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商業研究課題

經濟學商業研究課題

發布時間:2020-12-16 20:59:48

❶ 商業經濟學的相關學科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和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和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比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及價格體系所特有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經濟學形成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為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與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理論基礎,這些學科成果也是豐富及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兩個方面。內部的經濟關系是:①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由誰來投資從事商業的經營,或進行商業活動的生產資料歸誰所有;②部門內部人們的地位和相互關系;③以生產資料所有制和人們在從事商業經營過程中的地位為轉移的經營成果的分配形式。外部的經濟關系是商業活動本身,即購銷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①生產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工商關系、農商關系等);②經營者和消費者(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的關系;③經營者之間的關系(商業企業之間的關系)。由於商業部門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商業部門的各種經濟活動既受商業自身的運動規律所制約,又受社會的客觀經濟規律所制約。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內在規律。這些規律包括:①政治經濟學所揭示的經濟規律在商業部門中的作用(如研究價值規律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②市場和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如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③商業部門自身所特有的規律。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必須結合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研究生產關系,更要緊密地聯系實際,研究這些規律的應用。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❷ 商業經濟學的面臨問題

對多主體參與訂商品流通過程的系統研究。
過去對於商業的研究大多局限於原商業系統的范圍內,以純商業企業的活動為對象而進行的,對於商品流通全過程的研究缺乏系統性,特別是80年代以來,製造企業大量介入流通,又在認識上被排除在商業之外,商品流通的系統性研究更為缺乏。在當前,商品流通過程多主體參與(生產企業、商業企業、消費群體)的情況下,應當對商品從脫離生產流程到進行消費階段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正確認識商業生產的全過程及各參與者在其中的作用價值和相互關系。 對商業活動的服務性質和服務價值的研究。
商業生產的直接產品是為商品交換所提供的服務,而服務的價值一方面是商業勞動所創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場的認同。對商業服務的性質及其市場價值的認定是商業經濟研究中的重要問題,國外對服務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研究已經十分深入,並提出了「服務利潤鏈」的概念,在中國的商業經濟研究中應當充分借鑒其中的研究方法。以從理論上加強對商業勞動價值的認識。 重視高科技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的影響。
當前,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的發展,其影響面已涉及各個領域。在商業方面,網路銷售、電子商務、綠色商業以及供應鏈管理等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的商業組織形式提出了挑戰,因此在商業經濟的研究領域中應當充分重視高科技的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所帶來的影響,探討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經營形式和管理方式。 如前所述,80年代以來的商業體制改革,已經使中國的商業領域呈現出「百業經商、萬賈競流」的局面,在一方面使流通渠道充分暢道的同時,也造成了競爭過度,管理混亂,信用下降,成本上升等問題,加強對流通產業的規制,優化市場流通秩序已成為突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行流通產業的規制為放鬆。保證在公平原則下的有序競爭,不僅關繫到流通產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所以也是商業經濟學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❸ 商業經濟學和經濟學的區別

商業經濟復學是專門研究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

因此,商業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分支。

❹ 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包括內部的與外部的兩個方面。內部經濟關系是:
①生產資料的所回有制形式,就是由誰來答投資從事商業的經營,或進行商業活動生產資料歸誰所有;
②部門內部人們的地位與相互關系;
③以生產資料所有制和人們在從事商業經營過程中的地位為轉移的經營成果分配形式。外部經濟關系是商業活動本身,即購銷過程中所發生經濟關系,包括:①生產者與經營者的關系(工商關系及農商關系等);②經營者與消費者(生活消費及生產消費)的關系;③經營者之間關系(商業企業之間關系)。因為商業部門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經濟關系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商業部門各種經濟活動既受商業自身的運動規律所制約,又受社會客觀經濟規律所制約。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商業部門經濟關系及其內在規律。這些規律包括:①政治經濟學所揭示的經濟規律在商業部門中作用(如研究價值規律在商業活動里的作用);②市場與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如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在商業活動中作用;③商業部門自身所特有規律。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必須結合生產力與上層建築研究生產關系,更要緊密地聯系實際,研究這些規律應用。

❺ 關於金融經濟學的 論文題目

1. 金融不良資產價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2. 我國農村經濟增長中的農村金融抑制研究
3.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與中國金融開放
4.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
5. 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及防範研究
6. 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
7. 我國金融衍生市場創建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8. 現代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法律問題芻議
9. 論我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立法完善
10.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
11.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
12.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研究
13. 金融危機後韓國銀行業重組機制對中國的啟示
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須的法律規則及其實施
15. 我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16. 制度、制度變遷與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研究
17. 離岸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研究
18. 連接函數(Copula)理論及其在金融中的應用
19.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研究
20. 構建中國金融條件指數
21. 中國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與分析
22. 論國際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問題
23. 金融投資風險評價BP神經網路模型研究及應用
24. 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
25. 歐元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26. 試論金融債權資產的定價理論與實務
27. 中國宏觀金融風險的統計度量與分析
28. 無線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術研究
29. 中國漸進改革中以租金為基礎的政府金融支持行為
30. 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問題的探討
31. 我國農村金融抑制問題研究
32. 論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
33. 金融監管有效性研究
34. 區域金融中心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35. 非正規金融在我國金融生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6. 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創新及應用研究
37. 西部地區縣域金融發展問題
38. 房地產金融風險的評價及防範對策研究
39. 房地產市場泡沫及其金融風險研究
40. 中國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與設想
41. 金融開放條件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42. 金融創新的擴散機理研究
43. 關於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的研究
44.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
45.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外貿出口政策的協調性研究
46. 我國農村金融生態問題研究
47. 金融中介的發展與金融穩定問題研究
48. 中外汽車金融比較研究
49. 金融資源優化配置解析及對江蘇的實際考察
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51. 滬港金融中心發展的比較研究
52. 養老保險制度基礎與金融工具創新
53. 區域金融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
54. 中國資本項目開放與金融深化關系的實證分析
55. 金融反腐敗與金融安全
56. 我國金融中介作用於經濟增長的路徑分析
57. 中國金融領域反洗錢制度分析
58. 金融服務業消費者的安全保障問題研究
59. 基於資本市場的國防工業整合中的金融支撐研究
60.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61. 「新經濟」後美國財政貨幣政策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研究
62. 和諧金融生態體系的構建及區域金融生態的改善
63. 金融控股公司風險與監管研究
64.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策略研究
65. 我國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研究
66. 論我國農村金融市場的構建
67. 論我國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
68. 我國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融資之路研究
69. 中國汽車金融風險管理
70. 金融危機與民主化
71. 構建金融網格的若干技術研究
72. 金融深化、資本深化與地方財政分權
73. 金融創新環境中的銀行審慎監管機制研究
74. 重慶近代金融建築研究
75. 網路金融風險及其監管探析
76. 金融中介理論和我國全能銀行的發展
77. 重構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研究
78. 非洲貨幣聯盟的發展
79. 關於建立我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的思考
80. 金融衍生工具監管制度研究
81. 我國金融制度變遷路徑的不對稱研究
82. 我國的非正規金融
83. 安徽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84. 銀行國際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
85. 基於VaR技術的中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及實證研究
86. 世界金融監管模式的發展及我國之借鑒
87.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品牌理論與實踐探討
88. 山東省金融資源的配置和經濟分析
89. 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的路徑研究
90. 農村金融資源的逆向配置與政策研究
91. 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化轉型問題研究
92. 山東省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
93. 金融創新視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
94. 中國金融業務綜合經營收益和風險模擬分析
95. 電子金融的風險發生機理與防範策略研究
96. 金融集團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
97.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研究
98. 我國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風險及其防範
99. FDI與經濟發展:金融市場的作用
100. 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業務協同與創新研究
101. 新光證券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102. 論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實踐與完善
103. 資產證券化的定價探討和實證分析
104. 資產證券化理論及我國的應用探索
105. 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透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
106. 證券翻譯理論與實踐
10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運作模式及定價方法研究
108.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定價方法及其在中國的應用分析
109. 中國早期證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
110. 股權分置改革的法律問題研究
111. 證券服務機構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問題研究
112. 對我國資產證券化法制環境的分析和立法構想
113. 我國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研究
114. 互聯網對我國證券經紀業的影響
115.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風格的經驗分析
116. 中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
117. 中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
118. 我國證券市場有效性研究
119. 證券市場中的會計事務所變更研究
120. 中國證券市場最小報價單位調整的效應分析
121. 證券公司網路改造技術研究
122. 數據挖掘技術在證券領域的應用
123. 上市公司證券法監管研究
124. 證券欺詐犯罪若干問題研究
125. 中美證券市場比較分析
126. 資產證券化
127.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模式研究
128. 基於與證券投資基金比較的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129. 我國證券公司競爭力研究
130. 我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價值投資行為研究
131.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風險與收益研究
132.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產品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133.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與規模關系的實證研究
134.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135. 基於行為金融理論下的市場有效性研究與證券價值分析
136. 我國證券市場股權結構的制度安排與改革
137. 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研究
138. 我國證券經紀人發展問題研究
139. 構建和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探析
140. 資產證券化相關會計問題研究
141. 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過程的風險控制研究
142. 汽車金融中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研究
143. 傭金自由化下的證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144.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研究
145. 我國證券市場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研究
146.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研究與實證分析
147.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價格波動性的實證研究
148. 證券投資中股票選擇理論分析與案例研究
149.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內部博弈研究
150. 我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管制的實證檢驗
151. 我國證券信息內幕操縱與證券監管研究
152.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實證研究
153. 證券公司風險的法律監管
154.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制度研究
155.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與我國證券稽查執法模式比較
156. 資產證券化—我國的立法模式選擇
157.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法律規制研究
158. 資產證券化中特殊目的載體法律問題研究
159. 一類部分信息下證券投資最優化問題
160. 我國工商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研究
161. 信貸資產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
162. 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研究
163. 證券交易所上市費的經濟分析
164. 中國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與發展環境分析
165.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信用風險分析
166. 淄博市農村合作銀行證券委託業務處理系統
16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168. 證券業網上交易系統設計與實現
169. TT證券經紀業務營銷策略研究
170. 證券公司數據採集與數據可視化
171. 證券投資基金風險管理研究
172. 利率期限結構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證券定價中的應用
173. 資產證券化財務效應研究
174. 證券市場政府監管的適度性分析
175.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研究
176. 證券管制的立法目標及其實現
177. 中國證券市場審計失敗問題研究
178. 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研究
179.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證券化研究
180. 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風險問題研究
181. 抵押權證券化法律問題研究
182. 我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營銷分析
183. 中國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購買了審計意見
184. 人壽保險證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國壽險業利差損問題中的應用
185. 證券市場委託理財合同糾紛案件處理的思考
186. 中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轉變研究
187.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銀行業、證券業及外商直接投資的影響分析
188. 中國證券市場信用問題研究
189.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評價體系研究
190. 保險風險證券化研究
191. QDⅡ制度與我國證券市場的漸進開放
192. 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設計研究
193. 我國證券監管法制現狀及其完善
194.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
195.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法律問題研究
196. 資產證券化SPV法律問題研究
197. 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發展問題研究
198.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治理結構研究
199. 證券投資基金監管法律問題研究
200. 我國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究

❻ 應用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有什麼區別

應用經濟學主要指應用理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專業領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規律性,或對非經濟活動領域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個經濟學科。 商業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

❼ 經濟學,金融學以及商業管理分別包括什麼,他們的區別是什麼請各位賜教!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或者稀缺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金融學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是研究公司、個人、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招募和投資資金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 商業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個方面。

❽ 請問金融學,經濟學,商學,管理學有什麼區別

金融學(Finance)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金融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金融保險理論基礎知識和掌握金融保險業務技術,能夠運用經濟學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險活動、處理金融保險業務,有一定綜合判斷和創新能力,能夠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人壽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驗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金融資產公司、集團財務公司、投資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金融學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方向有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證券投資、投資項目評估、投資銀行業務、公司金融等。經濟學是現代的一個獨立學科,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 經濟學是輸贏與均衡在公共空間里的概念。
三點考慮:
1.資源的稀缺性是經濟學分析的前提。所謂資源的稀缺性是相對於人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言的。
2.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的對象。帶約束條件的選擇行為是經濟學研究的中心。
3.資源的有效配置是經濟學分析的中心目標。這里的有效是有效率,不是有效果,比如皮洛斯的勝利——接近失敗的勝利。經濟學考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看收益是否大於機會成本。商學為了配合電子時代瞬息萬變、資訊及科技日新月異的步伐,作為社會發展動脈的商業,與時代的變化及進步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由於商業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出路良多,商學熱門科系也因此較其他科系強手。基本上,商業的范圍包括會計與財務管理、銀行學、商業咨詢、保險、商業管理、市場行銷、銷售、物流、商業行政、金融、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甚至在配合電子時代,衍生出來的商業資訊工藝、電子商務等新領域。
學生在選讀商學時,先要清楚本身興趣的是什麼科目。有些人對商學感興趣,可是卻不喜歡會計,那麼他也許可以選讀行銷或著重管理的科系。不過,因為各科系彼此都互相聯系,所以可以用親屬關系來形容這種情況。比如說:學員在主修金融科時,都會修讀會計科目一部分的課程,因此學生在這里不能選擇性地修讀課程。 管理學是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管理學是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產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

❾ 我打算從事商業,學習經濟學那個方面好。

商業經濟學 網路名片 商業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變革,學術領域的研究方向和重點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商業經濟學在這一變革時期面臨了嚴峻的挑戰。高教系統對學科點的壓縮和歸並,使商業經濟學在教學體系中不再具有獨立的地位。(後雖經爭取保留了部分院校的商業經濟學科,但並不能在總體上改變商業經濟學科萎縮的現實);中央機構的精簡導致國內貿易部的撤消(最終連國內貿易局也不復存在),更使商業經濟學的發展前景雪上加霜。有人認為,這是中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商業經濟學是過去為部門管理需要而設立的學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部門管理體制改變。商業經濟學地位的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但長期從事商業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的一部分教授和專家認為,經濟體制的轉軌,不應削弱商業經濟學的地位。相反,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的重要性會變得更為突出,商業活動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將更加明顯,所以對商業經濟學的研究應當進一步加強地位下降90年代以來,商業經濟學地位的下降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原因: 1、將學術研究領域同行政管理系統機械地對應和掛鉤是導致商業經濟學地位下降的直接原因。 長期以來,中國應用經濟的研究領域都是同一定的部門行政管理系統相對應的,研究的內容也基本上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理論的部門經濟關系和業務管理流程。於是就出現了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運輸經濟、林業經濟、漁業經濟等眾多學科領域,這種學科領域的劃分方式不是以社會經濟活動的客觀運行過程及各階段的功能特徵為研究對象的,所以存在著相互交叉重復以及不系統不完整等嚴重缺陷。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軌,部門行政管理的體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被以社會經濟活動的流程管理所取代;中央機構的改革和精簡,使許多部門行政管理機構被撤並。同部門總以行政方式所進行的學科體系調整中,二十多個以部門經濟研究為對象的學科就理所當然地被「一攬子」歸並了。然而,客觀地分析,在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行流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按各階段的功能特徵進行劃分,原應用經濟學的某些學科領域的研究仍然是很重要,如商業經濟、運輸經濟等,但其研究的內容則應有所改變。即應由以原部門行政管理方式為基礎的管理行為研究,轉向以市場運行方式為基礎的市場行為研究。否則就難以使商業經濟學的地位重新得以確立。 2、製造業與流通業的產生融合使純粹的商業概念趨於淡化。 從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商品流通體制的改革,使原國有商業系統的封閉運行體制被徹底打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產品製造企業開始直接介入流通,組織產品的自銷,直至建立自己的市場銷售系統。在製造業自行銷售系統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原商業批發企業出現大面積的方損和解體,商業批發系統出現嚴重萎縮。到90年代中期,原商業系統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零售領域,而在商業活動中占重要地位的批發活動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製造業的自行銷售系統所取代。由於傳統觀念中的「純商業」是將製造的自行銷售系統排除在外的,所以就表現出商業的社會作用和地位下降的現象。然而事實上,製造業的產品銷售活動本身就是屬於商業活動的范疇,一些生產企業所建立的相對獨立的銷售公司,本質上也應屬於商業企業。但是由於行政歸屬關系的原因,以及對「純商業」概念的 有認識,就使得人們感到商業的社會地位在下降,以商業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商業經濟學的地位也就隨之下降。 3、市場營銷理論的引進對商業經濟學的地位產生沖擊 市場營銷學是站在製造商的角度研究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理論。由於其也是以市場交換為核心來展開研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同商業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和領域有重合之處。如美國等西方國家就沒有商業經濟學,其對市場商品流通活動的一般研究是在客觀市場營銷理論中進行的,同以企業為主體的微觀市場營銷理論共同構成了市場營銷學的理論框架。由於其作為一種新的理論體系被引進,又正好處於中國流通體制改革後,以製造企業為主體的自行銷售得到迅猛發展的時期,所以就理所當然地被中國的理論界和實際部門普通接受,而當時以「純商業」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商業經濟學就相對受到冷落。許多離校的商業經濟學教學研究部門後來紛紛轉為市場營銷學的教學和研究就說明了這一問題。然而,從研究的內容和角度上認真進行分析,現商業經濟學同市場營銷學還是有區別的。特別在中國,由於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商業活動的重要性更為凸現,其相對獨立性也比較強,商業經濟學應當在學術研究方面重新確立自己的地位。 編輯本段面臨問題 (一)對多主體參與訂商品流通過程的系統研究。 過去對於商業的研究大多局限於原商業系統的范圍內,以純商業企業的活動為對象而進行的,對於商品流通全過程的研究缺乏系統性,特別是80年代以來,製造企業大量介入流通,又在認識上被排除在商業之外,商品流通的系統性研究更為缺乏。在當前,商品流通過程多主體參與(生產企業、商業企業、消費群體)的情況下,應當對商品從脫離生產流程到進行消費階段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研究,以正確認識商業生產的全過程及各參與者在其中的作用價值和相互關系。 (二)對商業活動的服務性質和服務價值的研究。 商業生產的直接產品是為商品交換所提供的服務,而服務的價值一方面是商業勞動所創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場的認同。對商業服務的性質及其市場價值的認定是商業經濟研究中的重要問題,最近,國外對服務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研究已經十分深入,並提出了「服務利潤鏈」的概念,在中國的商業經濟研究中應當充分借鑒其中的研究方法。以從理論上加強對商業勞動價值的認識。 (三)對商業生產力組織和效益問題的研究。 商業資本、商業勞動和商業信息等是構成商業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商業渠道、商業企業、商業業態和商業管理體制是對商業勞動力的組織形式,當前,中國市場上商業渠道和業態的類型眾多,效率和效益各有差異。從商業生產力合理組織和追求最佳效益的角度出發去研究商業流通渠道的合理設置和商業業態發展和創新,對於推動中國商業的改革與發展,優化市場的商品流通體系,通過提高流通效率對促進經濟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四)重視高科技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的影響。 當前,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的發展,其影響面已涉及各個領域。在商業方面,網路銷售、電子商務、綠色商業以及供應鏈管理等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的商業組織形式提出了挑戰,因此在商業經濟的研究領域中應當充分重視高科技的發展對商業組織和流通方式所帶來的影響,探討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經營形式和管理方式。 (五)重視對流通產業競爭與規制問題的研究。 如前所述,80年代以來的商業體制改革,已經使中國的商業領域呈現出「百業經商、萬賈競流」的局面,在一方面使流通渠道充分暢道的同時,也造成了競爭過度,管理混亂,信用下降,成本上升等問題,加強對流通產業的規制,優化市場流通秩序已成為突出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進行流通產業的規制為放鬆。保證在公平原則下的有序競爭,不僅關繫到流通產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所以也是商業經濟學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編輯本段同其他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專門研究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學科沿革 作為部門經濟學的商業經濟學,是在20世紀俄國十月革命後在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創建起來的。當時的研究范圍只局限於蘇聯,稱為「蘇維埃貿易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久,便開始創建以研究中國商業為范圍的商業經濟學,稱為中國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 研究對象 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兩個方面。內部的經濟關系是:①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由誰來投資從事商業的經營,或進行商業活動的生產資料歸誰所有;②部門內部人們的地位和相互關系;③以生產資料所有制和人們在從事商業經營過程中的地位為轉移的經營成果的分配形式。外部的經濟關系是商業活動本身,即購銷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包括:①生產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工商關系、農商關系等);②經營者和消費者(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的關系;③經營者之間的關系(商業企業之間的關系)。由於商業部門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商業部門的各種經濟活動既受商業自身的運動規律所制約,又受社會的客觀經濟規律所制約。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商業部門的經濟關系及其內在規律。這些規律包括:①政治經濟學所揭示的經濟規律在商業部門中的作用(如研究價值規律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②市場和商品流通的客觀規律(如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在商業活動中的作用;③商業部門自身所特有的規律。商業經濟學的研究必須結合生產力和上層建築研究生產關系,更要緊密地聯系實際,研究這些規律的應用。 研究內容 按照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研究的對象,這門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有:①商業的基本理論。包括商業的產生和它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發展,商業的職能和購、銷、存機能的相互關系,商業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對生產、消費、分配的作用)。②商業部門內部的經濟關系。包括商業部門的經濟成份、所有制性質、投資方式,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商業的組織系統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以及領導者、管理者和業務人員的關系,經營成果在國家和企業之間的分配,企業所得部分在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以及個人所得部分在領導者、管理者和業務人員之間的分配。③國家對商業的領導和管理。④商業的業務。包括商品收購(工業品收購和農產品收購)、商品銷售(生產資料銷售和生活資料銷售)、商業部門內部經營者之間的購銷以及商品儲存,商業企業(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經營。⑤商業經營的保證條件。包括商業網建設和商業的物質技術基礎,商業勞動和勞動報酬,商業所需的服務(商品實體運動所需的運輸、保管和加工等服務以及商品經營所需的信息服務)。⑥商業的資金、費用和經濟效益,以及商業的利潤和利潤分配。⑦商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戰略。 同其他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是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對商業部門經濟活動深入研究而發展成為獨立的科學體系的。但它不限於研究一般經濟規律在商業中的體現,而是集中力量揭示商業所特有的經濟規律。商業經濟學與商品流通領域的其他經濟學,如市場、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價格等領域的經濟學有著密切聯系。如研究商業經濟不能不依據市場供求規律,不能不考慮貨幣流通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以及價格體系所特有的規律。同時,商業經濟學所揭示的商業特有的經濟規律反過來也是市場和商品流通的經濟學形成的強大支柱。商業經濟學是商業部門其他方面(如商品經營、商業管理、商業史等)學科的理論基礎,這些學科的成果也是豐富和發展商業經濟學的重要條件。

❿ A-level中經濟 金融 商業研究三者有什麼區別

A level 學科學習中,經濟學(economics)主要從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方面學習大的版經濟導向和經濟形態運作權;商業(busienss study)主要是從行業、企業研究的角度學習企業原作方向、原理及盈利模式;金融(finance)是一個專業學科,主要學業金融方面的知識,不太涉及到以上提到的宏觀經濟走勢、商業運行模式等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商業研究課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