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觀經濟學。失業率
這屬於經濟蕭條,也就是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經濟蕭條是指在社會專總需求小於屬總供給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收縮生產、解僱工人的現象。解決辦法是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在這個區域只有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財政政策包括兩個方面:1、減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2、可增加財政支出——增加公共工程開支,增加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
㈡ 宏觀經濟學中的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失業率>自然失業率,價格水平下降;失業率<自然失業率,價格水平上升
失業率包括很多種,如摩擦性失業,季節性,周期性等等。自然失業是其中一種,如果失業率大於自然失業率說明經濟不景氣,所以物價就低;失業率小於自然失業率,說明經濟發展的很好,所以物價就高。
㈢ 請問這道宏觀經濟學失業率怎麼算
每個月增加的失業人數正好等於增加的就業人數,處於均衡。故失業率=2000/(23000+2000)=8%,個人理解
㈣ 宏觀經濟學判斷對錯題 宏觀經濟學關注自然失業率,是因為這是資源配置效率最高的最優失業率
對的,自然失業率的一個定義就是資源配置最優時的失業率,也就是可以容忍的失業率。
㈤ 為什麼宏觀經濟學中認為失業率增加導致總需求增加
根據菲利普斯曲線,失業率上升將導致通貨膨脹率下降,也就是現實物價水平回下降。相對而言,答也就是人們手中Money變多了,再或者說人們買的東西變多了,也就是總需求增加。
宏觀課本上,和失業率相關的內容也就奧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線,奧肯定律明顯不適用,也就只能從菲利普斯曲線出發來尋求答案,這是一種解題的思路,希望對你有幫組。
㈥ 宏觀經濟學的失業率問題
都不是。是失業人數除以勞動人口(一定時期全部就業人口中有工作意願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
失業率(UnemploymentRate)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一定時期全部就業人口中有工作意願而仍未有工作的勞動力數字)的比率,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失業狀況的主要指標。
㈦ 宏觀經濟學 失業率
失業率,當技術大進步的時候必然會帶來一個高失業率,意味著過去需要傳統技術操作執行的行業,兵臨兩種選擇1,轉型,2,失業。
曾經有個故事,在美國剛開始有火車的時候,是馬拉車的,有一次華盛頓要在兩個洲之間要建立一條鐵路,這時候,馬車工會組織不同意,整天鬧事阻止鐵路施工,說有了鐵路就會讓他們失業,最終華盛頓沒辦法,決定建一半鐵路,另一半由馬拉車,這樣這些馬車夫不就不會失業了嗎。這就告訴我們政府一位控制降價失業率可能使生產效率下降。
生產效率下降,產品在競爭中越沒有價格優勢和銷量優勢。這樣勞動者的報酬也就越低。直致
企業崩潰。失業率進一步的擴大化。
㈧ 在宏觀經濟學范疇內,就業人數增加能否反映失業率下降呢兩者有沒有關系
所謂的失業率在公式上為失業人數除以經濟活動人數,而經濟活動人數等於就業人專數與失業人數之和屬。在短期中可以認為總人數即經濟活動人數是不變的,於是就業人數的增加就反應了失業率的下降,但是在長期中經濟參活動數則可以認為是浮動的,此時不一定能反應失業率下降,可能由於經濟活動人數更大的增加而上升。呵呵
㈨ 宏觀經濟學失業率問題
選b,失業率=(10000*10%+50)\(10000-100)=10.6%,,100萬屬於退出勞動力市場
㈩ 為什麼宏觀經濟學家關註失業率和通貨膨脹水平
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啊
沒有就業哪來的收入,
沒有專收入哪來的消費,屬
沒有消費哪來的動力去生產,
沒有生產經濟怎麼上的去?
而且就業問題還關繫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關繫到社會的穩定。
穩定是國家的最高利益,只有在穩定的前提下,我們才能進行社會建設和生產。
通貨膨脹是指由於貨幣發行量過多等原因,引起的物價全面持續大幅上漲。通貨膨脹會引起人們紛紛搶購商品以求保值,這樣生產秩序就會被打亂了,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也會降低,造成社會動盪和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