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經濟學考研是用 金聖才的西方經濟學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還是用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詳解 那本好呢
西方經濟學
教材:一般都是用人大高鴻業那本《西方經濟學》,這本書的難度適中,內容詳細,可以算是全國通考教材。
比較好的輔導書有三套:
1、復旦大學尹伯成的《微觀/宏觀習題指南》,也叫綠寶書,裡面有非常經典的習題解答和練習,是學習西經必不可少的輔導材料;
2、高等教育出版社上財陳懇的《西方經濟學解析》(宏觀微觀),也叫紅寶書,前面是每章的簡潔解釋,有疑問的還引經據典,講得比較深入。有精選的例題和習題,難度接近中級;
3、石化出版社金聖才的《西方經濟學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這本書非常不錯,各個高校的歷年考題這里都有,而且解答非常詳細。
附:
考試介紹
經濟學考研是指全國每年在一月份舉行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的經濟學專業課考試。考試合格後可以進入全日制高校進行全日制研究生學習,畢業合格可獲得全日制研究生畢業證與經濟學碩士學位證。
考試題型
由於各學校經濟學專業單獨命題,故各學校的考試題型不同,一般包括選擇題、概念題、簡答題、計算題、論述題等。
考試大綱
由於各學校經濟學專業單獨命題,一般僅指定參考用書,而無具體的考試大綱。
參考教材:
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作者:高鴻業,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 作者:高鴻業,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教輔(聖才學習網,中國石化出版社):
1.2011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2.2011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
3.2011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詳解(北京院校)
4.2011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詳解(非北京院校)
5.微觀經濟學考研模擬試題詳解
6.宏觀經濟學考研模擬試題詳解
㈡ 考研時,西方經濟學應該怎麼復習
考研成績剛出來,數學栽了,不過西經120+,故手癢膽大來回答這個問題。 類似的問題之前答過,照著這個具體問題改改放上來。 復習西經之前先保證學過一些高等數學,不要求水平很高,但完全不會的話還是有影響。 然後就是根據報考學校好好復習教材,大部分題目還是書上的,另外如果教材有配套練習冊最好做做。 現在說教材。 我剛開始准備考研的時候指定書目是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後來換了學校,換成了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另外大二的時候看過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先談談我對前兩本的認識吧。 高鴻業是最早將西方經濟學引入中國的學者之一,1946年就去美國讀經濟學了,《西方經濟學》這套教材是1996年印刷的第一版,我看過這套書的第四版和第五版,除了開本變大,排版、字體、頁碼、附錄略有不同以外,基本沒有什麼區別。根據我們老師的說法,最新版和第一版也沒有大的區別(他甚至覺得還不如第一版好)。羅里吧嗦說了這些,我是想表達這么個意思——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雖然你拿到手的是當年或去年的新版,但其實是一本老書了,因為老,所以它跟不上最新的經濟思想變化;因為老,所以沒有人敢輕易推翻,不斷的修訂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因為老,所以受政治因素影響比較深(官方評價這兩本書的兩大特點:1.參考廣泛,尊重原著;2.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關於政治因素,翻翻開篇和結尾的章節就會懂得,咱們就心照不宣笑而不語了吧。 這套書的編寫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教材,長句太長看不懂,短句太短看不懂。過於注重概念性的涵義而非實際應用,下定義太多描述性講解太少,通篇就像標准答案似的有一說一,不像給人講知識,倒像說明書。另外舉例死板,讀起來乏味不堪,宛如酷刑。 另外作為一個數學不咋地的經濟學學生,我格外注意教材的數學內容。高鴻業這本書里用到了很多的數學推導,看起來很嚇人,因為沒有太多講解直接就是啪啪啪的字母公式,微分積分搞得很熱鬧,但如果你拿起筆實際劃一劃就會發現根本不難,只要高數低空飛過(比如我)的水平就能理解。我覺得經濟書里的數學要求低有三種可能性:第一,本身這個理論就不需要復雜的數學模型;第二,作者是高手,深入淺出的用簡單的數學把復雜的事兒說明白了;第三,數學模型沒有把問題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這本書里的數學模型(或者公式)我不敢說都不好,很多還是很不錯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連我這個數學白痴都能看出的雞肋,這些內容雖然貌似頗有道理,邏輯也無懈可擊,但實際上推了跟沒推一樣,一點也沒幫助理解經濟理論。(宏觀部分講消費和儲蓄那裡有好幾個公式推來推去全是廢話) 再來看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先從題目上就清清楚楚的能看出來,現代觀點,從現代的視角出發來談微觀經濟學,與時俱進,多好。另外不知題主有沒有看這本書的前言,我的書是第八版,書的前面不僅僅有當版的序,還收錄了之前若干版譯者的前言,裡面仔仔細細的闡述了每一個版本做了怎樣的修訂,如何考慮了最新的經濟學研究成果,並且提到了很多其他經濟學家的著作作為參考。雖然譯者前言與范里安同志無關,可是稍微想想也知道,只有原書編寫的嚴謹,修訂的認真,譯者才能從中不斷體會到新的東西,像高老先生那本書,別人我不知道,反正要是讓我來寫修訂前言,恐怕只有一句話——「無他,唯臉越來越大耳」。仔細的修訂對於書為什麼重要?不僅僅是糾錯或者加入新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修訂應該是作者回頭重新思考這本書的過程,我記得之前在知乎看到一個老師說,他每個學年都要重新備一次課,其實講的內容不變,面對一無所知的新學生,根本沒有重新備課的必要性,但從頭重新做一遍,能夠迫使自己對所有問題再做一次分析,也許這一次就能有不同的看法,修正之前的錯誤,發現新的觀點,或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是提高的過程。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看范里安的書很順暢——因為范里安自己已經把這本書梳理了八次了。 再看看范里安這本書的數學內容。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范里安對於數學模型的巧妙處理,首先他摒棄高數講完了所有的知識點,然後在每章的附錄里補充了高等數學的推理和模型,而且配套練習冊也是這樣安排的,大多數題目用初等數學就可以做出來,但每一章大概還有一兩道題需要用高數,旁邊也都做了標注。打個比方,同樣是算矩形面積,小學生可以用長乘以寬做,大學生可以畫個坐標軸用定積分做,但殊途同歸,都能得到正確答案。數學只是工具,大家選趁手的就好,不用盲目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但對於作者來說,必然需要水平很高才能給讀者提供樣式不同但效果都不錯的武器。不知題主是否知道有一本書叫《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我覺得范里安這本書可以叫《低起步的中級微觀經濟學》。 從經濟理論的角度來說,高鴻業的書講的是初級微觀經濟學,范里安的書是中級微觀經濟學(當然還有些書講高級微觀經濟學)。我曾經問過老師區別在哪裡,他說一般認為數學模型要求較高,分析較為復雜的就等級更高。比如說斯勒茨基方程在范里安的書里用了整一個章節來講,很明顯是重點,但在高鴻業的書里只在頁腳附註里提到了而已,並不做要求。從這個角度看,也許可以認為范里安的書比高鴻業的更難。 首先是要勤動筆勤畫圖,這一點對兩者都一樣。數學推理且不談,反正這事兒我也不擅長,但好好畫圖真的給我幫助很大,很多圖看一遍過去你覺得理解了,其實你沒有,耐下心來自己畫一遍才能體會到裡面的精華。比如高鴻業書里的壟斷競爭廠商的長短期均衡那兩套圖,如果你畫線的順序錯了最後很難恰好均衡;而要畫對順序,就必須理解長短期內的均衡到底是怎樣的過程,究竟是誰決定誰的。還有斯勒茨基方程,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光看書上的幾條線似乎不難,但合上書很容易又攪亂了,不如動手把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自己推一遍,馬上就門兒清。有時候我覺得理解好一幅圖,就能很輕松的弄明白整整一章的內容。 第二,看高鴻業的書要背,一定要背。當然背到什麼程度請參考你報考學校的歷年真題,但我想選擇這本書作參考的學校恐怕就是願意考名詞解釋這種「死」題的學校,所以相信我,對待這本書切不可看懂了就算,條條框框的東西該記就辛苦一點記吧。而看范里安的書呢,一定要理解,做做配套的練習冊你就明白了,光知道書上在講啥可不行,甚至全背下來也不行,練習冊有些題目貌似簡單(主角都是小花小熊瑪麗傑克之類的,特可愛),但如果沒有真正搞懂做出來就一塌糊塗。 既然高老先生的書有那麼多缺點,為什麼眾多學校將它定為考研參考書呢?我個人的感覺就是,容易備考,容易出題。范里安的書噼里啪啦就讀過去了,學的是很開心,但要找出考點很難,也就是說雖然你感覺自己學會了,可拿不準會怎麼出題;老師也一樣,看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考。但高鴻業的書就很好,隨便一翻就全是考點:先從附錄中英文對照表裡搞幾個名詞解釋,再把黑體字一二三四五拖出來搞一道「請問XX有幾點意義」的簡答題……對於中國的考試,還是中國的教材比較配套。 以上分析僅針對高鴻業的微觀部分和范里安微觀的對比,宏觀不談,宏觀理論分歧太大,你看不同的書有可能講的完全不一樣,要比較起來太困難了。另外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就不展開了,通常考研不考這本,但是很適合放到床頭隨手抓來看一看,淺顯易懂,嚴謹清晰。 經濟學備考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是找對方法,別走彎路。
㈢ 西方經濟學考研答題規范問題
名詞解釋抄首先得回答出它襲的定義,這是最重要的。然會逐一進行補充,有些關鍵的詞語需要解釋的也得解釋一下。並不是每個詞語都能夠相應的配上圖形的,例如GDP只需解釋即可。此外,你還需要想一想,考試的試卷能給你留下多大的答題空間以及答題時間?所以說圖形最好用在問答題中(分析題)。不過有公式的可以加上去。
判斷題首先進行判斷,然後簡單回答原因即可。問答題,分析原因、過程、結果,公式和圖形能夠用上去的最好都用上去,畢竟這樣的題目一般都會在試卷後面,屬於分值較大的題。你回答得越詳細閱卷老師會給你越多的分。
可以建議你看一下人大版的金融聯考復習指導書和金聖才的書,金的書在名詞解釋上比較詳細,不過個人感覺有點過於羅嗦。
㈣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802考研題型有哪些每個題型得比例是如何分布的么
西南財大「802 經濟學二」 考試題型較為固定, 包括:政治經濟學(共計 75 分): 辨析題(1 小題, 10 分)、 簡答題(2 小題, 共計 25 分)、論述題(2 小題, 每題 20 分, 共計 40 分)西方經濟學(共計 75 分): 論述或計算題(5 小題, 每題 10 或 15 分, 共計 75 分)西財的專業課分西經和政經, 政經佔了 75 分, 而且這部分需要花大量時間去理解和記憶, 所以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南開大學等不考政經的名校相比, 西財專業課的西經部分相對容易一些, 但是它的特點是題目非常活, 體現為要求利用所學原理分析經濟現實問題, 而且並不局限微觀部分或者宏觀部分的原理,經常是需要綜合宏微觀的原理才能將問題解釋得比較全面,答案做到飽滿,這就給考生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所以考生在備考時要特別注意這點, 在平時復習時多留意熱點的經濟問題, 多思考, 嘗試用自己學過的經濟學原理去解釋這些問題。
㈤ 考研時,西方經濟學應該怎麼復習
西方經濟學 一點點看吧 或者找你的專業朋友說說。
㈥ 西方經濟學考研是不是不好考
1、上海大學西方經濟學研究生難考,畢竟是211重點大學,而且位於上海。
2、其實回考研很難答簡單說難考與否,是否難考首先要看和什麼學校進行比較,和復旦、上海財大比要好考,和其他非重點大學比則難考。相對來說報考211重點大學都不好考。
3、從個人來說,成績好的可能覺得不難考,成績一般的可能也會覺得難考。所以是否好考要看各人基礎、學習能力和備考情況。
4、確定報考就一定要自信和努力,二者缺一不可,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加油!
㈦ 西方經濟學考研
西方經濟學(專業代碼:020104)專業(碩士)介紹: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與西方經濟學專業相關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側重點。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該專業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微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02.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
03.制度經濟學研究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既有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基礎,同時研究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和政策主張,善於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現實經濟問題,密切聯系中國實際,與國際經濟前沿接軌,熟悉市場經營管理的基本規則,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經濟學專門人才。
3、專業特色
專業是為適應市場經濟對理論基礎探索的需要而設立,具有較強的基礎理論研究特色。通過研究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觀點和內在邏輯,對80年代以來的比較成熟前沿的理論動態進行積極的鑒別和吸收,結合我國體制轉型的現實進行理論探索和實際應用,有很強的實戰性。
4、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統考英語
③303數學三
④801經濟學
(註:以上仍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有所不同)
西方經濟學(專業代碼:020104)專業(碩士)院校排名:
㈧ 西方經濟學考研是統考還是各個學校自主命題
有自主命題的,也有統考的。
看看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
㈨ 2019西方經濟學考研該怎麼復習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西方經濟學屬於純理論性的學科,它所包括的知識也基本上是比較模式化的,也就是說,相對於政治經濟學它聯系實際的東西比較少,能與實際聯系起 來的地方主要是宏觀部分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理論、開放經濟理論部分等章節。另外,西方經濟學中理論模型很多,要引起注意。
(1)選學校不要只看名氣,量力而為最重要
有些同學在選學校時,一股腦相信論壇上的信息,什麼「選學校不要怕好」、「站的高才能夠看得遠」,985固然好,211也不錯。根據個人能力,選擇考研學校的時候必然要高於本科學校,但不能眼高於頂。再者,個人興趣也比較重要,選擇感興趣的專業總好過以後讀研時時煎熬。
(2)一旦開始准備復習就必須全身心投入
一般情況,很多同學都選擇大三暑假開始著手復習。千萬記住:一旦開始動手准備,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運轉起來的齒輪一樣,保持一種連貫性,千萬不要停停歇歇。一開始復習的時候可以每天4小時,逐漸遞增,但進入狀態之後至少要保證。每天有8~10小時的復習時間,智商高點的可以6~8小時,一般人最好還是8~10小時。能堅持每天12小時以上的,基本上不用擔心考不上(當然,前提是復習有效率)。
(3)制定復習計劃
從開始復習到考試之前,粗略估計時間,每本書要看多少遍,每遍需要多少時間,這都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再者,每一輪復習要有月計劃和周計劃,定量定時。最後,每天每科每本書要看多少頁,要背多少單詞,這是最詳盡的計劃。這三步缺一不可。每天的計劃可以有些許變動。每一輪復習的計劃需要有所空餘,不能太緊湊,不然會把任務積得太多,神經也綳得太緊。
(4)參考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讀考研書,不在於泛讀,而在於精讀。西方經濟學的考研,數學是第一位。得數學者得天下,這是我們公認的。數學的復習需要努力復習基礎課。英語,真題最重要。反復琢磨真題,必然能夠帶來新的領悟。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的書是比較適合國人來看的,思維上比較吻合,逐字逐句來讀都為不過。
(5)靜心理解最重要,復習方法要注意
讀書讀這么多年,考研算是一個人准備考試最艱難的一次,沒有同學陪同(身邊考研的人很少有考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的),沒有老師點撥。很多內容是需要自己慢慢摸索的,連個討論問題的人可能都沒有。考研的輔導班,英語和政治,推薦最後的沖刺班。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可以報全程班,按部就班地復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西方經濟學的專業課,本科底子不錯,又有高人指點,可以不用找輔導老師。有人點撥大多可以事半功倍。但不論如何,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內容的理解,一味地記憶對答題的舉一反三無益。
西方經濟學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極其重要,關於西方經濟學的復習和考試一般應該注意問題有以下幾點:
(1)選好教材:他指定的教材是他上課用的,這一點他沒有騙你.但他考試標准答案,考試范圍並不一定也都是出自這本書.你需要補充一些書本或資料:比如姚開建編的習題集、以及人大老師或學生用的一些課本、出的書、筆記、習題等等。有條件的話盡量多弄。
(2)明白標答如何確定的:從歷年考題范圍來看,人大命題風格還是很古典,比北大保守得多。所以你只要把以上書本的范圍作為考試范圍就綽綽有餘,形成幾個專題,把不同的書對同一問題的闡述比較一下,在筆記上列好點,形成最大的網去套它的標答,肯定漏網極小。
西方經濟學答題技巧任何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可以通用。做筆記時可以根據題型:名詞解釋、簡答、計算。先看書,再看資料,看如何歸納名詞解釋,與書本有何差異,各書之間有何差異,把最完備的答案列成點在筆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