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其實微觀經濟學,為什麼生產者剩餘是在下面的三角形,消費者剩餘在上面的三角形里
商品成交在價格的點上,所有成交的消費者而言,預期都比價格高,也就是說,消費者賺到了,生產者同理
⑵ 西方經濟學,求問那個(三角形)Qa/Pb怎麼來的(第十題的第2小題)
那是彈性的公式,三角形表示變化量
⑶ 一道很簡單的微觀經濟學題,我知道求壟斷企業的無謂損失要畫圖求三角形面積,但是其中一個點不知道該怎麼
令MR=MC就可以解出來
⑷ 微觀經濟學里,點點彈性的幾何意義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有人說三角形相似,可以還推不出來。
書上面沒寫錯啊,dQ/dP是一個常數,是這根直線斜率的倒數,就是GB/CG,P對應縱坐標CG,Q對應橫坐標OG。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幾何意義用處不大,如果需求曲線不是直線那麼這個結論就沒用了
⑸ 經濟學中三角形符號代表什麼
抄1、變化量,即後期的量減去前襲期的量,一般可以理解為微分;
2、你說的是Delta吧,
希臘字母,其大寫為Δ,小寫為δ。
在數學或者物理中大寫的Δ用來表示增量符號。
而小寫通常在高等數學中用於表示變數或者符號!
風險管理裡面有Delta對沖的說法 其他的話就是數學裡面的意思了
3、是表示增加值,視情況有時表示值的變動(可大可小),有時表示微量變動,在求導時用,跟數學里用的微量類似。
⑹ 經濟學:消費者剩餘的數字題
解答:消費者剩餘根據定義就是需求函數和價格線P所夾的三角形面積。
a、每次回過橋的費答用是0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高為需求量為零時的價格水平:即Y=0,此時, 1000000-50000P=0 所以P=20
這個三角形的寬為此時的需求量,即 :Y=10000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1000000*20/2=10000000
每次過橋的費用是1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寬為此時的需求量,即 :
Y=1000000-50000=950000,此時三角形的高為20-1=19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950000*19/2=9025000
每次過橋的費用是20美元時,這個三角形的高為20-2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0
b 收支相抵時收入等於成本
PY=1800000
帶入Y=1000000-50000P,解得P=2
根據三角形的思路算消費者剩餘:
此時,三角形的高為20-2=18,三角形的寬為Y=1000000-50000*2=900000
所以消費者剩餘為18*900000/2=810000
⑺ 誰知道經濟學三角形急求!!!
你可以和他說說抄
http://blog.phoenixtv.com/index.php/uid_724057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275976
還有一種說法
現代安全經濟學有個「三角形理論」,認為經濟為兩條邊,安全是一條底邊。沒有底邊的支撐,該三角形是不成立的,經濟發展再快,沒有安全就構不成穩定的三角形。而構成三角形的核心也就是它的「核」,應該就是安全文化。
⑻ 這個像三角形的表示什麼呢,這是經濟學基礎書上的
1、變化量,即後期的量減去前期的量,一般可以理解為微分;2、你說的是Delta吧,希臘字母,其大寫為Δ,小寫為δ。在數學或者物理中大寫的Δ用來表示增量符號。而小寫通常在高等數學中用於表示變數或者符號!風險管理裡面有Delta對沖的說法 其他的話就是數學裡面的意思了3、是表示增加值,視情況有時表示值的變動(可大可小),有時表示微量變動,在求導時用,跟數學里用的微量類似。
⑼ 微觀經濟學,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消費者剩餘增加量為矩形面積A,消費者剩餘損失為三角形面積B。
原來的消費者剩餘是面積GP*E,現在的消費者剩餘面積是矩形(是GPe 和Q1與 D curve和 S curve的交點所構成的),與之前面積相比正好是加上面積A,錢少面積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