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宏觀經濟學中如何由mv=py得出,m的百分比變動+v的百分比變動=p的__+y的__
mv=py
ln(MV)復=ln(py)
lnM+lnV=lnP+lny
把各個變數看成制是時間t的函數,對t求導;
M『(t)/M +V'(t)/v=p'(t)/p +y'(t)/y
M'(t)=dM/dt,就可以近似地看成M的變化量,那麼M』(t)/M就近似地表示M的變動百分比
B. 宏觀經濟學,如何由mv=py得出,m的百分比變動+v的百分比變動=p的....+y的...
mv=py
ln(MV)=ln(py)
lnM+lnV=lnP+lny
把各個變數看成是時間t的函數,對t求導;
M『(t)/M +V'(t)/v=p'(t)/p +y'(t)/y
M'(t)=dM/dt,就可以近似地看成M的變化量,那麼M』(t)/M就近似地表示M的變動百分比
C. 宏觀經濟學中PYT是什麼的縮寫
我覺得這個東西是P_y_t, Y_t是價格P的下標
D. 西方經濟學關於消費者均衡的問題:PX·QX+PY·QY+PZ·QZ=M(限制條件) MUX/PX=MUY/PY=MUZ/PZ=MUM
是這樣的,沒錯
打個比方,你消費蘋果、香蕉、梨子,如果三者有一個單位邊際效用內較高,那容么做為理性消費者在有錢的時候肯定會選較高的一個,在沒錢的時候會把相對低的置換成單位邊際效用高的;而只有當三個單位邊際效用相等了,即選哪個對你都無差異時,三者才達到均衡了。同理,對貨幣也如此,貨幣的單位邊際效用比要買東西的單位邊際效用高,那麼你將會選擇持有貨幣;反之,你會選擇花光所有貨幣。所以要四個都相等才達到均衡。
明白了不?其實數理推倒也簡單。
E. 會西方經濟學的請進!急呀,大家幫幫我!
註:電腦水平不高,用「@」表示增量,請見諒!
(1)設這種鋼的需求函數是版Q=f(Px,Py,M),由各種彈性權定義:
1。鋼的需求價格彈性Ed=-@Q1\@Px*Px\Q
2。交叉彈性為Exy=@Q2\@Py*Py\Q
3。需求的收入彈性為Em=@Q3\@M*M\Q
由條件知道:Ed=2.5 Exy=1.5 @Px=0.08Px @M=0.06M
@Py=-0.02Py Q=24000
將條件代入以上三式,可得@Q1=-4800 @Q2=-960 @Q3=2160 該公司明年鋼的需求增加值@Q=@Q1+@Q2+@Q3=-3600,所以該公司明年的鋼需求量為24000-3600=20400
(2)在收入增加6%,鋁價格下降2%條件下,
@Q2=-960,@Q3=2160,如果希望鋼的銷量保持在24000,即@Q=0,可得@Q1=-1200,將其代入第一題中1式,得,鋼價上調2%。
F. 經濟學中的py/muy>px/mux有什麼含義
說明,每增加y消費所得獲得的1單位效用需支出的金額大於同樣花在x上的金額,因回此,可能通過增加x的消答費在總效用不變的情況下來降低總支出,或則通過增加x效用在同等預算下增加總效用,或者可以通過持有的y來交換x消費提高總效用
G. 國際經濟學中封閉經濟下的一般均衡中的pxpy是什麼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邊際轉換率:是指企業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這種產品,會使另一種產品的產量減少多少。
那麼Px、Py就是指x、y產品的產量。P是proce的簡稱。
H. 微觀經濟學:當MUx/MUy>Px/Py時的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是怎樣的
根據序數效用論,要達到消費者均衡,即達到效用最大值。用圖像表示的話就是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的的切點。如下圖:
E點即為消費者均衡點
根據公式:無差異曲線每點的斜率(絕對值):MUx/MUy
①lim(ΔQx0)ΔQy/ΔQx = dQy/dQx = MUx/MUy
根據無差異曲線的性質,MUx·ΔQx的絕對值=MUy·ΔQy的絕對值 可推得①式。
預算線的斜率絕對值:Px/Py
成本設為M
M=Px·Qx+Py·Qy變形為Qy=(-Px/Py)·Qx+M/Py可得斜率。
那麼當E點時,這兩個斜率相等。
就是MUx/MUy=Px/Py此時,就達到了消費者均衡了。以上供參考。
I. 微觀經濟學:無差異曲線是一條斜率k=-b的直線,價為PxPy,收入為M,問最優商品組合是什麼
預算約束:xPx+yPy=M 得到:y= -(Px/Py) x + M/Py 與X軸交點(M/Px,0)與y軸交點(0,M/Py)
如果b>Px/Py 則無差異曲線比預算約束陡回峭,使得效答用最大的交點應該是(M/Px,0)為最優商品組合
如果b<Px/Py 則無差異曲線比預算約束平坦,使得效用最大的交點應該是(0,M/Py)為最優商品組合
J. 西方經濟學,MUx/Px>MUy/Py的時候,消費者應該怎麼做
MU/P表示貨幣的邊際效用,表示消費者最後1元貨幣帶來的邊際效用。
當MUx/Px>MUy/Py時,說明內消費者使用的最後容1元貨幣在購買X商品時帶來的邊際效用大於購買Y時的邊際效用,根據追求效用最大化原理,在總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會增加對X的購買量,減少對Y的購買量。知直到實現MUx/Px=MUy/Py,達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
(10)經濟學pymv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在消費者收入與商品價格既定時,其最大滿足受支付能力的制約。如果消費者將其收入(R)全部都用於支出,那麼他所購買的各種消費品的數量還必須符合一個條件,即預算支出等於收入總額(R=PAQA+PBQB+PCQC+……其中P表示商品價格,Q表示商品數量)。
當消費者的支出既等於預算支出,又使每一種支出所得到的各種商品邊際效用相等時,該消費者在其收入許可的條件下,已得到最大的滿足,他再也不能從改變消費品構成與數量中得到更多的效用。該消費者不再改變其消費品構成與數量,這叫做消費者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