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用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豬。雞。鯨魚大量被補殺。卻只有鯨魚面臨絕種
豬、雞飼養的成本小,周期短,需求大
鯨魚成本高,周期長,需求小
⑵ 用經濟學知識分析為什麼雞,豬,鯨魚都大量被捕殺,只有鯨魚面臨滅絕危機
雞和豬是可以人工飼養的,對於經濟學角度可以說是能實現量產;而鯨的話以目前的情況是無回法實答現量產。比如 農作物 與 礦產,農作物可以種植,而礦產只能根據自身發展規律的演化生成。
簡單點說 只要能實現量產,那就只會出現暫時性的的供不應求。
⑶ 一個經濟學問題:為什麼雞消費量這么大沒人擔心會滅絕,而鯨沒什麼人吃人們卻擔心它滅絕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雞的繁殖周期短,而且可以大量人工孵化,每天大量消費的同時,也會有相同數量的雞出生,維持一個供給和需求的平衡。而鯨處在食物鏈頂端,繁殖周期長,總量個數也很有限,即使沒有多少人吃鯨肉,只有被吃的數目大於它的繁殖速度,就會威脅到它的存在。
這個問題涉及到邊際產量這一概念,邊際產量指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增加的產量,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總成本。
在考慮是否要擔心某個物種滅絕時,需要考慮的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雖然對雞的需求量要遠大於對鯨的需求量,但是雞繁殖的速度和難度要小於鯨。
在當前情況下,對雞進行人工繁殖是可以使供需平衡。即使短暫不平衡,由於雞的繁殖期短養殖難度低,也不必擔心它滅絕。而鯨的繁殖周期長,總個數有限,本身繁殖速度很慢,如果被吃的數目大於繁殖速度,有可能導致其滅絕。
(3)經濟學鯨魚擴展閱讀:
鯨魚現狀:
由於環境惡化和人類的大量捕殺,鯨類特別是一些大型成員由於經濟價值高而受到廣泛捕獵,許多鯨類已瀕臨滅絕。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是一個負責管理捕鯨和鯨類保護的國際性組織。在商業捕鯨導致鯨數量銳減後,IWC決定採取行動保護鯨類。
其中包括 1986 年生效的《禁止捕鯨公約》,分別於 1979 年和 1994 年建立了印度洋鯨類保護區和南大洋鯨類保護區。然而從 1986 年以來,因為日本、挪威等一些國家利用了IWC決議的漏洞,打著「科學捕鯨」的旗號每年捕殺了至少 25000 頭鯨或海豚。