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馬克思經濟學錯

馬克思經濟學錯

發布時間:2020-12-12 10:40:53

① 國際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分支 為什麼錯了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國際范圍內資源的最優配置以及國際經濟關系對資源專配置影響的學屬科。它研究國家之間經濟的相互依存性,也分析一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間商品勞務和資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約束這個流向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國家的福利所產生的影響。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

② 馬克思的經濟學知識有沒有錯誤

不能以對錯去評論一個體系,馬克思的經濟學只能說局限性比主流西方經濟學大而已。西方經濟學也不是什麼現象都可以解釋和適用的。每一個經濟學框架都有它的局限性。大概就是你想要的錯誤。就像人無完人一樣。

③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馬克思認為:「在經濟學上是錯誤的東西,在世界歷史上卻可以是正確的。」甘地的經濟

(1)根源:英國殖民者用機器大生產取代傳統的印度手工織布。(2分)
對策回:答恢復傳統手工織布勞動。(2分) 斗爭形式:非暴力抵抗。(2分)
(2)中心:手紡車(紡紗車)(2分)
(3)甘地主張用手工勞動抵制機器大生產,具有反工業化傾向;
甘地倡導的「土布運動」(或手紡車運動)運用非暴力抵抗以振興民族經濟,培養民族自尊、自信和合作奉獻精神,在爭取印度民族自治中發揮不可低估的作用。(7分)

④ 關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問題

1、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我國所有企業的利潤都來自於工人的剩餘價值,不過公有制企業的剩餘價值歸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民營企業(也即資本主義企業)的剩餘價值歸資本家所有;
2、馬克思通過剩餘價值理論是要揭示資本主義的不合理性,即:資本家不通過勞動就無償佔有工人剩餘價值,所以工人階級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一個人人都勞動,共同佔有剩餘價值的社會;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是矛盾的,兩者無法協調;
4、每種理論都有其局限性,包括馬克思主義,所以不要企圖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解釋我國現實情況。

1、辯「所謂的「剩餘價值」既然最終歸全體勞動者,為什麼不以薪酬的方式直接發給勞動者呢。」
讓剩餘價值「以薪酬的方式直接發給勞動者」是一種理想狀態,但在現實社會中你用什麼機制來保證呢?當然是要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了,因為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這是馬克思的觀點
2、辯「2.資本家考慮投資方向這就是一種腦力勞動,而且從現今的眼光來看,這是一種高級的腦力勞動,是高薪工作。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完全正確,我也十分贊同。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勞動不包括腦力勞動,所以資本家是不勞而獲
3、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是矛盾的,所以至少有一個是錯的!」樓主的觀點太片面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都有其錯的一面,也有其對的一面,只不過對或錯的程度,還有時代局限性。在我國現階段,當然是西方經濟最正確了。
4、辯「每種理論都有其局限性,不可能適用於任何時代的任何情況。但是,一個不適用與任何情況的理論毫無疑問是錯的! 」完全正確
另外,我是個百分百的西方經濟學的擁護者,但我依然崇拜馬克思,就像崇拜「大同社會」或「烏托邦」的提出者一樣,只是討厭國內的御用文人

⑤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觀點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正確的

你是准備考試還是愛好呢?~~考點的話,買本高教出版的研究生考試大綱解析就好,非常完美的呈現。看著很有重點。去卓越買很便宜。個人覺得2010的比較好。給你個封面圖片

⑥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對錯說明理由先!

錯。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

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斗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6)馬克思經濟學錯擴展閱讀

古典政治經濟學在經濟思想史上,第一次把理論的考察從流通領域轉移到生產領域,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初步分析。它在科學上的主要功績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餘價值的各種形式(利潤、利息、地租),對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由於資產階級眼界的局限,古典政治經濟學除了包含有科學的因素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庸俗的成分和嚴重的矛盾。

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產力狀況基礎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其邏輯要點可以用「五個一」來概括。一個基礎、一個關系、一個中心、一個矛盾、一個結論。

一個基礎就是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一個關系就是勞資關系,一個中心就是指著重闡述剩餘價值。一個矛盾是指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的對抗性矛盾,一個結論就是社會進步。

⑦ 馬克思經濟學簡單論文

樓主先湊合著用吧,最後還有些連接
一論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與宏觀調控
內容摘要:
就資源配置而言,市場機制下極具活力的自由競爭,加快了優化資源配置的步伐,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使市場經濟煥發著其他資源配置方式所不可比擬的光彩與生命力。然而,也正是由於優勝劣汰的殘酷和趨利避害的「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動機,使市場機制具有本身無法克服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經濟運行難免出現大的波動,客觀上要求政府必須在一定限度內掌握必要的經濟資源和參與必要的經濟活動來克服市場失靈,並通過宏觀經濟政策保證經濟平穩運行。
關鍵詞:
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 宏觀調控
內容:
一、價值規律 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商品經濟存在,價值規律就必然發生作用。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進行等量交換。可見,價值規律既是價值決定的規律,又是價值實現的規律。也可以說,它既是調節商品生產的規律,又是調節商品交換的規律。
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對社會經濟具有以下作用:
1、價值規律自發的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按比例分配,即配置社會資源。
2、價值規律自發的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進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價值規律會引起和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造成優勝劣汰的結果。
總之,價值規律的作用,就是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作用,歸結為一點是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這是通過價格與供求相互制約的關系、通過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生產者要提高勞動生產率,使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實現的。
二、宏觀調控 是指政府為實現宏觀(總量)平衡,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增長,而對貨幣收支總量、財政收支總量、外匯收支總量和主要物資供求的調節與控制。由此擴展開來,通常把政府為彌補市場失靈採取的其他措施也納入宏觀調控的范疇。
政府的宏觀調控主要表現為國家利用經濟政策,經濟法規、計劃指導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對市場經濟的有效動作發揮調控作用。
關於宏觀調控問題,我覺得大家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包括有一個議題「後宏觀調控」的理論。其實,不存在前宏觀調控和後宏觀調控的說法,都不是一個時代,為什麼呢?因為宏觀調控在國外專門有宏觀經濟管理經濟學,它和市場機制是配套的。過去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認為計劃就是宏觀管理。認為外國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1985年有一個會議,我們請了一批外國經濟學家,外國經濟學家談到市場經濟的時候,法國的經濟學家叫阿爾百克,他說法國就是有宏觀管理的市場經濟。我們78年開始改革, 85年才認識到西方的市場經濟特別是西方的現代市場經濟是有宏觀管理的市場經濟。當我們提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宏觀管理和市場機制是什麼關系?很多人又糊塗了,認為搞市場經濟用不著宏觀管理,這是錯誤的。它要克服市場的波動性和盲目性,他們是質同的關系。剛才企業家講了宏觀調控、宏觀管理管的什麼?
很多人講市場經濟但不講市場經濟運行模式是什麼。我們要建立國家調控市場,市場調控企業,這是我們在理論上的創新。這是一半,因為它還有一個逆向調節,如果企業發生了變化,影響到市場信號,然後影響到國家,國家在進一步進行宏觀調控政策,所以他們是一個互動的行為,這樣兩個方面講就全了。
宏觀調控是一個不斷的變化的完整過程
如果說企業發生變化市場發生信號,引起國家在進一步進行宏觀調控。這是一個不斷往復的過程,所以說宏觀調控是一個無限的過程。所以哪來的後宏觀調控,哪來的前宏觀調控,他自始至終與市場經濟共存,所以對當前政策的理解了就找到了方向,就看到了前途,要看到未來。要想看到未來必須在理論上武裝自己,什麼叫宏觀調控、什麼叫市場機制、什麼叫市場經濟運行方式,把這個幾個掌握了,就能掌握未來。所以說企業如果不參與這個環節,就會導致信息不足,這就會使有些方面花費的時間長一些,如果及時的反映及時的調整,這個效果會更快一些,所以它是互動的行為。所以企業要參與進來。
宏觀調控是一個不斷的變化的過程,那麼我們國家的宏觀調控,它不僅僅是房地產,房地產是一個方面,和我們聯系的一個是我們國家800種商品,或者900種商品有相當一部分是供大於求,解決這個供大於求外貿,現在我們加入世貿以後,紡織品設限,出口更多困難,外貿達到70%,這樣的情況,通過設限影響產品的出口,能源我們40%進口,那麼現在石油價格漲到70美元一桶,影響了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們大量的產品供大於求,就要考慮擴大內需。
增加內需的能力
第二個政策,要擴大內需,要靠我們居民的消費能力,把我們的產品把它消費,把它轉換成價值,房地產業是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的內容,他對拉動內需起到重要的作用。
宏觀調控就要通過增加內需的能力,來使市場經濟生產的商品、產品消費掉,形成供給和需求的平衡,建成市場經濟內在的增長機制,調控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房地產只是一個方面,你要形成內在增長機制,企業、市場的消費主體和國家政策要連動。有一個政策的實現性,通過實現企業把信息反饋給市場,市場再反饋給宏觀部門。企業的參與對宏觀調控的正確性起著一定的作用。宏觀調控是一個大的方面,它要不斷的調整和完善,使經濟供給和需求平衡。
關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西部要大開發,東北部要振興,東部要崛起要率先實現現代化,這個區域的發展對房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商機,房地產業可在區域協調發展中大有作為。還有一點,很多人沒有談到,就是走出去,我們建築業要走出去,我們在建築業在國際上要有一個很好的影響,在阿爾及利亞地震中,我們上海建築公司建的醫院在別的國家建設的建築都有倒塌或斷裂等等現象出現的時候,我們的醫院紋絲不動。所以阿爾及利亞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評價。我們房地產業怎麼樣和走出去相結合,這是房地產業的新經濟增長點,房地產業應該說五中全會給它提供了寬闊的發展方向,落實十一五規劃我們房地產業就大有作為,大有發展。
房地產問題:
2006年,上海樓市將從供需兩方面進行調控。23日,在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長龐元表示,今年將圍繞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加強和改善對供應和需求的雙向調控。
龐元表示,今年上海將繼續貫徹「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房為主」和「鼓勵消費、規范投資、抑制投機」的調控原則。
在供應方面,根據開發商的資金情況,上海市房地局將加強預售管理,積極引導開發商分批有序均衡地上市。
同時,將通過加大土地供應調控力度,合理控制配套商品房的上市節奏,進一步控制新建商品住房的上市供應總量和節奏。
在需求方面,繼續落實各項措施,並積極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進一步鼓勵市民正常的自住性消費。
住宅建設方面,著力加強住宅發展的前瞻性研究,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探索節能省地型住宅建設標准,進一步提高住宅的工程質量和配套質量,降低住宅的資源能源消耗。
去年全年上海總共建成「四高」優秀小區85個;加大了「平改坡」綜合改造的力度,共竣工項目60個,面積386萬平方米,受益居民6萬多戶;完成舊住房綜合整治1550萬平方米;加大了廉租住房工作的力度,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已由上年底的1.35萬戶增加到1.8萬戶。
此外,上海計劃2006年完成舊住房綜合改造9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的「平改坡」綜合改造40個小區,400萬平方米。
總結:
由於社會供求受市場機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會出現周期性波動是客觀存在,必須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來加以調整,熨平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波動。有市場機制,就要有宏觀調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內容。宏觀調控將貫穿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宏觀調控不存在何時結束的問題。但是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應當而且必須根據不同時期經濟運行情況而有所調整。我們自始至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運行情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從以上對宏觀調控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家是通過對影響價值和價格的諸多因素,即使用價值量、紙幣發行量和勞動生產率水平進行調節,來間接調控作為國民經濟綜合反映的價格的。這些方法都是從價值規律的要求出發的。就市場調節來說,也體現了價值規律的要求和作用。所以,價格問題實質上是承認不承認價值規律的問題;遵守和運用價值規律是處理好價格的關鍵。這個科學結論已為我國實踐所證明。
參考資料:
2006年上海市房地產問題
關於宏觀調控問題以及「後宏觀調控」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還有些連接http://..com/question/2080110.html
http://iask.sina.com.cn/b/8249689.html?from=related
http://www.diyifanwen.com/jiaoan/gaoyizhengjiaoan/2244190762224419727636.htm
http://bbs.uc.sina.com.cn/treeforum/App/view.php?tbid=3349&bbsid=64&subid=2&fid=13585&id=null

⑧ 馬克思經濟學方法論的核心是

基於中國應用視角的理論經濟學方法論探索:既然《資本論》的邏輯與方法論規定是「發生學」——唯物主義發生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那麼,應進而體會到「回到馬克思」的口號其實是偽的,因為,與馬克思交會的真實性途徑乃是通過歷史和實踐,絕不是文本本身。其指向於研究與言說「歷史」,旨在弘揚與推進對歷史學發動「哥白尼革命」意蘊之經濟學建構道路,使范疇落實在批判原則之上,貫徹於歷史規定性之中。但是,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對這種道路和理論實踐行動進行了「逆轉」,推行庸俗化的解釋學與非批判的科學主義主張,旨在相反將經濟學淪落為特殊門類的自然科學。其理論工作特徵是進行世界-社會認識預設構圖全面玩弄解釋學語言實踐謀求自然科學主義最高形式和規范是數學主義規劃。由於存在種種問題,——就中國而言,主要集中在思維與語言工作體式出現「錯位」之上,馬克思之後的研究努力未能有效實現「反逆轉」。真正的出路即在於實現「重構政治經濟學」意蘊的經濟學建構。在此基礎上,可提出歷史和實踐化構造的工作原則與主張,以免除中國經濟學研究政治經濟學研究的中國化重新鎖入「解釋學困境」危局之可能。首先,應繼續堅持歷史科學基礎上的實踐建構之路。其次,需要確實為此而防止研究中以「科學化」之名,行「去歷史化」理論實質之企圖。歸根結底,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實踐構造活動之路,歸根結底,旨在沖破資產階級科學主義思維束縛之牢籠,而又始終能夠在於最終解除解釋學語言束縛之牢籠。要點是根據中國經濟變革和現代化的需要,建構規定中國經濟矛盾的政治經濟學范疇體系,其中,方法論的探討是基本和關鍵。這里介紹的研究是作者二十多年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研究的繼續,在明確中國政治經濟學主體、主義、主題、主張的基礎上,進一步專注方法論的探討,規定中國政治經濟學的范疇,並嘗試建構其體系。《資本論》的科學方法論啟示我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永恆生命力不僅在於它是可發展的,而且在於它首先是完全通過內部結構調整——作為科學範式研究方法和手段來實現向實踐、歷史開放的發展體系。馬克思主義現代政治經濟學的範式構建,也就由於它實現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在當代的最新發展,而應該被科學規定為:廣義政治經濟學與狹義政治經濟學的有機統一,並且,它必將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實踐的深入發展,獲得更加豐富的理論的具體實現形式。可見,經濟學方法論非在民族工作內涵之外,而在其內成長;沒有民族的,也就沒有世界的。同樣,這裡面也要有歷史深度。蓋言方法論,就是對象→研究對象的方法、邏輯和認識。因而,它從民族起步,而又歷史和階級,而又世界和科學。就中國人的見地而言,學科和科學不僅不相同,而且後者僅是列在前者當中的一個構件。只此而論,與中國意義的唯物主義一同成長的規定是學科(即研究規定),而不是直接的科學。我們可以識別出三種研究活動的基本類型:自然學科、社會學科、道德學科,分表求「對」和「錯」、求「真」和「假」、求「美」和「丑」。前一學科活動的科學性最強,余者次之,階級性和道德性則增強;中者的階級性最為顯著;後一學科活動針對於「自然」及「社會」的實現,道德性最為顯著(我們用「道德」一詞表達「道」和「德」結合關系的實現)。隔開諸類型學科規定的是對象的屬性。故我們只能以物質工藝和智識的活動來達到對「對」和「錯」的探求——所謂的自然科學,以價值判斷和邏輯的活動來達到對「真」和「假」的探求——所謂的社會科學,而以藝術感受和人文的活動來對待「美」和「丑」的問題——所謂的道德、藝術、倫理的活動等等。要之,對真假問題的探索與求對錯問題的一個顯著不同的地方即在於:求真;這其實是價值判斷過程。西方經濟學以理性經濟人作為前提假設和工作出發點,固然是「假」(對商人圈層或市民社會的初級發展狀況而言是真實,對人類歷史一般而論則實屬偽命題),卻一味地如此宣稱,蓋言價值判斷也;與此同時,馬克思經濟學以階級性作為立場,所鮮明化者,亦不過是人類史前時期發展的「真問題」而已。唯物主義串聯三個不同的學科,可謂相生相剋、彼此制約,作為實現自身的道路。但沒有固定路線可供遵循,它們在發展上的且依存且對立,乃是常態。故此,科學、階級、道德不能說在學科活動之外各自孤設,而寧可說全部落在學科活動之內,以至於它們的結合既是學科活動的內容,也必然是統一表現形式本身。這告訴我們,經濟學方法論歸根結底是說明研究工作的思想根據的,就這一點而言,它並非「中性」的。因此,人們對於馬克思的誤解在這里就成為一個認識縮影。「我相信這是一個錯誤,是對馬克思的科學能力的一種不公正的看法。他在一生中保持著早年的愛好。他喜歡某種形式的類推法,這可以在他和黑格爾的爭辯中找到。他喜歡證明自己是個黑格爾主義者並引用黑格爾的語句。但僅此而已。他從未將實證科學引入形而上學的歧途。」熊彼特正確說明了馬克思的工作性質以及「經濟學方法論」的性質和宏旨:「馬克思作為社會學家,為完成他的使命運用了一個武器,這就是掌握和支配廣泛的有關歷史和現實的資料。」

⑨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的現實起點是什麼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經濟問題的現實起點是物質資料生產,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邏輯起點是商品。

物質資料生產指人類通過自身的勞動,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將自然界原有的自然物質改變成為適合於人類需要的物質財富的活動。它是構成社會生產的兩個方面內容之一。

社會生產的另一種生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唯物史觀認為,在兩種生產的相互關系中,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對人類自身生產起決定作用,其次是人類自身生產在被決定的前提下,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馬克思把商品作為整個《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從對商品的矛盾分析入手,進而揭示整個資本主義經濟的復雜機體中的各個部分,建立起反映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邏輯體系。



(9)馬克思經濟學錯擴展閱讀

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最簡單、最普通、最常見的東西,為構成復雜的資本主義經濟有機體的最基本的單元或「細胞」,表現了資本主義最簡單的經濟關系和一切矛盾的萌芽。馬克思通過兩條邏輯思路把商品確定為《資本論》的邏輯體系的起點:

1、從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發現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共同缺點是形而上學的非歷史主義的方法。他們把資本主義當作已知的邏輯前提,倒過來證明它每一部分的合理性,並進而混淆簡單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本質區別。

馬克思從這種錯誤的邏輯結構中認識到,理論的敘述不能直接從資本開始,而要從商品開始,只有這樣才能區分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簡單商品生產。

2、從對剩餘價值理論的構思認識到,只有把勞動與勞動力這兩個范疇區別開來,才能用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律說明剩餘價值的產生,揭示在資本與勞動力的「合理」交易的現象背後,包含著對剩餘價值的榨取。

與馬克思經濟學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