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w中國經濟為什麼增長快
從經濟的角度觀察,北京蝴蝶扇動自己的翅膀,能否掀起紐約的風暴,目前並沒有直接與確鑿的證據。但是中國的事件,引發全世界關注,則是一個肯定的敘述。去年5月28日,記者訪問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兩位負責中國事務的IMF 經濟學家希望與記者溝通,討論SARS對中國的影響。他們推繹了對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發現,結論是SARS對中國經濟不構成特別的影響力。有意思的是,兩天後記者訪問美國國務院,其負責中國經濟事務的官員Ed Sagurton 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同樣肯定的答案。當時SARS的對中國經濟影響,在國內並無相對一致的答案。顯得突出一些的是學者鍾偉發表的判斷:SARS「感染」不了中國經濟。今年1月13日,鍾偉與記者一起回顧他那個預言時,他解釋說,「具體問題必須放在中國經濟結構背景下討論,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中國經濟自2001年起,已經出現了新特點」。
1月16日,與記者面對面討論中國「電荒」問題,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總經理賀恭坦陳:「對於我自己,一則以憂一則竊喜。對於我們搞電的人,這是發展的機遇。」
截止發稿之日,尚沒有到達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中國GDP 增長速度的時間,但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宋國青預測,「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好」。今年的經濟增長結構,是討論支撐中國經濟多重力量如何發生作用的一個有價值的坐標。
2003年的進出口與凈出口
在長途電話的那一端,謝國忠急迫要表達的是他對發展中國家財富積累的觀察,「一定是出口!東南亞是這樣,日本也是這樣,中國自然不會例外。發展中國家最快速的財富積累,就是向富國出口。」這位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推演的中國經濟發展動力次序是:出口—投資—消費。
1月11日,中國海關發布的對外貿易最新統計數據,看上去與謝的觀察一致——2003年我國對外貿易大幅增長,進出口總值達8512.1億美元,比上年凈增2304億美元,增長37.1%,為1980年以來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出口4383.7億美元,增長34.6%;進口4128.4億美元,增長39.9%,全年實現貿易順差255.3億美元。
出口與財富積累,謝國忠解釋說「它們直接相關」,而進口呢?「我們進口的結構中,接近一半是機械設備,另外30%是工業原材料,今年新增的進口,其增長比例與傳統結構吻合。如果用進口的內容與出口的消費品作比較,你會發現,我們進口的機械設備,是為了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它能形成更強的生產能力。而這一切,如果沒有出口,自然就沒有錢,也就無法形成大量的進口。」
進口機械設備形成更強的生產能力後,有一部分自然又轉化為出口能力,但是,進口工業原材料呢?謝國忠對此並不是沒有更仔細地觀察。在他向媒體提供的一份經濟報告里,分析說:近年來,中國的礦石進口量像火箭一般竄升,僅鐵礦石進口就增長近3倍。這些需求,首先來自亞洲金融危機後基礎設施投資的刺激,隨後來自按揭、貨幣化國有土地後的房地產業。過去兩年裡,中國金屬進口增長也與房地產緊密相聯。中國的金屬資源已不多,對金屬的額外需求須經過進口成品或礦石加工給予滿足。如此,中國的需求對全球礦石貿易產生了杠桿效應。有理由相信,平均而言,未來中國的進口將比過去增長更快。
鐵礦石的進口,主要與中國的鋼鐵製造業相關,是其生產的重要原材料。這一行業的高速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部長劉世錦描述說,「中國已經進入重化工業時期」。而重化工業的高增長速度,無論是謝國忠的分析還是劉世錦的觀察,都認為顯然與房地產業的高速增長關系密切。
如果仍回到進出口本身來討論問題,2003年全年實現貿易順差255.3億美元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數字。中國海關計算出來的增減比例,2003年的順差比上一年減少16.1%.2002的順差數字是303.62億美元。
貿易順差的減少,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趙曉分析兩層因素,「其一,政府為了克服貿易摩擦,而下了大的訂單,這是偶然因素;其二則是設備與原材料進口的增加。而這兩部分增加,意味著經濟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原材料)與正在發生變化(設備),設備進來後,未來兩三年,其變化的效應即會出現。」
對外貿易的統計特別是順差的計算,其功能之一就是計算出當年GDP 增長里,對外貿易的貢獻率。比上年度下降的凈進口,對200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顯然有限。
GDP 計算與投資的貢獻率
GDP 顯然是觀察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最為直接的數據。國家統計局核算司綜合處處長施發啟介紹說,目前中國GDP 計算採用生產法與支出法兩種,「以生產法為主」。
生產法則是第一、二、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分別乘以它們的權重相加而成;而支出法則是消費、投資與凈出口的增長速度分別乘以它們的權重相加而成。鍾偉分析的GDP 權重數值,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0.16、0.52、0.32.也即GDP%=0.16X第一產業增速 0.52X第二產業增速 0.32X第三產業增速。而消費、投資與凈出口的權重則分別為,0.60、0.36、0.04.
支出法的計算,GDP%=0.60X消費增速 0.36X投資增速 0.04X凈出口增速。
施發啟向記者提供了近三年兩種計算方法,各項指標對GDP 的貢獻率。投資的貢獻率2001年超過50%,2002年則為53%,施發啟估計今年投資的貢獻率還會上升。相應,消費的貢獻率則在下降,而2003年度,凈出口為負增長,「投資的作用顯得更為突出了」。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記者招待會上報告說,2003年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比去年同期加快8.7個百分點。有意思的是,在這次記者招待會上,邱曉華報告說,前三季度GDP 的增長率為8.5%.但是一般人用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的30.5%乘以其權重,即已遠超過8.5%的增長率,因此懷疑國家統計局低估了增長速度。後來,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解釋說,「我們不能簡單地把30.5%乘以固定資產在國民經濟占的份額40%,(這樣)算出來的增長速度是12%,這種演算法是不科學的。固定資產投資要轉變為固定資本形成進入GDP 的核算數字,還要扣除土地、舊廠房、舊設備,因為這是以前創造的GDP ,這些購置是所有者和使用權的轉換,並沒有為當前的GDP 做出貢獻,都要扣除。今年的土地價值漲得比較劇烈,扣除的分量也比較大。」
『貳』 美國經濟學家w.羅斯托把一國經濟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美國經濟抄學家w.羅斯托把一國經濟發展分為:
傳統社會階段、准備起飛階段、起飛階段、走向成熟階段、大眾消費階段和超越大眾消費階段。
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是在考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後提出的,它正確地強調了國際貿易對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對落後國家追趕先進國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是一種重要的現代化理論。一些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曾經自覺地實踐了羅斯托的理論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叄』 「020105w國民經濟管理」中,w代表什麼還有類似的比如,「020116s海洋經濟學」中,s又代表什麼
本科專業代碼後面:
*
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
表示目錄內需從嚴控制設置的專業
W
表示目錄外專業
Y
表示引導性專業
S
表示在少數高校試點目錄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