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的價值觀人生觀

經濟學的價值觀人生觀

發布時間:2020-12-17 03:33:46

1. 哲學上的價值觀和經濟學上的價值觀有什麼區別

這個價值評判根據,標准,適用的范圍是根本不同的。
哲學的「價值判斷」與經濟學的價值不是同樣的概念,只是互有交叉。
哲學中涉及價值的對象有很多,性質也根本不同。

最關鍵是把握住對象,方法和評判標准。就可以區分不同學科的價值是否是同樣的。

淺近的就可以看出經濟學所尋求的價值通常是具有定量性質的,對於同質的不同量和不同量是可以數學方法劃分出大致的數值范圍。而哲學就比較麻煩了,對象不同,領域不同,方法不同,特別復雜。有不少哲學家甚至試圖把道德行為進行價值量大小的區分,而可以加減乘除,然而實際上難有操作性。

2. 什麼是價值觀和人生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版要性的總評價和總權看法。

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

3. 什麼是人生觀,價值觀,人生價值觀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具體包括公私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幸福觀和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人們在人生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步形成的。由於人們的社會實踐、生活境遇、文化素養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正確的人生觀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勞動去創造人生業績,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的高尚的人。錯誤的人生觀將導致人背離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為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的罪人。

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問題的根本看法,包括對價值的實質、構成、標準的認識,這些認識的不同,形成了人們不同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是在各自的價值觀的引導下,形成不同的價值取向,追求著各自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價值的內涵非常豐富,一般可以分為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價值,還有綜合性、復雜的價值,如人的價值(或稱人生價值);能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對一個人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
人生的目標怎樣確立——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就要用你的觀點和看法來處理這件事情!怎樣處理?每個人我想都不盡相同,就看你看問題的深度了。在漫漫的處理過程中你有了自己的人生觀。你上班了,或者是掙錢了,你就會想到你怎麼花這些錢?花錢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想每個人也不會一樣,慢慢的你就有了價值觀!你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使你變成了你自己!有了你的個性性格!有了你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原則!你就是你自己了?沒有人替代!但是往往你會覺得有些不妥,你又在改變你的人生觀,改變著你自己!就會變成現在的你,為了生活我們一直在改變著什麼?又在為了變成自己而默默地生活著。我現在在干什麼?我在改變我自己!我在為自己的將來改變著自己!我很難受做不回我自己!但是為了生活我要改變,我要放棄,我要奮起。

4. 怎麼理解正確的價值觀 和人生觀

怎麼理解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價值觀就是一種意識,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追求,許多人一輩子匆忙奔波最後一事無成,主要原因是沒有明確的價值觀,或者說他們的價值觀是混亂的,不確定的,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人生什麼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先後和輕重緩急,他們在隨大流,東風大了跟東風,西風強了隨西風,忙了一輩子,也沒忙出一個所以然來。
沒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沒有價值觀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的苦惱和不幸主要的在於沒有人生的方向和價值觀。
正確的價值觀來自對宇宙時空和生命的正確認識。
第一,要認真學習。人們的世界觀,有的是自發形成的,有的是通過學習自覺培養的。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此外,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源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學習主要靠自學,當然,必要的灌輸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要認真進行思想改造。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認真學習外,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

5. 什麼是人生觀和價值觀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回的根本答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價值觀是人們關於什麼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

6. 什麼是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

關於這三個思想領域的概念解釋如下:
1、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它決定著人們實踐活動的目標、人生道路的方向,也決定著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取向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人生觀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觀的制約(通俗地說,一個人平時經常玩游戲,在他的世界裡只有游戲,他的世界是一個小世界)。人生觀主要是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
每個人的人生觀在不同時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日益瘋狂的世界,導致很多人的直覺和感受發生變化,產生人生觀錯位等,也許這是人類世界發展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自然界中,人生觀無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在階級社會里和制度下,人生觀有進步和落後之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人生觀。
2、價值觀:
價值觀,是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價值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
任何一種思想在沒有被絕對的否認之前,那麼這種思想所形成的視角、背景、判斷以及它所述說的意義,都會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客觀價值所在,而這種思想的價值則在於它所被認可的程度跟意義,就是人對於這種思想的理解感知,這是人性思維里最簡單、也是最真實的評定所在,這也就評定出一種思想是否偉大,而這種思想又是否可以成為價值觀的由來。
3、金錢觀:
金錢觀是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

7. 經濟學要不要重視人類的價值觀顯然要

經濟學要不要重視人類的價值觀?

顯然要重視,但現代經濟學冷冰冰的理論分析毫無先哲們的情懷。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不僅論述了人類的逐利行為會帶來「勞動生產力上的最大增進」,還論述了其會侵蝕人們「蘊含更慷慨、更高貴、更細膩的情感的能力」。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斯密不顧年老力衰,全力以赴對《道德情操論》進行第六版修改。斯密寫道:「為了獲得這種令人羨慕的境遇,追求財產的人們時常放棄通往美德的道路,不幸的是,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財產的道路二者的方向有時截然相反。」斯密以後的很多經濟學家,如馬克思、密爾等,與斯密一樣,不僅關注財富增長的路徑,而且關注公共政策的道德內涵和意義。

可惜的是,19世紀晚期以後,與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逐步激活人們的物質慾望相適應,經濟學的道德科學屬性越來越弱化。與其關聯的生態危機、誠信危機、人道主義危機,讓21世紀的人類深感斯密的擔憂是對的——「追求財產的人們時常放棄通往美德的道路」。

「通往美德的道路」和「通往財產的道路」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經濟學界尚未嚴格分析過這個問題,但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此有過思考,而且與斯密不謀而合。《傳子》認為,「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但接下來的觀點與現代經濟學完全不同,不是順應人的逐利本性,在滿足個人利益最大化條件下尋找實現消費者均衡乃至完全均衡的經濟政策;而是主張壓制逐利、褒獎尚德,即「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貴其所尚,故禮讓興;抑其所貪,故廉恥存」。在中國古代聖賢看來,第一,逐利對於個人是危險的。如《道德經》所言,「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二,逐利對於國家也是危險的。《漢書》中講,成康以來,治世夢想很多,卻沒有回歸太平盛世,只因「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義廢也」。第三,抑制逐利本性可以促使人們走向美德之路。《屍子》言,「無私,百智之宗也。」曾子說,「去私慾,從事於義,可謂學矣。」這里「智」「學」的指向即是美德。與現代經濟學反復講述經濟人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不同,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是走上廣修美德之路,如《道德經》所言,「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為什麼?《易經》從反面作了論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恆其德,無所容也」。《漢書》予以正面論述,一個有仁德的人,雖然不去追逐經濟利益,但能使人「致其愛敬」「盡其心」「盡其力」「成其功」。其內含之義是,「通往美德的道路」也是「通往財產的道路」。

最近興起的行為福利經濟學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一個人的教養所形成的「信念」決定了他的社會生態圈,從而決定了他的財富。不過,這些研究還沒有成為主流,也遠不如中國傳統文化的論述深刻。中國經濟學研究者應批判吸收現代經濟學的優秀成果,從光輝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掘思想資源,創造中國風格的經濟學,為人類打通通往財富和通往美德的道路。

8. 什麼是人生觀,價值觀

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9. 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什麼

一.正確人生觀的因

各位老師、學者和智者:你們好!

今天的主題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我能做些准備,發言的效果會好一些。可是,我一沒有時間,二沒有這樣的習慣,只能拋磚引玉,與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個人對人生目的、意義的看法,叫人生觀;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取向,就是他的價值觀。

比如說,有人以為錢很重要,只要有錢,他夢寐以求的快樂,就會滾滾而來;也有人相信,感情是人生中最珍貴的;還有人認為,地位高於一切。

各位所學專業各不相同。有人選擇某一專業是為了謀生;有人是出於愛好;有的是為了緊緊趕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你選擇所學的專業時,事實上,已對你心目中的價值,做出了選擇。

在座的學者和智者,都有一定專業領域的知識,應該思考過這個問題:人生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是什麼?如果沒有真正具有意義的人生觀,就和動物沒有差別。

去年,我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些新聞媒體在采訪一位暢銷書作家,記者問作家:「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什麼?」作家卻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我想,他創作過數量不菲的暢銷書,人們都認為他思想深邃、境界高超,但如果連作者本人都對人生意義茫然無知,這個社會的價值潮流,究竟會變成什麼樣?

當今社會,大多數人對自己的人生深感迷惘,由此,他們的價值取向,也一定沒有方向。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偶像和理念也是以盲導盲,人們的精神處於一種焦慮、無目的的狀態。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多元化文化充斥人們的心,在他們本來貧瘠的心靈中,不僅沒有吸取到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觀,反而更加迷惑和混亂。

昨天,有位博士論述了佛教經濟學觀點。他說:「社會口口聲聲說,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可是,人的貪欲永無止境,何時,才能滿足人類的物質追求?如果試圖以物質來滿足我們的慾望,那是欲壑難填。」

人們常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但是,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是享樂主義者、拜金主義者、自私自利主義者。他們認為,只有在「人人為我」的前提下,我才能偶爾為「人人」。

現在世間上的很多人,真的很可憐!他們殫精極慮追求的目標:外在的物質、名聲、內心虛無飄渺的情感,連芝麻許的利益都沒有。但是,我們的感官,已經被迷幻葯麻痹了,陶醉在虛假的快樂中,迷失了真正的方向。就這樣不由自主地追逐,活了一輩子。

我翻過一本小說,叫《活著》。據說,張藝謀把它改編成一部電影。但是,我沒有從中找到「活著」的意義。也許在座的有些專業人士的看法和我不同。

簡而言之,如果我們目光短淺,就會無惡不作。大多數人在唯物論、進化論的教育下長大,信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燈滅」。如果是這樣,那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就天經地義,「為自己而奮斗」就成為合情合理。

這樣,每個人、每個團體,在為自己利益奮斗的過程中,就會不擇手段。昧著良心、損害眾生的各種不道德行為,就會大量涌現。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應該怎樣定位自己的人生呢?

我認為,第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人生,真的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嗎?如果人真的沒有後世,那麼,為了短暫的今世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奮斗,終其一生也是值得的、無可厚非的。

假如真的有後世,而且是無比漫長、久遠的來世,今生所作的一切,都會對未來的快樂和痛苦,產生決定的作用。就像我們年輕時辛勤工作,積累資財,就會有一個安定的晚年一樣。而我們卻對此茫然無知、置之不理,這樣的行為,是否合理呢?

人類自稱是智商最高的動物,具有高度辨析的智慧;有能力創造自然、改造自然。然而,這種智慧,卻連自己有後世都不知道,所謂的萬物之靈,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因此,要建立一個正確的、符合自然規律的人生觀,就必須思考這個最關鍵的問題:人是否存在前後世?如果存在的話,快樂的因是什麼?這樣,我們就不會鼠目寸光,而會以對今生來世有利的方式,來確立此生的意義和價值。

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各類問題,歸根結底,就是人生在世,應該以什麼樣的價值理念,來主導人生方向的問題。

二.正確人生觀的果

人生觀有世間、出世間之分;世間有東、西方之分;西方也有個人與社會群體、乃至專業領域之分。對個人來說,年輕與年老時也迥然不同。

一個人年輕時,往往追求感情、財富、事業和地位,幻想精彩的人生。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漸漸了解,所謂的感情、金錢都不能帶來幸福。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只要有維持生存的基本條件就已經足夠了,即使再多,也不能帶來心靈的快樂。

當然,如果沒有一點生活資具和條件,一個人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但人對自己的慾望,應該有所節制。按照佛教的觀點,人應該知足少欲。如果知足,即使沒有豐裕的財富,也一樣快樂地生活。

從前,有一個乞丐對一位禪師說:

「我一無所有,內心非常痛苦。」

禪師說:「把你的雙目給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乞丐說:「我的雙目遠遠不止一百兩黃金!我決不會給你。」

「把你的雙臂給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不!」乞丐說,「沒有雙臂,我怎麼生活?即使你給我一千兩黃金,我也不會給你。」

「那,把你的雙腿給我吧,我給你一百兩金子。」

「不論你給我多少金子,我也不會把雙腿給你!」

禪師說:「想一想,其實,你並不窮。」

乞丐想了想:「確實是這樣,我不是世界上最窮的人。至少,我有三百兩黃金。」

後來,乞丐反省自己,對人生的價值重新定位,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在座的諸位,不知是否看過《假設給我三天的光明》?海倫凱勒在自傳中說,人的價值觀大不相同。作為一個盲人,她一生中,如果有三天光明,此生就已經足夠了。可是,對雙目俱全之人,每天的光明,卻毫不足惜!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希求幸福。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它就是心靈的快樂。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乃至雙目失明,但只要能明瞭人生的真諦,那麼,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感受到內心的那一分歡樂。它充溢我們身心,令我們有限、短暫的生命,煥發出智慧和慈愛的光芒。

這里所說的快樂,不是指空性、勝義諦的境界,而是指世俗的現象。所謂現象,是耳聞目睹之法,是物理學家研究的對象;而事物的本質,則非眼耳鼻舌身之對境,需要用另一種方式去衡量。

在這個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層次也各不相同。就像皈依,同是皈依佛門,目的卻各不相同。有人是為了從輪回中解脫;有人是為了無量眾生的安樂。如果你的人生價值,只是為了一己的快樂,是很低很低的層次;假如不論是何等眾生,你都希望能利益他,則尚屬中等;如果沒有絲毫的自利之心,完全是「人不為他,天誅地滅」,這樣的理念是最崇高的。

各位學者,你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也許你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家庭、職業和愛好。對此,佛教也不會一概否認。無論你持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如何提升它、令它對你及你周邊的人有利?這是問題的關鍵。但要做到這點,歸根結底,就要了解前生後世是存在的、因果真實不虛。這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有人以為佛說四大皆空,就不敢接觸、深入佛法的精髓,怕影響、破壞了他的快樂人生。其實,佛教的人生觀,會讓你更寬容,生活得更快樂,並從內心深處生起智慧和悲心。

在所有的價值觀中,最高、最有意義的價值觀,就是利益眾生。這不僅是佛教的觀點,也是整個宇宙間,最至高無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它是最高的真理,沒有一種意義和價值,能超過它。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10. 什麼是經濟價值觀

經濟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經濟價值及創造經濟價值的過程的認識和評價,即對經版濟行為和經濟意識相權聯系的價值判斷。

經濟價值觀是哲學和經濟學的交叉性概念,具有哲學與經濟學的特點。一方面,經濟價值觀是個哲學范疇,但是其中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意識,又與經濟現象緊密相聯,所以它是哲學在經濟領域的具體化;另一方面,經濟價值觀又不能完全等同於經濟現象,是對具體經濟行為和意識的高度抽象。

經濟價值觀是價值觀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人的價值觀如何,決定其行為。大學生的經濟價值觀如何,決定大學生的經濟行為。因此研究大眾文化對大學生經濟價值觀的影響對於培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簡單點說,對經濟的理解,看法,追求,態度等等的觀念.

大學生經濟價值觀,你就談大學生時下的消費觀念及當今社會對大學生時下的消費觀念的影響就行.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的價值觀人生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