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曼昆微觀經濟學原理 替代和收入效應
上學期的微經筆記。不懂可以繼續提問。
❷ 曼昆 微觀經濟學
D是這樣的,首先前提假設還是售價是4美元,現在是ANNY生產3瓶水,BOTT消費3瓶水。
那麼生產者剩餘是 3+1+(-1)=3美元 消費者剩餘是:3+1+(-1)=3美元
所以總的消費者剩餘是6美元。
❸ 曼昆微觀經濟學里的一道題目。求解釋,沒太弄明白答案的解釋。
1,儲蓄增加幅度大於利潤降低幅度,說明企業的融資成本更低了(可能比利潤下降的更多),雖然利潤也下降了一定幅度,但和成本下降比較的話,可能還存在利潤增長。
2,是的。個人理解(=^_^=)
❹ 曼昆微觀經濟學關於壟斷競爭中的問題,求高手
完全競爭P=MC是短期均衡,因為價格固定,所以邊際需求就是P
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類似,只要售價高於MC,就會降價,長期上由於競爭降價,價格會無限趨近0,也就沒有利潤了。
❺ 曼昆微觀經濟學的 平等和效率怎麼區別
效率優先,就是首先要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這是保證公平的前提專條件,沒有效率屬就沒有公平。公平是社會主義所追求的根本目標。公平指的是在效率優先的基礎上,注重國有資源第二次分配時按照按勞分配原則進行再分配,只注重效率而忽視公平,將導致窮著越窮,富者越富。
❻ 求曼昆微觀經濟學大佬分析
a,最常見的有分頭等艙機票和經濟艙機票等,或者按照旅行目的分商務機票和旅遊機票,或者按照消費頻率實行會員制等。
b,不一定,當民航公司能夠實行一級價格歧視時,實際上是帕累托有效率的,一級價格歧視意味著民航公司能向每個消費者索取其最高保留價格,根據帕累托有效率的定義,在使任何一個人境況不變壞的情況下,無法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民航公司得到了所有他能獲得的利潤,而消費者也都得到了自己滿意價格的機票。雖然這聽上去不是很公平,但有效和公平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c,社會負擔可理解為社會福利的減少,即生產者剩餘和消費者剩餘之和的減少,從題目所給的信息來看,民航公司很可能實行了一級價格歧視,意味著他獲得了所有的消費者剩餘,但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之和不變,所以沒有社會負擔。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行一級價格歧視,所以有社會負擔。
❼ 曼昆微觀經濟學:自由貿易真的能使雙方獲利么
有可能單方面獲利的,但是理論假設交易雙方是自由交易的,如果一方不能從回貿易中獲答利,他可以選擇不進行貿易。那麼另一方很難說一點好處都不給對方留。
在假設條件下,貿易理論說貿易對交易雙方都有利應該沒問題的。
但是,書上一般也會提到談判能力的差異會對獲利的差異產生影響。
(放在市場上考慮的話,買賣雙方的市場勢力就會起作用。)
❽ 曼昆微觀經濟學問題
盡管需求曲線的斜率是不變的,但是彈性並不是不變的,因為曲線的斜率指的是兩個變數變動的比率,而彈性是指兩個變數變動百分比的比率
斜率k=(y2-y1)/(x2-x1)
用中點法計算的需求價格彈性={(y2-y1)/[(y2+y1)/2]}/{(x2-x1)/[(x2+x1)/2]}
因此兩者是不相等的,在曲線的不同段上,需求價格彈性是不一樣的,你選的這些點應該是需求富於彈性的那一段上的點,試試其他數據
❾ 曼昆的微觀經濟學裡面有這樣一道題我不明白
你說的上座率提高了,與經濟學中的前提是不同的。你的根據或許是在一個很大回很大的電影答院里,有很多很多的座位。這個時候如果票價降低,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買票,但是經濟學的假設可以用另外一個例子比方,每一個電影院都只有一個座位(極端情況)。若票價的低於均衡價格,那麼舉辦商最多供應的票一定是少於原來的均衡量的,因為如果再多出售一張票,邊際成本就會大於邊際收益。也許是因為再建設一個電影院的成本高於了票價(這只是一個極端的假設)。因為你的邏輯沒有錯,但前提和經濟學的是有偏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