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原理選擇題 公平與效率
對收入較高的人實行較高的個人所得稅稅率 B、 把標准石油(擁有90%煉油廠)分拆為幾個較小
2. 經濟學原理論述題
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 2.滿足慾望與需求需要資源。 3.資源可分為兩個層次:潛在資源與現實資源。 4.一定時期內資源是有限的,慾望是無窮的。 5.以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財富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6.必須由市場來對有限的資源進行配置
2.1 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1商品本身的價格 2相關商品的價格 3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4家庭收入 5消費者偏好 6人口數量與人口結構 7政府的消費政策除上述因素之外$民族風俗*文化習慣*社會風尚*經濟開放程度等因素都會不同程度的影響需求 2.2 影響供給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廠商對某種商品的供給數量也是由許多因素綜合作用決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該商品自身的價格.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生產成本.其他商品的價格.廠商對未來商品價格的預期.政府的經濟政策等除上述因素外,還有時間.氣候.廠商數目.經濟開放程度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供給 2.3 市場機制的作用是什麼? 價格調節者需求與供給,需求與供給反過來又影響著價格. 市場引導資源實現優化配置:人、物. 市場競爭提高經濟效率. 市場體系是一個高度分散的決策體系,但又整合著千千萬萬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市場價格是一種相對價格。
3.1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廣泛性 3.商品對消費者的重要程度 4.商品消費的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費者調節需求量的時間 3.2 價格變化,對不同彈性的商品銷售收益有何影響? 1.對於ed>1富有彈性的商品,減低價格會增加廠商的銷售收入,相反,提高價格會減少廠商的銷售收入,即廠商的銷售收入與商品的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 2.對於ed<1的缺乏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減少,相反,提高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增加,即銷售收入與商品的價格成同方向變動。 3.對於ed=1的單位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或提高價格對廠商的銷售收入都沒有影響。
4.1 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有什麼共同點?有什麼差別?相同點:。 兩者都是研究消費者行為的一種理論。後者是前者的補充和完善,兩者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邊際效用分析法,後者用無差異曲線分析法。不同點用論用的誕生時間比序數效用論要早序數效用論是在技術效用論解釋的基礎上而發展形成的基數效用論分析者把效用看成是可以相加,相互計算的基數衡量序數效用論分析者認為效用是不可以按照基數進行加,計算的,只有次序的比較基數效用論分析者使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來分析消費者效用水平的,得到消費者均衡實現的條件,進而分析出來了消費者的個人消費需求曲線,而序數效用論分析者使用無差異曲線及預算線,進而分析出來了消費者均衡實現的條件,推導出了價格-消費曲線,從價格消費曲線再進一步的總結出來了消費者個人需求曲線 4.2 消費者均衡的經濟含義是什麼?答: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在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作出實現效用最大化的消費選擇。
5.1 在一種要素可變時,產量如何隨該要素使用量變化而變化?答: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中時,最初這種生產要素的增加會使產量增加,當它的增加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增加的產量將要遞減,最終還會使產量絕對減少。 5.2 在兩種要素可變時,如何使用兩種要素使效率最佳?答:在成本與生產要素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應該使所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與價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單位貨幣無論購買何種生產要素都得到相等的邊際產量。 如果把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全合在一個圖上,那麼,等產量線必定與無數條等成本線中的一條相切於一點。在這個切點上,就實現了生產要素最適組合。
短期成本有哪幾種?它們的特點及相互關系有哪些?
答 : 固定成本
* 可變成本
* 短期成本
* 短期平均成本
* 短期邊際成本
特點: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的生產經營能力下,不隨著產銷業務量的增減而變動的成本,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單位平均固定成本在降低.
可變成本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
短期總成本是指廠商在短期內進行生產經營的開支
*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內生產每一單位產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 短期邊際成本是指廠商在短期內每增加一單位產品生產所增加的總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內生產每一單位產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分為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決定的。當產量增加時,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變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後,隨著平均固定成本越來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來越不重要,這時平均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下降,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後,又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線也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形曲線。表明隨著產量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的變動規律。 短期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是:開始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減少,當產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就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邊際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形曲線。 由上述兩者的特點可以說明短期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的關系: 短期平均成本曲線與短期邊際成本曲線相交於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這一點稱為收支相抵點)。在這一點上,短期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在這一點之左,短期邊際成本小於平均成本。在這一點之右,短期邊際成本大於平均成本。
長期成本有哪幾種?它們的特點及相互關系有哪些?
LTC(長期總成本)即,"LTC曲線的斜率
必定要隨著產量的增加表現出先遞減達到拐點以後再遞增的特徵)
LAC(長期平均成本)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也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形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相同。但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也有區別,這就在於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無論在下降時還是上升時都比較平坦,這說明在長期中平均成本無論是減少還是增加都變動較慢。這是由於在長期中全部生產要素可以隨時調整,從規模收益遞增到規模收益遞減有一個較長的規模收益不變階段,而在短期中,規模收益不變階段很短,甚至沒有。
LMC(長期邊際成本)也是一條先下降後上升的U形的曲線。但比短期邊際成本曲線平坦。
長期編輯成本LMC曲線可以有長期總成本LTC曲線得到。LMC=dLTC/dQ,只要吧每個產量水平上的LTC曲線的斜率值描繪在產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標軸中,便可得到長期邊際成本LMC曲線。
LAC曲線再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作用下呈現降後升的U形,這就使得LMC曲線必然先升後降的U形,並且兩條曲線相交於LAC曲線的最低點。
希望採納
3. 經濟學原理計算題 (高分求解)
第一題Ed=需求變動率 / 價格變動率
Ed = (⊿Q / Q)/ (⊿P / P)
4. 經濟學原理習題答案
我用的這個電子書,不過後面部分好像要付費的,打包發給你看看吧。
曼昆《經回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答)》(第6版)課後習題詳解
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課後習題詳解
本書是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教材的配套e書,參考國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關資料對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教材每章的課後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並對個別知識點進行了擴展。課後習題答案久經修改,非常標准,特別適合應試作答和臨考沖刺。另外,部分高校,如武漢大學、深圳大學等,研究生入學考試部分真題就來自於該書課後習題,因此建議考生多加重視。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5. 經濟學原理的一個題 大家幫忙看看
機會成本問題。。。
這個題本身給的不全,不是一個很嚴謹的題。。就給你一個不嚴專謹的答案吧。屬。
如果它打字的時間拿去當腦外科醫生,且收入大於僱用一個同等速度的打字員的話,那就應該僱用。。
ps..題目不嚴謹,答案也不嚴謹。。。如果是嚴謹答案,會有好多種不同的情況
6. 經濟學原理題
朋友很高興為你這個原理的話一般特別難的不學專業的很高興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助到你這個的話,一定要學習專業。
7. 《經濟學原理》里的題的答案去哪找
我覺得你想一下子找全好像不太容易。但是,如果你耐心的把題目打出來進行一下搜索,應該沒問題。或者按照章節檢索也應該能找到。不知能不能幫到你。
8. 經濟學原理試題,希望高手幫忙做一下,給個答案!!謝了先!!!
1-5 BBDBB
6-10 DB(8、9、10涉及的知識都不記得了……)
11-15 BDCCC
16-17 CB
9. 經濟學原理習題
1970:(0.15/3.35)*60
1999:(0.75/13.84)*60
10. 經濟學原理復習題
經濟學原理復習題
懸賞分:5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 天 11 小時
四、簡答題
1、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有哪些?
2、說明需求量變動和需求變動的區別。
3、一個企業主在考慮再僱傭一個工人時,在勞動的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中他更關注哪一個?
4、如果某廠商僱傭目前正處於失業的工人,試問在使用中勞動的機會成本是否為零?
5、家電行業的製造商發現,為了佔有市場份額,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競爭激烈策略,包括廣告、售後服務、產品外行設計等等。因此,家電行業被認為是完全競爭行業。這種說法對嗎?
6、簡述自然失業的概念及其類型
7、政府對壟斷行業採取何種反壟斷政策。
8、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9、CPI和GDP平減指數的區別是什麼?
10、為什麼AC曲線的最低點位於AVC曲線最低點的右上方
11、公開市場業務是怎樣對貨幣供給量產生影響的?
12、簡述財政政策的自動穩定器作用。
五、論述題
1、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
2、成本推動與需求拉上如何引起通貨膨脹用圖形說明
3、價格機制是如何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狀態的?
4、GDP的構成。
5、價格控制如何影響市場結果?
6、試述長期和短期中貨幣供給增加對經濟產生的影響
7、論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
8、試用總供給和總需求模型闡述經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