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曼昆經濟學原理
假如你要坐長途公共汽車回家,車票的價格是100元,而你不巧在買車票的時候專發現錢包掉了,身上只剩屬50元。而此時車也到了要開的時間,車上還有空坐位。如果你這時向車站說明了你的情況並告訴車站里的負責人說你只有50元了,他們如果同意以50元的價格載你:
他們的邊際成本就是0,而邊際利潤是50元。因為他們的車是按時必須開出的,沒載你也沒損失什麼,載上你就多賺50元。與長途汽車相同的是,航空公司多載一名等退票的乘客就多賺300美元(邊際利潤)。不同的是,航空公司在飛機飛行的過程中要提供軟飲料糕點等服務(這些服務即是邊際成本),而汽車不需要其他服務,所以汽車的邊際成本是0元,利潤是50元。
② 求 曼昆 宏觀經濟學 第七版 中文 pdf
③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共有幾版都分為哪些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一共有七版,但是第五版以後基本沒有什麼改變了,現在還是以第四版最為經典,也更適合新人學習。
分類:
經濟學Principles of Economics
微觀經濟學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宏觀經濟學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簡明宏觀Brief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要點經濟Essentials of Economics
這本書的特色首先在與簡明性。曼昆在寫這本書時依據的原則是:「寫作最重要的是簡單明了,而不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讀者的時間是稀缺資源。」這也就體現了經濟學本身的「經濟」二字。
第二個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過日常生活中人們熟悉的事例、故事經歷、政策分析、新聞摘錄這些素材來介紹經濟學,這就讓讀者在有趣的閱讀中輕松地了解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經濟學的趣味化是許多經濟學家追求的目標,曼昆是成功者,這也正是這本書的影響遠遠超出學術界的原因。
在繼續保持條理清晰、易於理解的寫作風格基礎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對全書36章都做了精心修訂;同時也更新了大部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和"參考資料";此外,為幫助教師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講解,第4版還極大地豐富了教輔資源。為方便讀者根據課程安排靈活選用,本書第4版中譯本分微觀經濟學分冊和宏觀經濟學分冊出版。
這本教科書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學生導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寫的是一本學生喜歡看的經濟學教科書,與其他同類教科書相比,本書強調得更多的是經濟學原理的應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經濟學模型。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節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說明經濟學原理如何應用於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此外,作者在書中還提供了大量的"新聞摘錄",以使讀者懂得什麼是生活中的經濟學。本書英文版現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六百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本書前三版聽中譯本自1999年出版以來也一直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在繼續保持條理清晰、易於理解的寫作風格基礎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對全書36章都做了精心修訂;同時也更新了大部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和"參考資料"此外,為幫助教師進行課堂設計和課堂講解,第4版還極大地豐富了教輔資源。為方便讀者根據課程安排靈活選用,本書第4版譯本分為微觀經濟學分冊和宏觀經濟學分冊出版。
本書英文版現已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美國六百餘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本書前三版的中譯本自1999年出版以來也一直是國內選用最多、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
④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六版和第七版哪個好區別在哪
兩版我都有
事實上只要David Hume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必須搞懂之外其他都是通讀就行..
⑤ 曼昆經濟學十大原理
曼昆經濟學
《經濟學原理》於1998年由美國德賴登(Dryden)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哈佛大學的一位青年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
該書1998年在美國出版時創造了兩項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是這本書還沒有完稿時,出版商就出價250萬美元買下版權,從而創下經濟學著作賣價的吉尼斯世界記錄;二是這本書一出版便很快風行美國,當年銷售量就達到了20萬冊。其暢銷速度和暢銷數量又創下吉尼斯世界記錄。
書名
曼昆經濟學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1]
ISBN
9787301150894[1]
出版社
美國德賴登(Dryden)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8年
快速
導航
本書特色
章節目錄
本書評價
主要內容
《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 人們是如何決策的。這其中包括四個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此原理典型的注釋 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某個你喜歡的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個喜歡的東西,因此,作出決策要求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或者幾個目 標之間有所取捨。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的重要,因為人們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選擇,才能作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當作出任何一項決策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每一種可能的行動而帶來的機會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生活中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微小的增量調整,經濟學界稱這些調整為邊際變動。在許多情況下,個人和企業通過考慮邊際量,將會作出更好的決策。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收益作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收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項政策時,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激勵發生作用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將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2、人們如何相互交易。包括三個理論。
原理五:貿易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解讀:比較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用自己擅長的與別人進行交換,人們從相互交易中獲利。
原理六: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解讀:亞當斯密斯「無形的手」。
原理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解讀:市場是完全競爭的,但在公共品、壟斷等方面市場有時會失靈,這時就需要政府介入。
個人的決策和人們的相互交易,共同組成了「經濟」。
3、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解讀:同樣10個人做蛋糕,如果生產能力越強,比如A蛋糕房採用手工做,B蛋糕房採用機器輔助。肯定是B蛋糕房的產量大,因為機器的幫助,B蛋糕房的人均產量就比A蛋糕房要多了,也就是生產率高於A。因此10個人可以分的蛋糕更多了,也就是生活水平越好了。
原理九: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解讀:通貨膨脹,一斤米能夠一個人吃三天,這個價值是不變的。以前工資低,賣5角,現在賣1元,是因為你工資漲了錢不值錢了,但米的價值一直還在。
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交替關系
⑥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到底要買哪一版才好
買最新的好,抄曼昆的經濟襲學原理2014年第七版(英文),增加了新的案例,內容多了50頁,雖然原理是一樣的,但是使用多少都有點變化。
經濟是門在快速發展的學科,雖然基礎的理論沒什麼變化但會有很多新例子。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算的上是經濟學入門教材,分為上下兩冊,而經濟學本科生教材一般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中級教材,一般人以為就是《經濟學原理》的上下分冊,其實是不對的,二者隨內容大致相似,但在編排順序和內容深度上還是有區別的。
⑦ 曼昆經濟學目前出版是滴第幾版
最新的大概是第八版?我也不太確定
宏觀上的經濟規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時間軸上的通用性的,也就是不論一百年前還是一百年後,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都不會改變,當然細節方面會有很多新知識出現。
經濟學畢竟不是營銷學和管理學,就如同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基石是市場參與主體的理智一樣,是不會隨著社會的變革而發生改變的。
⑧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第六版和第七版有什麼區別
1、參考資料不同:
第七版第三章增加了參考資料:「金融系統、市場、中介與2008年和2009年危機」,第九章新增了關於休謨的貨幣理論作為參考資料。
2、書籍可讀性不同:
第七版它以學生在前面各章節和以前課程所看到的所學到的思想作為基礎,讓學生見識到研究和政策前沿的思想,更加易懂。
3、涉及案例數量不同:
第七版相對於第六版大幅更新了「新聞摘錄」「案例研究」等專欄,例如增加了以碳稅來應對氣候變化、網路經濟等新話題。
(8)曼昆經濟學第擴展閱讀:
《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 人們是如何決策的。這其中包括四個原理:
原理一,人們面臨著權衡取捨。此原理典型的注釋 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得到某個你喜歡的東西,通常就不得不放棄另一個喜歡的東西,因此,作出決策要求在一個目標與另一個目標之間,或者幾個目 標之間有所取捨。認識到生活中的權衡取捨的重要,因為人們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選擇,才能作出良好的決策。
原理二,一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而放棄的東西。當作出任何一項決策時,決策者應該認識到伴隨每一種可能的行動而帶來的機會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生活中許多決策,涉及到對現有行動計劃進行微小的增量調整,經濟學界稱這些調整為邊際變動。在許多情況下,個人和企業通過考慮邊際量,將會作出更好的決策。只有一種行動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採取行動。
原理四,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收益作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收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項政策時,不僅應該考慮直接影響,而且還應該考慮激勵發生作用的間接影響。如果政策改變了激勵,它將使人們改變自己的行為。
⑨ 經濟學原理 曼昆的哪個版本好
買最新的好,曼昆的經濟學原理2014年第七版(英文),增加了新的案例,內容多了50頁,雖然原理是一樣的,但是使用多少都有點變化。
經濟是門在快速發展的學科,雖然基礎的理論沒什麼變化但會有很多新例子。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算的上是經濟學入門教材,分為上下兩冊,而經濟學本科生教材一般用《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中級教材,一般人以為就是《經濟學原理》的上下分冊,其實是不對的,二者隨內容大致相似,但在編排順序和內容深度上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