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廠商利潤最大化「,可否詳細講解一下,並做一個通俗易懂的詳細的例子
邊際收入:再多賣一個產品可以得到的收入
邊際成本:再多生產一個產品增加的成本
一般企內業在初容期有個規模效益,即產銷量愈大利潤愈大(邊際收入大於邊際成本)
但有一個限度,達到一定的臨界點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這時利潤的絕對值最大
⑵ 經濟學中的「邊際」一詞是什麼意思邊際效用、邊際產量、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邊際效用按定義講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版來的新增效用,也就是總權效用的增量。」(見網路的相應條目)
之所以會感到難於理解「邊際」這個詞,是因為不太熟悉它的原文Margin。在商務運作中,外國人常說某種產品的Margin是多少,類似我們說的「毛利潤」。但Margin與毛利潤(Gross profit)在英語中不同。Gross profit通常指稅前利潤,也就是說,這部分產品增值已經是利潤了,只是沒有交稅而已。但國內一般說毛利潤時,還沒有減去各種費用。
所以,可以看出,問題緩信出在對Margin的翻譯上。margin准確的翻譯應該是增量。如果用圖表來表示,這部分增量永遠處於某正常曲線上方的位置,可以形象地翻譯成邊際。只是邊際這個詞沒有明確顯示出增量的意義,這是則哪液這個詞的翻譯的遺憾。
經濟學中我最欣賞的是通貨膨脹這個翻譯,原文inflation太過簡單,僅僅孫物是指上漲。我曾在網路知道上詢問歷史上是誰翻譯的或最先使用的,沒有得到結果。
⑶ 經濟學中所說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是指什麼
1|邊際收益復是指增加一單位產製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2|
邊際成本
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MC=△TC/△Q。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⑷ 什麼叫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最大,邊際理解為「變化的」
例如加班,平時工作,每工作1小時,報酬是20元。
1.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30元。那麼1小時就是邊際成本,30元就是邊際收益,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2.繼續加班,又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20元,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3.繼續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時,報酬增加10元,此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加班時間越長,報酬越低,這叫邊際收益遞減。如果時間越長,報酬越高,這叫邊際收益遞增。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此時邊際利潤等於零,達到利潤最大化。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於平均收益,等於價格。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⑸ 如何理解「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請通俗地解釋
通俗抄解釋,邊際成本:每多襲生產一個東西,你就要多掏的成本
邊際收益:解釋雷同邊際成本,就是每多賣出去一個東西,多賺的錢。
1.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時候,處於一個靈界點,說明最後的這個產品不賺不賠,那麼如果繼續擴大生產量就會增大成本。
2.邊際成本,比如不管你生產多少東西你都要花費A元,而每件東西生產過程中還要花費B元,當你要生產N件東西的時候,你的成本是N*B+A,。當你要生產第N+1件東西的時候,你的成本變成了(N+1)*B+A,多出來的實際上就是B,也就是每件產品生產的變動成本,也就是你現在的邊際成本
3.因為在一定產量的范圍內,隨著產量的增加,分攤到每件產品上面的固定成本就會越少,就好比,你現在生產東西的固定成本是10萬,變動成本是1萬,那麼你生產十件東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2萬,如果你要生產20件東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1.5萬。產量要在一定范圍內是因為,當邊際成本等於最小的平均成本的時候是最好的,因為市場購買力是一定的,如果繼續加大產量,只會增加成本,並不能增加銷量,從而會減少利潤
⑹ 經濟學中的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是啥意思啊希望有大神能通俗易懂的解釋一下,謝謝!
簡單說:邊際收益就復是每做制一次買賣獲得的凈利;
邊際成本是分攤總成本後每次買賣的凈變動成本;
舉個通俗例子:在街邊賣熟雞蛋,
單純的情況:我買進三毛一個生蛋煮熟了賣五毛,毛利二毛,但我花了五十元在煮熟的過程,所以我必需賣250個才能打平煮熟的成本;
也就是250個之前每賣一個蛋邊際收益都是負數,第251個開始的邊際收益有二毛;
另一方面邊際成本就由第1個蛋的成本50.3到250個的0.5打平,第251個的邊際成本為變動成本0.3;
⑺ 如何理解「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請通俗地解釋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後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利潤等於邊際成本。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於平均收益,等於價格。
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產商增加一單位產量獲得的收益大於付出的成本,所以廠商增加產量是有利的,總利潤會隨之增加。
當廠商增加的產量到達一定程度時邊際成本就開始增加,在增加到等於邊際收益之前,增加產量都會是總利潤增加,當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益後,每多生產一單位獲得的收益小於成本,多生產多虧損。
所以只有當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總利潤是最大的。
⑻ 邊際成本和邊際產品是什麼意思能不能用一個很通俗的例子解釋一下
比如你吃2個包子就飽了,2個包子就是你要達到吃飽目的所產生的邊際成本。如果早上買了4個,吃不了只能扔掉,這個就是邊際成本增大了。因為你用4個包子達到同樣的吃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