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科斯定理對解決環境污染有何見解(經濟學部分 請不要復制粘貼)
科斯定理是一種對外部性的私人解決方法。因為外部性往往會引起市場的無效率,但是解決這個問題並不總是需要政府行為。在一些情況下,人們可以採取私人解決方法。根據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麼,私人市場就總能解決外部性問題,並有效地位置資源。
因此,科斯定理對解決環境污染方面,只是從局部私人性質的角度發揮作用。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不是環境污染,是雜訊污染,你可以觸類旁通。
甲養了一條狗,夜半的狗吠聲影響了乙的正常休息。於是,甲與乙進行協商。將甲從養狗中獲得的利益和乙承受狗吠聲的成本進行比較,如果利益大於成本,有效率的做法就是甲繼續養狗,乙繼續忍受;如果利益小於成本,甲應該放棄養狗。
根據科斯定理,私人市場可以自己達到有效率的結果。甲與乙進行價格協商,分兩種情況:
1.甲從養狗中獲得的利益為500,乙承擔狗吠的成本為700。乙可以給甲600,讓甲放棄養狗,甲樂意接受。雙方的狀況都變好。
2.甲利益700,乙成本500。乙不會接受大於500的費用給甲,甲也不會接受金額小於700的協商。甲繼續養狗,乙繼續承受。在這種成本與利益既定的情況下,該結果仍然有效率。
科斯定理說明,私人經濟主體可以解決他們之間的外部性問題。無論最初的權利如何分配,有關各方總可以達成一種協議,在這種協議中,每個人的狀況都可以變好,而且結果是有效率的。
由於環境問題帶來的負外部性的范圍比較廣,因此個人感覺對於環境污染問題比較常用還是公共政策解決,即政府發揮職能。常用的公共政策有兩類:管制和矯正性稅收與補貼。科斯定理對於解決無法界定權責范圍的環境問題沒有多大實質性用處。
❷ 羅納德·科斯的人物經歷
1950年移民到美國,先後於布法羅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任教,之後一直擔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另一位著名法律經濟學家、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亞倫·戴雷科特共同擔任《法學與經濟學雜志》(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82年科斯教授從芝加哥大學法學院退休。
早在學生時代讀馬可·波羅游記的時候,科斯教授就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世紀80年代初期,科斯教授極力建議張五常先生去香港大學任教,因為他認為香港大學是當時對中國最新的經濟改革進行研究的最好的地方。
1993年,科斯教授邀請盛洪教授去芝加哥大學法學院作訪問學者。近幾年,科斯教授還通過科斯基金會,組織並資助了2008年芝加哥國際會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30年」,以及2010年芝加哥研討會「工業的生產結構」。
在2008年芝加哥國際會議上,學者(來自中國和北美地區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歷史學家以及法學家等),中國的政府官員及企業家們共聚一堂,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轉型進行了深入探討。2010年,芝加哥研討會對中國工業的生產結構進行了討論。
2013年9月2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律學院官方網站發布消息,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去世,享年102歲。 羅納德·科斯191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郊外的一個名叫威爾斯登的小鎮,他的父母都是當地郵局的普通電報業務員。在幼年時期,科斯由於腿疾而不得不穿戴上幫助支撐的鐵制護腿,由於身體上的缺陷,年幼的科斯不得不在殘疾學校入學。
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科斯順利進入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在22歲那一年獲得了商科學士學位。在該校任教6年後,科斯在1951年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隨後他前往美國,並最終成為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並擔任《法律與經濟日誌》的主編。
早在1937年,年僅26歲的科斯便在一篇名為《公司的性質》的論文中,以獨特的觀點闡述了企業是如何形成的。這篇論文後來被廣泛認為對於經濟學界具有重要意義。
科斯從「交易成本」的角度給出了他所認為的企業如何產生的原因。科斯認為,市場交易行為存在成本,這些成本包括討價還價、訂立和執行合同的費用以及時間成本等,科斯認為,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
這一獨特的研究視角,直到今天,為經濟學界所驚嘆。科斯在早年便顯露出了一名優秀的經濟學家所具備的深刻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分析能力。
在其漫長的學術生涯中,科斯對於經濟學領域的最大貢獻是對產權經濟學的深入探討,這一領域的研究也令他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垂青。
在另一篇發表於1960年的名為《社會成本問題》的著名論文中,科斯提出,假定交易成本為零,而且對產權界定是清晰的,那麼法律規范並不影響合約行為的結果,即最優化結果保持不變。換言之,只要交易成本為零,那麼無論產權歸誰,都可以通過市場自由交易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
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勒將科斯的這一理論進一步歸納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於社會成本」,並最終形成「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在經濟學領域的重要之處在於,發現了除價格之外,產權安排與交易費用對於制度安排的影響。
舉例來說,鋼鐵廠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污染物,對外界造成了「負外部性」,如果將生產鋼鐵的過程中,社會所要承擔的成本也考慮進來,生產鋼鐵或許並不是經濟的行為。科斯認為,政府只要界定好產權,並保護好產權,便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科斯的這一研究最初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直到30年後,產權理論才引起學界的重視,科斯本人也最終因為這一學術成果在199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當時的科斯已經81歲高齡。
「科斯在過去50年中是經濟學界最具影響力,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經濟學家之一。」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威廉·蘭德斯(William M. Landes)說,「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
在獲得經濟學學術研究領域的最高成就後,科斯並未止步於此,在即將迎來自己百歲生日之際,科斯仍在研究中國和越南經濟的崛起。
「科斯成就了大多數學者做夢希望能做到的事,那就是不朽。」芝加哥大學法學院院長邁克爾·斯切爾(Michael H. Schill)這樣評價,「他的學術研究從根本上改變了律師對於政府何時如何干預經濟、以及私人合約如何管理的方法路徑,他的研究和我們今天所作的很多爭論都是緊密相關的。」
❸ 科斯定理內容屬於什麼經濟學
科斯定理屬於新制度經濟學的范疇。
所謂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說,就是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專制度的經濟學,屬包括一下幾個支流:交易費用經濟學、產權經濟學、委託—代理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經濟史學等幾個支流
❹ 如何理解科斯定理在法經濟學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科斯定理認為,損害所代表的外在性有時,或可能常常會自我糾正。我認為,市場機內制失靈的形容式多種多樣,無法根據某種相當謹慎的交易成本概念對之加以總結。因此,科斯定理的交易成本論應被看作是謬誤或一種同義反復,其實外在性通過擴大交易成本的定義而獲得。雖然自發和私下解決種種外在性問題的障礙要比科斯定理所提到的更多,但政府在促進私人達成協議方面的作用(而不是發布命令),符合當代經濟學對政府調節作用的理解。
在政府必須採取行動糾正某種損害的情況下,科斯否定了庇方的如下看法:習慣法因果關系概念對確定責任是有用的指南。科斯認為,按習慣法原則判定的某人造成了某種損害,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能有效地使其受罰或指責他。在科斯看來,效率問題是由成本與效益相抵的差額來決定的,在這方面,因果關系的作用並非是決定性的。科斯認為,因果關系與跟無數法庭判決相矛盾的法律責任無關,並且它對法律的現實或理論顯然沒什麼影響。
❺ 被科斯批評為黑板經濟學的是什麼
黑板經濟學是指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理論成立的前提條件過於抽象,不能解決實際經濟(社會)問題。羅納德·哈里·科斯曾把西方二十世紀初形成的主流經濟學稱之為「黑板經濟學」,這種經濟學只注重抽象的演算,忽視現實的經濟現象,就如同閉門造車。行為經濟學家和科斯一樣,從反思和革新「黑板經濟學」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嶄新道路。
❻ 什麼叫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價值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規律的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自然科學、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的客觀規律。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研究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用科學方法自覺從整體上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
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新常態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
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新常態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❼ 羅納德科斯什麼時候獲得諾貝爾獎
羅納德-科斯(全名:羅納德·哈里·科斯)1991年獲得諾貝爾獎。
按照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公版告,1991年諾貝權爾經濟學獎的獲得羅納德·哈里·科斯的主要學術貢獻在於,揭示了「交易價值」在經濟組織結構的產權和功能中的重要性。
他的傑出貢獻是發現並闡明了交換成本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
羅納德·哈里·科斯是產權理論的創始人。
早在1937年,在以他的本科論文為基礎發表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就闡明了該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人們至今仍應為他當時的洞察力深感驚奇。
但該書完在以後,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太多關注。沉默了近三十年,產權理論才受到重視。八十年代後隨著自由放任思想潮的高漲,產權理論受到高度評價,科斯也正是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❽ 周其仁:為啥科斯經濟學對中國的影響比歐美還廣泛
科斯經濟學包含著的另外一個方向上的重要內容,不容易引起西方讀者的注意,卻引起中國經濟學家和讀者的高度興趣。科斯問:在價格機制協調配置資源的市場里,為什麼存在著靠權威下達的命令組織運行的企業?科斯的答案今天眾所周知:市場的運行是有成本的,通過形成一個組織,並允許某個權威(一個企業家)來支配資源,就能節約某些市場運行成本。
以下是周其仁的解讀全文:
當科斯的名字剛剛為中國人所知的時候,中國的實際世界裡既沒有發達的公司,也缺乏法治傳統(第一本在中國大陸公開出版介紹到科斯的書,是享利·勒帕日寫的《美國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出版)。就是說,在我們這里尚沒有深入理解科斯經濟學的經驗基礎。所以毫不奇怪,科斯開始是作為西方經濟學流行的一個學派被介紹到中國來的。但是,科斯很快就有了中國影響力,後來人們甚至可以說,科斯的中國影響力比他在歐美的影響力還要廣泛、深刻和持久。這又是為什麼?
我的理解是,科斯經濟學包含著的另外一個方向上的重要內容,不容易引起西方讀者的注意,卻引起中國經濟學家和讀者的高度興趣。讓我們回到科斯論述企業性質的那篇著名論文來理解這一點。在那裡,科斯問:在價格機制協調配置資源的市場里,為什麼存在著靠權威下達的命令組織運行的企業?科斯的答案今天眾所周知:市場的運行是有成本的,通過形成一個組織,並允許某個權威(一個企業家)來支配資源,就能節約某些市場運行成本(科斯(1988):《企業、市場與法律》,中譯本2009年上海新世紀[3.40% 資金研報]出版集團出版,第40頁).
科斯的分析沒有到此為止。他接著問:既然企業可以節約市場的運行成本,那麼是不是企業越大,節約的交易費用越多,經濟就越有效率呢?這個問題有更一般的意義,如果哪一種經濟廢止了所有市場交易,根本就不存在交易費用,其經濟運行是不是就達到至善的理想境界呢?科斯對此的回答是,節約交易費用的行為同樣也要受到經濟力量的制約。這是因為,市場運行不免費,價格機制不免費,企業連同企業家下達命令、行使權威的協調方式,也不免費。用企業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無可避免地要支付出另一種成本,那就是科斯本人命名的組織成本。
很明顯,科斯的思想和分析框架,矗立在任何一個方向的實際活動都受到成本約束的基礎上。難道不是嗎?市場受交易費用的約束,以企業來節約交易費用;而企業又受到自己組織成本的約束,限制了其所能節約市場交易費用的大小和范圍。正是通過對交易費用與組織成本的不斷權衡,科斯才確立了企業在市場里的理論邊界。
彷彿在不經意之間,科斯就劃清了他的企業理論與中央計劃經濟理論的界限。簡單地說,中央計劃經濟的理論也是一種企業理論: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內的計劃、權威和命令就擴大為整個國民經濟的計劃、權威與命令。由於不受企業組織成本的制約,覆蓋全局的權威、計劃和命令再也無需為市場交易留下任何空間,交易被消滅了,交易費用自然也就消失了。這樣看,中央計劃經濟理論的確與西方經濟學冰炭不相容:前者完全意識不到計劃、權威和命令的成本,後者則對交易費用沒有清晰的概念。惟有科斯冷靜地告訴我們,那對立的理論兩級共享的思維方法,是無視真實的成本限制。
中國開始知道科斯的時候,中國面對的經濟難題不是市場的交易費用太高,而是籠罩整個國民經濟的中央計劃命令體制的組織成本太高。因此,中國改革的出發點,是如何解決國民經濟的決策權力過於集中,計劃命令的信息成本過於高昂,以及個人、家庭、單位和地方的工作積極性過低。對於這一點,我在提交給紀念中國改革30年的芝加哥大學討論會的論文里,有過以下回顧:
科斯在1937年創立的公司理論,出發點是覆蓋整個經濟的‘完備的市場’,由價格機制配置一切資源這也是大多數經濟學家的理論出發點。但是,年輕的科斯早在1937年就發現,價格機制並不免費,因為完成市場交易的成本常常極其昂貴。為了節約由科斯在科學上首先定義的交易費用(transactioncost),內部似乎不用價格機制、靠企業家的權威和計劃來協調的‘公司(firm)’就應運而生了。
鄧小平的出發點是另外一極,即囊括了整個國民經濟的超級國家公司。在這里,國家用‘看得見之手’的權威和計劃協調整個國民經濟,固然因為消滅了一切市場交易而不再受到狹義‘交易費用’的局限。但是,科斯定義的另一種成本即‘組織成本(organiza-tioncost)’,卻每日每時困擾著這個超級國家公司。鄧小平領導的改革,出發點就是降低超級國家公司的巨額組織成本。
❾ (經濟學)簡單的說一下科斯定理。
認為在某些條件下,經濟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過當事人的談判而得到糾正,從而達到社會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從未將定理寫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試圖將科斯定理寫成文字,則無法避免表達偏差。關於科斯定理,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雷托最優
❿ 微觀經濟學的科斯定理問題
因為是一種「可復能存在的一種」制最有效率的情況,
所有權歸工廠,漁民可以通過(談判促使)自己出錢給工廠裝過濾器,或者自己建污水處理廠。
只要漁民給工廠裝過濾器的錢低於自己建污水處理廠的成本這個范圍內的結果都是有效率的並且可能的。
所以題中500 和250 只是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