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怎麼樣
前幾天,又重新把奈特的《風險,不確定和利潤》重讀了一遍。雖然這本書仔細地讀過兩三遍,不過總是讀得不是太懂。這是奈特在80多年前的作品,其書內容的基本框架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就已經基本成型。 奈特的書中哲學意味很濃,文筆也很優美,這可能是古典經濟學中的共性。馬歇爾,凱恩斯以及奈特也繼承了這一「光榮傳統」。而在經濟學數理化的歷程之後(尤其是在薩繆爾森的《經濟分析基礎》出版之後),經濟學中的哲學意味和優美的文筆似乎少了許多。 最早區分「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就是奈特,奈特主要是通過「主觀概率」和「客觀概率」進行區分。「風險」的概率是可以預測到的,可以通過保險來轉移。而「不確定性」則是客觀概率完全不可知,利潤之所以產生,也是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而企業家才能主要也體現在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諾斯在他的新作《理解經濟變遷的過程》中提到制度產生的緣由在於"C-D之差」: 即人的認知能力與所要處理的事情的復雜性之間的差距,人們總是通過嘗試設置規則來減弱選擇的靈活性。諾斯在書中提到這種觀點是來源於海納1983年發表在AER(美國經濟評論)中的一篇論文《可預測的行為的起源》(這篇文章汪丁丁老師在《制度分析基礎講義》中也曾經推薦過)。不過,如果仔細地閱讀過奈特的這本書之後,你就可以發現其實奈特當時就已經提出了這種觀點。 奈特在書中也認為「效用」和「快樂」應該區別對待。這種觀點與邊沁的觀點有所差異,也與當代行為經濟學中的"回到邊沁「的觀點差異很大。邊沁認為,效用應該用來解釋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與快樂,痛苦等心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而奈特並不這么認為。 奈特的全書主要是圍繞著「不確定性」在經濟活動的各個不同層面的應用進行延伸,也許是因為他曾經與胡適同樣是主修過哲學,所以他的言語中哲學意味很濃,言語也比較晦澀,往往會讓人產生歧義。也許再讀幾遍,仍然會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 奈特也是一個治學嚴謹的教授,是「芝加哥學派」的領軍人物。他曾經讓自己的學生仔細考慮「李嘉圖租」是什麼含義。而仔細考慮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的包括Stigler,Friedman等日後都成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貳』 西南財經大學行為經濟與行為金融研究中心情況怎麼樣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與金融學院在招生上的區別如下:一、招生對專象不一樣。金融研屬究中心都是招考試分數高的尖子生;金融學院招一般的學子都是可以,可謂良莠不齊;二、教師的師資力量不一樣。前者強於後者。三、住宿條件不一樣。前者優於後者。四、一些科目不一樣。金融研究中心的學子,學的一些金融都是更深層次的。五、就業率不一樣,就業質量不一樣。毫無疑問,還是金融中心的更強
『叄』 康奈爾大學本科經濟學專業怎麼樣
作為一門經濟學專業,你可以在經濟理論、計量經濟學、貨幣與銀行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增長與發展和產業組織等領域獲得廣泛的課程。你還可以研究行為經濟學的新領域,它試圖通過將心理學的觀點融入到經濟分析中來,並修讀一個新的研討會,以促進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之間的合作,吸引學生進入教師研究。
本科生入學之後,要求主修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在修完兩門初級專業課程: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以及一門高等數學,且成績全部合格後,才能正式開始學習專業課程。
其後需要學習的八九門專業課程,仍然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中級課程,以及計量經濟學等必修課。
『肆』 行為經濟學 董志勇的書怎麼樣
很好看!!
『伍』 行為經濟學中對人的偏好是怎樣描述的
消費者偏好是指消費者對一種商品(或者商品組合)的喜好程度。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意願對可供消費的商品或商品組合進行排序,這種排序反映了消費者個人的需要、興趣和嗜好。
某種商品的需求量與消費者對該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關: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消費者偏好可以劃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第一種類型:如果消費者的偏好不穩定又含糊的話,要提供給他們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其偏好是不可能的。
第二種類型:消費者知道自己沒有穩定、清晰的偏好,他們對供給的評估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外觀的吸引力上,而不是其是否真的符合他們(不牢固)的偏好。
第三種類型:這種類型的消費者可能最少。這類消費者有著穩定的消費偏好,這些偏好引導著他們的選擇,但是他們卻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偏好對他們消費選擇的驅動性。
第四種類型:這類消費者既有清晰的偏好,又對自己的偏好有足夠的了解,這使他們能正確判斷一種定製化供給是否真的符合他們的偏好。
『陸』 怎樣用行為經濟學中的知識解釋越愚昧越無知
經濟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形式,叫做折現,折現的概念是指把未來的價值摺合回成今天的價值,答舉個例子來說,你今天拿到10塊錢和明天拿到10塊錢,同樣是10塊錢,但是它的經濟價值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接著往下看。假如你現在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100天之後你會得到10塊錢,另外一個是101天之後你會得到20塊錢,這時候你會作何選擇,很多人會選擇多等一天要拿20塊錢,是的這樣看起來更劃算,如果情況發生一點變化,今天你馬上就能得到10塊錢,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明天的話,將會得到20塊錢,你會作何選擇,這個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馬上得到那10塊錢。
『柒』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幸福行為經濟學怎麼樣
很好,中南財大是四大財校,經濟學很好
『捌』 行為經濟學告訴你,人們購買保險的行為是一套怎樣的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行為經濟學開始用人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決策例子作為實驗內容,直接挑戰傳統經濟學的幾個關鍵假設。行為經濟學的四大結論是: 1· 前景理論 2· 後悔理論 3· 過度反應理論 4· 過度自信理論行為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主要是以人類行為作為基礎研究對象,它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對個體和群體的經濟行為特徵進行規律性的研究。其理論和發展才剛剛起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它把心理學和經濟學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來描述和解決很多傳統經濟學難以解決的問題;為此,行為經濟學提出了很多開創性的理論假設和理論觀點,這些理論假設和觀點同時與傳統經濟學某些理論假設和觀點產生了分歧;可以說作為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經濟學理論模式和理論假設的新興學科,行為經濟學為傳統經濟學在某些問題的剖析上,創造了一種非常有益的補充,它能對一定時期內存在的經濟現象作出其獨立的解釋,並能很好地解釋傳統經濟理論所不能解釋的問題。
『玖』 當營銷遇上行為經濟學及消費心理學,會發生怎樣的化學
10月份開學,目前要新增課程: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整合、行為經濟學、客戶關系管理,簡章正在更新中,另外,修滿學分可以獲得營銷師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