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學法 > 行為經濟學bpc模型

行為經濟學bpc模型

發布時間:2020-12-11 21:07:48

①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新進展

《行為經濟學新進展》內容簡介:行為經濟學又稱為「心理學的經濟學」,就是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研究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經濟學分支學科。經濟學的祖師爺亞當·斯密早就對此有深入的討論,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特維斯基才開始通過吸收認知心理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通過改造新古典經濟學中的效用函數,建立起全新的個體選擇模型,並激發後來的經濟學家把相關研究領域拓展到經濟學的各主要分支,從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新進展》就是行為經濟學家在這方面得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行為經濟學新進展》是一本論文集,書中作者均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最傑出者。全書總共26章,每一章都是獨立的學術論文,並都在重要的學術期刊上正式發表過。這些論文分為兩大類:一類討論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偏好和選擇;一類則討論一些具體的經濟現象,屬於行為經濟學思想和理論模型的應用部分。《行為經濟學新進展》第一部分(第1章)全面地綜述了行為經濟學的來龍去脈、主要思想、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第二部分(第2至13章)討論了經濟活動中參與人的偏好和選擇問題,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稟賦效應和心智賬戶;二是不確定下的決策和前景理論;三是跨期決策和時間偏好;四是公平和社會偏好。《行為經濟學新進展》的第三部分(第14至24章)展示了行為經濟學家對三個主要經濟領域的看法:一是宏觀經濟領域,主要涉及心智賬戶和自我控制對儲蓄的影響;雙曲線貼現和貨幣幻覺等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以及社會偏好對就業的影響。二是勞動經濟學方面,主要涉及公平和互惠等社會偏好對勞動供給以及經濟參與人激勵的影響。三是金融領域,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行為金融學。該領域的三篇代表性論文分別展示了短視損失厭惡等心理因素對於股權溢價之謎、投資者行為以及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的作用。該書的最後一部分(第25章和第26章)則專門收入兩篇論文,探討個體決策的本質和過程,以期構建行為經濟學的未來基石。

② 怎樣用行為經濟學中的知識解釋越愚昧越無知

經濟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形式,叫做折現,折現的概念是指把未來的價值摺合回成今天的價值,答舉個例子來說,你今天拿到10塊錢和明天拿到10塊錢,同樣是10塊錢,但是它的經濟價值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你接著往下看。假如你現在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100天之後你會得到10塊錢,另外一個是101天之後你會得到20塊錢,這時候你會作何選擇,很多人會選擇多等一天要拿20塊錢,是的這樣看起來更劃算,如果情況發生一點變化,今天你馬上就能得到10塊錢,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明天的話,將會得到20塊錢,你會作何選擇,這個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馬上得到那10塊錢。

③ 行為經濟學是否屬於心理學

不是。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心理學符號的含義:符號在希臘語里是靈魂的意思,後來變成英文psyche。

④ 行為經濟學幾大效應

這些有很多的效應,行為經濟學要看你自己喜歡什麼經濟學,然後去選擇一下去更改什麼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⑤ 行為經濟學的四大結論是什麼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行為經濟學開始用人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決策例子作為實驗內容,直接挑戰傳統經濟學的幾個關鍵假設。

行為經濟學的四大結論是:

1· 前景理論 2· 後悔理論 3· 過度反應理論 4· 過度自信理論

⑥ 行為經濟學里的損失厭惡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廣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把五類要素引入經濟分析框架:(1)「認知不協調-C-D gap」;(2)「身份-社會地位」;(3)「人格-情緒定勢」;(4)「個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與局部知識。 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建立在「理性人」假設的基礎上。「經紀人既會計算、有創造性並能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是進行一切經濟分析的基礎」(卡爾·布魯內),傳統西方經濟學由此展開其對於微觀經濟主體的理性規律的研究,可見理性人假設是傳統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石。 而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傳統經濟學說在一些理論推演過程中始終陷入「瓶頸」以及在解釋及指導現實經濟生活時表現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德·泰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對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隨後大批學者對這一嶄新的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與信心並積極投身於其研究中。一般認為行為經濟學正式創立於1994年,已故著名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爾斯基(Amos Tversky) ,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里查德·薩勒(Richard H. Thaler) ,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 ,美籍華人奚愷元教授等是這一學科的開創性代表。以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和維農·史密斯(V. Smith)因在行為經濟理論和實驗經濟學方面的傑出研究而獲得2002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為標志,行為經濟學有力地展現了其存在價值、學術地位以及廣闊的研究前景。綜上,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領域一門嶄新的學科,通過對傳統經濟理論的立論假設的根本性革新,開拓出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與方向,真正實現了經濟學對於「人」的研究。其研究領域與經濟社會的運行和各微觀經濟主體的真實選擇密切相關,注重從實證中搜集研究信息而不再一位拘泥於理論的推導;同時採取嶄新的研究手段,將其它社會科學學科的研究成果引如到經濟研究中來,實現了多視角對經濟主體決策因素的度量。行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使得運用經濟理論成功指導實踐的目標變得真實與可行。雖然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行為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尚不完善,也缺乏完整的結構。很多時下的行為經濟學理論模型都只是在傳統經典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有關人們行為決策的假設——這雖然可以「令模型的結果在一些強調充滿活力和規劃的互動的場合中較之那些強調理性的傳統模型更加精確」,卻也往往令模型更難於被人們理解與接受。(Colin F. Camerer,George Loewenstein 《Behavior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Future》) 但其所帶來的廣闊的研究前景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思路絕對值得我們投入與期待-------【書籍】1.行為經濟學的開山之作:不確定狀況下的決策:啟發性和偏差,卡尼曼著(行為經濟學領域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

⑦ 行為經濟學的內容簡介

行為經濟學是一門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本書將行為經濟理論與我國企業實際緊密結合,通過大量的國內外實驗對「有限理性」的人們參與各種經濟活動時的行為模式及其背後的內外部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其分析方法及結論無論是對日常生活中的「有限理性」的人們還是對苦心經營的企業家,都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⑧ 怪誕行為學 13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

行為來經濟學是作為實自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主流經濟學中不是新學,只不過,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幾十年。

⑨ 行為經濟學具體屬於應用經濟學下的哪一個專業還有國內哪個學校可以考研這專業

行為經濟學 (經濟學下屬學科) 編輯
行為經濟學是作為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設的不足。

⑩ 用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分析其他現象算不算經濟學范疇

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消費者(家庭)、廠商、產業和經濟,研究這些經濟單元的存在、活動和相互作用。空間經濟學更強調的是廠商的地點,產業的區位,雖然勞動力既是廠商投入的要素,又構成產品消費的市場,作為廠商存在的基礎是不言而喻的,但空間經濟學只是把消費者(家庭)作為研究平台的基座,而不是擺在研究平台上。因此空間經濟學中廠商、產業和經濟構成三位一體的研究單元,人的定位不在研究范疇中,而公司的定位是問題的焦點。 空間經濟學與我國傳統的經濟地理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我國,經濟地理學是大學地理學系人文地理專業下屬的一個分支,經濟學界也有研究經濟地理的,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實際上成了其代名詞。區域系統或城市系統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人類社會本身以及與人類社會有關的各種基本要素、關系和行為,區域經濟或城市經濟必然與人口經濟、資源經濟、環境經濟和社會學有較高的重疊,以致於區域經濟學究竟是屬於經濟學科,還是屬於地理學科有爭議,有些定義為介於經濟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盡管克魯格曼的空間經濟學的模型研究中也涉及到區域和城市的概念,但那是空間與經濟單位的融合。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將區域或城市看成是既定的,研究這些既定的現存的系統運行狀態和可持續發展,而空間經濟學研究的是廠商、產業和經濟三位一體的活動和相互作用,經濟區域和城市的形成是這些活動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不是既定的假設存在,而是內生變數。 近年來空間經濟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空間經濟理論強調歷史和偶然事件在經濟活動的區位決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使得傳統的比較優勢退位:一些產業在某個地區的形成並不是由於該地區的要素稟賦優勢所致。第二,在初始稟賦條件相類似的地方之間,經濟活動的分布卻是不均衡的,空間經濟理論認為這是由於積累循環因果關系和路徑依賴所導致的。積累循環因果關系可以說明區域經濟的演化。市場潛力是積累循環因果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地,成功企業進入某個地方,將會使得這個地區對其它企業更富有吸引力。第三,空間經濟理論試圖證明規模報酬、關聯效應和貿易成本對維持空間秩序和層次結構的作用。沒有規模報酬就沒有集聚,沒有城市。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解釋多城市結構和區域專業化的演進。第四,上面的這些思想均用數學摸型表述,這與艾薩德等人的沒有考慮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模型不同,能滿足主流經濟學對嚴謹和形式的要求。 空間經濟理論可以應用於發展經濟學,譬如描述非均衡發展的地理現象和原因,地域集中與增長極增長等:可以應用於產業經濟學,譬如解釋區位與產品差異,地理與公司定位的關系等;可以應用於國際經濟學,譬如空間比較優勢與貿易模式,區域化與全球化關系等。也可以用它來討論中國現實經濟問題:改革開放梯度推進的空間決定因素、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地域差異比較、中心地區的現實選擇、參與經濟一體化的利弊分析等。

新古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消費者(家庭)、廠商、產業和經濟,研究這些經濟單元的存在、活動和相互作用。空間經濟學更強調的是廠商的地點,產業的區位,雖然勞動力既是廠商投入的要素,又構成產品消費的市場,作為廠商存在的基礎是不言而喻的,但空間經濟學只是把消費者(家庭)作為研究平台的基座,而不是擺在研究平台上。因此空間經濟學中廠商、產業和經濟構成三位一體的研究單元,人的定位不在研究范疇中,而公司的定位是問題的焦點。 空間經濟學與我國傳統的經濟地理學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我國,經濟地理學是大學地理學系人文地理專業下屬的一個分支,經濟學界也有研究經濟地理的,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實際上成了其代名詞。區域系統或城市系統的構成是十分復雜的,它包括人類社會本身以及與人類社會有關的各種基本要素、關系和行為,區域經濟或城市經濟必然與人口經濟、資源經濟、環境經濟和社會學有較高的重疊,以致於區域經濟學究竟是屬於經濟學科,還是屬於地理學科有爭議,有些定義為介於經濟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盡管克魯格曼的空間經濟學的模型研究中也涉及到區域和城市的概念,但那是空間與經濟單位的融合。區域經濟學和城市經濟學將區域或城市看成是既定的,研究這些既定的現存的系統運行狀態和可持續發展,而空間經濟學研究的是廠商、產業和經濟三位一體的活動和相互作用,經濟區域和城市的形成是這些活動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不是既定的假設存在,而是內生變數。 近年來空間經濟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空間經濟理論強調歷史和偶然事件在經濟活動的區位決定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使得傳統的比較優勢退位:一些產業在某個地區的形成並不是由於該地區的要素稟賦優勢所致。第二,在初始稟賦條件相類似的地方之間,經濟活動的分布卻是不均衡的,空間經濟理論認為這是由於積累循環因果關系和路徑依賴所導致的。積累循環因果關系可以說明區域經濟的演化。市場潛力是積累循環因果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地,成功企業進入某個地方,將會使得這個地區對其它企業更富有吸引力。第三,空間經濟理論試圖證明規模報酬、關聯效應和貿易成本對維持空間秩序和層次結構的作用。沒有規模報酬就沒有集聚,沒有城市。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解釋多城市結構和區域專業化的演進。第四,上面的這些思想均用數學摸型表述,這與艾薩德等人的沒有考慮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模型不同,能滿足主流經濟學對嚴謹和形式的要求。 空間經濟理論可以應用於發展經濟學,譬如描述非均衡發展的地理現象和原因,地域集中與增長極增長等:可以應用於產業經濟學,譬如解釋區位與產品差異,地理與公司定位的關系等;可以應用於國際經濟學,譬如空間比較優勢與貿易模式,區域化與全球化關系等。也可以用它來討論中國現實經濟問題:改革開放梯度推進的空間決定因素、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地域差異比較、中心地區的現實選擇、參與經濟一體化的利弊分析等。

閱讀全文

與行為經濟學bpc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