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陳曉紅經濟學教授

陳曉紅經濟學教授

發布時間:2020-12-16 06:51:44

㈠ 求計量經濟學論文。

全球經濟學界的殿堂級頂尖盛會
「 2 0 1 0 第十屆世界計量經濟學大會」
於8 月1 7日在浦東的上海國際會議中
心 拉開 帷幕 ,歷時5 天,於21 日結
束。 本次會議有來 自4 0 多個國家與
地區的l 5 0 0 多名頂尖經濟學人出席,
不僅包括了國外的知名學者~2 0 0 7 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傑 • 邁爾森
( Ro g e r My e r s o n),2 0 0 0 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 •麥克法登
( Da n i e l Mc F a d d e n ),1 9 9 6 年諾貝
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 • 莫里斯
( J a me s Mi r r l e e s ),愛丁堡大學政
治經濟學講座教授,倫敦經濟學院教
授、2 0 1 0 年國際計量經濟學會主席約
翰 • 摩爾 ( J o h n H. Mo o r e )等出席
本次大會,諸多國內知名教授和業界
學者也蒞臨了本次盛會,包括上海交
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世
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周林教授 ,世界
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教授,哥倫比亞大
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魏尚進,耶魯大學
經濟學教授陳曉紅,清華經管學院院
長、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
錢穎一等華裔大師。
2 0l 0年計量 經 濟學 會主 席約翰 • 摩爾會前表示,希望此次大會能
為中國經濟學界和世界經濟學界搭建

座溝通的橋梁,並期待能看到中國
國內高校的經濟學者和經濟學專業的
學生參加會議。在5 天會議上,1 5 0 0 多
位經濟學家進行1 0 0 多場密集的學術報
告,對熱點問題做思想火花的碰撞。 平衡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
行長林毅夫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有
望達到2 O %, 但達到這一目標的具
體時間不明,而且要保持 目前穩定的
經濟發展速度,就必須要重視經濟發
展的整體性 ,比如工業、服務行業以
及信息技術產業等都要做好整體的規
劃, 技術水平也需要提高 林毅夫
說 ,中國要保持8 %一1 0 %的G DP 增長
率就必須提高技術水平,可以借鑒西
方發達國家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經驗,
購買其核心科技,不簡單模仿,或照
搬其過程。在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主詹姆斯 • 莫里斯看來,技術創新
對 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 需要
通過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強中國自
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州大學聖迭戈
分校經濟學教授羅傑 • 戈登 ( Ro g e r
G o r d o n)說: 「 3 %以上的高C P I 是不
可持續的」。因為經濟刺激政策的滯
後性 ,導致最近中國的C P I 較高,但
隨著經濟刺激政策的退出,C P I 會緩
慢下降,因此暫時還無須多慮通脹問
題 。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
當前的 中國經濟面臨的空前挑戰主
要體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尚未完成 ,
其中包括法律、產權、政府和市場關
系的調整。此外,金融危機也為中國
留下了一些後遺症,比如國進民退現
象,經濟結構調整停滯等。這些問題
很多都應該通過市場來解決。錢穎一指出,在未來2 0 年中國會發生更大的
變化,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經濟
體 ,人均收入也將達到世界 中等水
平 ,城鎮化會進一步推進。屆時,中
國還有可能同時成為世界最大的進 口
國和出口國。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得主詹姆斯 • 莫里斯認為,由於人民
幣不能自由兌換 ,在金融法規、市場
種類和智力資本方面上海與香港有一
定的距離,因此上海短時間內不可能
超過香港。
2 0 0 7 年諾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
傑 • 邁爾森的觀點是,目前中國經濟
的高增長是普通 民眾犧牲生活質量換
來的,這種高增長在未來將會難以為
繼。中國各地區發展的嚴重不平衡,
從經濟、技術到人民生活條件等各方
面的差異都會威脅到中國經濟發展。
為什麼中國發展這么迅速 ,但是
國家整體還是很貧窮?羅傑 • 邁爾森
認為最大的問題是8 %的增長率背後是
4 0 %的儲蓄率 ,這是很難理解的經濟
現象,也是經濟發展的隱患。在其他
增長迅速的國家中,儲蓄率通常只有
l 0 %。而在美國經濟增長時期 ,儲蓄
率接近0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金融
學經濟學教授魏尚進對此給出了一個
與眾不同的解釋 ,那就是中國的高儲
蓄率、低消費率是由於中國性別比例
失調,男多女少造成的。
魏 尚進認 為,在2 0 0 3 年前後 中
國的8 0 後開始進入婚齡,這一代男多
女少,按傳統男方父母為了買婚房開
始儲蓄,並導致了消費的減少 ,從而
形成一種 「 競爭性儲蓄」。 「 可 以
說,現在找結婚對象的門檻越來越高
了。」因此,從2 0 0 3 年開始,中國開
始呈現出儲蓄率漸漸攀高 ,消費率逐
步下降的趨勢。魏尚進同時認為,中
國的性別比例失衡將在未來1 0 年惡化
而不是好轉 ,這個因素短期內不會逆
轉。因此,目前中國的當務之急應該
是未雨綢繆,盡量平衡性別比例。
中國房地產 :剛需還是泡沫?
令人矚目的中國房地產需求量到
底是剛性需求還是泡沫繁榮?曾任職
於長江商學院的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經濟學教授羅傑 - 戈登最近注意到有
媒體報道北京的住房空置率 已經達到
6 0 %, 「 這是驚人的數據,在美國可
能只有5 %,在我看來這就是泡沫」。
他認為,房屋空置率是反映房地產市
場是否過熱的重要指標,樓市過熱已
成為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

。 要降低這一風險,他提出了幾種
可能方案,比如徵收房產稅將是抑制
房價過快上漲的有效措施之一 ,同時
還應該拓寬中國現有的投資渠道,此
外地方政府過去對高房價起了助推作
用 ,現在應重新審視其在房產市場中
應該扮演的角色。而羅傑 • 邁爾森認
為很難預測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否會產
生經濟危機,因為中國銀行業與政府
有很緊密的聯系。
1 9 9 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
斯 - 莫里斯表示,房地產的崩盤並不

定會嚴重影響經濟,2 0 0 8 年的美國
只是個特例。他分析指出,在大多數
情況下,即使房價出現3 0 %的下跌,
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也十分有限。對於
擁有房產的人來說 ,房產價格下跌並
不會對家庭支出造成實質性影響,而
對正在供房的人來說,只要他們不違
約 ,銀行系統也不會受到影響。同
時,莫里斯建議對空置房產徵收房產
稅, 因為以中國市場的現狀而言 ,
房價下跌無助於緩解對房產的剛性需
求,大量已售住宅空置才是普通人無
法買房的症結

若不滿意再聯系[email protected] 我們學校維普 cnki 都有

㈡ 蘇州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從經濟學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希望可以幫到你。

以服務外包推動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9-07-16 11:15:00 ] 作者:陳福明 李瑞 編輯:studa20
另外,《蘇州市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對服務外包發展提出了多項扶持政策,從資金、准入、用地、人才、環境等各方面提供了優惠。其中,對在本市新設立的國際、國內知名服務外包人才中介機構購建的自用辦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標准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服務外包企業為承接外包服務項目進口所需的自用設備,以及按照合同隨設備進口的技術(含軟體)及配套件、備件,可按國家相關政策申請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服務外包企業利用銀行貸款並按時還本付息的,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標准利率給予貸款利息20%的貼息;服務外包企業取得相關國際認證,給予最高不超過60萬元的補助金額;對應屆大學(含大專)畢業生和尚未就業的大學生參加服務外包培訓,給予不超過85%的補貼。這些優惠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也使得蘇州在發展服務外包和現代服務業方面具備了政策上的優勢。

3以服務外包促進蘇州現代服務業發展

蘇州市要想保持服務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領先地位,就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加快服務業的發展,而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業務是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蘇州市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可以分為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以及蘇州科技城三個重點區域,這三個區域分別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務外包業務發展的措施。
3.1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發展策略
從2005年開始,蘇州工業園區就推出了「產業升級」「科技跨越」和「服務業倍增」三大計劃。服務外包成為「服務業倍增」計劃的重要內容。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發展措施有:(1)加強政策落實,對服務外包重點企業給予服務業引導資金扶持,創業投資資金注入和海內外上市服務;(2)加強國內外市場拓展。利用海外留學生和跨國公司華裔管理人員的資源,發揮園區跨國公司眾多的優勢,爭取更多海外訂單;(3)加強載體建設。加快服務外包產業園的裝修和商業設施建設;(4)開辟服務外包人才引進綠色通道,依託人才培養主陣地,發揮專業培訓機構和企業積極性,形成多層次培訓體系。
工業園區的服務外包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1)軟體外包。蘇州工業園區已有軟體企業200多家,2006年,軟體外包出口額超過8000萬美元,比2005年增長167%;(2)研發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魯等跨國公司已在工業園區設立了研發中心,為總公司的亞太總部和全球部門提供研發支持;(3)業務流程外包。從呼叫中心到人力資源,從第三方物流到財務、後勤等外包業務已經在工業園區形成。蘇州工業園區已有1000多家企業選擇了財務外包,而會計事務所的收入,約有1/3來自各種類型的財務外包業務;(4)設計外包。主要是專業的設計公司對於汽車、家電、機械等生產製造企業提供新產品的設計。
3.2蘇州高新區服務外包的發展措施
良好的IT產業基礎加上優良的投資環境,蘇州高新區發展新型的軟體服務外包產業具有獨特的優勢,根據自身情況和服務外包的發展,於2007年5月提出了服務外包的三大重點發展領域:一是重點發展軟體服務外包。主要為軟體開發、工業設計、技術服務等為主的服務外包。建立軟體實訓基地,培養大量實用型軟體專業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產服務外包。重點發展外貿物流、商貿服務等生產服務外包領域。充分發揮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區港聯動」效應,形成功能強大的自由貿易區,促進以開發區物流為重要內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發展;三是積極拓展研發設計外包。全力推進創新載體建設,引進研發機構,並積極引入研發設計外包理念,打響「蘇州設計」品牌。
3.3蘇州科技城的服務外包發展舉措
蘇州科技城則致力於打造長三角地區軟體服務外包中心,並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構築微系統園、軟體園、高博軟體技術學院和軟體大廈4大軟體服務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加快軟體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台江蘇分中心(CSIP)、賽寶實驗室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不斷優化、整合軟體產業內生環境;三是加大軟體產業招商力度。依託歐索軟體等一批軟體龍頭企業的科技優勢,積極引進品牌型、旗艦型、鏈條型的軟體服務外包項目;四是形成軟體人才和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完善軟體產業相關扶持政策,培育、引進具有帶動和示範導向作用的軟體領軍人才,加快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規劃建設。

參考文獻
〔1〕

㈢ 本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誰

獨家得主菲爾普斯

菲爾普斯顛覆「菲利普斯」獲完美回報

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預測,被稱為「一項高度不精確的科學工作」,但一些最聰明的人總是樂此不疲地進行各種可能性的猜測。Thomson S c ie n tific 過去4 年列出的1 8位候選人中,僅有兩位最終贏得了諾貝爾獎;哈佛過去兩年在其每年最看好的3人中,僅有一位最終獲了獎菲爾普斯摘得此項殊榮亦在眾多預測之外芝加哥大學共出了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有4位,麻省理工學院有3位。在菲爾普斯今年獨占花魁之後,哥倫比亞大學也有了3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本報記者王慧卿發自上海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文稿中稱,埃德蒙·菲爾普斯的研究工作幫助我們加深了對經濟政策短期和長期效果之間關系的理解。他的貢獻對經濟研究和政策都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復旦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宋錚表示:「菲爾普斯是繼凱恩斯後最棒的經濟學家,為凱恩斯主義提供微觀基礎做了大量工作,並成為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的確,菲爾普斯在經濟理論上的貢獻多樣而且卓越,很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研究成果迄今仍經常被引用。

解釋凱恩斯難題

在整個上世紀60年代後期,菲爾普斯都試圖在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間架起溝通橋梁。

上世紀60年代末,菲爾普斯將基於預期的微觀經濟學引入就業和工資決定動態當中。凱恩斯在上世紀30年代發展的凱恩斯理論留下了兩個問題未解:一是為何經濟狀況良好的時候仍存在非自願性失業;二是「有效需求」的減少為何引發失業率的上升,也即為何貨幣工資和價格不能馬上下降以阻止就業減少?挑戰就在於如何在傳統經濟學框架下解釋這些問題。

在菲爾普斯的「微觀-宏觀」模型中,實現市場均衡(也就是市場參與者的預期與其行動相一致)並不能消除失業,甚至不能消除非自願性失業。他在1968年的論文中建立了勞動力轉換模型(t h e l a b o r t u r n o v e r m o d e l),強調勞動力的工作轉換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因此工資必須是能夠減少員工轉換工作頻率而努力工作的「效率工資」,這個數字要比均衡時的工資高,由此解釋非自願性失業的存在。1969年的論文中菲爾普斯又建立了「島嶼模型」,闡釋了即使工人不滿足於自己所在「島嶼」的工資水平,在他們離開自己的島嶼到工資更高的「島嶼」去的過程中也處於失業狀態。

這些模型的重要發現就是非均衡的存在,以及非均衡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對工資和價格水平的錯誤預期會影響失業率。比如在「島嶼模型」中,如果工人預期的平均工資低於真實的平均工資,那麼部分工人就可能接受低於真實平均工資的工作從而停止尋找,這樣的話失業率會下降。

對凱恩斯難題的一個解釋漸漸浮出水面:「有效需求」未被察覺的增加推高了貨幣工資水平和價格水平,而企業並沒有預期到這種增加,那麼就業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如果真實價格和工資水平的上升超過了預期水平,那麼「有效需求」的增加就會提高失業率。這實際上涉及到了一個處於不完全和不完美信息下的世界。1969年1月的一個周末,菲爾普斯在賓夕法尼亞召集了一個非正式會議討論這一正在冒險探索的領域。參加會議的經濟學家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會後出版的名為「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的微觀基礎」的論文集,掀起了對這個新的宏觀經濟學分支的第一輪研究熱潮。

修正菲利普斯曲線

這些模型還包含著對傳統經濟學的另一個背離。這些模型通常假定失業率的均衡只取決於非貨幣因素,因此與通貨膨脹率無關。對貨幣和通脹保持「中性」極大地簡化了經濟分析。這意味著一旦預期隨著經濟政策的改變而改變,那麼中央銀行的通脹目標就不能影響失業率。因此,通貨膨脹不會對長期失業率產生影響。

這在邏輯推理上並不稀奇,但是卻挑戰了凱恩斯主義和菲利普斯曲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認為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存在著穩定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即所謂的「菲利普斯曲線」。這一理論認為,降低失業率將付出使通貨膨脹上升的代價。

菲爾普斯最早從理論上對菲利普斯曲線發生興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後的最初幾個月。對菲利普斯曲線的批評和發展也是菲爾普斯最廣為人知的學術貢獻。菲爾普斯通過建立一系列的模型並不斷對它們進行修正,從理論上給出了政策建議:今天的低通脹導致對未來低通脹的預期,因此有助於未來的決策制訂。

20世紀70年代中的大部分時間,菲爾普斯都在研究如何從理論上證明,如果每個經濟人都能夠進行理性預期,那麼對均衡的偏離就只能是貨幣性的。他認為如果工資和價格的確定是非同步的,那麼即使理性預期情況下,對均衡的背離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消失。這方面的研究推動了所謂「新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的興起。

上世紀80年代菲爾普斯進一步發展了對非均衡的分析,提出如果每個經濟參與者不採用相同的模型和方法對就業、價格等經濟變數形成預期,那麼非均衡狀態的存在時間會進一步延長。

成長

菲爾普斯1933年夏天出生於伊利伊州伊凡斯頓,當時美國正處於大蕭條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當時也正是凱恩斯主義形成的時期,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含義:通過政府幹預來拯救經濟蕭條也成為最流行的做法。

1951年菲爾普斯進入安默斯特學院讀大學。在大學第一年裡,他迷戀上了柏拉圖、休謨等人,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在學經濟出身的父親和學家政管理出身的母親的影響下,他第二年開始接觸經濟學課程。在大學的經濟學學習中,菲爾普斯逐漸顯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才智。

作為剛剛開始入門的初學者,他敏銳地感受到了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二者之間的鴻溝,並對二者如何相互溝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是這種興趣引導他把微觀經濟學引入了凱恩斯創立的宏觀經濟學,並成為新凱恩斯主義的領軍人物。

由於當時的耶魯大學在經濟學研究領域日益崛起,而且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學金,於是菲爾普斯選擇了那裡。在那兒,菲爾普斯師從自己仰慕已久的詹姆斯·托賓(JamesTobin)。

在這段時期,托賓、托馬斯·斯凱林(Thomas Schelling)、阿瑟·奧肯(ArthruOkun)等著名學者的傑出智慧和不倦教誨,使菲爾普斯受益頗多。一些中歐經濟學家也對菲爾普斯產生了影響,他對這些經濟學家所重視的預期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在先後獲得耶魯大學的文學和哲學博士學位之後,菲爾普斯1959年6月來到洛杉磯,在蘭德公司(RANDCorporation)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菲爾普斯不久就感覺到,那裡的環境並不符合他做學問的願望。恰在此時,耶魯大學的考勒斯基金會(CowlesFoundation)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學術職位,於是1960年菲爾普斯重返耶魯。

在這段時間,他提出了經濟增長的「黃金分割律」,被視為對羅伯特·索洛(RobertSolow)開創的增長路徑研究的一個重要進展。在這一時期中,作為對其研究工作的一個回報,菲爾普斯還受到了麻省理工學院(MIT)1962~1963年對其進行訪問的邀請。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菲爾普斯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聲望的經濟學家。

菲爾普斯1966年離開耶魯大學,來到賓夕瓦尼亞大學,翻開他學術生涯新的一頁。60年代後期是他學術成果非常豐碩的時期。根據菲爾普斯的回憶,在那段屬於職業生涯開始起步的幾年中,他就像一個不斷溢出思想的容器。

就是在這一時期,菲爾普斯建立和發展了一系列模型,對菲利普斯曲線進行了批評和發展。菲爾普斯最早從理論上對菲利普斯曲線發生興趣,是在1966年夏天和他同年秋季進入賓夕瓦尼亞大學後的最初幾個月。他的著名論文:「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預期和隨時間變動的最優就業」,就是在該年冬天完成的,該文於次年發表並引起廣泛矚目。

伴隨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個人生活的不斷干擾,他的學術生涯也隨之步入了一個低谷。1971年秋天,菲爾普斯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通過變更工作,也重新開啟一個新的階段。他在那裡一呆就是8年。

在那裡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維維安娜·蒙特多(VivianaMontdor),兩人1974年舉行了婚禮。在個人生活重新安定下來之後,菲爾普斯又開始進入了一個學術多產的時期。

這一時期他在經濟公平問題、勞動市場結構剛性、理性預期下貨幣政策、非一致工資或價格制定、非對稱信息下的隱性合同以及理性預期本身等問題都進行了非常廣泛的研究。

80年代,菲爾普斯開始想用一本導論性教科書把自己認為重大的經濟學問題記錄下來。1985年春天,他的《政治經濟學:入門教材》面世。1990年,菲爾普斯把多年積累的、自己對於宏觀經濟學研究現狀和進展的理解整理成冊,出版了《宏觀經濟思想七流派》一書,這也被視為他學術研究階段性成果的一個總結。

在剛剛步入60歲的時候,菲爾普斯撰寫了自傳,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一次清算和檢討。回顧過往成就令他欣慰,而看到這些成就能對他人產生影響更是一種滿足。他感到自己的事業已進入了一個平和的階段。

在他看來,學術影響並不是他個人成就的一個主要部分,其他方面的回報、特別是從工作本身中得到的回報,才是最重要的評判標准。由於了解這一點,他才能根據自己的愛好、而非外界眼光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

宋錚表示:「自1995年盧卡斯獲得諾獎以來,菲爾普斯就一直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最熱門的候選人。盡管了解他的人不多,但他的學術成就遠超過曼昆等國內熟知的經濟學家。」

相關鏈接

尋找「中國曲線」

本報記者宋蕾發自北京「菲爾普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眾望所歸。2004年獲得諾獎的經濟學家也是研究宏觀經濟的。」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張海魚表示,宏觀經濟學是當前世界經濟學研究的熱點,由於微觀主體形勢的日趨復雜,宏觀經濟領域急需開拓性的研究。而菲爾普斯因其在這個領域開創性研究贏得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的稱呼。

評價菲利普斯的宏觀經濟研究,張海魚認為,首先是他的研究觸角廣泛,包括就業、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儲蓄、公債、稅收、代際公平、價格、工資、微觀主體行為、資本形成、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他最有成就的領域——經濟增長問題。此外,菲爾普斯的思維能夠超出「宏觀」本身,能將微觀主體行為和對宏觀經濟影響結合起來,「這突破了先前宏觀經濟研究的思維模式。」張海魚說。

而這種研究方式在當下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是欠缺的。張海魚認為,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研究更多地還是停留在數據分析和經濟預測方面,並沒有更深入地研究,因此會導致宏觀決策沒有基礎,缺乏從基本經濟事實到宏觀層面政策選擇的系統解釋。

在社會經濟變革的形式下,中國更需要開創性的宏觀經濟研究,可以借鑒菲爾普斯的理論和思維方式,建立研究中國宏觀經濟的模型,包括工資曲線,消費曲線,甚至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曲線,不僅僅是預測經濟增長過快或者過慢,而且是研究經濟處在何種增長的階段,並找出「微觀」和「宏觀」連動的原因和規律。

2002年,菲爾普斯曾到人民大學講學,張海魚對他的感性印象是,他非常活潑,對經濟現象的描述很形象,深入淺出。

埃德蒙·菲爾普斯

●1933年,出生於伊利諾伊州伊凡斯頓,當時美國正處於大蕭條谷底

●1955年,獲得美國阿姆赫斯特學院文學學士學位

●1959年,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諾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教授

●曾經執教於耶魯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1971年起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聯儲學術會議專家、美國財政部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顧問等

●被譽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經濟增長理論。繼羅伯特·索洛之後,對經濟增長的動態最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增長黃金律」,從而正式確立了經濟增長理論

閱讀全文

與陳曉紅經濟學教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