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即將離任嗎
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院長近12年後,今年62歲的錢穎一即將離任,現任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白重恩擬接任院長。據報道,這一任命目前處於公示階段。
為此,錢穎一在經管學院的十幾年裡沒有帶過一個博士生,沒有申請過一筆研究經費,也沒有主持過一個自己的研究中心、研究院或研究所。解釋起來,錢穎一說「教育改革比經濟改革更艱難,但是對社會和國家的貢獻卻會十分巨大」。
2013年起,清華經管學院本科新生收到錄取通知書時,還會收到錢穎一開出的書單:哈佛大學原校長博克的《回歸大學之道》、戴蒙德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何兆武的《上學記》等,除了《魔鬼經濟學》,都與經濟專業無關。
經管學院的本科課程表更是「不走尋常路」——140個總學分中,專業課只有50個學分,通識課高達70個學分,另20個學分是任選課。
2016年底,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為錢穎一頒發首屆中國經濟學獎時說:「這些年來,錢穎一忙於清華經管學院的院務管理,這無疑減少了他用在經濟學上的精力,但我們收獲了一位教育學家。」
2017年,錢穎一稱:我們距「世界一流」還很遠。他對學院的工作一貫要求特別高。我每次跟他匯報,學院某些方面已在國內處於領先,或某項排名為第一時,他總是不滿足,屢次對我說,那個不算數,要做公認的第一。後來再去匯報工作,一旦說到排第一,我都會說「距離公認的第一還有很大差距」。
「一方面,他對我們的期望很高;另一方面,他對我們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發自內心地高興。他就是這樣的熱愛清華、熱愛經管學院。」錢穎一說。
生於北京、祖籍浙江的錢穎一曾在密雲插隊四年,當時他沒有放下書本,並且特別喜歡學習數學和英語兩科。他回憶,自己的英語和數學都是「田埂上學的」。
1977年,錢穎一和全國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恢復高考第一年的考場,成為當年考入清華大學的818名學生之一。畢業後,他留學美國,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任教於美國的多所著名大學。
同樣有著海外留學背景的錢穎一、白重恩兩人是「親師兄弟」,都曾跟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系講席教授埃里克·馬斯金完成了博士生階段的學習。
他們的「同門」還包括李稻葵、王一江、許成鋼、鄒恆甫等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圈內稱他們六人為「哈六」,因為都在哈佛深造過。
經管學院官網顯示,白重恩於1983年獲中國科技大學數學學士,並獲郭沫若獎學金。此後,他分別於1988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數學博士,199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是一位「雙料博士」。
在接觸過白重恩的人眼中,他是個溫文爾雅、胸懷大度之人。雖然做事有條不紊,但只要發表其觀點來便是犀利無比。今年兩會期間,白重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大而快的投資帶來投資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時也擠佔了市場部門的投資,使得整體效率受到負面影響。
『貳』 西安交通大學金禾經濟研究中心的授課教師
中心成立以來先後聘請台灣大學、台灣中研院、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大學、台灣中央大學、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等多所台灣院所的數位知名教授授課並指導研究生,以及美國普林斯頓、荷蘭丁伯根、澳洲莫納什等大學的多位世界著名經濟學教授來中心講學並指導研究生。過去十多年來,金禾中心主要依靠台灣及海外經濟學教授群的支持從事教學的工作。為了教學及研究的需要,在未來五年中,中心計劃每年聘請2~3人充實隊伍。近兩年已引進海外博士1名(荷蘭庫特勒之博士),美國著名大學畢業(約翰霍普金斯、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2名。展望未來,我們不忘「為經濟學培養通才,為社會學培養專才」的初衷,努力在培養高級經濟學人才及科學研究新方法方面開創新局面。中心成立以來的授課教師名單(按漢語拼音排序)如下: 序號姓名簡介1Siang 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William.H.Branson美國MIT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3鮑維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經濟學博士4蔡攀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5蔡文禎美國Michigan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6曾衛紅日本築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公管學院副教授7陳恭平美國Rochester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員8陳江美國Wisconsin Madison大學管理與統計學博士,美國雪城大學教授9陳坤銘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教授10陳孝琪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11陳彥煌美國Texas A&M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副教授12陳溢茂美國Ohio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財務金融系前主任,教授13陳志平西安交通大學理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數學院教授、副院長14池祥萱台灣中央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東華大學管理學院15單 驥美國Cornell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16方振瑞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17馮宗憲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經金學院教授18郭平欣美國UCS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經濟系前主任19郭譽森西安交通大學金禾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特聘教授20洪福聲美國Virginia Polytechnic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21洪雪卿台北大學經濟企管博士、淡江大學會計系副教授22胡春田美國Princeton大學經濟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台灣中研院社科所研究員23黃朝熙美國Washingto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24黃登興美國Rochester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25黃有光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澳大利亞Sydney大學經濟學博士,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26江永裕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文化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27李阿乙美國Rutgers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輔仁大學經濟系教授、社會科學院前院長28李慶男美國Michigan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山大學經濟所副教授29李昭考比利時魯汶大學、亞洲大學經濟副教授30林常青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所助研究員31林惠玲美國Brow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社科院院長32林建甫美國UCS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高等研究院副院長33林金龍美國UCSD大學經濟學博士,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34林祖嘉美國UCLA大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35劉楚俊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36劉瑞華美國Washingto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37盧信昌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38馬泰成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39毛慶生美國Rochester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40毛維凌美國Texas at Austi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41祁玉蘭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42瞿宛文美國Stanfor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43壽紀麟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數學系前主任44唐代彪美國Columbia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45滕曉雲美國UCLA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46王鳳生美國Pure大學經濟學博士,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47王國梁美國Temple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48王泓仁美國Michiga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前主任49王連常福美國Iowa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前社科院院長50魏國棟美國Rhode Islan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51翁銘章美國Texas A&M大學經濟學博士,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副教授52吳文傑美國Michiga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財政系副教授53蕭代基美國Michiga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54熊秉元美國Brow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55徐偉初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文化大學教授,香港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56許祐宗美國聖劉易斯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57許振明美國Johns Hopkins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前金融研訓院院長58薛 琦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學博士,台灣金融研訓院前院長,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前主任,台灣證交所前董事長59楊春雷德國Dortmun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60俞煒華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金禾中心副教授61詹維玲美國Pure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所副研究員62張國平美國Pennsylvania大學博士,台灣清華大學計量金融系教授63張五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博士、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世界知名經濟學家64張一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經濟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金禾中心講師65趙媛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候選人,西安交通大學金禾中心講師66趙志鉅美國南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澳洲迪肯大學經濟學院研究員67鍾經樊美國Wisconsin-Madison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清華大學計量金融系主任、教授68周濟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校區經濟學博士,台灣世新大學經濟主任、教授69周翔翼西安交通大學金禾中心經濟學博士,西安交大學金禾中心講師70周雨田美國UCSD大學經濟學博士,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71朱家祥美國UCSD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北京大學CCER教授72庄委桐英國Cambridge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73庄希豐美國東北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淡江大學經濟系主任、教授74庄奕琦美國Chicago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社科院院長
『叄』 考研 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
可以的。以下是2011年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招生目錄:經濟學碩士分成幾種類型,你仔細仔細看看:
清華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051 經濟管理學院 10 含深圳研究生院1名
020100理論經濟學
01理論經濟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45經濟學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計量經濟學
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46運籌學
復試科目:專業綜合(含信息系統,生產運作)
120200工商管理
01工商管理(應用型)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47微觀經濟學
復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企業管理
相關參考書:
868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黎詣元
851 西方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繼明
《微觀經濟學習題》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繼明
《宏觀經濟學》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繼明
《宏觀經濟學習題》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蔡繼明
847 微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詣遠
《微觀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平狄克,魯賓費爾德
845 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詣遠
《宏觀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多恩布希與費希爾
《微觀經濟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平狄克,魯賓費爾德
846 運籌學
《運籌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
《運籌學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胡運權
相關資料都可在當當網或卓越網買到!!!
祝你成功!!!
『肆』 選清華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好還是上海交大應用經濟學博士後好
王見定教授挑戰經濟學突破獎.
(二).申報「經濟學突破獎」的理由
作為統計回學突破的最大受益答者,非經濟學莫屬。凡對經濟學、經濟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共識:統計學幾乎是隨著經濟學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統計學、經濟學的主要奠基人幾乎指向同一人---英國學者威廉·配弟,馬克思稱他為政治經濟學的創始人。這絕非是一種巧合,說它是某種必然更適合。經過近400年的變遷,經濟學現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人民關注度最高的科學。而經濟學活動與各種指標幾乎都是通過統計學來計量、分析、預測、決策的,所以「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必將全面提升經濟學的水平,也必然引起經濟學罕見的大突破。
『伍』 求清華 經濟學 本科課表
經管學院研究生課程一覽
課程號 課程名 英文課程名 學期 學時 學分 任課教師 考核方式 授課方式
60510013 《資本論》
60510024 運籌學
60510722 英語
70510012 組織行為學
70510013 組織行為學
70510043 專家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
70510053 高級運籌學
70510063 決策理論
70510092 研究方法論
70510093 高級管理心理學
70510103 技術經濟評價理論與方法
70510113 高級微觀經濟學
70510123 高等計量經濟學
70510132 管理經濟學
70510133 管理經濟學
70510143 金融經濟學
70510153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 Macro-Economic Analysis of China 秋 48 3 華如興 考試 課堂講授為主
70510163 高級財務會計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春 48 3 夏冬林 考試 課堂講授為主
70510173 高級管理會計
70510183 公司財務理論專題與案例
70510213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
70510223 IT與組織
70510233 金融數學
70510243 國際金融
70510263 數理經濟學
70510273 應用隨機過程
70510283 高級宏觀經濟學
70510292 數量經濟學專題 Topics on Quantitative Economics 春 32 2 張金水 考試 課堂講授為主
70510303 管理數學方法
70510312 國際經濟學
70510353 微觀經濟學
70510393 政府與非贏利機構會計
70510413 宏觀經濟學
70510423 計算機應用與管理信息系統
70510473 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70510483 《資本論》研究
70510493 中級微觀經濟學
70510503 中級宏觀經濟學
70510513 高等運作管理
70510523 隨機建模與優化
70510533 技術管理專題
70510542 技術創新經濟學I
70510552 管理會計研究專題
70510562 審計研究專題
70510573 證券市場結構與機制
70510582 金融計量經濟學
70510591 管理導論
70510602 基礎漢語
70510614 實用商務英語1
70510624 實用商務英語2 I
70510633 管理溝通
70519003 高級心理學
80510022 質量管理學
80510042 信息管理
80510053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
80510062 制度經濟分析
80510073 技術管理
80510082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80510092 投入產出分析
80510102 發展經濟學
80510112 商業銀行管理
80510122 投資銀行業務
80510172 貨幣銀行學
80510192 會計學
80510193 會計學
80510203 財務會計
80510251 市場營銷模擬
80510262 銷售管理
80510303 管理決策方法與模型
80510312 投資學
80510332 項目投融資決策
80510333 項目投融資決策
80510342 國際貿易
80510361 金融工程
80510363 金融工程
80510371 建設性商務談判
80510372 商務談判
80510384 西方經濟學
80510392 統計學
80510402 公共財政學
80510411 金融市場
80510412 金融市場學
80510413 金融市場
80510422 會計專題
80510433 管理會計
80510441 戰略性成本管理
80510472 國際經濟法
80510493 模糊理論與信息系統
80510522 管理決策
80510532 網路營銷
80510542 國際市場營銷學
80510552 計算機與信息系統導論
80510602 國際商務談判
80510611 企業家創業-商業計劃的設計和融資
80510612 企業家創業與商務計劃
80510622 領導與團隊
80510642 國際投資學
80510652 國際市場營銷
80510662 國際人力資源管理
80510673 金融工程導論
80510682 國際技術管理 I
『陸』 清華大學經濟學家劉玲玲教授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教授
主要研究興趣:中國公共財政、稅法和回稅制、宏觀經濟、農村經濟與答財政政策、轉型經濟與現代化理論、經濟博弈論與財政體制的設計
講授課程:公共財政學、中國宏觀經濟分析
學習經歷: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學士和經濟學學士(1978-1982年);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經濟學碩士(1988-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1993-1996年);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後(1996-1998年)
劉玲玲 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主任(圖)
主持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黨、政全面工作。
這教授不錯
『柒』 尋找清華大學經濟金融系的宏觀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的教材詳情!
第六章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第一節 經濟政策目標
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約有四種,即: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
第一目標:充分就業,是指一切生產要素都有機會以自己願意的報酬參加生產的狀態。
西方經濟家通常以失業率來衡量充分就業
失業率:指失業者人數對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勞動力參與率=勞動力/人口
失業分類
摩擦性失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由於難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
自願性失業:是指工人不願意接受現行工資水平而形成的失業。
非自願性失業:是指願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結構性失業:指經濟結構變化等原因造成的失業。失業與空位並存。
周期性失業:指經濟周期中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
失業的影響
失業給失業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帶來了莫大痛苦。
失業使社會損失本來應當可以得到的產出量。
奧肯法則:GDP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關系。認為,GDP每增加3%,失業率大約下降1%
充分就業:
自然失業率:
第二目標:價格穩定,是指價格水平的穩定。
用價格指數來表示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
價格指數是表示若干種商品價格水平的指數。
消費價格指數(CPI)、批發物價指數(PPI)和GDP折算指數。
第三個目標:經濟持續均衡增長,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所產生的人均產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
第四個目標:國際收支平衡
要實現既定的經濟政策目標,政府運用的各種政策手段。必須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如果財政當局與貨幣當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標發生沖突。就達不到理想的經濟效果,甚至可能偏離政策目標更遠。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標時,不能追求單一目標,而應該綜合考慮,否則會帶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第二節 財政政策
一、財政的構成與財政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則包含稅收和公債兩個部分。
政府支出是指整個國家中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由許多具體的支出項目構成,主要可分為政府購買和政府轉移支付兩類
政府的收入。稅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分為三類:財產稅、所得稅和流轉稅
累進稅,累退稅和比例稅
發行公債:公債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公眾對政府的債權。
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
中央政府的債務稱國債。
政府借債有短期債、中期債和長期債
短期債:通過出售國庫券取得,主要進入短期資金市場,利率較低,期限一般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中長期債: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取得,1年以上5年以下為中期債券,5年以上為長期債券。
二、自動穩定與斟酌使用
對經濟的調節:自動調節和主動調節
自動調節:財政制度本身有著自動地抑制經濟波動的作用,即自動穩定器。
主動調節:政府有意識地進行相機抉擇的積極的財政政策。
1.自動穩定器
自動穩定器。亦稱內在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通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採取任何行動。
(1)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
起征點,稅率等級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
主要指轉移支付,有發放標准
衰退時,抑制衰退;繁榮時,抑制通脹
(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
平抑農產品價格
衰退時,收購;繁榮時,拋售
2.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低,即出現經濟衰退時,政府應通過削減稅收、降低稅率、增加支出或雙管齊下以刺激總需求——擴張性(膨脹性)財政政策。
當認為總需求非常高,即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增加稅收或削減開支以抑制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這種交替使用的擴張性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被稱為補償性財政政策。
30年代初羅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運用了這套財政政策。
60年代後期出現滯脹,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表現出了局限性:
(1)時滯:
(2)不確定性:
乘數大小難以准確確定
政策作用中的變化不確定
(3)不可預測的隨機因素的干擾
(4)擠出效應
三、功能財政和預算盈餘
根據權衡性財政政策,政府在財政方面的積極政策主要是為實現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水平。當實現這一目標時,預算可以是盈餘,也可以是赤字。這樣的財政為功能財政。
預算赤字是政府財政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即減稅和擴大政府支出就會造成預算赤字。預算盈餘是政府收入超過支出的余額。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即增稅和減少政府支出,會產生預算盈餘。
功能財政思想是凱恩斯主義者的財政思想。
主張:
存在通貨緊縮缺口時,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支出或減少稅收,實現充分就業。盈餘減少,甚至出現赤字,或更大的赤字。
存在通貨膨脹缺口時,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支出或增加稅收,實現物價穩定。赤字減少,甚至出現盈餘,或更大的盈餘。
即:政府為了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餘就盈餘。
它是斟酌使用的財政政策的指導思想。
財政預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預算和周期平衡預算兩種。
年度平衡預算,要求每個財政年度的收支平衡。會使經濟波動更加嚴重。
所謂周期平衡預算是指政府在一個經濟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經濟衰退時實行擴張政策,有預算赤字,在繁榮時期實行緊縮政策,有預算盈餘,以繁榮時的盈餘彌補衰退時的赤字,使整個經濟周期的盈餘和赤字相抵而實現預算平衡。
四、充分就業預算盈餘與財政政策方向
問題的提出:
功能財政:擴張性財政政策,減少盈餘或增加預算赤字;緊縮性財政政策,增加盈餘或減少赤字。
錯覺:
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擴張性財政政策;
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緊縮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收入減少,稅收自動減少,轉移支付自動增加,會引起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
在經濟高漲時,收入增加,稅收自動增加,轉移支付自動減少,會引起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這兩種盈餘或赤字的變動與財政政策本身無關。
不能簡單把盈餘或赤字的變動當作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還是緊縮性的標准。
盈餘或赤字的變動:
(1)財政政策變動引起:擴張性政策增加赤字,減少盈餘;緊縮性政策增加盈餘,減少赤字。
(2)經濟情況本身變動引起:經濟衰退,盈餘減少或赤字增加;經濟繁榮,盈餘增加或赤字減少。
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業預算盈餘,作為衡量財政政策擴張還是緊縮的標准。
所謂充分就業預算盈餘指既定的政府預算在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即潛在的國民收入水平上所產生的政府預算盈餘。如果這種盈餘為負值,就是充分就業預算赤字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BS*=ty*-G-TR
實際預算盈餘BS=ty-G-TR
BS*-BS=t(y*-y)
充分就業預算盈餘的作用:
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消除經濟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動對預算狀況的影響,從而就能更准確地反映財政政策對預算狀況的影響,並為判斷財政政策是擴張性的,還是緊縮性的,提供了一個較為准確的依據。若充分就業預算盈餘增加了或赤字減少了,財政政策就是緊縮的,反之,則政策是擴張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業問題,以充分就業為目標確定預算規模從而確定財政政策。
五、赤字與公債
實行了干預經濟的積極的財政政策。這種政策從理論上說是逆經濟風向行事的「相機抉擇」,但事實上多數是搞擴張性財政,結果是財政赤字的上升和國家債務的積累。財政赤字是預算開支超過收入的結果。
彌補赤字的途徑:借債和出售政府資產。
政府借債又可分兩類:
一類是向中央銀行借債,這實際上就是叫中央銀行增發貨幣或者說增加高能貨幣,這可稱為貨幣籌資,其結果是通貨膨脹,因而它本質上是用徵收通貨膨脹稅的方式來解決赤字問題。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彌補赤字常常用這種方式,但發達國家較少採用這種方式。
另一類借債是向國內公眾(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和外國舉債,這可稱為債務籌資。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脹,但會引起利率上升,從而會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增加貨幣供給。也會引起通脹。
公債可以為預算赤字融資,但會造成巨大的利息負擔:
美國:利息支出/GDP的比重60年代為1.3%;90年代為3.5%。
1992年底政府債務總量達4萬億美元,平均每人1.6萬美元。
債務—收入比率=一國債務/GDP
債務—收入比率的變動主要取決於公債的實際利率、實際GDP的增長率和非利息預算盈餘。
非利息預算盈餘不變時,公債利率越高,產出增長率越低,債務—收入比率上升。
非利息預算有盈餘,實際利率有所下降,GDP不斷增長,債務—收入比率下降。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西方經濟學家對公債的看法:
(1)內債和外債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種負擔。
還會造成下代負擔。
(2)外債對一國公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內債不構成負擔。
長期中,政府會用發新債的辦法還舊債;即使用征稅辦法來償還公債,也只是財富再分配,對於國家來說,並未有財富損失;發行公債促使資本形成,加快經濟增長的速度,增加後代的財富和消費。
六、西方財政的分級管理模式
根據財權和事權相一致的原則,採取分級管理的財政體制。
稅收分為中央稅(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險稅)、地方稅(財產稅、公共設施稅)和中央與地方共享稅(財產稅)三種。
支出分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調節,主要依靠稅收返還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對地方政府的財政補助形式進行。
第三節 貨幣政策
一、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金融機構:金融媒介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
商業銀行之所以稱為商業銀行,是因為早先向銀行借款的人都經營商業,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是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負債業務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資產業務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資兩類業務。放款業務是為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包括票據貼現、抵押貸款等。投資業務就是購買有價證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間業務是指代為顧客辦理支付事項和其他委託事項,從中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金融當局,它統籌管理全國金融活動,實施貨幣政策以影響經濟。中央銀行具有三個職能:
作為發行的銀行,發行國家的貨幣。
作為銀行的銀行,既為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用票據再貼現、抵押貸款等辦法)。又為商業銀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備金,還為商業銀行集中辦理全國的結算業務。
作為國家的銀行:
第一,它代理國庫,一方面根據國庫委託代收各種稅款和公債價款等收入作為國庫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國庫撥付各項經費,代辦各種付款與轉賬;
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資金,既用貼現短期國庫券等形式為政府提供短期資金,也用幫助政府發行公債或直接購買公債方式為政府提供長期資金;
第三,代表政府與外國發生金融業務關系;
第四,執行貨幣政策;
第五,監督、管理全國金融市場活動。
二、存款創造和貨幣供給
所謂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隨時提取的銀行存款。
經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額,稱為存款准備金。
按法定準備率提留的准備金是法定準備金。
存款總和(用D表示)同這筆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準備率(用rd表示)之間的關系為:D=1/rd
1/rd為貨幣創造乘數,大小和法定準備率有關,准備率越大,乘數越小。
貨幣創造乘數為法定準備率的倒數是有條件的。
第一,商業銀行沒有超額儲備,即商業銀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準備金後會全部貸放出去。
如果銀行找不到可靠的貸款對象,或廠商不願意借款,或銀行不願意貸款,會形成超額准備金(ER)。超額准備率(re)
實際准備率=rd +re
第二,銀行客戶將一切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進行。
如果存在現金漏出,也不能派生存款
現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c)
第三,基礎貨幣:為存款擴張或貨幣創造提供基礎的貨幣。
H=Cu+Rd+Re;M=Cu+D
三、貨幣政策及其工具
1.再貼現率政策。
這是美國最早使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
中央銀行給商業銀行的借款統稱為貼現。
貼現的目的:為了協助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對存款備有足夠的准備金。
貼現增加,准備金增加,貨幣供給量增加;
貼現減少,貨幣供給量減少。
貼現率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變動給商業銀行及其他存款機構的貸款利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減少,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減少;貼現率降低,向中央銀行借款就會增加,准備金從而貨幣供給量就會增加。
但美國不經常使用它來控制貨幣供給。
而且具有局限性。
再貼現率政策不是一個具有主動性的政策。
2.公開市場業務
這是目前中央控制貨幣供給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政府債券以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
當聯儲在公開市場上購買政府證券時,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准備金將會以兩種方式增加:如果聯儲向個人或公司等非銀行機構買進證券,則會開出支票,證券出售者將該支票存入自己的銀行賬戶,該銀行則將支票交聯儲系統作為自己在聯儲賬戶上增加的准備金存款;如果聯儲直接從各銀行買進證券。則可直接按證券金額增加各銀行在聯儲系統中的准備金存款。當聯儲售出政府證券時,情況則相反,准備金的變動就會引起貨幣供給按乘數發生變動。
公開市場業務的優點:
(1)中央銀行可及時地按照一定規模買賣證券。
(2)操作靈活,便於靈活地進行操作,自由決定有價證券的數量、時間和方向。
(3)如果出現錯誤時,可以及時得到糾正。
(4)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可以比較准確地預測出來。
3.變動法定準備率
中央銀行有權決定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機構的法定準備率,如果中央銀行認為需要增加貨幣供給,就可以降低法定準備率,
降低法定準備率,實際上等於增加了銀行准備金,而提高法定準備率,就等於減少了銀行准備金。
變動法定準備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備率變動,所有銀行的信用都必須擴張或收縮。因此,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
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
出售政府債券,再貼現率提高;
買進政府債券,降低再貼現率。
所謂道義勸告,是指中央銀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四、貨幣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徑
第一種理論認為,貨幣政策影響產出,並不是因為改變了利率就改變了投資的成本從而改變了投資的需求,而是因為利率的變動會影響人們的資產組合,較低的利率會使人們把他們的財產轉移到股票上,於是股票價格會上升,根據托賓的「q理論」,當股票價格更高時,企業就會進行更多的投資。
第二種理論,認為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的較低利率所帶來的股票價格和長期債券價格上升,會使人們感覺更富有了,於是他們會消費得更多,從而使總需求增加了。
第三種理論認為,政府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時,如購買債券,銀行存款增加,准備金增加,超額准備金貸給企業(利率下降)或購買債券(債券價格上升),這些都會使企業投資增加。
第四種理論認為,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還可通過匯率變動影響進出口從而對總需求發生作用,尤其在實行浮動匯率情況下,當銀行收緊銀根,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流入,本幣升值,凈出口下降,從而總需求水平下降。
如果是固定匯率制,會使要達到的貨幣政策目標受到影響。
第五種理論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規模,認為中央銀行的行動可促使銀行發放更多或更少的貸款,或者以更寬松或更嚴格的條件發放貸款。
供給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2、人力政策:
3、指數化政策:
4、經濟增長政策:
第四節 資本證券市場
一、股票和債券:
二者都是證券,都是投資工具。
廣義證券包括商品證券、貨幣證券、資本證券。
狹義證券僅指資本證券,它是代表對一定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投資憑證。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1)性質不同:
債券是一種發行者與投資者之間債權與債務關系的憑證,投資人有權到期按照約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無權參與經營管理。
股票是一種投資者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憑證。投資者是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也承擔有限責任,不能退股,但可轉讓。
(2)財務處理不同:
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負債,支付的債息作為成本支出。
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資產,股息紅利都屬利潤分配。
(3)收益風險不同:
債券收益率事先確定,較穩定。
股票收益由公司經營狀況和其他一些因素決定,收益不確定,風險高。
債券分為長期、中期、短期。
股票分為普通股、優先股
普通股:是指股東不加以特別限制、享有平等權利、並隨著股份有限公司利潤大小而取得相應收益的股票。
特點:發行量最大;標准股票;風險最大。
優先股: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餘資產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票。
二、證券的發行與流通
1、發行市場:
發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債券的可能是企業和政府。
證券認購:個人,機構
證券發行方式:公募——上網發行;私募——向特定投資者發行。
發行要:條件、審批、程序。
發行價格:平價、溢價、折價。
2、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三、證券的交易與價格
1、證券交易的程序:
(1)開戶:證券賬戶;資金賬戶
(2)委託:投資者告知券商交易證券的信息,券商代為進場申報,參加競價成交。遞單委託、自助委託、電話委託、網上委託。
(3)成交:指買賣雙方的價位與數量合適,達成交易的過程。價格優先、時間優先。
(4)清算與交割:買賣雙方結清價款的過程。
(5)過戶:變更證券所有者的手續。
2、證券交易方式:
(1)現貨交易;(2)信用交易
(3)期貨交易;(4)期權交易
3、證券交易的價格:
股票價格:難以捉摸。
股價指數:衡量股票市場價格總水平及其變動的相對指標。是一種加權平均數
世界上主要:道瓊斯指數(1884);標准普爾指數(1957);紐約指數(1966);金融時報指數(1935);日經指數(1950);恆生指數(1969)。
我國:
1、上證指數
(1)30指數:1996年7月1日;
青島海爾、春蘭股份、四川長虹、上海石化、湖北興化、華北制葯、通化東寶、伊利股份、上海汽車、邯鄲鋼鐵、齊魯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東方通信、魯北化工; 第一百貨; 陸家嘴; 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壩、
上海機場、廣州控股、東方航空;愛建股份、東方集團、梅雁股份、東大阿派、清華同方、蘇州高新、五礦發展。
(2)180指數:2002年7月1日;
浦發銀行、樂凱膠片、五洲交通、青島海爾、邯鄲鋼鐵青旅控股、昌河股份、工大高新、齊魯石化、航天機電寧滬高速、北亞集團、東北高速、益 鑫 泰 、太太葯業天 津 港 、武鋼股份、中體產業、金地集團、東軟股份 東風汽車、天壇生物、北京巴士、滄州化工、中國國貿寧夏恆力、盤江股份、西單商場、首創股份、武漢控股撫順特鋼、魯北化工、上海機場、上海建工、烽火通信巴士股份、鋼聯股份、上海貝嶺、中化國際、華銀電力華能國際、雅 戈 爾 、上海能源、江蘇索普、民生銀行九發股份、貴州茅台、浦東不銹、上港集箱、雲大科技中鐵二局、綜藝股份 、寶鋼股份、生益科技、深 高 速東方通信、中國石化、蓮花味精、茉 織 華 、友好集團福建高速、兗州煤業、安陽鋼鐵、全興股份、歌華有線錦 州 港 、用友軟體、魯銀投資、浙江廣廈、中牧股份青島啤酒、國電電力、龍騰科技、復星實業、廣電電子寧波海運、海信電器、大唐電信、復旦復華、悅達投資雙鶴葯業、山東鋁業、申達股份、馬鋼股份、南京高科
安彩高科、龍頭股份、東方集團、葛 洲 壩 、紫江企業(90)
第一百貨、華北制葯、鳳凰光學、秦嶺水泥、華聯商廈、隧道股份、上海梅林、海南航空、大眾科創、津 勸 業、青鳥華光、萬傑高科、廣電信息、東方明珠、同 仁 堂、廣匯股份、新 黃 浦 、上菱電器、多佳股份、首旅股份、浦東金橋、四川長虹、中視傳媒、路橋建設、聯通國脈、上海醫葯 、雲 天 化 、北京城建、中遠發展、海欣股份、廣州控股、海正葯業、申能股份、春蘭股份、清華同方、外運發展、愛建股份、首創科技、萊鋼股份、南鋼股份、原水股份、北京城鄉、青山紙業、大恆科技、飛樂音響、內蒙華電、上海汽車、星新材料、愛使股份、星湖科技、亞盛集團、酒鋼宏興、飛樂股份、梅雁股份、稀土高科、煙台萬華、青鳥天橋、儀征化纖、東方航空、中農資源、強生控股、中炬高新、鄭州煤電、上海家化、陸 家 嘴、創業環保、宏圖高科、亞星化學、哈葯集團、亞泰集團、蘭花科創、天房發展、滬昌特鋼、伊利股份、杭鋼股份、天通股份、尖峰集團、長春長鈴、金健米業、廣州葯業、中華企業、廣鋼股份、太極集團、長江通信、浙江中匯、
張江高科、東湖高新、江西銅業、上海石化、中海海盛(90)
四、證券投資收益及風險
1、證券投資收益:
(1)債券利息、股息、紅利
(2)資本利得即買賣差價。
2、證券投資風險: (1)系統風險:
A.市場風險:牛市、熊市、盤整
B.利率風險:利率變動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C.通脹風險:通貨膨脹發生。
(2)非系統風險:A.行業風險;B.企業經營風險;C.違約風險。
投資者降低風險:
(1)合理選擇投資對象,科學分析;
(2)及時對政治、經濟形勢作綜合分析與估計,抓住投資機會;
(3)迅速掌握證券市場信息、微觀經濟信息、交易信息;
(4)懂證券投資技術分析方法,會看走勢圖。
第五節 宏觀經濟政策及理論的演變
一、20世紀30年代
1、經濟危機的爆發,凱恩斯革命開始,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論得到認可。
2、新古典綜合派形成:凱恩斯的經濟學與傳統的古典經濟學相結合。使凱恩斯經濟學得到了發展與補充:P627
二、20世紀50年代
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和主張為西方所重視。
三、20世紀70年代
滯脹出現,新古典綜合派的地位動搖。
因此受到其他學派的攻擊:
(1)貨幣主義學派:主張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反對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
(2)供給學派:主張降低稅率刺激供給。但方案執行卻加重了滯脹,很快被放棄。
(3)理性預期學派:強調理性預期對經濟行為與經濟政策的影響與作用。
四、20世紀80年代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形成,不是對原凱恩斯主義的簡單因襲,吸納了各學派的精華和觀點,引進了廠商利潤最大化和家戶效用最大化的假設,吸納了理性預期假設。
『捌』 清華大學經濟學所學課程
必修課(10門,共22學分抄): (1) 中級宏觀經濟學; (2) 中級微觀經濟學;(3) 中級政治經濟學 ;(4)國際經濟學;(5) 計量經濟學;(6) 轉型經濟專題;(7)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 (8)經濟思想史;(9) 產業組織理論;(10)外語。
『玖』 清華,北大,復旦,人民大學的經濟學系哪個好點給個經濟學系的排名吧,現在的。謝謝
單純經濟學的話
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清華大學
不過,除了北大清華以外,人大和復旦的經濟學都偏向政治經濟學,這在現今的世界經濟學領域中已經在淘汰的邊緣了。
沒有政治經濟學影響的只有北大,清華和上海交大 這三家。
『拾』 清華大學 經濟學學什麼啊
經濟學:清華大學經濟系始建於1926年,1928年起由中國經濟學一代宗師陳岱孫教授擔任系主任,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並入其它院校,1984年恢復,屬於經濟管理學院中的一個系。經濟系於1983、1985、1987、1988年招收四屆國民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97年改為經濟學專業,並正式連續招生。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具備良好的辦學條件,建成了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政治經濟學3個碩士點和數量經濟學博士點,並可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該專業採取「本科—碩士研究生分階段有統籌」的培養模式,部分優秀學生可以通過免試推薦的方式直接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其中優異者可以直接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主要為國家經濟管理部門、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型企業集團、大型進出口公司等培養經濟分析人才,也為經濟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培養經濟研究人才和師資。
經過四年本科階段的培養,使學生既掌握系統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和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又了解中國經濟實務。在教學計劃上,強調高起點、入主流、國際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學科接軌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都設置2個或3個層次課程;數學課程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接近理科。同時從拓寬學生就業面考慮,將金融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分別以必修和選修的方式列入。這樣的教學計劃為國內經濟學專業所少有,與國外一流的經濟學專業相比,也是先進的,具有顯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