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經濟學描述不可能三角形

經濟學描述不可能三角形

發布時間:2020-12-13 01:14:34

⑴ 其實微觀經濟學,為什麼生產者剩餘是在下面的三角形,消費者剩餘在上面的三角形里

商品成交在價格的點上,所有成交的消費者而言,預期都比價格高,也就是說,消費者賺到了,生產者同理

⑵ 西方經濟學,求問那個(三角形)Qa/Pb怎麼來的(第十題的第2小題)

那是彈性的公式,三角形表示變化量

⑶ 一道很簡單的微觀經濟學題,我知道求壟斷企業的無謂損失要畫圖求三角形面積,但是其中一個點不知道該怎麼

令MR=MC就可以解出來

⑷ 微觀經濟學里,點點彈性的幾何意義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有人說三角形相似,可以還推不出來。

書上面沒寫錯啊,dQ/dP是一個常數,是這根直線斜率的倒數,就是GB/CG,P對應縱坐標CG,Q對應橫坐標OG。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幾何意義用處不大,如果需求曲線不是直線那麼這個結論就沒用了

⑸ 經濟學中三角形符號代表什麼

抄1、變化量,即後期的量減去前襲期的量,一般可以理解為微分;
2、你說的是Delta吧,
希臘字母,其大寫為Δ,小寫為δ。
在數學或者物理中大寫的Δ用來表示增量符號。
而小寫通常在高等數學中用於表示變數或者符號!
風險管理裡面有Delta對沖的說法 其他的話就是數學裡面的意思了
3、是表示增加值,視情況有時表示值的變動(可大可小),有時表示微量變動,在求導時用,跟數學里用的微量類似。

⑹ 經濟學:消費者剩餘的數字題

解答:消費者剩餘根據定義就是需求函數和價格線P所夾的三角形面積。
a、每次回過橋的費答用是0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高為需求量為零時的價格水平:即Y=0,此時, 1000000-50000P=0 所以P=20
這個三角形的寬為此時的需求量,即 :Y=10000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1000000*20/2=10000000
每次過橋的費用是1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寬為此時的需求量,即 :
Y=1000000-50000=950000,此時三角形的高為20-1=19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950000*19/2=9025000
每次過橋的費用是20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高為20-2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0
b 收支相抵時收入等於成本
PY=1800000
帶入Y=1000000-50000P,解得P=2
根據三角形的思路算消費者剩餘:
此時,三角形的高為20-2=18,三角形的寬為Y=1000000-50000*2=9000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18*900000/2=810000

⑺ 誰知道經濟學三角形急求!!!

你可以和他說說抄
http://blog.phoenixtv.com/index.php/uid_724057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275976

還有一種說法
現代安全經濟學有個「三角形理論」,認為經濟為兩條邊,安全是一條底邊。沒有底邊的支撐,該三角形是不成立的,經濟發展再快,沒有安全就構不成穩定的三角形。而構成三角形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核」,應該就是安全文化。

⑻ 這個像三角形的表示什麼呢,這是經濟學基礎書上的

1、變化量,即後期的量減去前期的量,一般可以理解為微分;2、你說的是Delta吧,希臘字母,其大寫為Δ,小寫為δ。在數學或者物理中大寫的Δ用來表示增量符號。而小寫通常在高等數學中用於表示變數或者符號!風險管理裡面有Delta對沖的說法 其他的話就是數學裡面的意思了3、是表示增加值,視情況有時表示值的變動(可大可小),有時表示微量變動,在求導時用,跟數學里用的微量類似。

⑼ 微觀經濟學,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消費者剩餘增加量為矩形面積A,消費者剩餘損失為三角形面積B。

原來的消費者剩餘是面積GP*E,現在的消費者剩餘面積是矩形(是GPe 和Q1與 D curve和 S curve的交點所構成的),與之前面積相比正好是加上面積A,錢少面積B。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描述不可能三角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