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南開城市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

南開城市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

發布時間:2020-12-13 12:18:35

① 城市經濟學的書本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城市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城市經濟學的學科定位
第三節 城市經濟學的發展
第二章 城市的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地域概念體系
第二節 城市集聚經濟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的理論模型:二元經濟模型
第三章 企業區位的選擇
第一節 區位理論及其發展簡介
第二節 商業企業和貿易型城市的區位
第三節 中間區位原理
第四節 企業選址的當地投入品導向
第五節 運輸成本與地方投入品的權衡
第四章 城市體系
第一節 市場區分析
第二節 中心地理論
第三節 城市體系的性質
第五章 城市的增長
第一節 城市經濟增長的概念及其發展
第二節 城市勞動力與經濟增長
第三節 城市公共政策與經濟增長
第四節 城市經濟增長的理論
第六章 郊區化與城市的區域化
第一節 郊區化的事實
第二節 產業的郊區化
第三節 人口的郊區化
第四節 區域城市化
第五節 展望
第七章 城市土地與土地利用
第一節 土地
第二節 土地地租
第三節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間結構與模式
第四節 土地利用的一般均衡
第八章 城市住宅
第一節 住宅的特性
第二節 住宅市場的均衡分析
第九章 城市政府與城市財政
第一節 城市政府的職能
第二節 城市財政
第三節 分析城市政府與城市財政職能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 城市財政收入
第十章 城市交通
第一節 城市交通需求與供給
第二節 城市個人交通
第三節城市公共交通
第四節 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
第十一章 城市環境經濟學
第一節 城市環境的內容
第二節 環境經濟學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城市環境污染的原因及政策分析
第四節 環境經濟學關注的焦點問題
第五節 生態城市建設
圖片索引
參考文獻

② 區域經濟學 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城市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聚集、擴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類生產要素,在其經濟活動中能夠實現商品和要素的集聚與擴散,是區域內資金、商品、技術、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區域經濟的產業聚集點。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聚集了許多優勢行業和大量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總體經濟實力明顯強於周邊其他地區,能夠較快的開發出新的產品以及新的技術,不但加強了該區域的整體經濟對外的競爭力,也增加了區域內部的經濟收入,能夠帶來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業機會。同時,為整個區域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以及經濟收入,優化區域產業的配置。也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較為先進的機器設備能夠較快的被生產出來以及較快的運用到區域內的各個生產中去,使一些較好的管理機制和技術能夠服務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從各個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城市是一定層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關的行政管理職能,其目的是保證城市按照規劃,有計劃、有組織地合理發展,維護城市現有各項市政公用設施的完好,充分發揮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進城市及區域經濟與社會綜合發展或功能的發揮。同時城市又是區域性公司、企業等組織的管理機構匯集地,通過其指揮決策系統,發揮投資決策和產業配置、生產組織功能。
(四)以城市為中心,逐步向外發展,可適應區域經濟發展不同層次的規劃實踐。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由於地租的過高、交通變得擁擠、生產生活成本過高,這時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生產資本逐漸向次核心經濟區轉移。如此,次邊緣區、邊緣區的經濟的發展逐漸加快。 二、輻射作用和帶動作用
(一)城市具有規模優勢和經濟實力,是區域內先進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其經濟勢能遠遠高於周邊的地區。同時,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備,金融、商貿、運輸以及中介等服務機構配套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極強,對周邊地區產生很強的輻射力,通過這種特有的極化與擴散效應,帶動區域以的發展,各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均快於或優於其所輻射的區域,起著導向與示範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形成較高生產力,利用國際經濟和新技術的積極因素,使生產要素達到最佳組合,形成新技術產業,實現城市工業化、現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對完整、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產職能,提供區域生產、生活必需的產品,同時具有一定的優勢工業和產業集群。
(三)城市與周邊農村之間存在著不同梯度的產業鏈關系,城市經濟的發展直接或間接的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城市經濟的升級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升級與調整,這樣城市經濟也就進而帶動了農村經濟以至促進了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城市的精神文明成果傳遞區域內各個地區,為區域的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創新功能
城市具有較強的綜合創造能力,是各種新觀念、新思想的誕生地或首播地,是新體制、新機制的發祥地或示範地,其創新功能主要包括觀念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區域的各項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城市作為區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機構和各類高素質的人才,信息渠道通暢,創新意識很強,對區域的全面創新和快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特別是像我國已進入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時期,城市化戰略成為國家和區域發展的基本戰略之一。同時後工業社會日漸來臨,信息與知識逐步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作為信息交流與知識創新中心,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更趨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認識中心城市,賦予其新的內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四、龍頭作用
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城市憑借各種優勢通過聚集作用,進而產生規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經濟效率,使城市經濟成為所屬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具體體現為:
一、對區域內經濟發展有示範效應。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區的前面,對區域內的發展起到很好的示範效應。
二、發揮擴散功能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固定資本、人才資源、技術、信息、產業等向周邊乃至全區域的輻射,帶動了整個區域整體經濟實力發展。
三、協調周邊經濟發展加強區域內經濟聯系與合作。城市能夠協調、監督與控制區域內的經濟發展運行狀況,通過統籌運用經濟杠桿,加強區域經濟的綜合平衡與治理,進而加強區域內的經濟聯系與合作。 總而言之,城市經濟可以通過多種方面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給予影響,以達到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③ 深圳大學的區域經濟學和城市規劃專業哪個好一些

我是深大的,可以確切的告訴你,城市規劃好,去看看深大的就業指導就可以了

④ 請問有考上華東師范大學 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 區域經濟學 研究生的嗎 我是16級考

你可以去他們的研究生貼吧裡面找。都是學長學姐。

⑤ 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區域經濟學)那些老師教得好啊先謝謝學長學姐了

有李同升(碩士生導師),還有劉科偉也還不錯~

⑥ 2014考研考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區域經濟學怎麼樣

還不錯。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原城市與資源學系、環境科學系)的前身為西北大學地理系,是西北大學歷史悠久的院系之一,創建於建校之初的
1902 年。我院設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其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和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專業分別於
2002 年和 2004
年榮獲陝西省普通高等院校名牌專業,目前,我院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和環境工程逐步形成為具有綜合性大學特點的特色專業,受到同行和用人單位的好評。經過多年學術積累,學院圍繞「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這一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城市科學的交叉領域,形成了具有鮮明學科特點和地域特色的三個研究方向,即以人文地理學和城市規劃與設計為載體的「西北不同尺度國土空間功能分區與持續發展」;以自然地理學和環境科學為載體的「黃土高原現代地表過程環境響應及其生態安全調控」;以地理信息技術為載體的「
3S 」平台建設及其在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西北不同尺度國土空間功能分區與持續發展方向,主要在對國土主體功能區劃的理論、方法、類型、指標體系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將國土主體功能區分為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和灰色彈性區等
5
大類,在此基礎上分別開展西北地區、陝西省、渭河流域、大西安地區、秦巴山區、陝北黃土高原以及典型區縣等的資源開發利用的功能區劃研究。選擇渭河流域、大西安地區、漢中地區、黃陵縣、榆林(錦園)生態產業園,基於
SD 模型進行區域 PRED 系統模擬模擬,建立不同約束條件下資源-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耦合模型,提出不同區域 PRED
時空協同及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黃土高原現代地表過程環境響應及其生態安全調控,則重點針對黃土高原人類強度活動區、資源開發區、生態保育區等典型區域,基於遙感技術提取土地利用、覆被動態信息,利用
GIS
空間分析模擬技術和情景分析方法等,結合區域環境演變,揭示自然與人為活動之間的動態反饋機制,認識土地利用變化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行為變化機制,揭示人類需求的驅動力下環境如何變化及人類如何適應自然與社會經濟的變化。從區域生態安全出發,在對各種脆弱性的辨識、評估和歸類方面,建立不同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風險和脆弱性的指標體系,提出科學的適應預案,以便決策者正確評估土地利用變化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並將結果傳遞給公眾。同時,應用生態學的方法與技術對不同類型的典型區域開展生態規劃,構建區域持續發展空間生態安全格局。並對區域適宜生態建設模式與技術進行集成與示範,加強技術和模式推廣。在「 3S
」平台建設及其在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中,將地理信息技術與區域發展有機結合,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基於數字高程模型的區域水土流失模擬模型及相關演算法研究;基於數字遙感影像和時序分類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自動提取研究;基於
DigMap 的區域現代地表過程模擬及數字遙感影像分析中間件開發; DigMap GIS 軟體系統及其組件化開發平台的升級開發。城市與環境學院在教學與科研中,有機融合地理科學、環境科學與土建科學,在學科交叉領域積極開拓,不斷創新,取得了很多有影響的應用型成果,受到學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展望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拓寬口徑、夯實基礎、提倡交叉、注重應用」的教學科研宗旨,為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綜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城市規劃系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前身為城市與資源學系和環境科學系,創建於建校之初的1902年。始設時為史地科,1937年設置地理系,1992年將原地理系更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並設立城市規劃教研室。1996創立環境科學系。2009年合並成立城市與環境學院,並將城市規劃教研室調整為城市規劃系。
● 系科建設 城市與環境學院具有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城市規劃與設計、區域經濟學等7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五年制)、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
● 師資配置 城市規劃系現有專職教師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博士5人,在職博士6人;博導2人,碩導7人;注冊城市規劃師6人),形成了一支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老中青相結合的高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
● 科學研究 城市規劃系是全國最早開展區域開發規劃、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與規劃研究的系科之一。縱向課題依託城市與環境學院,合作完成科研項目百餘個,先後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10餘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規劃業務則依託西北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中心,涵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與區域規劃、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風景園林及旅遊規劃等領域,涉及陝西、山西、內蒙、寧夏、河南、青海、新疆、廣東等省份,完成的各項規劃設計研究任務得到各個委託方的一致好評。
環境科學系1996年,為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人才需要,在原西北大學地理系生態環境研究方向的基礎上,吸收化學、化工、管理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人員,創立了西北大學環境科學系,與城市資源學系合署辦公,下設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教研室。2009年10月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成立,並在原環境科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環境科學系。
● 辦學條件 環境科學系目前設有環境科學一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授予權、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和自然保護研究所兩個研究機構,獲國家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證書。
● 人員結構 現有教師15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教師隊伍中獲得博士學位者7人,學科帶頭人為雙聘教授劉昌明院士。
● 教學情況 主要承擔環境科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環境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本科專業的相關課程;主持陝西省精品課程、陝西省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和省級教改項目各
1 項,校級教改項目 4
項。現有教學與科研實驗室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擁有環境監測與分析實驗室、環境生物實驗室、環境生態及環境模擬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具備一流的教學實驗條件。
● 科學研究 長期從事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生態保護、自然資源開發評價與規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三年來主持國家「
973 」子項目 2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7 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新興綜合性、邊緣性學科,涉及的業務領域十分廣泛。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技術原理和工程措施。當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未來數十年內必定是我國環境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西北大學環境工程系由1996年環境科學系下設的環境工程教研室發展而來。為適應國家需要,西北大學環境工程系已逐步發展成為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含排水工程)、水源保護(含給水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工程化學與監測、環境規劃管理等特色鮮明的學科體系。目前該系設有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環境工程實驗中心共2個機構,並擁有國家環境保護部頒發的環境影響評價(乙級)資質證書,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環境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環境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主要研究方向有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污水微生物處理、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保護等。本系設立環境工程1個本科專業,目前已形成了由本科到碩士的梯級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專業具有直接保送研究生資格,歷年保研率達10%以上,歷年學生的考研與就業率高達95%。另外,本系還具有直接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理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環境工程系擁有環境分析實驗室、環境生物實驗室、環境化學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實驗室、固體廢物處置實驗室、環境工程模擬與設計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具備了一流的教學實驗與科研條件。
環境工程系現已形成了以雙聘教授劉昌明院士為學科帶頭人的教學科研隊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講師10人,博士學位獲得者11人。該系在環境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區域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生態環境保護、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等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⑦ 多選 】安虎森主編的《區域經濟學通論》一書描述了產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動因」,其主要觀點是( )。

全選ABCD
A. 分工網路的擴大與交易費用成倍增加之間權衡的結果,導致交易活動的地理集中,這種狹小的地理范圍就是城市
B. 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條件
C. 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們就不進行交易,人們就不進行交易,因而只能選擇自給自足,此時沒有市場,也沒有城市
D. 不同專業化生產者之間進行交易,必然產生交易成本

⑧ 區域經濟學論文有哪些好點的創新點

區域經濟學論文創新點,我覺得要跳出教材的框框,放眼更多的經濟奇跡案例、區域發展案例、城市崛起案例。如果在中國范圍內探討區域經濟學,有幾個點或許可以稍加著墨。
在一定的國際背景下,特定區域(可以是中國、也可以是中國的某一特定小區域)的經濟發展方式有何別具一格的因素。
此部分,可查找特定區域經濟崛起初期所擁有的獨特政治優勢;統計分析重大項目、重大投資的不同於其他區域發展經驗的特殊來源。
①以中國為例:改革開放初期的重大項目是與中國這一區域的獨特政治經濟地位有關系的。彼時中美兩國蜜月,合作對抗蘇聯霸權,這種唯一的來源於政治上的獨特地位,決定了中國可以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有良好的、獨特的關系進行重大合作、重大投資。
②以國內特定省區或特定城市為例:則包含了國家對此區域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傾斜照顧政策,這主要是政治層面的因素;其次是分析特定省區或特定區域的初始重要投資來源,此處主要可以比較分析不同省區不同區域的海外僑胞群體數量、投資意願以及投資實力、
(此處還可涉及探討各個特區發展成功與否的經驗、以及對不同特區的發展規模、發展後勁進行小類分析,探討不同特區在相似政治背景下的經濟發展差別根源於何處)。
以上是對區域崛起、區域經濟成功經驗的初始因素方面的分析,這是針對經濟案例起點的分析。
③區域經濟起步之後的經濟持續性崛起、連續高增長的因素方面。此處可分析對比中國與拉美的持續性增長的區別,這涉及了不同區域政治上的制度設計和經濟決策的制定。還可結合第二項,分析對比國內不同區域的持續性增長帶來不同經濟成果的根源(這是針對經濟案例過程的分析)。
④經過以上三個步驟,嘗試總結看法,結合教材理論,凝練論文的結論部分。

⑤以上步驟,只是一時間的心思,十分不縝密,效果如何,要看對你是否有所啟發。
當然了,還有許多案例是可以挑選出來進行總結的。比如廣東的清遠、河源;內蒙的鄂爾多斯;還有更多的二線三線城市的經濟發展起點、模式、因素等等可做案例分析。

⑨ 請問有考上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 區域經濟學研究生的嗎 我是16級

計算機基礎階段復習

考研備戰的征程已經開始。對報考計算機專業的廣大考生而言,除了政治、英語、數學三門公共課之外,對最終成績舉足輕重的計算機統考專業課的復習同樣是「先下手為強」。基礎階段復習,顧名思義,以夯實基礎知識、掌握基本解題方法為重。這一階段的復習需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階段復習目標
了解最新考試大綱對四門課程分別規定的范圍及要求,對考試情況有初步認識;系統梳理教材當中的考查知識點,對四門課程進行深入理解,對各章節的知識體系產生較為清晰、條理分明的認知。
二、復習教材推薦
數據結構:清華大學出版社《數據結構(第二版)》(嚴蔚敏主編)
計算機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飛主編)
操作系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湯小丹等主編)
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第五版)》(謝希仁主編)
三、基礎復習當「雙管齊下」
所謂「雙管齊下」,是指不僅要切實掌握考綱中涉及的考查知識點,並且要建立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知識體系。
從知識掌握的微觀角度而言,基礎階段復習當全面、細致,結合教材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考點進行深入的理解、掌握,腳踏實地夯實基礎。由於考綱中對各考點的考查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相應地也應當注意有所側重。復習時可結合自身學習掌握的情況,對考綱中做重點要求以及自己掌握較為薄弱的知識內容上多下工夫,以求將重點、難點一網打盡。特別地,帶著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思考細讀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輔導講義中對知識要點的剖析,必定能使復習扎實到位,步入良性循環。
從宏觀角度來講,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考試包含四大科目,知識點范圍很廣,若僅採用零散記憶與理解的復習模式,勢必導致看一點忘一點的情形,而且重新回顧已復習過的內容的時候感覺像一盤散沙般難成體系。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復習的時候萬萬不可脫離整體的知識框架,復習每一章的時候,在回顧課堂所學知識之後自己嘗試列一下這個章節的知識結構圖,把握這一部分內容的宏觀結構;對於剛開始復習的同學而言這一步驟可能頗具難度,大家可選用內含各章節清晰、詳盡知識結構圖的參考書,如《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要點速記手冊》,在此基礎上完善、修正自己的框圖,形成對整章內容的一個完整、清晰、層次分明的總體認識。
基礎階段的復習對復習全程的整體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確的復習方法是最終成功的必要保證!祝同學們復習順利!

⑩ 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南開大學的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的備注中,都提到本專業屬於區域所的招生范圍。

具體你可以撥打南開大學招生辦公室電話,這樣的事情還是明確了更好!

閱讀全文

與南開城市經濟學與區域經濟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