也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多從真題研究出題規律,並學會自己預測,這樣學到的東西才是自己的。怎樣學效率高就怎樣學,千萬不要讓別人牽著你的鼻子走,自己制定自己的計劃,從小目標做起,要學好堅持和調節,千萬不要死學。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對自己要有信心,要堅信自己的努力會有所回報。復習的時候要有條不紊,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復習,那時候你的感覺自然而然就找到了。下面是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千萬不要和自己較勁!
復試考完以後,我把曾經買的幾分資料進行了歸納整理,刪除了一些沒有必要看的,因為那樣會浪費你的時間,考研本來時間就緊。另外,我還整合了一些重點資料,把自己總結的重點也羅列其中,可以幫大家在最後一個月內抓住重點,提高實戰能力從而幫助考本院的同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到此參考更多:搜索網路「北大經院考研 威盤」,可下載15年初復試真題和經驗全集。
9寫在最後的話
水無常形,事無常態!所謂經驗,是從人們的各種實踐中抽象而來的。各個實踐主體的差異、實踐條件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實踐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研也一樣,用什麼方法最好、最有效,恐怕得自己在行動中不斷摸索才行,而別人——也包括我——的經驗,只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參考!——或許,這才是我最想告訴大家的!
希望我這個「班門弄斧」的人也能對你有所幫助。本著對大家負責任的態度,以上僅是個人經驗談,希望各位根據自身情況斟酌採納。最後,祝大家圓夢北大,共聚未明湖畔、博雅塔下……
❻ 求吳樹青政治經濟學視頻
這個課程還是選擇向博的更好,原先在網上找的另的老師講的,一點都聽不懂,還是覺得他們講的詳細很多。
❼ 政治經濟學朱方明資本主義部分是哪一冊
吳樹青《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視頻教程建議你去精博考試網看一下,可以免費試聽的!望有幫助!
❽ 求吳樹青政治經濟學、高鴻業宏微觀經濟學背誦資料
政治經濟學的由來與發展
1.「經濟」的最初含義
(1)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濟世」、「經國濟民」,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2)西方文獻中,「經濟」一詞,意指家庭管理,現在西方語言中的「經濟」一詞,就是從「家庭管理」這個詞演變而來的。
(3)近代和現代「經濟」一詞的含義:
①指經濟關系或經濟制度;
②指物質資料的生產,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交換、分配、消費等生產和再生產活動;
③一個國家國民經濟部門或總體的簡稱;
④指節約、精打細算之意。
2.經濟學的出現
(1)經濟學出現在奴隸社會產生以後
奴隸佔有制在其初期曾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並在殘酷剝削和奴役奴隸的基礎上發展了人類文化。在奴隸社會科學文化普遍發展的基礎上,反映奴隸主階級利益的經濟思想就產生並逐漸發展起來。
①《經濟論》的問世表明西方開始出現了經濟學
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約公元前430—354年)《經濟論》的問世,表明西方開始出現了經濟學。《經濟論》是一部論述經濟問題的書,書名是由希臘文的「家庭」和「管理」兩字組成,原意是家庭管理。《經濟論》認為,經濟學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問題。這種家庭管理學實際上是奴隸主的經濟學。
②《政治學》探討了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
古希臘傑出思想家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寫了一本《政治學》。該書第一篇討論的是治家問題。他詳細探討了經濟學的對象和任務,認為「經濟」是研究家務,即奴隸主經濟問題。他的這種觀點在歐洲流行了近兩千年。
(2)中世紀的經濟思想常常是神學論著中的一個獨特部分
歐洲封建社會的全部精神生活為僧侶所控制,並表現為宗教的經院哲學的形式。因此,中世紀的經濟思想常常是神學論著中的一個獨特部分。隨著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貨幣貸放行為增多,僧侶本身也參加了這一行列,因而對商品貨幣行為日益採取寬容和妥協的態度。
(3)古代世界的經濟學還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雖然早在奴隸制時代和封建社會,經濟學原理被一些思想家所重視,但它們只是在一門統一的、尚未分開的科學范圍內形成經濟理論的某些要素。因此,古代世界的經濟學還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3.政治經濟學的產生與形成
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與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1)「政治經濟學」一詞的出現
法國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萊田(1575—1622)在1615年出版了一部名為《獻給國王和王太後的政治經濟學》的著作,他以「政治經濟學」為書名,目的在於表明他所論述的經濟問題已超出家庭或庄園經濟范圍,而是涉及國家或社會的經濟問題。以後「政治經濟學」一詞逐漸被廣泛使用,表示對整個社會經濟問題的研究。因此,不能把「政治經濟學」理解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經濟的學科。
❾ 吳樹青政治經濟學視頻教程誰有
向博學習網有這個視頻下載的
❿ 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參考書目最新的!!
北大政治經濟學專業屬於經濟學院,今年整個經濟學院碩士生招生不指定任何參考書目
以下是官方網站說明
北京大學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
系所名稱 經濟學院
招生總數 68人。
系所說明 其中擬接收推薦免試生40人。復試為差額閉卷筆試(100分),權重為20%,筆試科目為綜合考試(含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
本院不指定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政治經濟學 (020101) 人數:
研究方向 01.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02.社會主義經濟市場
03.比較經濟體制
04.現代企業理論
05.內生增長理論研究
06.產業政策與發展理論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選一門
3 303數學(三)
4 871經濟學(含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