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用最通俗的語言幫我解釋一下,什麼是微觀經濟學中的自然壟斷
自然壟斷亦稱「自然寡頭壟斷」,是指某些產品和服務由單個企版業大規模生權產經營比多個企業同時生產經營更有效率的現象。如自來水、電力供應,電信、郵政等。
由於存在著資源稀缺性和規模經濟效益、范圍經濟效益,使提供單一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或聯合起來提供多數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形成一家公司(壟斷)或極少數企業(寡頭壟斷)的概率很高。
(1)微觀經濟學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擴展閱讀:
一般意義上的自然壟斷則與規模經濟緊密相連。格林沃爾德在其主編的《現代經濟辭典》中指出,自然壟斷是一種自然條件,它恰好使市場只能容納一個有最適度規模的公司。自然壟斷能否存在的決定性判斷標準是,市場需求必須小得只要有一家成本不斷降低的公司就能滿足。
克拉克森和米勒(Clarkson & Miller,1982)認為自然壟斷的基本特徵是,在一定的產出范圍內,生產函數呈規模報酬遞增(成本遞減)狀態。即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就越小。由一個企業大規模生產,要比由幾家較小規模企業同時生產更有效率。
⑵ 微觀經濟學考試題目: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的定義實現,各自意味著什麼
、生產發展的趨勢 、規模經濟的要求 、自然壟斷性行業發展的要求 :分為一、二、三、三個等級的價格歧視 兩曲線相交意味著壟斷競爭市場的供求相等。第三、d需求曲線的彈性大於d需求曲線,即前者較後者更平坦一些。
⑶ 微觀經濟學概念
外在經濟的定義為外在規模經濟,是由於廠商的生產活動所依賴的外界環境得到改善而產生的,如整行業規模和產量的擴大,使得個別廠商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
外部經濟:外界的便利會節省該行業內各企業的生產成本.
規模報酬是指,當投入要素價格水平與當前技術水平不便條件下,所有投入要素按同一比例變動,產出的變動狀況。
當產出增加比例超過要素投入比例時,為規模報酬遞增。當產出增加比例等於要素投入比例時,為規模報酬不變。
當產出增加比例少於要素投入比例時,為規模報酬遞減。
可以用下列式子簡單測量:
設f(X)為生產函數,y為產出,t為要素變動率,若
ty > f(tX) ,則為規模報酬遞增;
ty = f(tX) ,則為規模報酬不變;
ty < f(tX) ,則為規模報酬遞減。
范圍經濟是指,當一個企業能用同一個要素投入組合X,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出y1,y2...yn時,這種多種產品的生產帶來的效益,如單位成本節省等,就叫做范圍經濟。其原因在於,如技術、資源上的互補性,要素共享等。可以用生產轉換線Y(y1,y2,...,yn)=h(X)來衡量。該式表示由相同要素投入組合X能夠生產的所有產出Y的集合。如果它嚴格凹向原點,說明存在范圍經濟。
二者區別在與,規模經濟只討論了要素變動對於一種產出的影響情況,而范圍經濟則討論在同樣要素投入下,多生產幾種產品與少生產幾種產品的效益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