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發布時間:2020-12-15 05:21:33

⑴ 《資本論》,全稱是《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百科全書,更是研究資本主義社

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答:社會的發展只能是以人的意志為歷史進程。例如:華盛頓選擇帝制,那麼過去的美國可能會有被英法等西方國家瓜分的可能。

⑵ 馬克思《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里對於現代殖民主義是如何定義的

《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五章:現代殖民理論

【這里說的是真正的殖民地,即自由移民所開拓的處女地。從經濟上來說,美國仍然是歐洲的殖民地。此外,這里還包括那些由於消滅了奴隸制而完全改變了關系的舊種植殖民地在內。】

政治經濟學在原則上把兩種極不相同的私有制混同起來了。其中一種是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另一種是以剝削別人的勞動為基礎。它忘記了,後者不僅與前者直接對立,而且只是在前者的墳墓上成長起來的。

國家強行規定的土地價格,當然必須是「充分的價格」,也就是說,必須高到「使工人在僱傭勞動市場上被另一個人取代以前不可能變成獨立的農民」。這種「充分的土地價格」,無非是工人為了能從僱傭勞動市場回到土地上而付給資本家的贖金的一種婉轉的說法。他先是必須為資本家老爺創造「資本」,使資本家老爺能夠剝削更多的工人,然後又必須犧牲自己,使政府能為他原來的資本家老爺從海外把他的「替身」送到勞動市場上來。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威克菲爾德先生制定的這個專門用於殖民地的「原始積累」方法,英國政府採用了好些年。當然,它遭到了和皮爾銀行法同樣可恥的失敗。結果只是使移民潮流從英國殖民地轉向美國。同時,歐洲資本主義生產的進步,以及隨之而來的政府壓迫的加重,使威克菲爾德的方案成為多餘。一方面,逐年湧向美洲的巨大的不斷的人流,在美國東部停滯並沉澱下來,因為從歐洲來的移民浪潮迅速地把人們拋到東部的勞動市場上,而向西部去的移民浪潮來不及把人們沖走。另一方面,美國南北戰爭的結果造成了巨額的國債以及隨之而來的沉重的賦稅,產生了最卑鄙的金融貴族,使極大一部分公有土地被濫送給經營鐵路、礦山等的投機家公司,——一句話,造成了最迅速的資本集中。因此,這個大共和國已經不再是遷移來的工人的天堂了。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但使得更多的人成為了資本的奴隸。在那裡,資本主義生產正在飛速向前發展,雖然工資的下降和雇傭工人的從屬關系還遠沒有降到歐洲的標准水平。被威克菲爾德本人大聲責難的、由英國政府無恥地把殖民地未開墾的土地濫送給貴族和資本家的做法,加上金礦吸引來的人流,以及英國商品的輸入所引起的對最小的手工業者的競爭,——這一切,特別在澳洲,產生了一個充分的「相對過剩的工人人口」,以致幾乎每班郵船都帶來澳洲勞動市場過剩的凶訊。在那裡,有些地方的賣淫現象和在倫敦草市一樣盛行。
但是,我們在這里並不是要研究殖民地的狀況。我們感興趣的只是舊大陸的政治經濟學在新大陸發現並大聲宣布的秘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積累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以那種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消滅為前提的,也就是說,是以勞動者的被剝奪為前提的。

——新世紀迎來保衛資本論時代,《保衛資本論》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語言問題最難掌握。

文以載道,民族語言對研究《資本論》具有重大的向導性作用。它從大文科的角度說明了文學和經濟學的深層關系,深化了人們對事的科學探索。

《保衛資本論》作者強調了經濟學和文學的相通性。

《保衛資本論》作者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強調:辯證法和發生學一語二用,發生學同時是辯證法的內置結構。通過跟蹤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步伐,踐行「國學馬克思主義 + 中國經濟學」理論實踐,促進了《資本論》的有效的研究和面向新時代。

⑶ 馬克思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 資本論的問題

其實都一樣。

⑷ 《共產黨宣言》、《資本論》、《時間簡史》、《政治經濟學批判》和《剩餘價值理論》 TXT格式打包下載

==||| 去圖書館借吧

⑸ 洋洋205萬字的思想巨著《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自己買書去

⑹ 「資本論」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二者有什麼關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容體現在資本論中。

實際上《資本論》才是馬克專思經濟思想的真實體現和原屬著。

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資本論》的概括和總結。

由於是後人進行的概括和總結,很多理論和原著還是有出入的。

⑺ 在《資本論》之前,馬克思已經完成了哪些政治經濟學著作

馬克思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共產黨宣言》。

1844年經濟和哲學手稿 (1844年),論費爾巴哈 (1845年),哲學的貧困 (1845年),僱傭勞動與資本 (1847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7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1859年),剩餘價值理論共三卷(1862年), 工資、價格和利潤 (1865年)。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835年8月);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3年) ;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年);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與恩格斯合著)(1845-1846年) ;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

罷工和工人同盟(1847年上半年);

工人聯合會(1847年12月底);

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1848年);

共產黨宣言(1848年);

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

倫敦交易所的恐慌—罷工(1853年9月27日);

給工人議會的信(1854年3月9日於倫敦);

《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年8月);

鴉片貿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年);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1864年9月28日);

工資、價格和利潤(1865年) ;

資本和勞動之間的斗爭及其結果(1865年5月底—6月27日);

工會(工聯)它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866年8月底);

資本論第一卷(1867);

總委員會關於洛桑代表大會的呼籲書(1867年7月中旬);

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致社會主義民主同盟中央局(1869年3月9日);

法蘭西內戰(1871年4月);

巴枯寧「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摘要(摘錄)(1874年);

哥達綱領批判(1875年4-5月) ;

資本論第二卷(1885);

資本論第三卷 (1894)。

(7)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擴展閱讀:

K.馬克思和F.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闡明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規律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社會科學的一種,它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中,馬克思研究了經濟學和英國歷年的經濟統計資料,對經濟學理論進行了分析。

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馬克思認為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馬克思發現了經濟規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社會學領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從1843年開始,德國學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社會經濟問題,為構建研究經濟問題的社會科學理論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

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

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但目前仍不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錯誤,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歷史上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可以提出一貼萬應靈葯,人類對經濟規律的理解還只是處於一種大致定性的狀態。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

一個關系就是勞資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社會進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⑻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剩餘價值理論》這三本有什麼聯系

從1843年起,馬克思開始系統地收集資料研究政治經濟學,撰寫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到四十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資本論》的創作和完成時期。1857―1958年,馬克思寫了一部篇幅巨大的手稿,即《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這是他創作《資本論》的最初嘗試,通常稱它為《資本論》第一稿。在這個手稿的基礎上,馬克思打算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為書名分冊出版一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巨著,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六冊計劃」,包括《資本》、《地產》、《僱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第一分冊的書稿於1859年出版,但這個第一分冊只包括兩章,即《商品》和《貨幣或簡單流通》。這是「六冊計劃」中第一冊《資本》第一篇《資本一般》中的緒論性的兩章。在1861-1863年期間,馬克思接著寫《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第二分冊,結果寫成了一個篇幅龐大的書稿,共包括23個筆記本。它開頭的總題目仍是《政治經濟學批判》,而副標題是《第三章資本一般》,通常稱之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實際上是《資本論》的第二稿。在寫作這個手稿的過程中,馬克思決定以《資本論》為標題,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分四冊出版他的經濟學著作。從1863年8月開始,馬克思撰寫了《1863―1865年經濟學手稿》,這是《資本論》的第三稿,其內容分為三部分,即第一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冊《資本主義的生產總過程》。
在寫作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過程中,馬克思重新研究了自己的經濟學著作的理論結構,決定以《資本論》為總標題,把全書分為四冊:①資本的生產過程,②資本的流通過程,③總過程的各種形式,④理論史。按這個計劃,1862~1863年上半年間寫的《剩餘價值理論》就成為《資本論》第四冊(卷)的草稿。

⑼ 在《資本論》之前,馬克思已經完成了哪些政治經濟學著作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論猶太人問題》、《罷工和工人同盟》、《內工人聯合會》、《共產黨宣言》容、《僱傭勞動與資本》、《〈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剩餘價值理論》、《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工資、價格和利潤》。

(9)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擴展閱讀:

馬克思是德國的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和社會學家。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歷史唯物主義,其最大的願望是對於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馬克思創立了經濟理論《資本論》,馬克思確立他的闡述原則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這是「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

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被認為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進行斗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閱讀全文

與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