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觀經濟學,關於薄利多銷的經濟理論!請用簡單的專業語言來解釋,謝謝!
薄利多來銷是指通過降低價格來擴自大銷售收入的策略。在銷售市場有可能擴大的情況下,通過降低單位商品的利潤來降低商品的價格,雖然會讓企業從單位商品中獲得的利潤減少,但由於銷售數量的增加,企業所獲利潤總額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彈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銷"。實現薄利多銷的商品,必須滿足商品需求價格彈性大於1,此時需求富有彈性。因為對於富有彈性的商品來說,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時,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於價格下降的幅度,所以總收益增加。
Ⅱ 請用微觀經濟理論說明 谷賤傷農和薄利多銷。兩個概念。
農民糧食收割後到底能賣多少錢取決於兩個因素:產量和糧價,是二者的乘積。回但這答兩個變數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其關聯性由一條向下傾斜的對糧食的需求線來決定。也就是說,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還要注意的是,糧食需求線缺少彈性,也就是說,需求量對價格的變化不是很敏感。當糧價下跌時,對糧食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於,糧食是一種必需品,對糧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對糧食的生理需求所決定的。
薄利多銷與糧食生產不同,所指代的產品需求為彈性而非剛性,因此降低銷量後可大大增加銷量,從而可能達到利潤更大化的目的
Ⅲ 微觀經濟學:運用彈性原理說明哪些商品是可以「薄利多銷」的
彈性大的商品,如果彈性小 那就不是薄利多銷了,而是你在薄利需求也不會增加多少。
Ⅳ 薄利多銷的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
用需求彈性來解釋。
需求彈性指,商品價格變動百分之一時,商品需求變動的百分比再乘以100。公式表示為:需求彈性=商品需求變動的百分比/商品價格變動百分比。
需求彈性小於1時,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於商品價格下降百分比,這時不可以通過降價擴大銷售量來增大總收益。銷售量增大的效應被價格下降抵消了。
需求彈性小於1的是必需品,比如糧食,衣服等。
需求彈性大於1時,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於商品價格下降百分比,這時可以通過降價擴大銷售量來增大總收益。銷售量增大的效應超過價格下降的負面影響。這是薄利多銷的理論基礎。
Ⅳ 關於微觀經濟學中薄利多銷問題,結合數學想
你從一開始就錯了
p從4降到2,q從60升到80,還有"需求量的增加率大於價格的下降率"嗎
你的曲線是線性的,根本就設錯了
貌似是凸向原點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