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7 對
8 對
9錯
10 錯
11 對
12 錯
13 對
14 錯
15 對
16 錯
B. 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2對
3錯
4錯
5錯
6錯
C. 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1.√生產價格形成的條件是平均利潤的形成。
2.√平均利潤的形成是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
3.×超額利潤是部門生產的剩餘價值與平均利潤的差額。
4.√金融寡頭在經濟上實現統治的手段主要是參與制。
5.√資本主義國家直接向私人企業訂貨的形式屬於國有資本和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
6.×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形式是銀行資本。
7.√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相對人口過剩,不僅產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而且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深刻根源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9.×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允許的范圍內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一定調整,這種調整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徹底解放的作用。
10.√經濟全球化是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其不同於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是國際分工進入一個新階段。
11.×當前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上面臨的問題是資源缺乏。
12.√成熟、統一的國際金融市場和較為穩定的國際經濟秩序,為全球資本的跨國流通准備了條件。
13.×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並存。
14.×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概括的顯著特點是突出四項基本原則的主導地位。
15.×鄧小平同志說,「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它們分別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和共同富裕。
15個好像有兩種說法。僅供參考
D. 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7.對
8.錯
9.對
10.錯
11.對
12.對
E. 一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判斷題
這個題是錯的。正確的是:勞動生產率和商品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同商品的價值成反比。
F.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都是考研政治題
除了第三個錯,其他都是對的。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的產生是對某種東西作為等價物的共同認可產生的,比如黃金金就是天生等價物
G. 考試題政治經濟學
第一題、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5道題共分)
1、勞動過程的三個簡單要素是B_。
A、勞動、勞動對象、原料B、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C、廠房、原料、機器設備D、廠房、機器設備、勞動
2、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是D。
A、生產力B、生產關系C、生產方式D、物質資料的生產
3、生產力的性質是由_D__。
A、勞動者的性質決定的B、勞動者的勞動決定的C、生產力狀況決定的D、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的
4、決定著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轉變的規律是_D_。
A、勞動時間節約規律B、競爭規律C、價值規律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規律
5、在一定社會階段的經濟規律體系 中起著主導作用的規律是_D__。
A、一切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B、幾個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C、某種社會所共有的經濟規律D、基本經濟規律
第二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5道題共10分)
1、社會生產關系的內容包括__BCDE__。
A、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B、直接生產過程中人們結成的相互關系C、人們之間的交換關系D、人們之間的消費關系E、人們之間的分配關系
2、經濟規律的客觀性意味著_ACE_。
A、經濟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B、人們在經濟規律面前無能為力C、人們必須尊重經濟規律D、人們可以廢除、改造和制定經濟規律E、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經濟規律
3、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有_BCD_________。A、勞動者B、勞動者的勞動C、勞動資料D、勞動對象E、生產工具
4、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決定著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變化,表現在_ABCD_。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部分質變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全部質變C、生產力決定著舊的生產關系被新的生產關系所替代D、生產力決定著生產關系所能變化的程度E、變革生產關系可以超越現有的生產力狀況
5、勞動資料和生產資料的關系是_ABCDE_。
A、兩者的含義不同B、兩者包括的要素不同C、兩者都是從事社會生產所必須的物質條件D、勞動資料是生產資料的一部分E、兩者都同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聯系著
第三題、判斷題(每題1分,5道題共5分)
1、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研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無關。[ 錯誤 ]
2、價值規律是人類各個社會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 錯誤 ]
3、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李四光的《地質力學》是世界公認的科學,因此它是生產力。[正確 ]
4、政治經濟學研究的生產關系就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的關系。[ 錯誤 ]
5、生產關系是反映人與勞動資料之間的關系。[錯誤]
希望採納
H. 政治經濟學(判斷題)
FTTTF TFFTT FTTFF FFTTT TTF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