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 薩瓦爾多 《國際經濟學基礎》第八版 中文 課後答案完整版
額,這個我沒有電子版的,只有復印件
『貳』 國際經濟學第八版課後答案中文版
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研究對象有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理論、匯率理論、要素的國際流動、國際投資理論、開放的宏觀經濟均衡等。
國際經濟學理論淵源久遠,對國際經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亞當·斯密、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說中的國際貿易理論,其比較利益的思想是現代國際經濟分析的起點,古典經濟學說之後的「邊際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為國際經濟學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它的出現大約在本世紀四十年代,即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學派興起後不久,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研究吸引了西方許多經濟學者的注意力並不斷得以發展,新的方法和學說層出不窮。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貿易基礎、貿易條件以及貿易利益的分配)、國際金融理論和國家貨幣政策(匯率理論與制度、國際收支調節理論與政策,以及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要素流動(資本和勞動力的國際流動以及跨國公司理論)等。最近幾十年來,在以克魯格曼、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推動下,國際經濟學一般理論各個方面均獲得了持續和富有成效的發展。
『叄』 誰有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 理論與政策 第八版國際貿易部分的課後習題答案啊 急用..
1.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東亞國家增加了它們在世界GDP中的份額。同樣,不進東亞國家整體的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增加了,而且東亞國家內相互間的貿易也增加了。應用引力模型解釋這一現象。隨著世界GDP東亞經濟份額的增長,然後屬於東亞經濟的每個貿易關系,東亞經濟的規模不斷壯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東亞國家間的貿易關系不斷壯大。國家間相互的貿易也增加了可以被類似的邏輯解釋。以前,他們是相當小的經濟體,這意味著他們的市場不能滿足大量的進口。當他們變得富有,並且人們的消費需求上升後,他們才能更多的進口。因此,雖然他們之前集中出口到發達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成為發達國家的一員,並因此成為了彼此的出口目標。同樣,使用引力模型解釋,當韓國和台灣都很小的時候,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生產規模還很小,這也就意味著盡管他們很近,他們之間很少有貿易。現在他們都變大很多,其國內生產總值預期的貿易也非常可觀。2.本國共有1200單位的勞動,能生產兩種產品:蘋果和香蕉。蘋果的單位產品勞動投入是3,香蕉的單位產品勞動投入是2.a。畫出本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b.用香蕉衡量的蘋果的機會成本是多少?c.貿易前,蘋果對香蕉的相對價格是多少?為什麼?a. b.c.在貿易前,當勞動是生產的唯一要素,且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中,供給決策是由個人獲得的最大收益決定時,只有當 時,這兩種貨物才能被生產。所以, 3.假定在現有要素價格下,棉布生產中每用1英畝的土地就需投入20小時的勞動,而在生產糧食時,每用1英畝的土地只需投入5小時的勞動。A.假設該經濟擁有的總資源量為:600小時的勞動和60英畝的土地。請畫圖說明資源應如何分配。B.現在假設勞動供給首先上升到800小時,然後是1000小時,再然後是1200小時。請用一副如圖4-9的圖展示出資源分配變化的軌跡。C.如果勞動供給繼續增加將出現什麼樣的情形?a. 又因為 L=LC+LF=600 且 T=TC+TF=60. 所以 LC=400, TC=20, LF=200 and TF=40. b. c.在生產要素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一些勞工將不會被使用,因此生產要素價格將會改變,或者會出現失業。4.美國勞工運動(基本上代表了藍領工人,而不是專業人才和受過高等教育的工人)傳統上支持政府現在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從工會成員利益的角度來看,這個政策是否合理?如何用相關貿易模型的理論來回答?在李嘉圖的模型中,勞工通過其行業購買力的增加獲益。這不能滿足不富裕國家對於公會限制進口的需求。在不動因素中,勞動模範從貿易中可能收益或損失。某種商品的購買力將會增加,然而其他商品的購買力將會下降。赫克歇爾-俄林模型中,直接討論了對於生產要素所有者的貿易影響分布的問題。在這種模式下,非熟練美國勞工將在貿易中減少,因為該組代表了這個國家相對稀缺的因素。這是由於赫克歇爾-俄林模型中支持勞工公會對於進口的限制。5.假設挪威與瑞典相互貿易,挪威出口魚,而瑞典出口沃爾沃汽車。假定兩國的消費偏好相同,但是生產可能性邊界不同:挪威由於有較長的沿大西洋的海岸線,因此捕魚效率高;瑞典的資本相對豐裕,故而汽車的生產效率高。據此,根據標准貿易模型論述這兩國的貿易利益。注意:在兩個增加的國家中,福利如何因為這兩個國家的移動從按國內價格管生產模式(虛線)到受國際市場價格制約生產模式(直線)。6.在某些情況下,相對供給和價格的變動之間可能沒有聯系。例如:如果生產要素在部門之間完全不可流動,生產可能性邊界就會成為直角形狀,兩種產品的產出也不取決於它們的相對價格。在這種情況下,貿易條件的改善是否會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請畫圖進行分析。在貿易增長的福利增加的條款時,PPF是直角。生產點是PPF的角落。消費點與相對價格線相切,是最高的差異曲線。在貿易條件的旋轉對其與PPF的矩形攔截的相對價格線上有一個改變(因為沒有替代的不動因素,保持固定的生產點)。經濟的巨大轉變就可以達到較高的無差異曲線。直觀地說,雖然沒有供給反應,經濟接獲它提供了更多的出口和更少的進口支付。7.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的定價等於邊際成本。為什麼當存在內部規模經濟時,這就不再可能?不同的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壟斷的情況下,邊際收益,不等於價格。利潤最大化的產出水平發生在一個壟斷者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總是低於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因為根據出售單位的產出一個額外的企業必須降低所有單位價格,不只是邊緣之一。8.假設單個汽車生產商的固定成本是50億美元,而每輛車的可變成本是17000美元。廠商越多,競爭越激烈,價格就下降。具體說P=17000+150/n,n為市場上廠商的數量。設美國和歐洲市場上分別有3億和5.33億人口。a.在沒有對外貿易時,美國和歐洲汽車市場上均衡的廠商數量是多少?b.在沒有對外貿易時,美國和歐洲汽車市場上均衡的價格是多少?c.現在假設美歐之間進行自由貿易,美國市場上除了原有的3億人口外,將增加5.33億人口。在美國和歐洲汽車市場上將有多少汽車廠商?汽車新的均衡價格是多少?d.美國市場上汽車的價格在b和c中為何不同?自由貿易改善了消費者的福利嗎?是怎樣改善的?a. 17,000 + 150/n = 5,000,000,000n/S + 17,000. 當SUS = 300 million時, 汽車數量是3。. 當 SE = 533 million時, 汽車數量是4.r.b. PUS = 17,000 + 150/3, PUS = $17,050. PE = 17,000 + 150/4, PUS = $17,037.50.c. 17,000 + 150/n = 5,000,000,000n/S + 17,000. 當 SUS+E = 833 million時,汽車總數量是5. 這有助於解釋近幾十年來在同行業中發生的一些更自由的貿易合並,例如,福特收購捷豹,戴姆勒賓士收購克萊斯勒等。d. 在美國和歐洲,價格下跌到 $17,030. 並且。兩個市場的品種增加:在美國,自由貿易以前,消費者可以在三個品牌之間選擇,現在他們可以在五個品牌之間選擇;在歐洲,自由貿易之前,消費者可以在四個品牌之間選擇,現在他們可以在五個品牌之間選擇。9.在過去的幾十年,美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的數量急劇增加,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這會對墨西哥向美國移民產生怎樣的影響?外國直接投資可以減少從墨西哥到美國的勞工流入,因為外國直接投資造成了墨西哥邊境勞工生產力的相對增加,而這又反過來導致墨西哥人的工資增加,且降低了墨西哥移民美國的動機。10. 一個國家寧可放開它在海外的生產廠家,而不願將製造業…這是為什麼呢? 有很多原因,這其中很多涉及到位置的討論和這章中的內部討論.在許多情況下,公司內部進行交易可能比在兩個獨立公司之間交易要更便宜. 通常,如果涉及專有技術,或者一個企業的質量信譽是尤為關鍵,一個企業可能希望保持對生產的控制而不是外包.11.假如製造業工人收入少於其他行業工人的收入..那麼在經濟中會對..怎樣的影響? 這將改善在經濟上收入分配,因為在製造業的工資將會增加,在經濟上其它人的實際收入將減少,原因是製成品價格上漲.這只有在假設製造業的工資在經濟中比所有其他的工資要低的情況下才是事實.如果他們在經濟上比其他人高,關稅政策將惡化收入分配. 12.印度和墨西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實行了進口代替政策.但是印度更進一步,幾乎所有的東西都由自己生產…..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不同的狀況呢?印度在1948年不再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家裡所做的進口產品的青睞這一戲劇性的突破是殖民主義政治突破的一部分. 事實上, 對國產服裝的偏好超過英國生產的紡織品是導致印度獨立的初期戰役之一.在墨西哥國內生產的大廳的存在(而不是在印度最近被推翻的殖民公司)可幫助保持墨西哥在製造過程中進口資本貨物必要的開放.
『肆』 求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十版克魯格曼課後習題答案
這是「學霸筆記」第一次和大家見面。在里,聚集了高頓ACCA F9學霸考神,小姐姐們精心總結了F9學習考試中,你應該注意的知識點,定期更新。Follow ACCA學習幫,助你在ACCA之路,好風景~戳>>>2019年ACCA備考資料免費領
作為把經濟看做一個整體的宏觀經濟來說,有4個目標:
1) Economic growth
經濟增長: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增加,它意味著經濟規模和生產能力的擴大,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增長,狹義指GDP增長。此處增長不考慮通貨膨脹。
2) Low unemployment
低失業率(或者叫做充分就業):指包含勞動在內的一切生產要素都以願意接受的價格參與生產活動的狀態。該目標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指除了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之外,所有願意接受各種現行工資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種經濟狀態;二是指包括勞動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都按其願意接受的價格,全部用於生產的一種經濟狀態,即所有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3) Low inflation
低通脹:通脹率保持在保持一個低而穩定的狀態。通貨膨脹可以分為: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和預期到的通貨膨脹。
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會產生一些成本,比如:鞋底成本(Shoe-Leather Cost)。當發生通貨膨脹時,資金貶值,假設沒有獲得更高的資金回報的途徑(沒有其他渠道保值增值資金)的話,人們更傾向於把錢存入銀行,以便獲取利息收入來抵消通貨膨脹對貨幣購買力的削弱。為了盡可能把錢放入銀行、減少手上持有的貨幣,辦法是每次盡量少取錢,雖然這樣會增加取錢的次數,但可以使存在銀行的錢盡可能的多。 由於頻繁地光顧銀行,必然使鞋底磨損得較快,所以將這種成本稱為鞋底成本。
4) Balance of Payment
國際收支平衡,指一國國際收支凈額即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即:國際收支凈額=凈出口-凈資本流出。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一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貨幣的流入大於流出,國際收支是正值。此類交易產生於經常項目,金融賬戶或者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被視作一國相關價值的另一個經濟指標,包括貿易余額,境外投資和外方投資。丨文:財管超人——肖春燕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伍』 國際經濟學第十版薩爾瓦多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章練習與答案
1.為什麼說在決定生產和消費時,相對價格比絕對價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當生產處於生產邊界線上,資源則得到了充分利用,這時,要想增加某一產品的
生產,必須降低另一產品的生產,也就是說,增加某一產品的生產是有機會機本(或社會成 本)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上任何一點都表示生產效率和充分就業得以實現,但究竟選擇哪一
點,則還要看兩個商品的相對價格,即它們在市場上的交換比率。相對價格等於機會成本時, 生產點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位置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決定生產和消費時,相對價格比絕 對價格更重要。
『陸』 國際經濟學第八版課後答案中文版
同學可以給我一份嗎 救急鴨 (ಥ﹏ಥ) 跪求哇(´-ωก`)
『柒』 求國際經濟學第八版(原毅軍)課後答案、、、、有的發個鏈接也行!!!
計劃如何避免
他們全都奔向自己命定的目標,
我想到了你的臉,在眾多的臉龐當中。
在灰暗的空中飄過去的雲層
我們在分離中糾纏。
而獲得的一枚一百米游泳金牌,哈哈
『捌』 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第八版下冊課後答案英語版的!!!
http://wapwenku..com/view/b6a0d97e1711cc7931b716b8.html?ssid=0&from=844b&uid=&pu=usm@0,ta@middle___1_,sz@1321_1003&bd_page_type=1&tj=wenkuala_2_0_10
不曉得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