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綜合分析題

經濟學綜合分析題

發布時間:2020-12-14 00:31:32

⑴ 宏觀經濟學材料分析題

一、穩健的貨幣政策的體現:
第一,以穩定幣值為目標,正確處理防範金版融風險與支持權經濟增長的關系;
第二,從中國實際出發,確定貨幣政策中間目標和操作目標;
第三,在發展貨幣市場的基礎上,推進貨幣政策工具的改革;
第四,搞好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收入政策的協調配合;
第五,適應經濟開放的需要,搞好內部與外部的平衡。
二、穩健貨幣政策的定義:
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指根據經濟變化的徵兆來調整政策取向,當經濟出現衰退跡象時,貨幣政策偏向擴張;當經濟出現過熱時,貨幣政策偏向緊縮。最終反映到物價上,就是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
三、穩健貨幣政策的方法:
1.調整存款准備金率
2.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在市場上通過公開買賣國債,向商業銀行體系放鬆或收縮銀根,從而起到調控貨幣供應量的作用,使穩健貨幣政策的執行得以保證。
3.利率手段的運用
4.央行還通過票據再貼現政策、窗口指導以及發布對某些風險的提示來實施宏觀調控。以上供參考。

⑵ 經濟學材料分析題

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率有關,高速的經濟增長必然伴隨著通貨膨脹!中國2009年經濟增長會放緩,但不會停止!畢竟金融危機影響到了出口,但隨著國家相關的經濟刺激計劃和相關政策陸續出台,中國經濟還會保持低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區別在於: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包括所有全球華人!

⑶ 經濟學,案例分析題,求解

案例2 其實並不是有什麼什麼協定或者說,回收舊安全帽可以讓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專。這是採用的一種屬 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彈性而採取的區別定價方法。也就是給定一定的價格變動比例,購買者需求數量變動較大稱為需求彈性較大,變動較小稱為彈性較小。對需求彈性較小的購買者制定較高價格,對需求彈性較大的顧客收取較低價格。雖然商家換舊安全冒,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但是商家可以用顧客是否拿舊安全帽,來區別顧客的需求彈性。如果消費者沒有拿舊的安全帽,說明他沒有安全帽,但是相關法律規定必須佩帶安全帽(比如摩托車駕駛),所以無論價格高低他都必須買,此這種顧客的需求曲線較陡,彈性較小。相反的,拿舊安全帽來抵二折價款的顧客表明他本來就有一頂安全帽,因此他對新安全帽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這類的顧客需求曲線較平坦,彈性較大,通過「舊帽換新帽一律八折」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們去新帽的需求。

案例3 這是由於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明星屬於稀缺的資源,市場上供給不足,可以說在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然而市場對明星的需求卻是很大,根據供求規律,供給與價格呈反向變動,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歌星擁有很高的收入符合經濟規律的。

⑷ 管理經濟學案例分析題和答案

甘肅省南部某鄉鎮企業與八十年代初,為適應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要量不斷增加的趨勢,開辦一個向城市居民提供高質奶粉為主要產品的奶牛廠,由於該廠地處畜牧區,當時該地區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該廠廠長決定將原有奶牛全部宰殺,用原奶牛廠所獲全部積累利潤和50萬元貸款,於兩年內將原工廠改建為當地較大規模的皮革加工廠。但進入九十年代後,輕工業日益疲軟,企業財務入不敷出,開工率從原來最高的95%下降到40%,工人工資拖欠達一年以上,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回收率不到60%。為盡快扭轉企業虧損面貌,廠長決定以購價30%的價格(設備折舊率累計達40%)出售製革設備,重新興辦奶牛廠。
(一)試選擇以下題目之一,對上述案例進行分析:
(1)從供需均衡角度看,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2)以邊際分析方法,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有何值得借鑒之處?為什麼?
(3)從機會成本角度分析,該廠長的決策是否正確?為什麼?
(二)如果你是該廠廠長,如何從事上述決策?
--------------------------------------------------------------------------------
一、機會成本的定義
經濟學中對"機會成本"是指由於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稱擇機代價或替換成本。它反映不選擇最佳方案或機會的"成本",或者說是因選擇某一經營項目所犧牲的另一機會可獲得的利益。他不同於會計成本,即使你所作的決定表面上能取得收益,但由於你所放棄的另一個機會可獲得更大收益,所以實際上你還是虧損。
二、結合案例分析
1.第一個決策不妥
從本例來看,八十年代初,隨著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對牛奶需求量不斷增加,結合當地牧場較少,奶粉市場供不應求,興辦奶牛廠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應該是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事實上,如文中所描述「該企業經濟效益較好,奶牛數量從開始的20頭發展到50頭」,可見奶牛廠的確是有利可圖的。「八十年代中後期,皮革業發展迅速,皮革原料緊缺,皮革原料價格高速上漲,各地的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大幅上漲」。俗話說「船小好掉頭」,小型企業生產靈活,易於轉行,對市場需求反應靈敏。GE傳奇CEO傑克·韋爾其,在其擔任通用電器的CEO期間,就努力使象通用電器這樣的大企業能夠象中小企業一樣,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和經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通用電器成為世界企業20強之一。所以像牛奶廠這樣的小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是必要的,也正是其長處所在。該廠長看到皮革工廠經濟效益好,考慮是否轉行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可以說明智之舉。但是在作出賣掉奶牛廠,新建皮革廠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下面這個問題:奶牛廠和皮革廠誰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案例中可以看到,在當地發展奶牛場是有優勢的,一來牛奶需求日益增長,二來當地處於畜牧區而牧場又較少,市場是供不應求的,遠未達到飽和。相關材料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對牛奶市場的需求量將大增。中國奶業協會2005年6月發表的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表明,中國人均牛奶佔有量增長速度與人均GDP增長速度呈正相關,關系達到0.93,乳製品是城鎮居民收入需求彈性最大的動物性消費品,需求彈性系數達到了0.674,也就是說,收入增長1%,乳製品消費增長0.674%。國際乳業聯合會主席吉姆·貝格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國乳品的消費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今後的市場潛力足以使產品更加多元化。解決奶源問題、提升消費者能力、生產新鮮乳製品將是中國乳業未來的方向。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人均奶類佔有量僅21.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據規劃,中國計劃到2010年把人均佔有的奶量提升至28千克,到2020年再提升至42千克以上。
乳品在二十一世紀初依然還有如此巨大的上升空間。更何況,在八十年代末,中國乳品市場正處在方興未艾,蓬勃發展階段,興辦乳品生產加工企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在80年代中期,中國皮革業迅速發展,皮革原料緊缺,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皮革原料的價格高漲。由於當時皮革市場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將導致大量的投資者投資該市場。由於更多的生產者爭奪這一市場份額,隨著工廠的增加和產量的擴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牛皮原料的市場供給開始出現供給大於需求,超過了供需平衡點,發生了生產過剩,導致牛皮原料市場開始出現疲軟,利潤開始下滑,部分小企業開始虧損。皮革製品對於當時的中國普通老百

⑸ 管理經濟學:綜合分析題

..經濟分析學是指以各種經濟理論為基礎,以各項基本資料為依據,運用各種指標和模式,對一定時期的經濟動態及其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規律,並指出發展方向的研究活動。

⑹ 經濟學分析題

1、導致物價上漲
使人們手中的貨幣貶值
帶來一定的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存款專准備率、貼屬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3、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增加了通貨量

4、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寬松的貨幣政策

⑺ 經濟學分析題

這樣的分析題太簡單了,典型的微觀經濟學分析題。圖不想畫了。簡單給你分析下。前天是價格不變。
(1)居民收入增加說明購買力增加,需求增加,曲線右移。
(2)受政府政策限制,需求減少,曲線左移。
(3)第三個問題不太清楚,如果是生產自行車的成本增加,那價格也會隨之增加,需求減少,曲線左移;如果是使用自行車的成本提高,那需求也減少。據我了解應該是前者。
(4)需求增加,曲線右移。
(5)第五個問題看你如何了解。第一種理解:自行車失竊事件減少,人們手中的車數量就沒減少,需求不會增加,曲線基本不變(這種理解有點牽強)。第二種理解:人們認為使用自行車更加安全,對自行車的需求增加,曲線右移。

⑻ 經濟學基礎案例分析題

1.壟斷,從兩方面看,一市場壟斷,因為高校食堂只有一家,沒有良好的版競爭環境,而飯卡只權能在這家食堂消費,這就是消費壟斷。二補貼壟斷。政府的補貼款只下發給食堂,食堂有權對學生的伙食費自動補貼,雖然不漲價,但也沒有良好的補貼辦法,如果只是伙食產品上移了,學生也無從了解具體的補貼標准和上移的金額,這就是食堂的單方面的霸權經營。效率我想如果沒有競爭和標准,也好不到哪裡去。
2.最有效率的補貼方式是落實到飯卡上,落實到伙食改善上,落實到食堂的多元化上,要有競爭機制。落實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總的說來,我對政府的補貼表示贊賞,但不能盲目,要落實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要落實到營養的改良上,也要有競爭機制。

⑼ 管理經濟學:綜合分析題

不好意思,沒帶電腦,手工繪圖:
1.



2.均衡價格即供需平衡時(供給量回=需求量)的價格,因此均衡價格為600元,均衡數量為答150個
3.如果政府規定最高價格為500元,則該商品會供不應求
4.如果政府規定最低價價格800,,則該商品供過於求

⑽ 經濟學案例分析題求答案

1.什麼是外部性 2.外部性的糾正措施有哪些?
分析:外部性的定義:某些經濟主體的行為,影響了其他經濟主體,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費用或沒有獲得應有補償的現象。用最簡單的話來定義外部性是指某個人的行為對他人福利造成的影響。
2影響在於它使得私人行為與社會需要的數量出現差異,這一點可以由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加以說明。
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的含義私人成本是指一個經濟單位從事某次經濟活動所需要支付的費用,一項經濟活動的社會成本是指全社會為了這項活動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從事該項經濟活動的私人成本加上這一活動給其他經濟單位帶來的成本。如果一項經濟活動產生外部不經濟,則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如果一項經濟活動產生外部經濟,則社會成本小於私人成本。
同樣地分析可以用於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外部經濟帶來的利益)
外部經濟影響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在存在外部不經濟的條件下,私人廠商的最優產量大於社會最優產量,在存在外部經濟的條件下,私人廠商的最優產量小於社會最優產量。
因此,無論一個經濟單位對其他經濟單位的影響是正或是負,私人自主決策所決定的最優產量是缺乏效率的。
3矯正外部性的措施可分為: (1)政府進行行政管制 ①禁止某些行為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如禁止將有毒的化學物質倒入供水區。 ②規定採用新技術 ③規定排放標准 (2)經濟管制 ①徵收庇古稅和進行補貼 庇古稅的定義:用於糾正負外部性影響的稅收。最早由庇古提出,主要對排污者進行征稅,又叫「排污收費」。 徵收庇古稅這種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對產生負外部性的企業或個人,課征相當於他所造成的外部成本的稅收,這樣外部成本便成了當事企業或個人的內部成本,即實現了負外部性的內在化,從而迫使其決策時必須考慮該成本。 ②排污產權交易 排污權交易指管制當局制定總排污量上限,按此上限發放排污許可,排污許可可以在市場上買賣。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綜合分析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